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安达卢西亚鸡的毛色有蓝色、黑色、白点三种,且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根据右表回答:

(1)蓝色安达卢西亚鸡的基因型为______

(2)现有一个全为蓝色的安达卢西亚鸡群,在该鸡群产生的F1中,选取毛色为______的个体,让不同毛色的雌鸡、雄鸡进行杂交,则杂交后代(F2)全为蓝色小鸡.

(3)现有一只蓝色安达卢西亚母鸡,如不考虑交叉互换,则该鸡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毛色基因组成为______.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由于环境的影响该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则它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它与正常的黑色母鸡正常交配,后代中的蓝色小鸡中的性别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黑色×白点→全为蓝色,又黑色×蓝色→黑色:蓝色=1:1,白点×蓝色→蓝色:白点=1:1,说明蓝色是杂合体,其基因型为Bb.

(2)一个全为蓝色的安达卢西亚鸡群,在该鸡群产生的F1中,基因型有BB、Bb和bb三种,所以要想选取的不同毛色的雌鸡、雄鸡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F2)全为蓝色小鸡,就必须用BB与bb的个体进行杂交,即选取毛色为黑色和白点的个体,让不同毛色的雌鸡、雄鸡进行杂交.

(3)一只蓝色安达卢西亚母鸡基因型为Bb.经复制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毛色基因组成为BB或bb.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中ZZ为雄性,ZW为雌性.由于环境的影响该母鸡性反转为公鸡,但其遗传物质不会改变,所以它的性染色体组成仍为ZW.它与正常的黑色母鸡正常交配,后代中性染色体组成的比例为ZZ(雄性):ZW(雌性):WW(死亡)=1:2:1.

故答案为:

(1)Bb  

(2)黑色和白点  

(3)BB或bb     ZW    雄性:雌性=1:2

解析

解:(1)由于黑色×白点→全为蓝色,又黑色×蓝色→黑色:蓝色=1:1,白点×蓝色→蓝色:白点=1:1,说明蓝色是杂合体,其基因型为Bb.

(2)一个全为蓝色的安达卢西亚鸡群,在该鸡群产生的F1中,基因型有BB、Bb和bb三种,所以要想选取的不同毛色的雌鸡、雄鸡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F2)全为蓝色小鸡,就必须用BB与bb的个体进行杂交,即选取毛色为黑色和白点的个体,让不同毛色的雌鸡、雄鸡进行杂交.

(3)一只蓝色安达卢西亚母鸡基因型为Bb.经复制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毛色基因组成为BB或bb.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中ZZ为雄性,ZW为雌性.由于环境的影响该母鸡性反转为公鸡,但其遗传物质不会改变,所以它的性染色体组成仍为ZW.它与正常的黑色母鸡正常交配,后代中性染色体组成的比例为ZZ(雄性):ZW(雌性):WW(死亡)=1:2:1.

故答案为:

(1)Bb  

(2)黑色和白点  

(3)BB或bb     ZW    雄性:雌性=1: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生物材料,已知黑腹果蝇的体色有墨黑色、亮黄色和灰色三种表型,具有H基因的果蝇其体色为墨黑色,基因组合为hh的个体表现为亮黄色,基因V、v与体色的形成有关,现有亮黄色的个体与灰色个体杂交,F1均为灰色,F2的体色及比例如下.请回答问题:

(1)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需要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显微镜下观察黑腹果蝇的细胞,染色体组最多有______个.

(2)分析数据可知,黑腹果蝇体色的遗传遵循基因______定律.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F2中墨黑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4)若让F2中墨黑色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需要测定5条染色体(3条常染色体+X+Y)上DNA的碱基序列.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数目最多为4个.

(2)F2的体色及比例为灰色:墨绿色:亮黄色=596:395:67≈9:6:1,这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是HHVV、hhvv;只有H或只有V时表现为墨绿色,即H_vv或hhV_表现为墨绿色,因此F2中墨黑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是HHvv、hhVV.

