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用高杆抗病(DDTT)小麦和矮杆不抗病(ddtt)小麦做亲本培育矮杆抗病优良小麦品种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基因D和d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

(2)高杆与矮杆、抗病与不抗病这两对相对性状遵循孟德尔的______定律.

(3)F1的基因型为______,它能产生_____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例是______

(4)育种方法1名称为______,得到的F2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其中矮杆抗病的小麦中杂合子占______

(5)育种方法2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其中的“A”操作指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D和d属于一对等位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高杆与矮杆、抗病与不抗病这两对相对性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高杆抗病(DDTT)小麦和矮杆不抗病(ddtt)小麦杂交,F1的基因型为为DdTt,经减数分裂能产生DT、Dt、dT、dt四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

(4)育种方法1名称为杂交育种,得到的F2的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其中矮杆抗病(ddT_)的小麦中杂合子占

(5)育种方法2为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中的“A”操作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

故答案为:

(1)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自由组合

(3)DdTt    4      1:1:1:1

(4)杂交育种     4   

(5)染色体变异   花药离体培养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A对a和B对b完全显性,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及其他变异)(  )

A3:1

B1:2:1

C9:3:3:1

D1:3:1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9:3:3:1的变式可以是(9+3):(3+1)=3:1,A正确;

B、9:3:3:1的变式不可能是1:2:1,B错误;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A对a和B对b完全显性,自交后代为A_B_:A_bb:aaB_:aabb=9:3:3:1,C正确;

D、9:3:3:1的变式不可能是1:3:1,D错误.

故选: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__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___,而且  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

____________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

①表现型为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其数量比为______

②表现型为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其数量比为______

③表现型均为有芒,发生分离的性状是______

④表现型均为染锈病,发生分离的性状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若抗锈病与感锈病、无芒与有芒分别受A/a、B/b这两对等基因控制,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4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AABB、AAbb、aaBB、aabb,若要使两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与F2均相同,则两个亲本组合只能是AABB(抗锈病无芒)×aabb(感锈病有芒)、AAbb(抗锈病有芒)×aaBB(感锈病无芒),得F1均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须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才能使两组杂交的F2完全一致,同时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同.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F1为AaBb,F2植株将出现9种不同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可见F2自交最终可得到9个F3株系,其中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中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子,自交后该对基因决定的性状会发生性状分离,依次是:①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②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③若表现型均为有芒,则发生分离的性状是抗锈病、感锈病;④若表现型均为染锈病,则发生分离的性状是有芒、无芒.

故答案为:

(1)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随机结合    相等   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2)①3:1   ②3:1    ③抗锈病、感锈病    ④有芒、无芒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B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

C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3:1

D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AAbb的白花豌豆与aaBB的白花豌豆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AaBb,A错误;

B、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B-(紫花):A-bb(白花):aaB-(白花):aabb(白花)=9:3:3:1,即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B正确;

C、如果是AABb或AaBB的紫花豌豆自交,子代中的紫花和白花的比例就是3:1,C错误;

D、若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3:5,则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石嘴山校级月考)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中有的卷毛黑色个体.则“个体X”的基因型可能是(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或 bbCc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BbCc×BbCc→子代中卷毛黑色个体(bbC_)所占的比例为,与题意不符,A错误;

B、BbCc×Bbcc→子代中卷毛黑色个体(bbC_)所占的比例为,与题意不符,B错误;

C、BbCc×bbCc→子代中卷毛黑色个体(bbC_)所占的比例为,与题意相符,C正确;

D、BbCc×Bbcc→子代中卷毛黑色个体(bbC_)所占的比例为,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和b是______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褐色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____

(2)用双杂合体雄蝇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交实验,父本果蝇复眼为______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褐色眼:朱砂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褐色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AAbb、Aabb.

(2)双杂合体雄蝇的基因型为AaBb,复眼为暗红色;AaBb与aabb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褐色眼:朱砂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存在连锁现象.

故答案为:

(1)隐   AAbb、Aabb

(2)暗红   A、B不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C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

出现具有aaBC表现型女儿的比例为=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种动物的体色有黑色和白色两种,下列图1表示该动物一黑色个体的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和基因;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黑色素产生过程中三个基因参与控制的代谢图解(C基因位于其它染色体上),不能产生黑色素的个体均表现为白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动物体内产生的细胞中最多存在______个b基因,最少含有______个A基因.

(2)如图所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三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

(3)基因型都为AaBbCc的雌雄个体的体色的表现型为______,这样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后代中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理论上应为______

正确答案

4

0

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白色

解析

解:(1)由图可知,该动物体内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复制而细胞没有分裂时,最多可存在4个b基因;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等位基因分离,所以最少含有0个A基因.

(2)由于基因A、a与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C基因位于其它染色体上,所以如图所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基因型都为AaBbCc的雌雄个体不能合成黑色素,所以体色的表现型都为白色.这样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后代中黑色个体(A_bbC_)所占的比例理论上应为=

故答案为:

(1)4   0    

(2)是     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3)白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亲本是Aabb和AAbb,只要考虑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后代也全为bb).据题意无论雌性或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类型,Aa:AA=1:1,这样亲本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A占1/4,a占1/4;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全为A占1/2.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3/4,a占1/4.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因此后代AA的概率为3/4×3/4=9/16,aa的概率为1/4×1/4=1/16,Aa的概率2×3/4×1/4=6/16,因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9/16+1/16=10/16=5/8.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基因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分析图形可知,图中有4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互换定律.

A、由图分析可知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图中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图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图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种观赏菊花,纯合黄色品种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黄色,F1自交,F2为9黄:6橙:1鲜红.若将F2中的橙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A2鲜红:1黄

B2橙:1鲜红

C1鲜红:1橙

D3橙:1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题意9﹕6﹕1是9:3:3:1的变式,可推知花的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比例可知,A和B同时存在时开黄色花,只有A或只有B时开橙色花,A和B都不存在时开鲜红色花,纯合的黄色品种(AABB)×纯合的鲜红色品种(aabb)→F1为橙色(AaBb),F1自交得F2,F2中鲜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橙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1:2,即AAbb、Aabb、aaBB、aaBb,将F2中的鲜红色植株花粉授给,则后代橙色花的比例为+×++×=,鲜红色花的比例为1-=,所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2橙:1鲜红.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则F2中表现型与F1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圆粒(YyRr),F1再进行自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因此,F2中表现型与F1表现型相同的个体都是黄色圆粒,占总数的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已知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所以高茎梨形果的植株的基因型为T-ss,根据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3:3:1:1,分析发现高茎:矮茎=3:1,说明亲本是Tt×Tt;同时后代中圆形果:梨形果=1:1,说明双亲是Ss×ss.所以F1的基因型是TtSs.而F1是由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TTSS、ttss或TTss、ttSS.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合理的是(  )

①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②控制这10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没有两个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 

③在某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④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二倍体植株可以全部显示这10对相对性状.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该生物少含有10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最少为10条,因此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①正确;

②③由题意知,控制这10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10对同源染色体上,没有两个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②正确;③错误;

④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不是二倍体,④错误.

所以,①②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表现型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

由于绿色皱粒肯定为纯合子,因此杂合子表现型共有三种.其杂合子基因型包括:YYRr、YyRR、YyRr、Yyrr、yyRr五种.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