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题满分13分)甲、乙两颗卫星同时监测台风,根据长期经验得知,甲、乙预报台风准确的概率分别为0.8和0.75.求:(1) 在同一次预报中,甲、乙两卫星只有一颗预报准确的概率;(2) 若甲独立预报4次,至少有3次预报准确的概率.

正确答案

(Ⅰ)略   (Ⅱ) 0.35  

(1)甲、乙两卫星各自预报一次,记“甲预报准确”为事件A,“乙预报准确”为事件B.则两卫星只有一颗卫星预报准确的概率为:

= 0.8×(1 - 0.75) + (1 - 08)×0.75 = 0.35 

答:甲、乙两卫星中只有一颗卫星预报准确的概率为0.35

(2)甲独立预报3次,至少有2次预报准确的概率为

=0.896

答:甲独立预报3次,至少有2次预报准确的概率为0.896.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口袋中装有3个白球和2个红球,现从袋中取球,每次任取一个,记下颜色后放回,直到红球出现3次时停止,总取球数记为ξ,则“ξ=4”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当ξ=4时,即前3次取球恰有一次取到白球,

因每次取到白球的概率P=

每次取到红球的概率P′=

∴P(ξ=4)=()()3=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三种基本电子模块,电流能通过的概率都是P,电流能否通过各模块相互独立.已知中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的概率为0.999.现由该电子模块组装成某预警系统M(如图所示),针对系统M而言,只要有电流通过该系统就能正常工作.

(1)求P值

(II)求预警系统M正常工作的概率

正确答案

解:(Ⅰ)由题意知,解得.     …… ………… 5分

(Ⅱ)设模块能正常工作为事件,电流能否通过各模块相互独立,

所以预警系统M正常工作的概率

.

答:预警系统M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891. …… …………    1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进行了2次投篮(假设这两次投篮互不影响),每次投中的概率都为p(p≠0),如果最多投中1次的概率不小于至少投中1次的概率,则p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正确答案

由题设知:(1-p)2+p(1-p)≥p(1-p)+p2

整理,得1-2p+p2≥p2

∴p≤

∵0<p≤1,

∴0<p≤

故答案为:0<p≤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4次独立重复试验中,随机事件A恰好发生1次的概率不大于其恰好发生两次的概率,则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P的取值范围是    

正确答案

由题意知.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8,则这名射手在3次射击中恰好有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由于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8,则此人每次射击不能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2,

故射手在3次射击中恰好有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0.81•0.22=0.096,

故答案为 0.096.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公司向市场投放三种新型产品,经调查发现第一种产品受欢迎的概率为,第二、第三种产品受欢迎的概率分别为,且不同种产品是否受欢迎相互独立.记为公司向市场投放三种新型产品受欢迎的数量,其分布列为

0

1

2

3

P

a

d

                   

正确答案

解:因为利用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可知,

4/5mn=8/45,(1-4/5)(1-m)(1-n)=2/45.解得m+n=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气象台预报每天天气的准确率为0.8,则在未来3天中,至少有2天预报准确的概率是______.(结果用数字表示)

正确答案

在未来3天中,至少有2天预报准确的概率等于有2天报准确的概率P2 加上有3天报准确的概率P3

∴故所求的事件的概率P=P2+P3=C320.82×0.2+C33 0.83=0.384+0.512=0.896,

故答案为:0.896.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厂生产的圆柱形零件的外径ε~N(4,0.25).质检人员从该厂生产的1000件零件中随机抽查一件,测得它的外径为5.7 cm.则该厂生产的这批零件是否合格________.

正确答案

不合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中,中国运动员张宁以2:1力克排名世界第一的队友谢杏芳,蝉联奥运会女单冠军.羽毛球比赛按“三局二胜制”的规则进行(即先胜两局的选手获胜,比赛结束),且各局之间互不影响.根据两人以往的交战成绩分析,谢杏芳在前两局的比赛中每局获胜的概率是0.6,但张宁在前二局战成1:1的情况下,在第三局中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获胜的概率为0.6.若张宁与谢杏芳下次在比赛上相遇.

