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已知菊花花色性状的遗传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型与性状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对某基因型的乳白色菊花进行测交,后代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乳白色:黄色:金黄色=4:3:1,则该乳白色菊花的基因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乳白色菊花的基因型为AaY1y1Y2y2,对其进行测交(aay1y1y2y2),子代乳白色(Aa_ _ _ _):黄色(aaY1_Y2_、aaY1_y2y2、aay1y1Y2_):金黄色(aay1y1y2y2)=:(
):(
)=4:3:1,A正确;
B、若乳白色菊花的基因型为AaY1Y1Y2y2,对其进行测交(aay1y1y2y2),子代乳白色(Aa_ _ _ _):黄色(aaY1_Y2_、aaY1_y2y2、aay1y1Y2_):金黄色(aay1y1y2y2)=:(
):(
)=1:1:0,B错误;
C、若乳白色菊花的基因型为AaY1y1Y2Y2,对其进行测交(aay1y1y2y2),子代乳白色(Aa_ _ _ _):黄色(aaY1_Y2_、aaY1_y2y2、aay1y1Y2_):金黄色(aay1y1y2y2)=:(
):(
)=1:1:0,C错误;
D、若乳白色菊花的基因型为AaY1Y1Y2Y2,对其进行测交(aay1y1y2y2),子代乳白色(Aa_ _ _ _):黄色(aaY1_Y2_、aaY1_y2y2、aay1y1Y2_):金黄色(aay1y1y2y2)=:(
):(
)=1:1:0,D错误.
故选:A.
球茎紫堇的有性生殖为兼性自花授粉,即开花期遇到持续降雨,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天气晴朗,还可借助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紫堇的花色(紫色AA、黄色Aa、白色aa)与花梗长度(长梗对短梗为显性,基因用B,b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相等数量的紫花短梗(AAbb)和黄花长梗(AaBB)两个品种的球茎紫堇间行
种植,请回答:
(1)研究发现,基因型aaBB个体因缺乏某种酶而表现白花性状,则说明基因A控制性状的方式是通过_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如果基因a与A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种类改变,或者是______.
(2)若开花期连续阴雨,黄花长梗(AaBB)植物上收获种子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若开花期内短暂阴雨后,天气晴朗,则紫花短梗植株上所收获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3)紫堇花瓣的单瓣与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堇大多为单瓣花,偶见重瓣花.人们发现所有的重瓣紫荃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某些单瓣植株自交后代总是产生大约50%的重瓣花.
①据实验结果可知,紫堇的单瓣花为______性状.
②研究发现,造成某些单瓣植株自交后代总是产生大约50%重瓣花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E,e)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而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造成的.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这一杂交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①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型aaBB个体因缺乏某种酶而表现白花性状”可知基因A控制性状的方式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由“基因a与A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可知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种类改变或者翻译终止.
(2)开花期连续阴雨,黄花长梗(AaBB)植物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即自交,则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共三种,其性状分别为紫花长梗、黄花长梗、白花长梗.由“开花期遇到持续降雨,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天气晴朗,可借助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可知“开花期内短暂阴雨后,天气晴朗”时紫花短梗植株(AAbb)既存在自交又存在与黄花长梗(AaBB)杂交,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则紫花短梗植株上所收获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
(3)①“单瓣植株自交后代总是产生大约50%的重瓣花”知单瓣花为显性性状,重瓣花为隐性性状.
②造成上述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E、e)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而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所致,则相应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
.
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如下:
.
故答案为:
(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翻译终止(或肽链合成终止)
(2)3 AAbb、AABb、AaBb
(3)①显性 ②如图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即为白色.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用基因型表示为WY(白色):Wyy(白色):wwY(黄色):wwyy(绿色)=9:3:3:1,因此后代有3种表现型,比例为12:3:1.
故选:B.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①过程.
故选:A.
