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结构
- 共3696题
(2016•大连模拟)假如某弃耕地只存在食物链:植物→鼠→鼬.如图所示为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进行能量流动研究的结果[单位为×107J/(hm2▪a)],请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J/(hm2▪a).
(2)能量从鼠传递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鼬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填“鼠”或“鼬”)同化的能量.
(3)在食物链“植物→鼠→鼬”中,不含有生态系统的哪种生物成分:______.
(4)不同的生物群落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
(5)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的形式进行.生态学家不能以该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6)鼬在遇到危险时常从肛腺放出臭气以趋避敌害,排放的臭气属于______信息,该信息对于生物的种间关系具有______作用,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正确答案
解:(1)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2.5×1011J/(hm2▪a).
(2)能量从鼠传递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25÷75=3%.鼬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鼠同化的能量.
(3)在食物链“植物→鼠→鼬”中,不含有生态系统的哪种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4)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从物质循环特点看,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故生态学家不能以该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
(6)鼬在遇到危险时常从肛腺放出臭气以趋避敌害,排放的臭气属于化学信息,该信息对于生物的种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答案为:
(1)2.5×1011
(2)3% 鼠
(3)分解者
(4)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CO2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6)化学 调节
解析
解:(1)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2.5×1011J/(hm2▪a).
(2)能量从鼠传递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25÷75=3%.鼬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鼠同化的能量.
(3)在食物链“植物→鼠→鼬”中,不含有生态系统的哪种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4)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从物质循环特点看,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故生态学家不能以该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
(6)鼬在遇到危险时常从肛腺放出臭气以趋避敌害,排放的臭气属于化学信息,该信息对于生物的种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答案为:
(1)2.5×1011
(2)3% 鼠
(3)分解者
(4)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CO2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6)化学 调节
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在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含有______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猫头鹰占有______个营养级,分别为第______和第______营养级.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4)由于人们连续围猎狼和狐,结果草原植被受到破坏;停止围猎几年后,狼和狐重新大量繁殖,生态恢复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正确答案
解:(1)据图可知,该食物网中有7条食物链.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3)猫头鹰占有第三和第四两个营养级.狼获得的能量最多的条件是:狼所处的食物链最短,即草→兔→狼.
(4)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
(1)7
(2)草
(3)2 三 四 草→兔→狼
(4)自我调节
解析
解:(1)据图可知,该食物网中有7条食物链.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3)猫头鹰占有第三和第四两个营养级.狼获得的能量最多的条件是:狼所处的食物链最短,即草→兔→狼.
(4)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
(1)7
(2)草
(3)2 三 四 草→兔→狼
(4)自我调节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三叶草、蜗牛、鸫和雀鹰等生物,其中雀鹰捕食鸫,鸫吃蜗牛,蜗牛吃三叶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蜗牛属于______;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三叶草处于第______营养级.
(2)研究雀鹰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若该生态系统被某重金属污染,该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并对雀鹰造成严重危害,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______,最终都将以的形式耗散到周围空间.
正确答案
解:(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蜗牛属于消费者;三叶草属于生产者,处于第一个营养级.
(2)雀鹰活动性强,故研究雀鹰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太阳能热.
故答案为:(1)消费者 一个
(2)标志重捕法 生物富集
(3)太阳能热
解析
解:(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蜗牛属于消费者;三叶草属于生产者,处于第一个营养级.
(2)雀鹰活动性强,故研究雀鹰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太阳能热.
故答案为:(1)消费者 一个
(2)标志重捕法 生物富集
(3)太阳能热
(2015秋•吉林校级月考)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群落是生活中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正确;
B、由图可知,蛇不被其它生物所捕食,为最高级消费者,处于最高营养级,B正确;
C、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蝗虫→螳螂→黄雀→蛇,C错误;
D、在绿色植物→蝗虫→螳螂→黄雀→蛇食物链中,流入螳螂的能量=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20%×20%,所以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能量的25倍,D正确.
故选:C.
在一简单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鹰位于第______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______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低.图中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2)草固定的能量有一下四个去路:
①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②自身______消耗③自身枯枝败叶流向分解者4______
(3)若能去蛇,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草是第一营养级,鹰位于第三、四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低.图中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草固定的能量有一下四个去路:①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②自身呼吸消耗,③自身枯枝败叶流向分解者,④未被利用.
(3)若能去蛇,由于食物链减少,消耗的能量减少,故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
故答案为:
(1)三、四 自动调节 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呼吸 未被利用
(3)增大
解析
解:(1)草是第一营养级,鹰位于第三、四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低.图中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草固定的能量有一下四个去路:①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②自身呼吸消耗,③自身枯枝败叶流向分解者,④未被利用.
(3)若能去蛇,由于食物链减少,消耗的能量减少,故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
故答案为:
(1)三、四 自动调节 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呼吸 未被利用
(3)增大
如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所有的生物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因而可构成了生物群落,A正确;
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消费者4以消费者2为食,消费者2的数量减少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B正确;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在该图中生产者1、2、3所固定的能量之和是流径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正确;
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主要通过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错误.
故选:D.
生物生存所依赖的无机环境因素对生物有重要作用.
(1)图1表示玉米螟(一种昆虫)的幼虫发生滞育(发育停滞)与日照长短的关系.据图可知日照时数为______小时,玉米螟幼虫滞育率最高;日照时数达18小时,不滞育玉米螟幼虫约占______%,此条件也适于______植物开花.
(2)图2表示一种夜蛾的蛹发生滞育与日照长短及温度的关系.据图可知,当温度30℃,日照时数为______小时时,这种夜蛾的滞育率最高,达______%;与上述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20℃时,夜蛾蛹的滞育率达到______%.可见夜蛾蛹发生滞育是______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夜蛾生长发育的无机环境因素还可能有______等.
(3)一般来说,影响昆虫昼夜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9-12
90
长日照
12
80
100
日照长短和温度
湿度
光.
解析
解:(1)分析题图1可知,日照时数为9-12小时,玉米螟幼虫滞育率最高,为100%;日照时数达18小时玉米螟滞育为10%,不滞育玉米螟幼虫约占90%;此条件也适于长日照植物开花.
(2)分析题图2可知,该图是日照长短及温度对一种夜蛾的蛹发生滞育的关系,分析题图可知,温度是30℃,日照时数为12小时时,这种夜蛾的滞育率最高,为80%;日照时数为12小时,温度20℃时,夜蛾蛹的滞育率为100%,由此可以看出,夜蛾蛹发生滞育是日照长短和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日照长短和温度外,影响夜蛾生长发育的无机环境因素还可能有
湿度等.
(3)一般来说,影响昆虫昼夜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
故答案应为:
(1)9-12 90 长日照
(2)12 80 100 日照长短和温度 湿度
(3)光.
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链,A正确;
B、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组成,其与狐之间没有捕食和竞争关系,B错误;
C、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组成,因此其不占有营养级,C错误;
D、狐既是次级消费者,还是四级消费者,D错误.
故选:A.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故选:B.
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A错误;
B、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B错误;
C、在食物链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是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C正确;
D、三级消费者是第四营养级,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