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 共48题
足月新生儿,出生2周后应添加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其每天口服维生素D的正确剂量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IU。
患儿,2岁半,自15个月开始出现方颅、鸡胸,“O”形腿,妈妈带他到医院门诊看病。护士为其饮食指导中,最好的食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有人乳、蛋黄、肝等,但最好选用乳制品。
为预防佝偻病,新生儿应于生后多久开始给予维生素D
正确答案
解析
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U(足月儿)-800U(早产儿),不能坚持口服者可肌内注射维生素D310万-20万U。
患儿,男,3个月。因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半月余,诊断为佝偻病初期。护士指导患儿正确的日光照射方法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基础类考题,比较简单。指导家长每日带患儿进行户外活动,直接接触阳光照射,注意保持每日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冬季在室内活动时应开窗,让紫外线能够透过也应保持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故选D。
患儿,男,3个月。因多汗、烦躁易惊、睡眠不安半月余,诊断为佝偻病初期,护士指导患儿正确的日光照射方法是
正确答案
解析
3个月的患儿,患佝偻病初期,护士指导患儿正确的日光照射方法是: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如果是冬季或是不出门给予维生素D400U。
足月新生儿,生后2周。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应建议每日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 400~800IU。故选B。
患儿,10个月。易激惹,夜间哭闹、多汗、睡眠不安。查体:方颅、肋骨串珠,手镯征,(+),诊断佝偻病,以下护理措施应除外
正确答案
解析
应预防骨骼畸形,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早坐早站早行,避免久坐久站,以防发生骨骼畸形。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方颅及肋骨串珠,X线检查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明显增宽,骨密度减低。 针对该患者的健康指导,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活动期(激期)的表现为骨骼改变:1.3~6个月:颅骨软化;2.7月~8个月:方颅;3.1岁左右:胸廓、四肢畸形(胸廓: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1岁);四肢:手镯、脚镯(6个月以上),X、O形腿(1岁)。后遗症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骺畸形。进行康复指导:避免久坐、久站,以防发生骨骼畸形。
预防佝偻病的维生素D的用量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U(足月儿)-800U(早产儿),不能坚持口服者可肌内注射维生素D310万-20万U。
为预防佝偻病,维生素D每日用量一般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U(足月儿)-800U(早产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