(4)F2中墨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Hvv:Hhvv:hhVV:hhVv=1:2:1:2,即HHvv占、Hhvv占、hhVV占、hhVv占,它们产生的配子中,Hv占、hv占、hV占,若让F2中墨黑色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墨绿色:亮黄色=H_V_:(H_vv或hhV_):hhvv=2:6:1.

故答案为:

(1)5     4

(2)自由组合

(3)HHVV、hhvv     HHvv、hhVV

(4)灰色:墨绿色:亮黄色=2:6:1

解析

解:(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需要测定5条染色体(3条常染色体+X+Y)上DNA的碱基序列.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数目最多为4个.

(2)F2的体色及比例为灰色:墨绿色:亮黄色=596:395:67≈9:6:1,这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是HHVV、hhvv;只有H或只有V时表现为墨绿色,即H_vv或hhV_表现为墨绿色,因此F2中墨黑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是HHvv、hhVV.

(4)F2中墨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Hvv:Hhvv:hhVV:hhVv=1:2:1:2,即HHvv占、Hhvv占、hhVV占、hhVv占,它们产生的配子中,Hv占、hv占、hV占,若让F2中墨黑色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墨绿色:亮黄色=H_V_:(H_vv或hhV_):hhvv=2:6:1.

故答案为:

(1)5     4

(2)自由组合

(3)HHVV、hhvv     HHvv、hhVV

(4)灰色:墨绿色:亮黄色=2:6: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G和g)控制的,一对亲本杂交图解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老师说:“黄果和白果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她判断的依据是______.遗传因子G和遗传因子g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2)F1中白果的F2中出现白果:黄果=3:1的条件是:①______,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③每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且存活率相同.

(3)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遗传因子(A、a和B、b)控制.

现有2棵南瓜植株M、N(一棵结圆形南瓜,一棵结长圆形南瓜),分别与纯合扁盘形南瓜植株杂交获得大量F1,全为扁盘形,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甲:M的F1的全部与长圆形个体相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是扁盘形:圆形:长圆形=3:4:1.

乙:N的F1全部自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是扁盘形:圆形:长圆形=9:6:1.

①M的基因型为______,N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假定N的F1就是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那么其自交后代中白色圆形南瓜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为黄果和白果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说黄果和白果属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因子G和遗传因子g的根本区别是二者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F1中白果的F2中出现白果:黄果=3:1的条件是:①白果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2种,比例为1:1,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③每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且存活率相同.

(3)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M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N的基因型为aabb.

②根据F1中白果自交F2中出现白果:黄果=3:1,可知黄果为隐性gg,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为Gg,N的F1为AaBb,假定N的F1就是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那么其自交后代中白色圆形南瓜(G_A_bb、G_aaB_)所占的比例是×(×+×)=×=

故答案为:

(1)黄果和白果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者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白果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2种,比例为1:1

(3)①Aabb或aaBb        aabb

解析

解:(1)因为黄果和白果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说黄果和白果属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因子G和遗传因子g的根本区别是二者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F1中白果的F2中出现白果:黄果=3:1的条件是:①白果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2种,比例为1:1,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③每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且存活率相同.

(3)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M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N的基因型为aabb.

②根据F1中白果自交F2中出现白果:黄果=3:1,可知黄果为隐性gg,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为Gg,N的F1为AaBb,假定N的F1就是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那么其自交后代中白色圆形南瓜(G_A_bb、G_aaB_)所占的比例是×(×+×)=×=

故答案为:

(1)黄果和白果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者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白果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2种,比例为1:1

(3)①Aabb或aaBb        aab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α链碱基组成为______,β链碱基组成为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性遗传.

(3)Ⅱ8基因型是______,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的一条链为GTA,因此α链碱基组成为CAT,β链为α链转录形成的MRNA,因此其碱基组成为GUA.

