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于兔子,来自于鼠,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3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

A600g

B1350g

C1600g

D5600g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需最少能量应按÷20%计算.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于兔子,来自于鼠,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30g体重:

根据食物链:植物→兔→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30÷20%÷20%=300g;

根据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30÷20%÷20%=300g;

根据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30÷20%÷20%÷20%=750g.综合以上可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300+300+750=1350g.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国土壤和水体中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三氯苯(TCB),为探究TCB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有人配制了5组培养液对3种单细胞微藻分别进行独立培养实验.4天后,检测三种微藻种群密度和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如下.请据图表回答:

(1)由如图可知,对三种藻类所受毒害作用随水体中TCB浓度的增加而不断______(增强、减弱、不变).从藻密度变化速率上看,对TCB最敏感的藻类是______,故它可作为环境中TCB污染度的指示生物.

(2)金藻、角毛藻是某些虾和贝类良好的饵料,下面为某海岛生态系统食物网:

①该海岛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______

②如果人的食物有来自农作物,其余来自虾和贝类,则一个人每增加600g质量,生产者至少要提供______g的食物.环保人员在岛上的土壤和周边海水中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三氯苯,该物质将会沿着______进行转移,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最终流向人类,危害人体健康.

正确答案

解:(1)由曲线可知,随水体中TCB浓度的增加,金藻、角毛藻和扁藻的数量均逐渐减少,说明TCB浓度的增加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的毒害作用增强;表中数据表明,随水体中TCB浓度的不断增加,三种微藻细胞内的蛋白质含量均下降,由此推断,高浓度的TCB可能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加快了藻体细胞死亡的速度.受TCB影响,扁藻数量下降最为明显,所以最为敏感.

(2)①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所以该海岛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②金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一个人每增加600g体重,按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此人直接从植物增加的体重为600×=400g,需要植物400÷20%=2000g,从虾和贝类增加的体重为600×=200g,需要藻类200÷20%÷20%=5000g,共需生产者2000+5000=7000g.三氯苯难以降解,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健康.

故答案为:

(1)增强  扁藻

(2)①生物群落     ②7000       食物链

解析

解:(1)由曲线可知,随水体中TCB浓度的增加,金藻、角毛藻和扁藻的数量均逐渐减少,说明TCB浓度的增加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的毒害作用增强;表中数据表明,随水体中TCB浓度的不断增加,三种微藻细胞内的蛋白质含量均下降,由此推断,高浓度的TCB可能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加快了藻体细胞死亡的速度.受TCB影响,扁藻数量下降最为明显,所以最为敏感.

(2)①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所以该海岛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②金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一个人每增加600g体重,按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此人直接从植物增加的体重为600×=400g,需要植物400÷20%=2000g,从虾和贝类增加的体重为600×=200g,需要藻类200÷20%÷20%=5000g,共需生产者2000+5000=7000g.三氯苯难以降解,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健康.

故答案为:

(1)增强  扁藻

(2)①生物群落     ②7000       食物链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

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

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短期内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虫鸟、蜘蛛、蟾蜍、猫头鹰,A错误;

B、猫头鹰在不同的食物链所占营养级不一定相同,在该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B正确;

C、蜘蛛和蟾蜍之间既有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C错误;

D、食草鸟的食物来源只有昆虫和蜘蛛,如果昆虫突然减少,短期内食草鸟数目也将减少,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菜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丙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只有一条食物链,生物B处于最高营养级

B图甲中若环境条件没有改变,B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变化

C图乙中t1~t2与图丙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

D图丙中b~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都大于死亡率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A、从甲图的关系可以看出A和E之间进行相互交换,所有的碳都流向A,所以A为无机环境,E为生产者,故图甲中只有一条食物链E→F→D→B,生物B处于最高营养级,A正确;

B、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随机发生的,所以,即便环境没有改变,也可能会因为突变改变基因频率,且个体的迁入迁出同样影响基因频率,B错误;

C、图乙中t1~t2种群增长率大于0,故属于增长型,C错误;

D、图丙中b~c时期前半段λ<1,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错误.

故选:B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是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下表和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______个营养级.

