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选做题:从给出的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略

34.[物理—选修3一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的两个基本观点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和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C.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D.狭义相对论认为:一切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相同

E.用标准平面来检查光学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2)一列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从此时开始,质点d到达波蜂的时间比质

点c早0. 5s。已知质点b的平衡位置为

①机械波的波速为多少;

②质点b再经过多少时间第一次到达波峰以及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5.[物理—选修3一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索的半衰食期

B.夜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C.现在的很多手表指针上涂有一种并报型发光材料,白天吸收光子外层电子跃迁到高能轨道,晚上向低能级跃迁放出光子,其发光的波长一定跟吸收的光的波长完全一致

D.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新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E.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版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  最大初动能较大

(2)如图所示,长为L=2m的木板A质量为M=2 kg,A静止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静止于A的左端,B的质量为m1=1 kg。曲面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现让另一小物块C(可视为质点)从光滑曲面上离水平面高h=3.6 m处由静止滑下,C与A相碰后与A粘在一起,C的质量为m2=1 kg。A与C相碰后,经一段时间B可刚好离开A。g=。求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3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

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E.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A=V/V0

(2)一高压气体钢瓶,容积为V0,用绝热材料制成,开始时封闭的气体压强为p0,温度为T0=300K,内部气体经加热后温度升至T1=350K,求:

①温度升至T1时气体的压强;

②若气体温度保持T1=350K不变,缓慢地放出一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回到p0,此时钢瓶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气体总质量的比值为多少?

34.[物理—选修3-4]

(1)如图甲所示为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图象,图乙所示为x=4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这列波的波速是2m/s

B.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正方向

C.t=3.5s时P点的位移为0.2m

D.从t=0时刻开始P点的振动方程为m

E. 从t=0时刻开始P点的振动方程为m

(2)如图所示,MNPQ是一块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砖,其边长MN=30 cm。一束激光AB射到玻璃砖的MQ面上(入射点为B)进入玻璃砖后在QP面上的F点(图中未画出)发生全反射,恰沿DC方向射出。其中B为MQ的中点,∠ABM=30°,PD=7.5 cm,∠CDN=30°。

①画出激光束在玻璃砖内的光路示意图,求出QP面上的反射点F到Q点的距离QF;

②求出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③求出激光束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真空中光速)。

35.[物理选修3-5]

(1)关于核反应方程为释放出的核能,X为新生成粒子),已知的半衰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2)质量为m1=1200kg的汽车A以速度v1=21m/s沿平直公路行驶时,发现前方相距s0=33m处有一质量m2=800kg的汽车B以速度v2=15m/s迎面驶来。两车同时急刹车,使车做匀减速运动,但未能避免两车猛烈地相撞,相撞后结合在一起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设两车与路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3,取。忽略碰撞过程中路面摩擦力的冲量,求:

①设两车相撞时间(从接触到一起滑行)t0=0.2s ,则每辆车受到的水平平均冲力是其自身重量的几倍?

②两车一起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33.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3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

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E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A=V/V0

(2)一高压气体钢瓶,容积为V0,用绝热材料制成,开始时封闭的气体压强为p0,温度为T0=300K,内部气体经加热后温度升至T1=350K,求:

①温度升至T1时气体的压强;

②若气体温度保持T1=350K不变,缓慢地放出一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回到p0,此时钢瓶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气体总质量的比值为多少?34.[物理—选修3-4]

(1)如图甲所示为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图象,图乙所示为x=4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34.[物理—选修3-4]

(1)ACD

(2)解:

①光路示意图如图所示,反射点为F  (2分)

由几何关系得  (1分)

代入数据得    20cm  (1分)

②由①的计算得,  (1分)

得sinr=0.6   (1分)

由折射定律得 n==  (1分)

③由得激光束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m/s  (2分)

35.[物理选修3-5]

(1)(6分)BCE

(2)(9分)解:

(1)设从开始刹车到相撞经过的时间为t,则有:

V1t -a1t2 +V2t-a2t2 =S0            (1分)

两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a=a1= a2=μg=3m/s2                     (1分)

代入数据得:

t2-12t +11 =0

解得:  t =1s   (舍去t =11s)                     (1分)

两车相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1-a1t =21-3×1=18m/s

V/2=V2- a2t =15-3×1=12 m/s                 (1分)

A车动量大于B车,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1 V/1-m2 V/2 = (m1+m2)V                (1分)

解得两车碰后的速度  V =6 m/s                   (1分)

对A车列动量定理有

Bt0=△P=m1(V-V/1

代入数据解得:F=6mg                           (1分)

(2) 两车一起滑动的加速度仍为: a=μg=3m/s2         (1分)