(2)图2中,表现正常的3和4生了个患病的9号,因此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由此确定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属于隐性遗传.

(3)由于3号和4号为Bb,因此Ⅱ8基因型是BB或Bb.由于Ⅱ6和Ⅱ7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因此他们均为Bb,因此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由于Ⅱ9基因型为bb,因此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

故答案为:

(1)CAT    GUA

(2)常     隐

(3)BB或Bb         BB

解析

解:(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的一条链为GTA,因此α链碱基组成为CAT,β链为α链转录形成的MRNA,因此其碱基组成为GUA.

(2)图2中,表现正常的3和4生了个患病的9号,因此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由此确定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属于隐性遗传.

(3)由于3号和4号为Bb,因此Ⅱ8基因型是BB或Bb.由于Ⅱ6和Ⅱ7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因此他们均为Bb,因此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由于Ⅱ9基因型为bb,因此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

故答案为:

(1)CAT    GUA

(2)常     隐

(3)BB或Bb         B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1)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从基因数量变化来看,这种变化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是______

(2)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植株为窄叶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_____(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未分离.

(3)若上杂交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

(4)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可以通过遗传实验来判断.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过程,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如果位于正常染色体上,用T或t表示,如果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用T-或杂交t-表示)

正确答案

解:(1)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根据图一细胞中9号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可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从基因数量变化来看,缺失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丢失,而基因突变发生后染色体上基因数目不变.

(2)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T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宽叶植株B(Ttt)中有一个t来自母本,还有T和t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3)若杂交得到的植株B(Ttt)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该植株能形成3种可育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2:2:1.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即与tt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宽叶(2Ttt):窄叶(2tt、1ttt)=2:3,其中异常植株(Ttt、ttt)占

(4)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可以通过遗传实验来判断.

若F1全为黄色,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若F1黄色:白色=1:1,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也可用测交实验,以植株A为父本,以白色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

若F1全为黄色,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若F1全为白色,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缺失     缺失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丢失(或减少),而基因突变发生后染色体上基因数目不变

(2)父本     同源染色体

(3)宽叶:窄叶=2:3    

(4)

若F1全为黄色,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若F1黄色:白色=1:1,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也可用测交实验,以植株A为父本,以白色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

若F1全为黄色,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若F1全为白色,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解析

解:(1)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根据图一细胞中9号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可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从基因数量变化来看,缺失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丢失,而基因突变发生后染色体上基因数目不变.

(2)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T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宽叶植株B(Ttt)中有一个t来自母本,还有T和t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3)若杂交得到的植株B(Ttt)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该植株能形成3种可育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2:2:1.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即与tt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宽叶(2Ttt):窄叶(2tt、1ttt)=2:3,其中异常植株(Ttt、ttt)占

(4)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可以通过遗传实验来判断.

若F1全为黄色,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若F1黄色:白色=1:1,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也可用测交实验,以植株A为父本,以白色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

若F1全为黄色,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若F1全为白色,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缺失     缺失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丢失(或减少),而基因突变发生后染色体上基因数目不变

(2)父本     同源染色体

(3)宽叶:窄叶=2:3    

(4)

若F1全为黄色,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若F1黄色:白色=1:1,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也可用测交实验,以植株A为父本,以白色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

若F1全为黄色,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若F1全为白色,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陕西校级期中)(1)已知人类的ABO血型系统由复等位基因IA、IB、i共同控制(IA对i为显性、IB对i为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基因型为ii的人表现为O型血),则可以形成血型______种,基因型______种,假如若干年后,又出现一个新的IC基因,关于血型的基因型增加为______ 种,该基因与原来的几种基因互为______

