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黑腹果蝇的翅型由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A(全翅)对a(残翅)为显性,全翅果蝇中有长翅和小翅两种类型,D(长翅)对d(小翅)为显性.以下是两组纯系黑腹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A、a和D、d分别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2)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F2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
(3)实验二F2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长翅:小翅:残翅=______.
(4)若两个纯合亲本小翅雌果蝇与残翅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1表现型有且只有长翅和小翅两种.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产生F2中有长翅、小翅、残翅3种表现型.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绘制柱形图表示3种果蝇在F2中所占的比例.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F2中长翅、残翅中雌雄各半,没有性别之分,推测A(全翅)和a(残翅)位于常染色体上;由F2中小翅均为雄性,有性别之分,推测D(长翅)和d(小翅)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题干中两组纯系黑腹果蝇的杂交,则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X-X-(残翅雌果蝇)、AAXdY(小翅雄果蝇),又F1为长翅果蝇A-XD-,则亲本残翅雌果蝇为aaXDXD.因此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XDXD、AAXdY.F1为长翅果蝇为AaXDXd、AaXDY,F1雌雄交配后得F2,则F2残翅雌果蝇为aaXDXD、
aaXDXd,其中纯合子占
.
(3)根据分析可追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XdXd(小翅雌果蝇)、aaXdY(残翅雄果蝇).F1为AaXdXd(小翅雌果蝇)和AaXdY(小翅雄果蝇),F1雌雄交配后得F2,F2的X染色体上一定为d,则F2小翅果蝇为AA:Aa=1:2,A的基因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F2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aa为
,A-为
,结合分析中“长翅基因型为A-XD-,小翅基因型为A-Xd-,残翅基因型为aa--”可知,长翅:小翅:残翅=0:8:1.
(4)若两个纯合亲本小翅雌果蝇AAXdXd与残翅雄果蝇aaX-Y交配,产生的F1表现型有且只有长翅A-XD-和小翅A-Xd-两种,则亲本残翅雄果蝇为aaXDY,F1中长翅为AaXDXd,小翅为AaXdY.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产生F2为A-:aa=3:1,XD-:Xd-=1:1.因此F2中长翅A-XD-:小翅A-Xd-:残翅aa--=3:3:2.据此绘制成柱形图,具体见答案.
故答案为:
(1)常 X 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XDXD AAXdY
(3)0:8:1
(4)如右图
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据图分析,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
②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全都能产生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和______.F1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______.
(2)图2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断)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断)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
①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2中的______片段.
②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______.
③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请根据以下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
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片段.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据图分析,物质B的形成需要同时具有M和N基因,即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MMNN、MMNn、MmNN、MmNn这4种.
②由题意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全都能产生B物质,说明两个亲本分别具有一个基因是显性纯合,即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MMnn和mmNN,F1的基因型为MmNn,让F1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出现双显个体(能产生物质B的个体)的比例是×
=
,所以不能产生物质B的个体的比例为
,故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9:7.
(2)①由题意可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而Ⅱ2片段是Y染色体上特有的片段,不会出现在雌性生物体内,故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右图中的Ⅱ2片段上.
②由题意可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且雌雄个体都有抗病性状,所以D基因可能在Ⅰ或Ⅱ1片段上,故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XDYD、XDYd、XdYD、XDY.
③由题意可知是让雌性不抗病(隐性)和雄性抗病(显性)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如果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同源区的Ⅰ片段上,双亲的基因型为:XdXd×XDYD;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Ⅰ片段上,双亲的基因型为:XdXd×XdYD;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Ⅰ或Ⅱ1片段上,双亲的基因型为:XdXd×XDYd或XdXd×XDY.
故答案是:
(1)①4 ②MMnn mmNN 9:7
(2)①Ⅱ2 ②XDYD、XDYd、XdYD、XDY ③Ⅰ或Ⅱ1
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以下遗传学实验.
在小鼠中,基因G决定色素的形成,其隐形等位基因g则为白化基因;基因B决定黑色素的沉淀,其隐形等位基因b在纯合时导致棕色表现型;基因A决定毛尖端黄色素的沉积,其隐形等位基因a无此作用;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基因型为G_A_B_的鼠为栗色鼠.现在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其交配后代有三种表现,比例为栗色:黑色:白化=9:3:4.
①若仅考虑小鼠体色有色和白化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定律.
②这两只栗色的双亲鼠的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若只考虑老鼠的体色有色(由基因G决定)和白化(由基因g决定),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根据题意,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假设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G_A_B_,由于“有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其交配后代有三种表现型,比例为:9栗色:3黑色:4白化”,由于后代中没有棕色鼠的出现,说明两只亲本的栗色鼠不含有b基因,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G_A_BB,又由于9:3:4是9:3:3:1的变形,说明亲本是双杂合子即GgAa,所以两只亲本栗色鼠的基因型为GgAaBB.