菜豆种皮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又F1为黄褐色,所以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P2(纯种黑色)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A错误;
B、aaBB与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
C、F2种皮是黑色的个体基因型有2种,分别是AAbb和Aabb,C正确;
D、F2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5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D正确.
故选:A.
小香猪背部皮毛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请分析回答:
(1)一只黑色雌香猪与一只褐色雄香猪交配,产下的子代有黑色、棕色、白色三种表现型,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若子代中的黑色雌香猪与白色雄香猪杂交,产下的小香猪是棕色雄性的概率为______.
(2)若两只黑色小香猪交配产下一只白色雄性小香猪,则再生下一只棕色雌性小香猪的概率是______.
(3)有一只小香猪的基因型如图所示,则基因A、a与基因G、g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AaBb、aaBb
不遵循
因为基因A、a与G、g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解:(1)一只黑色雌香猪(A_B_)与一只褐色雄香猪褐色(aaB_)交配,产下的子代有黑色(A_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三种表现型,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子代中的黑色雌香猪(AaBB)概率为、AaBb的概率=
=
,故调整比例后(AaBB)概率为
,AaBb的概率为
,与白色雄香猪(aabb)杂交,产下的小香猪是棕色雄性(A_bb)的概率=
=
.
(2)两只黑色小香猪黑色(A_B_)交配产下一只白色雄性小香猪(aabb),说明亲本基因型为AaBb,再生下一只棕色雌性小香猪棕色(A_bb)的概率=.
(3)因为基因A、a与G、g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1)AaBb、aaBb
(2)
(3)不遵循 因为基因A、a与G、g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及表现型比例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已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即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显性基因的数量不同颜色不同.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的基因型是R1r1R2r2,让R1r1R2r2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有3×3=9种.R1R1为为,R1r1.为
,r1r1
;的R2R2为
,R2r2为
,r2r2
;显性基因的数量有4个的R1R1R2R2比例为
×
=
,显性基因的数量有3个的R1R1R2r2和R1r1R2R2比例为(
×
)+(
×
)=
;显性基因的数量有2个的R1r1R2r2和R1R1r2r2和r1r1R2R2,比例为(
)+(
×
)+(
×
)=
,显性基因的数量1个R1r1r2r2、r1r1R2r2比例为(
×
)+(
×
)=
;显性基因的数量0个,基因型为r1r1r2r2,比例为
×
=
,所以F2的表现型有5种,比例为:
:
:
:
:
=1:4:6:4:1.
故选:B.
家蚕蚕体有斑纹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控制,基因型aa表现为无斑纹.斑纹颜色由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B/b)控制,BB或Bb为黑色,bb为灰色.
(1)现选用两纯合亲本甲,乙杂交得到F1,F1测交结果如表:(注意:只有有斑纹时才分为黑色和灰色)
亲本甲性状为无斑纹,乙的基因型为______
(2)F1雌雄交配所得F2的性状和分离比为______.F2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______.
(3)A/a所在染色体偶见缺失现象,如图所示.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育,染色体缺失的精子可育.基因型为A0a的蚕雌雄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
(4)家蚕中,雌性性染色体为ZW,雄性性染色体为ZZ.家蚕体壁正常基因(T)与体壁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用有斑纹体壁透明雌蚕(A0aZtW)与有斑纹体壁正常雄蚕(A0aZTZT)杂交得到F1,将其中有斑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有斑纹体壁正常雄性个体和有斑纹体壁正常雌性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F1测交结果为黑色斑纹:灰色斑纹:无斑纹=1:1:2,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亲本甲性状为无斑纹的纯合体,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因此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2)F1雌雄交配所得F2的性状和分离比为黑色斑纹(A-B-):灰色斑纹(A-bb):无斑纹(aaB-和aabb)=9:3:4.F2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
.
(3)由于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育,染色体缺失的精子可育.所以基因型为A0a的蚕中,雌性个体只能产生a一种卵细胞,而雄性个体能产生2种精子,比例为1:1.因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有斑纹:无斑纹=1:1.