(2)又知H抗原也与ABO血型有关,等位基因H、h及复等位基因IA、IB、i共同控制ABO血型,形成过程如图1.其中基因H、h和IA、IB、i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H通过控制催化前体物质合成H抗原的______,从而控制ABO血型.图2是一个孟买型个体的家族系谱及相关血型,其中4号个体为孟买型. 4号个体的h基因来自______,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孟买型在该地区出现的概率为,则6号个体与一位血型为非孟买型的男性结婚生育,预期生出一个孟买型孩子的概率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已知人类的ABO血型系统由复等位基因IA、IB、i共同控制(IA对i为显性、IB对i为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基因型为ii的人表现为O型血),则可以形成A型、B型、AB型和O型共4种血型,基因型分别为IAIA、IAi、IBIB、IBi、IAIB、ii,共6种,假如若干年后,又出现一个新的IC基因,关于血型的基因型增加为10种,该基因与原来的几种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2)基因H通过控制催化前体物质合成H抗原的酶,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ABO血型.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hh,则1号和2号的基因型为Hh,说明h基因来自1号和2号个体;而且1号个体为0型血,基因型是Hhii;5号个体是0型血(ii),6号个体为AB型血(IAIB),推出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IAi),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hhIBi.

(3)孟买型(hh)的概率为,则h=,H=,HH=(2,Hh=2××,则非孟买型男性中Hh的概率为,则6号个体(Hh)与一位血型为非孟买型的男性结婚生育,预期生出一个孟买型孩子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4    6    10    等位基因

(2)酶     1号和2号个体      hhIBi   

(3)

解析

解:(1)已知人类的ABO血型系统由复等位基因IA、IB、i共同控制(IA对i为显性、IB对i为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基因型为ii的人表现为O型血),则可以形成A型、B型、AB型和O型共4种血型,基因型分别为IAIA、IAi、IBIB、IBi、IAIB、ii,共6种,假如若干年后,又出现一个新的IC基因,关于血型的基因型增加为10种,该基因与原来的几种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2)基因H通过控制催化前体物质合成H抗原的酶,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ABO血型.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hh,则1号和2号的基因型为Hh,说明h基因来自1号和2号个体;而且1号个体为0型血,基因型是Hhii;5号个体是0型血(ii),6号个体为AB型血(IAIB),推出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IAi),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hhIBi.

(3)孟买型(hh)的概率为,则h=,H=,HH=(2,Hh=2××,则非孟买型男性中Hh的概率为,则6号个体(Hh)与一位血型为非孟买型的男性结婚生育,预期生出一个孟买型孩子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4    6    10    等位基因

(2)酶     1号和2号个体      hhIBi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着特殊的毛色遗传.毛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其中A决定黄色,a1决定灰色,a2决定黑色;A对于a1、a2是显性,a1相对于a2为显性.(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Aa2,则其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______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

(3)假设进行很多Aa2×al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Aa2×Aa2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有______只小鼠致死.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请补充完善实验思路:

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色雌鼠杂交.

______

结果预测:

①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如果后代出现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正确答案

解:(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和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1AA(死亡)、2Aa1(黄色)、Aa2(黄色)、1a1a2(灰色),即黄色:灰色=2:1.

(2)由后代有黑色a2a2可推知其父母均有a2,又因后代由3中表现型,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2 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为,雄性概率为 ,所以黑色雄鼠为

(3)Aa2 和a1a2所生的后代全部存活,而Aa2 和Aa2的后代有AA胚胎致死,即2只死亡.

(4)要通过杂交方法检测出黄色雄鼠的基因型,可将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杂交并观察后代毛色.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故答案为:

(1)黄色:灰色=2:1

(2)Aa2×a1a2

(3)2

(4)①黑色

 ②观察子代颜色变化情况

结果预测:

①Aa1

②黄色和黑色

解析

解:(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和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1AA(死亡)、2Aa1(黄色)、Aa2(黄色)、1a1a2(灰色),即黄色:灰色=2:1.

(2)由后代有黑色a2a2可推知其父母均有a2,又因后代由3中表现型,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2 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为,雄性概率为 ,所以黑色雄鼠为

(3)Aa2 和a1a2所生的后代全部存活,而Aa2 和Aa2的后代有AA胚胎致死,即2只死亡.