故答案为:
(1)分离
(2)GgAaBB
某种鸟的羽色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羽色与其相应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红色鸟和白色鸟交配,F1代出现红色鸟和黄色鸟,F1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红色( A_B_)鸟和白色(aabb)鸟交配,F1代出现红色鸟(A_B_)和黄色鸟(A_bb ),说明亲本是AABb和aabb,A正确;
B、已知亲本是AABb和aabb,则后代红色一定是AaBb,B错误;
B、F1代红色鸟基因型是AaBb,与黄色鸟Aabb交配,后代白色鸟的概率为×
=
,F2代中非白色鸟与白色鸟的数量比7:1,C错误;
D、该种鸟的种群内,黄色鸟、绿色鸟和白色鸟对应的基因型种类比为2:2:1,D正确.
故选:BC.
某种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紫翅:黄翅=3:1,可知为Pp×Pp,绿眼:白眼=1:1,可知为Gg×gg,故亲本基因型为PpGg×Ppgg,A错误;
B、紫翅:黄翅=3:1,可知为Pp×Pp,绿眼:白眼=1:1,可知为Gg×gg,故亲本基因型为PpGg×Ppgg,B错误;
C、F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F1紫翅白眼自交,即PPgg自交和
Ppgg自交.F2中纯合子概率为
+
×
=
,C正确;
D、F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F1紫翅白眼自交,即PPgg自交和
Ppgg自交.F2中纯合子概率为
+
×
=
,D错误.
故选:C.
已知某种水果果皮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果肉酸味(R)对甜昧(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9:3:3:1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得到子代的表现型比例,即HhRr×HhRr,A错;
B、1:1:1:1是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测交得到的子代的表现型比例,符合题意,B正确;
C、3:1:3:1可以看做一对杂合子自交另一对测交的两对等位基因杂交,即Hhrr×HhRr,C错;
D、1:1表现型比例不符合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性状分离比,D错.
故选:B.
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如图所示).其中具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白花.据图所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可知,只有基因A和基因B时存在,该植株才能合成紫色素,才会表现紫花性状,A正确;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不能合成酶A,即不能利用前体物质合成中间物质,所以不能产生紫色素,B正确;
C、AaBb×aabb→AaBb(紫花):Aabb(白花):aaBb(白花):aabb(白花)=1:1:1:1,可见后代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3,C正确;
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AAbb、Aabb、aabb)均表现为白花,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D.
以下对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生物基因型是AaDd,其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
,A正确;
B、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可能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则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若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应为2×8=16条,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丙图家系中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
D、丁图细胞中最后一对性染色体为X、Y,因此该图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XwY,D正确.
故选:C.
豌豆是良好的遗传实验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Ⅰ.下表是豌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A、a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根据组合______可判出______花为显性性状,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_____;
(2)组合三中,F1中紫花基因型为______,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为______.
Ⅱ.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籽粒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现有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如表格所示,请回答问题.
(1)实验2中的亲本组合为______;组合1中,如亲本A的表现型为高茎皱粒,则B的表现型为______
(2)实验3的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高茎圆粒中双杂合所占的比例______
(3)若E与一个杂合高茎皱粒进行杂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Ⅰ(1)由于组合三中亲本均为紫色,F1中出现了白色,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
(2)组合三后代紫花:白花为3:1,所以F1基因型为AA或Aa,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为性状分离.
Ⅱ(1)实验2中的子代高茎:矮茎=1:1,圆粒:皱粒=3:1,相当于测交和自交,所以亲本组合为DdRr×ddRr;组合1中子代两对性状分离比都是1:1,说明两对基因都是测交,如亲本A的表现型为高茎皱粒(Ddrr),则B的表现型为矮茎圆粒 (ddRr).
(2)实验3的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3:3:1,说明双亲都是DdRr,则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高茎圆粒中双杂合所占的比例
÷(
×
)=
.
(3)若E(DdRr)与一个杂合高茎皱粒(Ddrr)进行杂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3:3:1:1.
故答案为:
Ⅰ(1)三紫 亲本均为紫色,F1中出现了白色
(2)AA或Aa 性状分离
Ⅱ(1)DdRr×ddRr 矮茎圆粒
(2)
(3)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3:3: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2种子为556粒(以560粒计算).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和个体数相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F2种子中基因型YYRR占,个体数为560×
=35粒,A错误;
B、在F2种子中基因型yyrr占,个体数为560×
=35粒,B错误;
C、在F2种子中基因型占YyRr占=
,个体数为560×
=140粒,C正确;
D、在F2种子中基因型占yyRr占×
=
,个体数为560×
=70粒,D错误.
故选:C.
玉米的性别由B、b和T、t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和T同时存在时为雌雄同株异花,T存在、B不存在时为雄株,T不存在时则为雌株.若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作亲本,自交得F1,淘汰雌雄同株异花植株,F1中雌、雄株杂交,则F2中雌株与雄株的数量比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若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作亲本,自交得F1基因型为B_T_:bbT_:B_tt:bbtt=9:3:3:1,淘汰雌雄同株异花植株后,雌株(B_tt:bbtt):雄株(bbT)=4:3,雌配子B=,b=
,雄配子只有b,所以后代bb=
×1=
,则B_=
;雄株Tt的概率=
,所以后代tt=
×
=
,则T_=
,因此后代雌株(B_tt:bbtt):雄株(bbT)=
:(
×
)=1:1.
