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也适合多对相对性状,A错误;
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不影响、彼此独立的,B错误;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C错误;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也是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正确.
故选:D.
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菠菜的抗霜和不抗霜、抗病和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后代性状统计分析,不抗霜:抗霜=1:1,抗病:不抗病=3:1,可知抗病为显性,不抗病为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霜位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A错误;
B、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其基因型是AaXBY,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其基因型是AaXbXb,B错误;
C、根据图表,不抗霜:抗霜=1:1,抗病:不抗病=3:1,可知抗病为显性,不抗病为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霜位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C错误;
D、抗霜不抗霜性状遗传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体现了交叉遗传的特点,D正确.
故选D.
已知某种植物花色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红花性状,a基因控制黄花性状,但是B存在时细胞中色素合成机制受阻不能合成花瓣色素.现有AaBb基因型个体,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现型为白花,其自交子代中有+
=
的个体为白花,A正确;
B、由于Bb×bb→Bb、bb,比例为1:1,所以该个体如果与一红花植株杂交,子代中红花个体的比例不确定,但是白花一定占,B正确;
C、该个体测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红花(Aabb):黄花(aabb):白花(AaBb、aaBb)=1:1:2,C正确;
D、该个体子代中开红花的植株为AAbb和Aabb,自交所得的子代中黄花个体比例为×
=
,D错误.
故选:D.
遗传学中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是:体积小,容易饲养;果蝇繁殖系数高,孵化快;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便于分析.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一批纯合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突变体(H),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刺激,可能重新恢复为正常翅,这些个体成为回复体.若是由于基因H重新变成h,则称为真回复体;若是体内另外一对基因RR变为rr,从而抑制基因H的表达,则称为假回复体.
(1)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2)现有一批基因型相同的纯合果蝇回复体,为了确定其基因型,可以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纯合果蝇与其杂交.若杂交后代表现为______,则这批果蝇为真回复体;若杂交后代表现为______,则这批果蝇为假回复体.
资料二: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后代的雄果蝇都应该是白眼的,但布里吉斯发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一个白眼雌果蝇.无独有偶,上述杂交后代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
(3)推测这一差错出现是由于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离时,2000~3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产生的卵或者含有两条X染色体,或者不含X染色体.请推测这个错误发生在如______图所示的时期.子一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如何证实这一推测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意已知纯合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突变体(H),若是体内另外一对基因RR变为rr,从而抑制基因H的表达,即毛翅基因型中有H没有r,所以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HhRR、HhRr、HHRR、HHRr.
(2)基因型相同的纯合果蝇回复体可能是真回复体,也有可能是假回复体(HHrr),可以基因型为hhRR的个体与之交配,如果后代全部为正常翅,则说明这批果蝇为真回复体;如果后代全部为毛翅,说明则这批果蝇是假回复体.
(3)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的.由于图D中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图D为第一极体.因此,发生差错的是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B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因此,子一代中白眼雌、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XwXwY、OXW.可以用显微镜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子一代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蝇体细胞中找到Y染色体,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就可以证明推测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HhRR、HhRr、HHRR、HHRr
(2)hhRR 正常翅 毛翅
(3)B XwXwY OXW 显微镜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子一代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蝇体细胞中找到Y染色体,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就可以证明推测是正确的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只有2种,B错误;
C、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AabbDd,C错误;
D、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D:abd:Abd:abD=1:1:1:1,另一亲本的配子为abd,则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D正确.
故选:D.
基因型为BbEe的个体,正常情况下,配子不会具有的基因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和E是非等位基因,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A正确;
B、E和e是一对等位基因,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配子中应该不存在等位基因,B错误;
C、b和e是非等位基因,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C正确;
D、b和E是非等位基因,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D正确.
故选:B.
一株高茎抗病(DdTt)小麦,产生l6万个花粉粒(雄配子),其中含有矮茎抗病基因的花粉粒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两对等位基因分开考虑,Dd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D和d,比例为1:1,Tt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T和t,比例为1:1,二者综合,含有矮茎抗病基因(dT)的比例为,共有4万个,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
(2)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图所示.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______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
(3)基因型为iiDdRr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iiDdr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花呈______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______的结果.
(4)今有已知基因组成的纯种正常植株若干,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突变体②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结果预测:I若子代中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II若子代中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III若子代中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正常情况下,图1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iiDDRR、iiDdRR、iiDDRr和iiDdRd共4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如果是iiDdRR或iiDDRr,则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3:1;如果是iiDdRd,则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9:7.
(2)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图3中的第6个碱基在R的mRNA上为C,而在r的mRNA上为G;又UAG为终止密码子.说明在r的mRNA中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导致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4个.
(3)由于基因型为iiDdr的细胞中缺少R,不能形成红色物质,所以其发育形成的花呈白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或缺失的结果.
(4)由于iiDdRrr植株中多了一个r基因,又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因此用iiDdRrr植株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如果子代中红:粉红:白为1:1:2,则其为突变体①;如果子代中红:粉红:白为1:2:3,则其为突变体②;如果子代中红:白为1:1,则其为突变体③.