(4)要通过杂交方法检测出黄色雄鼠的基因型,可将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杂交并观察后代毛色.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故答案为:

(1)黄色:灰色=2:1

(2)Aa2×a1a2

(3)2

(4)①黑色

 ②观察子代颜色变化情况

结果预测:

①Aa1

②黄色和黑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孤岛上生存着大量女娄菜植株(2N=24),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女娄菜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仅存在于雄株中(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为B、b),如表是三组杂交实验及结果.

(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岛上没有金黄色雌株的原因是______

(2)请写出第Ⅲ组子一代中“绿色雌株”的基因型______.若第Ⅲ组的子一代植株随机交配,则子二代中B基因的频率为______

(3)女娄菜控制植株高茎(A)和矮茎(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矮茎绿叶雌株(甲)和高茎绿叶雄株(乙)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绿叶雌株:高茎绿叶雄株:高茎金黄色雄株=2:1:1.若把F1中的高茎绿叶雌株和F1中的高茎金黄色雄株进行杂交,则F2中矮茎金黄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4)重复题(3)中甲×乙杂交实验1000次,在F1中偶然收获到了一株矮茎绿叶雄株(丙).科研人员通过对丙植株相关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组成的检测,对此异常结果进行了以下分析.请将分析结果填入如表:

正确答案

解:(1)如果存在金黄色雌株,基因型为XbXb,其中一个Xb来自卵细胞,一个来自精子,由分析可知,由于Xb雄配子致死,因此该岛上没有金黄色雌株.

(2)由分析可知,杂交Ⅲ亲本基因型是XBXb、XBY,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1:1:1:1,其中XBXB、XBXb是雌株,XBY、XbY是雄株;子一代雌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

3:1,雄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Y=1:1:2,其中Xb致死,可育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Y=1:2,第Ⅲ组的子一代植株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XBXb:XBY:XbY=3:1:6:2,则子二代中B基因的频率为(3×2+1+6)÷(3×2+1×2+6+2)=

(3)由分析可知,子一代中,高茎绿叶雌株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Xb,高茎金黄色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高茎绿叶雌株和F1中的高茎金黄色雄株进行杂交,矮茎的比例是aa=,由于Xb雄配子致死,因此后代中金黄色植株的比例是XbY=,矮茎、金黄色植株的比例是

(4)由题意知,该矮茎绿叶雄株,如果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该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有丝分裂中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两个基因,因此基因型是aaaaBB;如果是丢失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该植株的基因型是aXBY,有丝分裂中期基因型是aaBB;如果是A所在的染色体整条缺失,则该植株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条,有丝分裂中期基因型是aaBB.

故答案为:

(1)含Xb的雄配子致死

(2)XBXB和XBXb        

(3)

(4)aaBB    aaaaBB

解析

解:(1)如果存在金黄色雌株,基因型为XbXb,其中一个Xb来自卵细胞,一个来自精子,由分析可知,由于Xb雄配子致死,因此该岛上没有金黄色雌株.

(2)由分析可知,杂交Ⅲ亲本基因型是XBXb、XBY,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1:1:1:1,其中XBXB、XBXb是雌株,XBY、XbY是雄株;子一代雌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

3:1,雄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Y=1:1:2,其中Xb致死,可育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Y=1:2,第Ⅲ组的子一代植株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XBXb:XBY:XbY=3:1:6:2,则子二代中B基因的频率为(3×2+1+6)÷(3×2+1×2+6+2)=

(3)由分析可知,子一代中,高茎绿叶雌株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Xb,高茎金黄色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高茎绿叶雌株和F1中的高茎金黄色雄株进行杂交,矮茎的比例是aa=,由于Xb雄配子致死,因此后代中金黄色植株的比例是XbY=,矮茎、金黄色植株的比例是

(4)由题意知,该矮茎绿叶雄株,如果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该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有丝分裂中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两个基因,因此基因型是aaaaBB;如果是丢失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该植株的基因型是aXBY,有丝分裂中期基因型是aaBB;如果是A所在的染色体整条缺失,则该植株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条,有丝分裂中期基因型是aaBB.