(4)有斑纹体壁透明雌蚕(A0aZtW)产生的卵细胞为aZt和aW,有斑纹体壁正常雄蚕(A0aZTZT)产生的精子为A0ZT和aZT.则杂交所得F1中有斑纹个体的基因型为A0aZTZt和A0aZTW.因此,有斑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有斑纹体壁正常雄性个体(A0aZTZT、A0aZTZt)占+
=
;有斑纹体壁正常雌性个体(A0aZTW)占
=
.
故答案为:
(1)AABB或AAbb
(2)黑色斑纹:灰色斑纹:无斑纹=9:3:4
(3)有斑纹:无斑纹=1:1
(4)
某种狗的毛色受2种基因控制.第一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为显性(B),棕色为隐性(b).第二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是显性(E),颜色不表达为隐性(e).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的狗的毛色为黄色.一位育种学家连续让一只棕色的狗与一只黄色的狗交配,结果生下的小狗有黑色的,也有黄色的,但没有棕色的.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B_E_为黑色,bbE_为棕色,__ee为黄色.让棕色的狗(bbE_)与黄色的狗(__ee)交配,结果生下的小狗有黑色B_E_和黄色__ee的狗,但没有棕色的bbE_,说明亲本棕色的狗基因型是bbEe,黄色的狗的基因型BBee.
故选:B.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注:亲本的三角形果实与卵圆形果实都是纯合体).
(1)图中亲本三角形基因型为______,卵圆形的基因型为______.
(2)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2)F2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是“9:3:3:1”的变式,说明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三角形果实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是Aa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表现为三角形果实,aaBb、Aabb和aabb表现为圆形果实,三角形:卵圆形=3:1.
(3)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的基因型特点是不同时具有a和b的个体自交的子代都是三角形的,有以下基因型:AABB、AABb
、AaBB
、aaBB
、AAbb
它们总共占总数的
,但是占15份三角形中的7份即
.
故答案为:
(1)AABB aabb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卵圆形=3:1
(3)
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B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Y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bbyy个体显白色.
若将纯合蓝色雌鸟和纯合黄色雄鸟杂交,再让子一代雌雄交配,则F2中的表现型比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基因B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Y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bbyy个体显白色.纯合蓝色雌鸟基因型为BByy、纯合黄色雄鸟bbYY,它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BbYy.所以让子一代BbYy雌雄交配,则F2中的表现型比例为绿色(B-Y-):黄色(B-yy):蓝色(bbY-):白色(bbyy)=9:3:3:1.
故选D.
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和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已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即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显性基因的数量不同颜色不同.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的基因型是R1r1R2r2,让R1r1R2r2自交得F2,则F2的显性基因的数量有4个、3个、2个、1个、0个,所以F2的表现型有5种.
现有AaBb和Aabb二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AaBb的豌豆个体,自交后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基因型Aabb的豌豆个体,自交后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又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各占
.因此,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
.
故选:C.
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为______或_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
(2)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______,Ee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实验一中灰体:黑檀体=1:1,短刚毛:长刚毛=1:1,得知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或者eeBb×Eebb.同理根据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和丙的基因型应为eeBb×EeBb,所以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或eeBb.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乙的基因型为EeBb,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eeBb.
(2)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如果ee基因型频率为n,则EE的基因型频率为1-n,则其产生雌雄配子中E和e的比例为n:(1-n),自由交配得到F1中黑檀体果蝇基因型比例=,故n=40%.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每一代中e的基因频率是不变的,所以为40%,F1中Ee的基因型频率为2n(1-n)=48%.
故答案为:
(1)EeBb eeBb eeBb
(2)40% 48%
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只有一种基因型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abb×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2×1=2种,A错误;
B、AABb×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1×2=2种,B错误;
C、AaBb×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2×2=4种,C错误;
D、AAbb×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1×1=1种,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