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人类并指(D)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a)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一个家庭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多指由B基因控制,白化病由a基因控制,则父亲并指、母亲正常的基因型分别是A_B_,A_bb、又知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aabb),因此这对夫妻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因而再生一个孩子不患病的概率=,因此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故选:D.
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A)对感病基因(a)为显性,晚熟基因(B)对早熟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交换值为24%.现以纯合抗病晚熟水稻品种与感病早熟水稻品种杂交,F1代自交,得F2代群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
(2)F1代的配子基因型为,依次分别占配子总数的百分比为______.
(3)F2代群体的表现型有,其中抗病早熟的纯合体所占百分比为______.
(4)要在F2代中出现100株纯合的抗病早熟植株,F2代群体至少应该种植______株.
正确答案
38%、38%、12%、12%
1.44%
6945
解析
解:(1)根据题意知: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和晚熟基因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如果没有交换应该配子为AB,ab,现在有了交换就是四种AB,ab,Ab,aB,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应为:
(2)F1形成配子时发生了互换,互换值为24%,则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38%:38%:12%:12%.
(3)F2表现型为4种:抗病晚熟、感病早熟、抗病早熟、感病晚熟.纯合抗病早熟由Ab与Ab两个配子结合而成,即AAbb,占12%×12%=1.44%.
(4)要想获得纯合抗病早熟植株100株,则F2群体总数为100÷1.44%=6945株.
故答案是:
(1)
(2)AB、ab、Ab、aB 38%、38%、12%、12%
(3)抗病晚熟、感病早熟、抗病早熟、感病晚熟 1.44%
(4)6945
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中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对其子代的性状表现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为______.
(2)亲本中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3)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
(4)子代中黄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若使子代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圆粒:皱粒=1:1.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后代中黄色:绿色=1: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圆粒:皱粒=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属于测交.综合以上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皱粒)×yyRr(绿色圆粒).
(3)由(2)的推导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皱粒)×yyRr(绿色圆粒),由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子代性状表现的比例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4)由(2)的推导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皱粒)×yyRr(绿色圆粒),所以子代中黄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子代中黄色圆粒基因型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则子代中纯合子类型只有绿色皱粒yyrr,所占的比例是:×
=
.
故答案为:
(1)1:1
(2)Yyrr yyRr
(3)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4)YyRr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C和 c)所控制,显性基因A、B和C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三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男性与一个同基因型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分析可知,基因A、B和C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三对基因对黑色的作用程度是一样的,后代表现种类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6个显性基因的AABBCC颜色最深,5个显性基因的颜色次之,而0个显性基因的aabbcc颜色最浅.现两个基因型为AaBbCc的婚配,后代的基因型中最少出现0个显性基因(aabbdd),最多6个显性基因(AABBCC).
A、子代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0个、1个、2个、3个、4个、5个和6个,即子代表现型种类数为7种,A正确;
B、由题意分析已知,6个显性基因的AABBCC颜色最深,5个显性基因的颜色次之,而0个显性基因的aabbcc颜色最浅,B正确;
C、由于两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Cc,所以孩子皮肤颜色最深的基因型是AABBCC,概率为×
×
=
,C正确.
D、由题意分析已知,两亲本的基因型中有3个显性基因,所以子代基因型中有3个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型都与亲本相同,而子代中基因型有3个显性基因的有:AaBbCc、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D错误.
故选:D.
豌豆的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进行四组杂交组合实验,结果如下:
请技据上表写出每组杂交组合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①______;②______;
③______;④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高茎圆粒×矮茎皱粒:由于后代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1:1:1:1,属于测交,所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②矮茎圆粒×高茎皱粒:由于后代只有高茎圆粒,所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③矮茎圆粒×高茎皱粒:由于后代只有高茎圆粒和高茎皱粒,且比例为1:1,所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④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由于后代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1:1:1:1,即高茎:矮茎=1:1,圆粒:皱粒=1:1,所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ttRr.
故答案为:
①TtRr×ttrr
②ttRR×TTrr
③ttRr×TTrr
④Ttrr×ttRr
豌豆豆荚绿色对黄色是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是显性.现把纯合绿色豆荚、黄色子叶豌豆的花粉授给纯合的黄色豆荚、绿色子叶的豌豆,该植株所结出的豆荚及种子子叶的颜色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豌豆豆荚绿色和黄色的基因分别为A和a,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为B和b,则纯合的绿色豆荚、黄色子叶豌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父本),纯合的黄色豆荚、绿色子叶豌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母本).因此所结出的种子基因型为AaBb.由于豆荚是由母本的子房壁有丝分裂发育而来的,所以基因型同母本aa,所以该植株所结出的豆荚的颜色是黄色;而子叶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基因型是Bb,即子叶的颜色是黄色.
故选:D.
黄色(Y)圆滑(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得到后代:黄圆70,黄皱75,绿圆73,绿皱7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统计后代的相关性状:
(1)豌豆的黄色:绿色=(70+75):(73+71)≈1:1,推知亲本为Yy×yy;
(2)豌豆的圆粒:皱粒=(70+73):(75+71)≈1:1,推知亲本为Rr×rr.
所以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Rr×yyrr、Yyrr×yyRr.
故选:A.
如表是用棋盘方格分析两对基因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所得的结果,其中部分基因型并未列出,而仅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析表格可知:1、2、3、4的基因型分别为RRYY,RrYY,RRYy和RrYy,A正确;
B、1、2、3、4的表现型都是黄色圆粒,B正确;
C、基因型为RrYy自交,RRYY占,在此棋盘方格中,RRYY只出现一次,C正确;
D、4基因型RrYy出现的概率是,3基因型RRYy出现的概率为
,2基因型RrYY出现的概率为
,1基因型RRYY出现的概率为
,基因型出现机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D错误.