故答案为:

(1)含Xb的雄配子致死

(2)XBXB和XBXb        

(3)

(4)aaBB    aaaaB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某家系中白化病(用A/a表示)发病情况的图解,请回答:

(1)Ⅱ1基因型是______

(2)如果Ⅱ1和Ⅱ2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

(3)Ⅲ2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它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若他与一女患者婚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Ⅲ1患病,所以Ⅱ1基因型是Aa.

(2)由于Ⅱ1和Ⅱ2都是杂合体,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3)Ⅲ2可能的基因型是AA或Aa,它是杂合子的概率是.若他与一女患者aa婚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概率是=

故答案为:

(1)Aa  

(2) 

(3)AA或Aa    

解析

解:(1)由于Ⅲ1患病,所以Ⅱ1基因型是Aa.

(2)由于Ⅱ1和Ⅱ2都是杂合体,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3)Ⅲ2可能的基因型是AA或Aa,它是杂合子的概率是.若他与一女患者aa婚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概率是=

故答案为:

(1)Aa  

(2) 

(3)AA或A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致病基因为A或a,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性遗传病.

(2)Ⅰ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3)Ⅱ1的基因型是______,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

(4)Ⅲ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

(5)Ⅲ2若与一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分析,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病.

(2)Ⅰ2和Ⅱ3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相同的概率是100%.

(3)Ⅱ1的基因型是aa,Ⅱ2的基因型是Aa.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或Ⅰ2

(4)由于Ⅲ1的基因型是aa,Ⅱ2和Ⅱ3的基因型是Aa,所以Ⅲ2的基因型是AA或Aa,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5)Ⅲ2若与一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常  隐

(2)1 

(3)aa  AaⅠ1或Ⅰ2      

(4)AA或Aa  

(5)    

解析

解:(1)根据分析,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病.

(2)Ⅰ2和Ⅱ3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相同的概率是100%.

(3)Ⅱ1的基因型是aa,Ⅱ2的基因型是Aa.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或Ⅰ2

(4)由于Ⅲ1的基因型是aa,Ⅱ2和Ⅱ3的基因型是Aa,所以Ⅲ2的基因型是AA或Aa,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5)Ⅲ2若与一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常  隐

(2)1 

(3)aa  AaⅠ1或Ⅰ2      

(4)AA或Aa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学家将除草剂抗性基因(E)导入大豆核基因组中,筛选出了抗除草剂大豆植株.某些抗除草剂大豆植株体细胞含两个E基因,分别被整合到3号、4号染色体上,如右图1所示,图中A为高产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所示大豆植株的根尖细胞在分裂中期具有______个抗除草剂基因,该植株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个数是______

(2)若该抗除草剂大豆自交得F1,F1中不抗除草剂的植株占______,抗除草剂植株中抗性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3)为提高大豆产量,要在上述F1中选择高产抗除草剂纯合子种植.请在图2中标出符合推广要求的个体的基因组成.

(4)上述F1中的低产抗除草剂个体的基因组成有______种.若低产个体的自交后代中有少数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请简要说明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5)若在种植F1的大豆田中施用除草剂,则a基因频率会______,多年连续施加除草剂后,大豆田中会出现少数抗除草剂杂草并且数量逐年______,所以,人类的活动影响了生物进化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所以大豆植株的根尖细胞在分裂中期具有4个抗除草剂基因;该植株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个数是2个或1个或0个.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两个E基因分别被整合到3号、4号染色体上,大豆自交得F1,F1中不抗除草剂的植株占×=.在抗除草剂植株中抗性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即含两个E及以上基因的占

(3)高产抗除草剂纯合子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EE,如图:

(4)F1中的低产抗除草剂个体的基因组成有3种.  让这些高产个体自交,若后代高产和低产个体之比为3:1,则只是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若后代全是高产,则是一对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5)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在种植F1的大豆田中施用除草剂,则a基因频率会增加.而且除草剂的使用,大豆田中会出现少数抗除草剂杂草并且数量逐年增加.这些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能影响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故答案为:

(1)4    2或1或0 

(2)         

(3)

 

(4)3      让这些高产个体自交,若后代高产和低产个体之比为3:1,则只是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若后代全是高产,则是一对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5)增加   增加   速度和方向

解析

解:(1)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所以大豆植株的根尖细胞在分裂中期具有4个抗除草剂基因;该植株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个数是2个或1个或0个.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两个E基因分别被整合到3号、4号染色体上,大豆自交得F1,F1中不抗除草剂的植株占×=.在抗除草剂植株中抗性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即含两个E及以上基因的占

(3)高产抗除草剂纯合子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EE,如图:

(4)F1中的低产抗除草剂个体的基因组成有3种.  让这些高产个体自交,若后代高产和低产个体之比为3:1,则只是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若后代全是高产,则是一对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5)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在种植F1的大豆田中施用除草剂,则a基因频率会增加.而且除草剂的使用,大豆田中会出现少数抗除草剂杂草并且数量逐年增加.这些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能影响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故答案为:

(1)4    2或1或0 

(2)         

(3)

 

(4)3      让这些高产个体自交,若后代高产和低产个体之比为3:1,则只是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若后代全是高产,则是一对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5)增加   增加   速度和方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正常(A)对百化(a)是显性.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有患红绿色盲的男孩.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2)这对夫妇如果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正常的概率是______,患一种病的概率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______,患病的概率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可能是A_XBY、A_XBX-,他们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男孩(aaXbY),则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aXBY、AaXBXb

(2)基因型是AaXBY和AaXBXb的这对夫妇后代中,患白化病的概率为,患色盲的概率为.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正常的概率是(1-)×(1-)=;患一种病的概率(1-)×+×(1-)==;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患病的概率+-=

故答案为:

(1)AaXBY   AaXBXb

(2)         

解析

解:(1)由于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可能是A_XBY、A_XBX-,他们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男孩(aaXbY),则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aXBY、AaXBXb

(2)基因型是AaXBY和AaXBXb的这对夫妇后代中,患白化病的概率为,患色盲的概率为.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正常的概率是(1-)×(1-)=;患一种病的概率(1-)×+×(1-)==;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患病的概率+-=

故答案为:

(1)AaXBY   AaXBXb

(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老鼠毛色中黑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基因A、a在常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4只老鼠进行了以下三组实验. 请回答:

(1)老鼠毛色中______是显性性状,是通过实验组______判断的.

(2)亲本丙的基因型是______,其子代黑色个体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实验组①中,子代黑色:黄色理论比应为______,实际黑色:黄色为3:1,原因是______

(4)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②组相关的遗传图解.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③中黄色与黑色杂交,后代只表现出黑色性状,因此可以推断黑色对黄色是显性.

(2)黄色是隐性性状,甲是黄色,基因型为aa,丙是黑色,且甲丙杂交后代出现黄色,因此丙的基因型是Aa,子代的黑色基因型是Aa,如果子代黑色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其中A_:aa=3:1,该理论值是统计学数值,后代越多,越接近该比值.

(3)实验①中,黄色与黑色杂交,后代出现黄色,说明乙是Aa,相当于测交实验,后代的理论值是黄色:黑色=1:1,但是由于统计数目过少可能出现不符合遗传分离比现象.

(4)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②中,甲的基因型是XaY,丙的基因型是XAXa,杂交②的遗传图解是:

故答案为:

(1)黑色     ③

(2)Aa   黑色:黄色=3:1

(3)1:1      后代数量少       

(4)

解析

解:(1)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③中黄色与黑色杂交,后代只表现出黑色性状,因此可以推断黑色对黄色是显性.