(1)求张宁以2:1获胜的概率;

(2)求张宁失利的概率. (12分)

正确答案

(1)

(2)

(1)根据题意知道张宁以2:1获胜即前两局战成1:1,第三局张宁胜是解决本小题的关键.

(2)解本小题的关键搞清张宁失利包括0:2和1:2两种情况

(1)张宁以2:1获胜即前两局战成1:1,第三局张宁胜.

.      

(2) 张宁失利包括0:2和1:2两种情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高三年级有3名男生和1名女生为了报某所大学,事先进行了多方详细咨询,并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情况,最终估计这3名男生报此所大学的概率都是,这1名女生报此所大学的概率是.且这4人报此所大学互不影响。

(Ⅰ)求上述4名学生中报这所大学的人数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相等的概率;

(Ⅱ)在报考某所大学的上述4名学生中,记为报这所大学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和,试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正确答案

(1)

(2)ξ的公布列为:

∴E(ξ)=0×+1×+2×+3×+4×=

试题分析:解:(1)记“报这所大学的人数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相等的”事件为A,男生人数记为Bi(i=0、1、2、3),女生人数记为Ci(i=0、1)

P(A)=P(B0C0)+P(B1C1)==      (5分)

(2)ξ=0,1,2,3,4

P(ξ=0)= 

P(ξ=1)==

P(ξ=2)=

P(ξ=3)=

P(ξ=4)=              (9分)

∴ξ的公布列为:

∴E(ξ)=0×+1×+2×+3×+4×=      (12分)

点评:主要是考查了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的运用,以及分布列的求解和性质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低碳经济”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某企业现有100万元资金可用于投资,如果投资“传统型”经济项目,一年后可能获利20%,可能损失10%,也可能不赔不赚,这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分别为;如果投资“低碳型”经济项目,一年后可能获利30%,也

可能损失20%,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分别为a和n (其中a + b =1 )如果把100万元投资“传统型”经济项目,用表示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回收资金一投资资金),求的概率分布及均值(数学期望);(II)如果把100万元投资“低碳型”经济项目,预测其投资收益均值会不低于投资“传统型”经济项目的投资收益均值,求a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Ⅰ) 依题意,的可能取值为20,0,—10 ,…………………………1分

的分布列为

……………………………………………………………………………..………4分

(万元)…………………………….…6分

(Ⅱ)设表示100万元投资投资“低碳型”经济项目的收益,则的分布列为

……………………………………………….……10分

依题意要求, ∴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4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概率相同,若事件A至少发生1次的概率为,则事件A在1次试验中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在1次试验中A出现的概率为p,

∴1-(1-p)4,解得p=.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人记录了某村年十年间每年考入大学的人数.为方便计算,年编号为年编号为,…,年编号为.数据如下:

(1)从这年中随机抽取两年,求考入大学的人数至少有年多于人的概率;

(2)根据前年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关于的回归方程,并计算第年的估计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

 

正确答案

(1)     

(2)则第8年的估计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为

(1)设考入大学人数至少有1年多于15人的事件为A则P(A)=1-=      (4’)

(2)由已知数据得=3,=8,=3+10+24+44+65=146=1+4+9+16+25=55(7’)

=,                   (9’)

则回归直线方程为y=2.6x+0.2                          (10’)

则第8年的估计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3分)某重点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三位毕业生甲、乙、丙参加了一所中学的招聘面试,

面试合格者可以正式签约,毕业生甲表示只要面试合格就签约,毕业生乙和丙则约定:两人

面试都合格就一同签约,否则两人都不签约,设每人面试合格的概率都是,且面试是否合

格互不影响,求:(I)至少有1人面试合格的概率;(II)签约人数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正确答案

(Ⅰ)    (Ⅱ)略

(I)至少有1人面试合格的概率为

(II)

        从而的分布列为

       

下一知识点 : 统计案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数学 >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