故选:D.
对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评判正确的是( )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t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比为1:1,同时含有D和d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比为1:1,但是在数量上雄配子远多于雌配子,①错误.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错误;
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即密码子指信使RNA上碱基的顺序,③错误;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基因突变,④错误.
所以4个说法都是错误的.
故选:B.
某观赏植物的花有红、蓝、白三种颜色,花色由液泡膜上膜蛋白A和膜蛋白B表达.其中基因A和B分别控制膜蛋白A和膜蛋白B的合成,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染色体上.如图表示两类膜蛋白分子在液泡膜上的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膜蛋白合成的场所是______;A 蛋白由131个氨基酸组成,则A蛋白形成过程中共产生______分子的水.
(2)其中基因A和B共同控制花色遗传,这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______,原因是______
(3)假设花色与两对蛋白质的关系如下:
若将两种基因型不同的开蓝花的纯合植株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______,表现型为______.再让F1个体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已知一开蓝花的植株,花色由A控制,现要确定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则应选择开白花的植株与之杂交.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膜蛋白也不例外,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先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脱水的数目=氨基酸的个数-肽链的条数,A 蛋白由131个氨基酸组成,有α、β两条肽链,所以脱去的水分子数=131-2=129.
(2)由题干知:基因A和B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染色体上,独立遗传,互不干扰,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根据题意:
①先写出对应表现型的基因型,红花为A_B_,蓝花为A_bb或aaB_,白花为aabb;
②两种基因型不同的开蓝花的纯合植株为AAbb、aaBB,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红花,让F1个体AaBb自交,用分离定律拆分,Aa自交产生后代A_:
aa,Bb自交产生后代
B_:
bb,所以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A_B_
×
=
,蓝花A_bb
×
+aaB_
×
=
,白花aabb
×
=
.
(4)开蓝花的植株,花色由A控制,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与白花aabb杂交后.
①若蓝花植株基因型Aabb,则会出现性状分离,后代既有aabb的白花也有Aabb的蓝花.
②若蓝花植株基因型AAbb,则只出现蓝花Aabb的后代.
故答案为:(1)核糖体 129
(2)遵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染色体上,独立遗传,互不干扰
(3)AaBb,红花 红花:蓝花:白花=9:6:1
(4)若出现白花后代,该植株为杂合子,若只出现蓝花后代,则该植株很可能为纯合子
蚕的黄色茧A对白色茧a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B对黄色出现的基因b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AaBb)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蚕的黄色茧A对白色茧a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B)对黄色出现的基因(b)为显性”可知3A_bb为黄茧.现用杂合白色茧(AaBb)蚕相互交配,后代中A_B_(白色茧):A_bb(黄色茧):aaB_(白色茧):aabb(白色茧)=9:3:3:1,所以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13:3.
故选:B.
现有高秆抗锈病、双隐性矮秆易感锈病2个纯种小麦杂交,获得子二代4000株,其中应有矮秆抗锈病纯合子______株.
正确答案
250
解析
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则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其中矮秆抗锈病纯合子aaBB占×
=
,题干中已知获得子二代4000株,则应有矮秆抗锈病纯合子为4000×
=250株.
故答案为:
250
完全显性且两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与DdEe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ddEe×DdEe→后代表现型与ddEe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2)ddEe×DdEe→后代表现型与DdEe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因此,子代表现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故选:C.
茄子晚开花(A)对早开花(a)为显性,果实颜色有深紫(BB)淡紫色(Bb)与白色(bb)之分,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
(1)基因型Aa的植株减数分裂时,若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Aa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若偶然出现了一个aa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选择基因型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F1自交得F2,F2中晚开花紫色茄子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早开花淡紫色果实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3)若只取F2中紫色茄子的种子种植,且随机交配,则F3中深紫茄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4)若通过基因工程将抗青枯病基因D导入到F1中,并成功整合到一条染色体上,以获得抗病新品种(不考虑交叉互换),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若要在尽短的时间内获得早开花抗青枯病的深紫色茄子,常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一定能成功吗?______(一定,不一定)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型Aa的植株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应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但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Aa型细胞,此时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若偶然出现了一个aa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
(2)选择基因型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F1自交得F2,F2中晚开花紫色茄子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早开花淡紫色果实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3)若只取F2中紫色茄子的种子(BB或Bb)种植,配子中:B的频率为,b的频率为
,随机交配后,F3中深紫茄子所占的比例为
=
,B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仍为
.
(4)若通过基因工程将抗青枯病基因D导入到F1中,并成功整合到一条染色体上,以获得抗病新品种,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若要在尽短的时间内获得早开花抗青枯病的深紫色茄子,常用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但如果抗病基因D整合到A或b基因的染色体上,则不可能获得早开花抗青枯病的深紫色茄子.
故答案为:
(1)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2)4
(3)
(4)基因重组 单倍体育种 不一定 抗病基因D整合到A或b基因的染色体上,则不可能成功
(2015秋•瑞安市月考)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 和r 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 和E 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 或E 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______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______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______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______.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该植物是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
(2)诱变育种时,要用γ射线处理种子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少利多害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3)如果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选出抗病矮茎个体(D_E_R_),再通过连续自交及逐代淘汰的手段,最终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DDEERR).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量越多,需进行多次的自交和筛选操作才能得到所需的纯合品种.若只考虑茎的高度,F1(DdEe)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即自交后,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9矮茎(9D_E_):6中茎(3D_ee、3ddE_)、1高茎(1ddee).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式获得所需品种,首先需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继而使用秋水仙素对其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细胞的全能性及染色体变异.其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1)纯
(2)不定向性、低频性
(3)选择 纯合化 年限越长 高茎:中茎:矮茎=1:6:9
(4)基因重组、细胞的全能性和染色体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