(2)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______

(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来自轮虫,来自螺蛳,来自水草,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2kg需消耗绿色植物______kg.

(4)图是对某地引进经济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调查该经济鱼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在t2时期该鱼的种群数量是该河流对该鱼的______

(5)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_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

(6)据研究表明绿藻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价值.

正确答案

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湖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该食物网中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占2个营养级. 

(2)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则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将变得更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变弱,因此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来自轮虫,来自螺蛳,来自水草,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2kg需消耗绿色植物÷10%÷10%+÷10%÷10%+÷10%+÷10%=92kg.

(4)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某经济鱼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标志重捕法;在t2时间,此湖区中该经济鱼的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环境容纳量.

(5)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有机物形式流向鱼.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向湖区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6)绿藻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5   2  

(2)降低

(3)92  

(4)标志重捕法   最大容纳量

(5)有机物   自我调节能力  

(6)直接

解析

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湖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该食物网中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占2个营养级. 

(2)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则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将变得更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变弱,因此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来自轮虫,来自螺蛳,来自水草,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2kg需消耗绿色植物÷10%÷10%+÷10%÷10%+÷10%+÷10%=92kg.

(4)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某经济鱼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标志重捕法;在t2时间,此湖区中该经济鱼的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环境容纳量.

(5)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有机物形式流向鱼.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向湖区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6)绿藻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5   2  

(2)降低

(3)92  

(4)标志重捕法   最大容纳量

(5)有机物   自我调节能力  

(6)直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属于(  )

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A错误;

B、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正确;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C错误;

D、三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找出理想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如图表示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溶解氧及铵盐含量的测定结果,表示对几种生物研究的相关结果.请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红假单胞细菌属于______

(2)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______

(3)9-12天,水中溶氧量快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藻类大量繁殖会导致沉水植物大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

(4)据表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表乙中数据,红假单胞光合菌既能吸收铵盐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去除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和分解者;

(2)鲫鱼和线虫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增加;

(3)9~12天,水中溶氧量快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藻类大量繁殖后死亡增多,需氧细菌耗氧量增多;由于表层藻类的遮光作用使得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减少,争夺铵盐等无机盐,最后大量死亡;

(4)据表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红假单胞光合菌,理由是不产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故答案为:

(1)生产者和分解者

(2)增加    

(3)藻类大量繁殖后死亡增多,沉水植物大量死亡,需氧细菌食物增多,繁殖加快,耗氧量增多     藻类的遮光作用    争夺铵盐等无机盐

(4)红假单胞光合菌     不产生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解析

解:(1)根据表乙中数据,红假单胞光合菌既能吸收铵盐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去除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和分解者;

(2)鲫鱼和线虫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增加;

(3)9~12天,水中溶氧量快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藻类大量繁殖后死亡增多,需氧细菌耗氧量增多;由于表层藻类的遮光作用使得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减少,争夺铵盐等无机盐,最后大量死亡;

(4)据表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红假单胞光合菌,理由是不产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故答案为:

(1)生产者和分解者

(2)增加    

(3)藻类大量繁殖后死亡增多,沉水植物大量死亡,需氧细菌食物增多,繁殖加快,耗氧量增多     藻类的遮光作用    争夺铵盐等无机盐

(4)红假单胞光合菌     不产生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临沂期末)图示某湖泊中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不会引起(  )

A水华现象

Ba和b的数量增长

C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

D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浮游植物大量增殖可能引起水华现象,A正确;

B、浮游植物急剧增加,a和b会因为食物充足而数量增长,B正确;

C、浮游植物大量增殖后,c和d会因为需要空间和氧气增加而竞争减弱,C错误;

D、浮游植物大量增殖可能引起水华现象,这会导致c、d和e的数量大量减少,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旁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动物栖息.如图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分别处于______营养级,小型猛禽与杂食性小鸟的关系是______

(2)工作人员根据生态系统中______信息传递的特点,释放训练过的猎鹰来驱赶小鸟.