(2)黄色是隐性性状,甲是黄色,基因型为aa,丙是黑色,且甲丙杂交后代出现黄色,因此丙的基因型是Aa,子代的黑色基因型是Aa,如果子代黑色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其中A_:aa=3:1,该理论值是统计学数值,后代越多,越接近该比值.

(3)实验①中,黄色与黑色杂交,后代出现黄色,说明乙是Aa,相当于测交实验,后代的理论值是黄色:黑色=1:1,但是由于统计数目过少可能出现不符合遗传分离比现象.

(4)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②中,甲的基因型是XaY,丙的基因型是XAXa,杂交②的遗传图解是:

故答案为:

(1)黑色     ③

(2)Aa   黑色:黄色=3:1

(3)1:1      后代数量少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翻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翻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______(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基因的传递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翻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翻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______

(3)研究者发现另一条2号染色体上也有一个显性基因B(星眼状),也是纯合致死基因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右图.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4)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表现型有______种,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不需要写出配子类型).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杂合体说明基因型是Aa,含有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实质就是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在该对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的基因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A纯合致死,因此其控制的卷翅基因频率是逐渐下降的.

(3)因存在平衡致死即AA或BB纯合致死,根据他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产生的配子只有Ab和aB,而AAbb和aaBB会致死,因此后代不会有纯合子,都是杂合子AaBb.故子代基因型和亲代基因型都一样,A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4)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表现型只有1种.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不相同不遵循   

(2)下降     

(3)100%   不变

(4)1

解析

解:(1)杂合体说明基因型是Aa,含有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实质就是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在该对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的基因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A纯合致死,因此其控制的卷翅基因频率是逐渐下降的.

(3)因存在平衡致死即AA或BB纯合致死,根据他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产生的配子只有Ab和aB,而AAbb和aaBB会致死,因此后代不会有纯合子,都是杂合子AaBb.故子代基因型和亲代基因型都一样,A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4)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表现型只有1种.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不相同不遵循   

(2)下降     

(3)100%   不变

(4)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果蝇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_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受精卵通过______过程发育为幼虫.突变为果蝇的______提供原材料.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_性性状.图中 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_

(4)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种.③基因型为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

(5)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______

(6)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_____

(7)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______,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正确答案

解:(1)摩尔根应用假说演绎法,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果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受精卵形成后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为个体;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腹部具有长刚毛的个体之间交配,后代出现长刚毛和短刚毛,说明长刚毛是显性性状,短刚毛是隐性性状;由分析可知,①的基因型是Aa,②的基因型是aa.

(4)分析实验2可知,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腹部长刚毛胸部无刚毛、腹部长刚毛胸部有刚毛两种;③在腹部为长刚毛性状比例中占,而长刚毛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1:2,因此③的基因型是AA;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5)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推测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可能是 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6)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如果转录形成的mRNA的分子量减小,可能的原因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对缺失.

(7)由于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因此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

(1)假说-演绎

(2)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进化

(3)相对    显   Aa、aa

(4)两   AA   

(5)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6)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

(7)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

解析

解:(1)摩尔根应用假说演绎法,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果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受精卵形成后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为个体;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腹部具有长刚毛的个体之间交配,后代出现长刚毛和短刚毛,说明长刚毛是显性性状,短刚毛是隐性性状;由分析可知,①的基因型是Aa,②的基因型是aa.

(4)分析实验2可知,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腹部长刚毛胸部无刚毛、腹部长刚毛胸部有刚毛两种;③在腹部为长刚毛性状比例中占,而长刚毛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1:2,因此③的基因型是AA;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5)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推测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可能是 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6)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如果转录形成的mRNA的分子量减小,可能的原因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对缺失.

(7)由于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因此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

(1)假说-演绎

(2)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进化

(3)相对    显   Aa、aa

(4)两   AA   

(5)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6)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

(7)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