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 共177题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31. 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染色体组成表示为:18+XX或18+XY,图中1—2代表不同的物质。请分析回答:
(1)图中少量的1就可以合成大量的SSU,原因是____________。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推测该物质可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
(2)大麻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的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MM、XmXm、XmY等均视为纯合子)。用雌雄株大麻杂交,得到F1代共150株大麻,其中雄株50株。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大麻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若F1代雌株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M、m)。
(3)已知大麻抗病(B)对不抗病(b)、粗茎(C)对细茎(c)、条形叶(D)对披针叶(d)为显性,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将纯合抗病粗茎条形叶雌株与纯合不抗病细茎披针叶雄株杂交产生F1,F1间杂交得到F2,F2中抗病细茎条形叶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F2有____________种基因型。
(4)在大麻野生型种群中,发现几株特粗茎大麻,已知该性状是可遗传变异。请用一个简单方法来判断该特粗茎大麻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合成 光反应
(2) X 3 M
(3) 9/64 27
(4)取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本答案要强调显微镜观察)
知识点
31. 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染色体组成表示为:18+XX或18+XY,图中1—2代表不同的物质。请分析回答:
(1)图中少量的1就可以合成大量的SSU,原因是____________。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推测该物质可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
(2)大麻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的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MM、XmXm、XmY等均视为纯合子)。用雌雄株大麻杂交,得到F1代共150株大麻,其中雄株50株。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大麻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若F1代雌株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M、m)。
(3)已知大麻抗病(B)对不抗病(b)、粗茎(C)对细茎(c)、条形叶(D)对披针叶(d)为显性,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将纯合抗病粗茎条形叶雌株与纯合不抗病细茎披针叶雄株杂交产生F1,F1间杂交得到F2,F2中抗病细茎条形叶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F2有____________种基因型。
(4)在大麻野生型种群中,发现几株特粗茎大麻,已知该性状是可遗传变异。请用一个简单方法来判断该特粗茎大麻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 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合成 光反应
(2) X 3 M
(3) 9/64 27
(4)取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本答案要强调显微镜观察)
知识点
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多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一种群,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回答以下问题:
(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杂合红花窄叶细茎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
(2)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M×N后,F1中红花植株占__________, 中粗茎窄叶红花植株占__________。
(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上图1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 则让植株M自交,F1红花窄叶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比例占__________。
(4)若用电离辐射处理该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B、b基因从原染色体(图1所示)随机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形成末端易位。已知单个(B或b)基因发生染色体易位的植株由于同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是高度不育的。现有一植株在幼苗时给予电离辐射处理,欲确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或发生怎样的易位,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
对结果及结论的分析如下(只考虑Bb和Cc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
①若出现6种表现型子代,则该植株__________;
②若不能产生子代个体,则该植株发生__________;
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粗茎:窄叶细茎:窄叶中粗茎=1:1:2,则B和b所在染色体都连在了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且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2 3
(2)1/2 1/4
(3)1/12
(4)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①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②单个(B或b)基因的染色体易位;③B基因连在C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b基因连在c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解析
略。
知识点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两种情况,则对这两种情况及其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图分裂的结果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乙图分裂会导致基因突变
③甲图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④乙图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片段重复与缺失的现象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21.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图1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基因用E或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染色体,_______性遗传。
(2)Ⅱ5个体的基因型是 ________ 。
(3)Ⅲ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4)若Ⅲ7在一次核泄漏事故中受到核辐射,其睾丸中约4%的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即图2中③号染色体着丝粒不能分裂,其他染色体正常分配,则图2所示的细胞为______细胞,该男性产生的异常配子占总配子数的 __________%。
(5)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 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2)aaXEXe aaXEXE
(3)1/303
(4) 次级精母细胞 2
(5)同源 基因AaBb个体只产生Ab、aB两种类型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略
知识点
小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合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分别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是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物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染色体上的黑色部分(B和E基因所在)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在培育乙、丙品系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化,这种变异为__________。该
变异可为_________ 提供原材料。
(2)若将无E基因的Ⅰ染色体相应位置上可看成有e基因、无B基因的II染色体相应位置上可看成有b基因。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 自交,若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F1 自交所得F2 中有_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表现型为抗矮黄病的个体在F2中占________ 。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由于染色体Ⅰ甲与Ⅰ丙差异较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无法正常联会,而其它染色体能正常配对,要证实这一推测,可取_________花药中的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如果观察到细胞中有_________个四分体,则支持这一推测。
(4)如果以甲为材料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矮杆、抗矮黄病、抗条斑病的品种,需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该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染色体结构变异(畸变或易位),生物进化。
(2)同源染色体(两条Ⅰ染色体),9,3/4。
(3)F1 ,20。
(4)DNA分子(半保留式)复制。
知识点
下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A、B图中的每一个字母代表细胞的染色体上的基因,C、D图代表细胞的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