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系统
- 共571题
患者,男,70岁,吸烟。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半小时急送医院。有COPD病史3年,查体150/80mmHg,浅昏迷状,球结膜水肿,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下肢水肿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该老年男性患者有病史3年,半小时前呼之不应,浅昏迷状,球结膜水肿,支持肺性脑病,虽然血压偏高,但与浅昏迷无关,首选的检查是动脉血气分析,以确定肺性脑病的诊断。
男性,71岁,吸烟患者,反复咳嗽,咳痰、气促40年,胸闷,心悸2年,加重伴发热1周,昏睡3小时入院。入院后查体:BP140/90mmHg,嗜睡状态,呼之能应,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紫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期前收缩3次/分,下肢凹陷性水肿,假设上述诊断成立,出现昏睡最可能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为老年男性,有吸烟史,反复咳嗽、咳痰、气促40年,加重伴发热1周,提示可能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口唇紫绀,双肺闻及干湿啰音,下肢凹陷性水肿,此为心衰表现,最可能为肺心病,入院后查体:嗜睡状态,呼之能应,提示出现精神神经障碍,患者诊断最可能为肺心病并发肺心脑病。故患者出现昏迷最可能的原因是肺性脑病。
可能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局部主要致病菌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记忆型题,慢支急性发作的局部主要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
阻塞性肺气肿病人肺通气指标肯定下降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呼气困难更明显,一秒用力呼气量明显下降,因此FEV1的降低比FVC更明显,FEV1/FVC变小。
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Ⅱ型呼吸衰竭伴CO2升高,常见于气道阻塞性疾病,如COPD。
女性,60岁,反复咳嗽、咳痰25年,心悸、气促,下肢间歇性水肿3年,病情加重伴畏寒发热1周入院。体检:T38℃,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肺叩诊过清音,中下肺有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重度水肿。假设病情仍继续恶化,出现昏睡或昏迷,血气分析PaO250mmHg,PaCO280mmHg,此时首先考虑的合并症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老年女性,反复咳嗽、咳痰25年,查体:体温升高,双下肺有湿啰音,提示慢支;双肺叩诊过清音,提示肺气肿;心悸、气促,下肢间歇性水肿3年,口唇发绀,提示病情进展到肺心病。患者病情仍继续恶化,出现昏睡或昏迷,血气分析提示出现II型呼衰,考虑出现了肺性脑病。
患者,女,5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5年,半小时前突发呼吸困难加重,左侧胸痛、大汗、发绀,首先考虑诊断
正确答案
解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的并发症是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患者,女,58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息32 年,加重3天。查体:桶状胸,双肺满布哮鸣音,血气分析PaO258mmHg,PaCO255mmHg。此时该患者呼吸功能检查结果最可能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据患者反复咳喘32年且查体桶状胸布满哮鸣音,血气分析特点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所以监测指标VC(肺活量)降低,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降低,RV/TLC(残气量/肺总量)>4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发病的常见原因,所以治疗时也应首先注意感染的治疗。
男,55岁,间断咳嗽、咳痰,反复发作30年,近2年来渐觉气短,发现高血压3年,吸烟36年,40 支/日,查体:BP 140/90mmHg,心肺无明显阳性体征,心脏彩超未发现异常,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心脏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根据病史考虑慢阻肺,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肺功能的测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氧疗最常用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COPD的氧疗最常用持续低流量吸氧。
COPD急性加重伴呼吸功能不全早期,为防止呼吸功能不全加重最常用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COPD急性加重常用无创机械通气,临床上,机械通气常用于中、重度呼吸困难。
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必要条件是
正确答案
解析
COPD患者肺功能检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缺氧是肺动脉髙压形成最重要的因素,缺氧主要导致肺小动脉收缩、痉挛。
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最可能发生的肺功能改变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导致细支气管管壁纤维性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发生纤维性闭锁,慢早期累及较小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导致其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引起功能异常,故选小气道功能异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