故选:B.
黄瓜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呈绿色,基因型Aa的植株呈浅绿色,基因型aa的植株呈黄色.黄色植株在幼苗阶段就会死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发现在少数成熟体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可能的原因有______;有时植株也可能呈黄色,这说明基因的表达要受到______的影响.
(2)如果用一批正常的浅绿色植株作亲本,自交得到F1,然后再自交得到F2.在F2的成熟植株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
(3)黄瓜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黄瓜在生产上常用的是雌雄同株.但为了育种方便,常需培育雌株、雄株.如果用雌雄同株异花的植株交配,得到的植株中雌株与雄株之比是4:3.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②如果利用浅绿色低含蛋白质(CC)的雌株(BBtt)与浅绿色高含蛋白质(CC)的雄株(bbIT)杂交,幷在短时间内培育出绿色高含蛋白质雌雄同株异花的植株所涉及到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型为Aa的植株,若发现在少数成熟体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则可能a基因突变为A基因,也可能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加倍导致的;如果有时植株也可能呈黄色,这说明生物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还受环境影响.
(2)如果用一批正常的浅绿色植株(Aa)作亲本,自交得到F1,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由于黄色植株aa在幼苗阶段就会死亡,所以成熟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
,然后F1再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
+
×
=
,Aa
×
=
,aa
×
=
,所以去除aa后在F2的成熟植株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3)①根据题意用雌雄同株异花的植株(B_T_)交配,得到的植株中雌株(B_tt或bbtt)与雄株bbT_)之比是4:3.说明两个亲本都是双杂合子,即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BbTt×BbTt.
②如果利用浅绿色低含蛋白质(CC)的雌株(BBtt)与浅绿色高含蛋白质(CC)的雄株(bbIT)杂交,若要在短时间内培育出绿色高含蛋白质雌雄同株异花的植株应该采取单倍体育种的方式,第一步先杂交,涉及到可遗传变异为基因重组,第二步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涉及到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是:
(1)基因突变、染色体加倍 环境
(2)
(3)①BbTt×BbTt
②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才开紫花,所以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AABB、AABb、AaBB、AaBb),A正确;
B、AaBb植株自交后代A_B_紫花:A_bb白花:aaB_白花:aabb白花=9:3:3:1,所以其表现型的比例是紫花:白花=9:7,B正确;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A_BB):白花(aaBB)=3:1;同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也为紫花(AAB_):白花(AAbb)=3:1,C错误;
D、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植株自交,子代没有A基因,所以子代全部表现为白花植株,D正确.
故选:C.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从题文中可以看出,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那么亲本的基因型中A(a)基因一定是纯合的,而B(b)则是杂合的,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
故选:A.
有两个肉鸭品种-连城白鸭和白改鸭,羽色均为白色.研究人员用连城白鸭和白改鸭进行杂交实验,亲本外貌特征及遗传图解如下所示,请分析回答:
(1)F2中黑羽、灰羽:白羽约为9:7,据此判断鸭的羽色遗传符合______定律.
(2)研究人员假设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用B、b表示,B表示能合成黑色素),另一对等位基因影响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用R、r表示,r抑制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根据连城白鸭喙色为黑色,而白改鸭喙色不显现黑色推测,上述杂交实验中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______,白改鸭的基因型为______,F2表现不同于F1,这种变异来源于______,F2中,白羽鸭的基因型为______,黑羽、灰羽鸭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F2黑羽:灰羽=1:2,他们假设R基因存在剂量效应,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为了验证该假设,他们将F1灰羽鸭与亲本中的白改鸭进行杂交,观察统计杂交结果,并计算比例.
①若杂交结果为______,则假设成立.
②若杂交结果为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表格所示亲本的外貌特征中有1对相对性状;F2中非白羽(黑羽、灰羽):白羽约为333:259=9:7,属于9:3:3:1的特殊分离比,因此鸭的羽色遗传符合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题意可知,B表示能合成黑色素,r表示抑制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bbR、B_rr、bbrr表现为白色,F1 表现为灰色,基因型为BbRr,所以杂交实验中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BBrr,白改鸭的基因型为bbRR.F2表现为不同于亲本的灰羽,这种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F2的基因型为B_R_:B_rr:bbR_:bbrr=9:3:3:1,白羽鸭的基因型为BBrr、Bbrr、bbRR、bbRr、bbrr.非白羽(黑羽、灰羽)中只有BBRR是纯合子,所以黑羽、灰羽鸭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3)由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是BbRr,白改鸭的基因型为bbRR,BbRr×bbRR→BbRR:BbRr:bbRR:bbRr=1:1:1:1,若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则杂交后代黑羽:灰羽:白羽=1:1:2;若R基因不存在存在剂量效应,则灰羽:白羽=1:1.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
(2)BBrr bbRR 基因重组 BBrr、Bbrr、bbRR、bbRr、bbrr
(3)①黑羽:灰羽:白羽=1:1:2 ②灰羽:白羽=1: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