两车共同滑行距离          (1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4 分

5.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正以4 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下列关于这列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质点a的振动周期为0.5 s

Bt=0.25 s时刻,质点a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C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3 m的障碍物,则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若在x=20 m处放一接收器,接到的波的频率小于1 Hz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一选修3-3]

(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B.估测油酸分子直径大小d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猛推活塞,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2)如图所示为一均匀薄壁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管的横截面积为S,内装有密度为p的液体。右管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 高,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温度为T。时,左、右管内液 面等高,两管内空气柱(可视为理想气体)长度均为L,压强均 为大气压强,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左、右两管温度同时缓慢 升高,在活塞离开卡口上升前,左右两管液面保持不动。求:


①温度升高到为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

②温度升高到为多少时,两管液面高度差为L。

34.[物理一选修3-4]

(1)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的波源O振动1.5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波形图,已知波源O在t=0时开始沿y轴负方向振动,t=1.5 s时正好第二次到达波谷,则该波的振幅为_________cm.x=5.4 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间为_________s,从t=0开始至x=5.4 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这段时间内,波源0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

(2)如图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Δ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以O为圆心半径R = 12 cm的四分之一圆 弧,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BC面射向圆心O,在AB界面上的入射角i=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①判断在屏幕MN上产生的两处亮斑分别是由什么色光组成的;

②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35.[物理一选修3-5]

(1)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m的钠制成。用波长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尺,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 差U=2.1V时光电流达到饱和,饱和值为I=0.56 mA.则每秒内由K极发射的电子数为______。电子到达阳极A时的最大动能为______J(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电势差U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三倍,此时电子到达阳极4时的最大动能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已知普朗克常量,光 速 ,电子电荷量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物块A、B,质量分别为mA=3 kg,mB=6 kg, 它们之间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开始时绳子完全松弛,两物块紧靠在一起。现用3N的水平恒力F拉B,使B先运动,绳瞬间绷直后再拖动A前进,在B前进了0.75 m时,二物块共同向前运动的速度m/s,求连接两物块的绳长。 







33.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一选修3-3]

(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B估测油酸分子直径大小d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猛推活塞,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2)如图所示为一均匀薄壁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管的横截面积为S,内装有密度为p的液体。右管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 高,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温度为T。时,左、右管内液 面等高,两管内空气柱(可视为理想气体)长度均为L,压强均 为大气压强P0,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左、右两管温度同时缓慢 升高,在活塞离开卡口上升前,左右两管液面保持不动。求:

①温度升高到T1为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

②温度升高到T2为多少时,两管液面高度差为L. 34.  [物理一选修3-4]

(1)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的波源O振动1.5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波形图,已知 波源O在t=0时开始沿y轴负方向振动,t=1.5 s时正好第二次到达波谷,则该波的振幅为_________cm.x=5.4 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间为_________s,从t=0开始至x=5.4 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这段 时  间  内 ,波  源  0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

(2)如图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Δ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以O为圆心半径R = 12 cm的四分之一圆 弧,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BC面射向圆心O,在AB界面上的入射角i=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①判断在屏幕MN上产生的两处亮斑分别是由什么色光组成的;

②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35.   [物理一选修3-5]

(1)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m的钠制成。用波长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尺,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 差U=2.l V时光电流达到饱和,饱和值为I=0.56 mA.则每秒内由K极发射的电子数为______。电子到达阳极A时的最大动能为______J(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电势差U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三倍,此时电子到达阳极4时的最大动能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xl0-34 J.s,光 速 c=3.0x108 m/s,电子电荷量 e=1.6x10-19 C)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物块A、B,质  量  分  别  为mA,=3 kg,mB   =  6 kg, 它们之间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开始时绳子完全松弛,两物块紧靠在一起。现用3N的水平恒力F拉B,使B先运动,绳瞬间绷直后再拖动A前进,在B前进了0.75 m时,二物块共同向前运动的速度m/s,求连接两物块的绳长l。

34.(1)5      11.7       1.95(2)解:①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

 (1分)

同理所以紫光在面发生全反射,而红光在面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1分)

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与垂直,所以在处产生的亮斑为红色,在处产生的亮斑为红色与紫色的混合色     (2分)

②画出如图光路图,设折射角为

根据折射定律(2分)求得(1分)

由几何知识可得:,解得cm(1分)

由几何知识可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12cm

所以cm≈20.5cm.(1分)

35. (1)         不变  (2)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9.在xoy平面内有一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1m/s,振幅5cm,频率为2.5Hz,在t=0时刻,P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距P点为0.2m的Q点(  )

A在0.1s时的速度最大

B在0.1s时的速度向上

C在0.1s时的位移是5cm

D在0到0.1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是10cm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波的形成和传播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下一知识点 :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