(3)为了进一步驱鸟,某机场先铲去原有杂草,而后引种了虫和鸟都不爱吃的“驱鸟草”,机场内小鸟大为减少.以后“驱虫鸟”逐渐被杂草“扼杀”,这种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属于______演替.如果完全除去杂食性小鸟,则该生态系统______稳定性将降低.

(4)为了了解机场内蜗牛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蜗牛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只/m2

(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以得到能量为______kJ.

正确答案

解:(1)在该机场生态系统食物中,小型肉食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如:在“草→昆虫→小型猛禽”在中位于“第三营养级”;而在“草→昆虫→杂食性小鸟→小型猛禽”中位于“第四营养级”;而在“草→昆虫→杂食性小鸟→蛇→小型猛禽”中位于“第五营养级”.所以本题填第三、第四、第五. 小型猛禽捕食杂食性小鸟,小型猛禽与杂食性小鸟都捕食昆虫,存在竞争关系,故小型猛禽与杂食性小鸟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本题中利用了训练的猎鹰能驱赶小鸟这种动物的特殊行为来驱赶机场小鸟,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

(3)在本题中虽然人为铲除杂草,种上“驱虫草”后其又被杂草取代,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如果完全除去杂食性小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减少,营养结构变得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4)采用样方法计算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根据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蜗牛的种群密度为(15+18+15+19+15+14)÷6=16只/m2

(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以得到能量,使用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而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故次级消费者最多可以得到能量为600×20%×20%=24kJ.

故答案为:

(1)第三、第四、第五         捕食和竞争

(2)行为

(3)次生          抵抗力

(4)随机取样        16

(5)24

解析

解:(1)在该机场生态系统食物中,小型肉食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如:在“草→昆虫→小型猛禽”在中位于“第三营养级”;而在“草→昆虫→杂食性小鸟→小型猛禽”中位于“第四营养级”;而在“草→昆虫→杂食性小鸟→蛇→小型猛禽”中位于“第五营养级”.所以本题填第三、第四、第五. 小型猛禽捕食杂食性小鸟,小型猛禽与杂食性小鸟都捕食昆虫,存在竞争关系,故小型猛禽与杂食性小鸟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本题中利用了训练的猎鹰能驱赶小鸟这种动物的特殊行为来驱赶机场小鸟,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

(3)在本题中虽然人为铲除杂草,种上“驱虫草”后其又被杂草取代,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如果完全除去杂食性小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减少,营养结构变得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4)采用样方法计算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根据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蜗牛的种群密度为(15+18+15+19+15+14)÷6=16只/m2

(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以得到能量,使用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而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故次级消费者最多可以得到能量为600×20%×20%=24kJ.

故答案为:

(1)第三、第四、第五         捕食和竞争

(2)行为

(3)次生          抵抗力

(4)随机取样        16

(5)2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无锡期末)如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碳元素在甲与乙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

(2)图2中猫头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可以是第______营养级,在绿色植物→田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理论上猫头鹰最多可以同化______%的绿色植物中的能量.

(3)若欲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则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

(4)当生态系统中的青蛙数量大量减少后,猫头鹰的数量发生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图甲碳循环示意图可知,丙表示生产者,而甲、丙都有指向乙的箭头,说明乙是分解者,甲是消费者.碳元素在甲消费者与乙分解者之间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2)图2中猫头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可以是第五营养级,在绿色植物→田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理论上猫头鹰最多可以同化绿色植物中的能量为1×20%×20%=4%.

(3)若欲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则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4)当生态系统中的青蛙数量大量减少后,猫头鹰的数量发生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

(1)丙    含碳有机物

(2)五    4

(3)标志重捕法

(4)自我调节

解析

解:(1)根据图甲碳循环示意图可知,丙表示生产者,而甲、丙都有指向乙的箭头,说明乙是分解者,甲是消费者.碳元素在甲消费者与乙分解者之间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2)图2中猫头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可以是第五营养级,在绿色植物→田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理论上猫头鹰最多可以同化绿色植物中的能量为1×20%×20%=4%.

(3)若欲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则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4)当生态系统中的青蛙数量大量减少后,猫头鹰的数量发生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

(1)丙    含碳有机物

(2)五    4

(3)标志重捕法

(4)自我调节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的结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