故答案为:
(1)4 3:1或9:7(1:3或7:9)
(2)4
(3)白 染色体数目变异或缺失
(4)I红:粉红:白为1:1:2
II红:粉红:白为1:2:3
III红:白为1:1
玉米籽粒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BC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为无色.现以一株有色籽粒玉米植株X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植株X的基因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根据有色植株A_B_C_×AAbbcc→50%有色种子(A_B_C_),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一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50%,其余两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②根据有色植株A_B_C_×aaBBcc→50%有色种子(A_B_C_),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一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50%,其余两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③根据有色植株A_B_C_×aabbCC→25%有色种子(A_B_C_),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两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50%,其余两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CC、AaBbCc.
根据上面三个过程的结果可以推知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
故选:D.
某动物种群有AaBb和Aabb两类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自由组合,雌雄个体比例为1:1,已知aaB_个体致死.假如种群中全部个体都能够自由交配,且子代中除致死基因型外全部个体都成活,则成活子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动物种群中亲本是AaBb和Aabb,比例为1:1,两对基因自由组合,雌雄个体比例为1:1,可以推测出这个群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AB占、Ab占
、aB占
、ab占
.种群中全部个体都能够自由交配,且子代中除致死基因型外全部个体都成活,则下一代为AABB占
、AABb占
、AaBB占
、AaBb占
、AAbb占
、Aabb占
、aaBB占
、aaBb占
、aabb占
.由于aaB_个体致死,所以成活子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是
=
.
故选:D.
玉米籽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图.基因M、N和E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已知基因M、N和E及它们的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图形已知甲在基因M控制合成的酶1的催化下生成乙(白色),乙在基因N控制合成的酶2的催化下生成丙(红色),丙在基因E控制合成的酶3的催化下生成丁(紫色),所以红色的基因型是M-N-ee,紫色的基因型是M-N-E-,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色.现有一红色籽粒(M-N-ee)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说明红色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自交类型,还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子,所以该红色籽粒植株的基因型是MmNNee或者MMNnee.
故选:B.
藏獒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的家犬.具有基因B时,皮毛呈黑色;具有基因bb时,皮毛呈褐色;但毛色的形成还受A(a)基因的控制.下图甲表示藏獒毛色的遗传实验,乙表示F1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基因水平上分析,控制毛色的基因B与b的本质区别是______不同.
(2)依据______可判断出乙图为雌性藏獒组织切片显微图象.与细胞②、③相比较,除细胞形态外,细胞①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______.
(3)图乙中细胞①~③按所处时期排序,应该是______.细胞③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F2中,黑毛藏獒的基因型是______,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
(5)让F2中的褐毛藏獒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的不同就在于碱基对的数目或排列顺序不同.
(2)只有减数分裂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才会出现细胞质的分裂不均等现象,而右图中标号②的细胞就是不均等分裂,说明乙图为雌性藏獒组织切片显微图象.细胞①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②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③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所以与细胞②、③相比较,除细胞形态外,细胞①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同源染色体.
(3)根据分析,图乙中细胞①~③按所处时期排序,应该是①③②.根据题意“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另有A(a)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也有关,当A基因存在时狗的毛色为白毛.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可以推断P中褐毛狗的基因型为aabb,白毛狗基因型为AABB;F1中白毛狗的基因型为AaBb.细胞①减数分裂结束后,能产生2种类型的子细胞,即卵细胞和极体.细胞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DNA的复制,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细胞③的基因组成是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4)F1中白毛狗的基因型为AaBb,F1雌雄狗相互交配,F2中白毛狗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和
aaB_,黑毛狗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和
aaBb,褐毛狗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因此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其中纯合子占
.
(5)如果让F2中褐毛狗(AAbb)与(AaBb)F1交配,得到白毛狗(AaBb、
Aabb):黑毛狗(
aaBb):褐毛狗(
AAbb)=2:1:1.
故答案为:
(1)碱基对的数目或排列顺序
(2)细胞②不均等分裂 同源染色体
(3)①③②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4)aaBB和aaBb
(5)白毛:黑毛:褐毛=2:1:1
(2015秋•杭锦后旗校级月考)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它们遵循基因分离规律,但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规律,A错误;
B、若M表示伴X隐性遗传,母亲患病,则儿子一定患病,B正确;
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C错误;
D、若M表示伴X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则女儿一定患病,D错误.
故选:B.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相对性状杂交,F2中三角形与卵圆形植株的比例约为15:1,其比值属于9:3:3:1的变形,只有双隐性个体才表现卵圆形果实,其他均为三角形果实,故要推知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卵圆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_,A_bb,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A正确;
B.F1(Aa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其(AaB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卵圆形=3:1,B错误;
C.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其F1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三角形,故其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C正确;
D.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但确由位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着基因分离定律,即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D正确.
故选:B.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回答以下问题:
a.实验2中F1的基因型为______.
b.请分别写出实验1和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
实验1:圆甲______,圆乙______;实验2:扁盘______,长______
c.实验1的后代(F2)中,圆形果实中纯合子占______,扁盘果实中的纯合子占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a.实验2中扁盘×长,其F1为扁盘,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
b.实验1和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
实验1:圆甲为AAbb,圆乙为aaBB;
实验2:扁盘为AABB,长为aabb.
c.实验1的后代(F2)中,圆形果实(A_bb和aaB_)中纯合子占,扁盘果实(A_B_)中的纯合子占
,长形的基因型应为aabb.
故答案为:
(1)2 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aBb
b.AAbb aaBB AABB aabb
c.
aab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