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分解者、生产者

B图1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2、3、4、5,A、C、D为B提供物质和能量

C若图1中的C产生60 mol氧气,则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2mol葡萄糖的能量;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不断增加

D在图2的食物链中,的比值代表兔与狼 (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③和④分别是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B属于分解者,C属于生产者,A、C、D为B提供物质和能量,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2、3、4和5表示呼吸作用,B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均可为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B正确;

C、若图1中的C产生60mol氧气,则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可以计算出C合成了10mol葡萄糖,根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可知,A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2mol葡萄糖的能量;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C错误;

D、在图2的食物链中,①表示兔的同化量,②表示狼的同化量,③是兔未同化的能量,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草),④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此的比值代表兔与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③和④分别是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合的是(  )

A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作用

B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代表出生或迁入

C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②可能代表物种的丰富度

D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进而影响环境中碳元素的变化,A正确;

B、若x表示种群数量,与种群数量有关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能使种群数量增多的是出生率和迁入率,B正确;

C、物种的丰富度越大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物种的丰富度越小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越弱,C正确;

D、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而能量由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能量增多,则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也会增多,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科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获得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28%

B营养级之间的信息交流一般是双向的

C第Ⅰ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863.9kJ

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从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1.28%,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B正确;

C、根据表中数据无法计算出第Ⅰ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错误;

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中山市期末)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  )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信息传递

D物质更新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由图可知所示的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具有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的特点,能体现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产者的固定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生产者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转换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去,所以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产者的固定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A正确;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B正确;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食物网越复杂,但人类可利用的各营养级的生物就越多,所以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多,C错误;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可通过内部的信息流调节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

B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由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只有光合作用

C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A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由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还有化能合成作用,B错误;

C、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能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错误;

D、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之不相符合的是(  )

A食物链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

B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往返

D兔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同化的能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生产者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其他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是来源于上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而最高营养级没有最后一个去路,故A错误;

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的实质是呼吸作用,将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所以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故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物质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往返,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得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故C正确;

D、兔摄入能量=兔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兔粪便中能量不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类群乙、丙、丁的细胞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

D适当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已知图中乙为生产者,所以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A正确;

B、图中甲为分解者,如果分解者缺少,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B正确;

C、由图可知,气体X为二氧化碳,类群乙为生产者,类群丙和丁为消费者,其有氧呼吸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其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D、动植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所以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A、B、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

BB类细菌是厌氧型

C进行C过程的微生物都是共生的

DA和C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题意分析已知A为硝化细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A正确;

B、由题意分析已知B为反硝化细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B正确;

C、由题意分析已知C为固氮微生物,包括自生固氮菌(异养需氧型)、共生固氮菌(异养需氧型)和固氮蓝藻(光能自养需氧型),C错误;

D、A、C分别是硝化细菌和固氮微生物,A生物能将NH3转化成HN3,C将N2转换成NH3,所以A和C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群落,a-i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是____________,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______(填字母).

(2)图中的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3)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价值.

(4)若进行上述物质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______kJ.

正确答案

解:(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b、c、d、e、f.

(2)图中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按传递效率为10%计算,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那么C所获得能量为10%×10%×m=m;

按按传递效率为20%计算,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那么C所获得能量为20%×20%×m=m.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有机物;b、c、d、e、f

(2)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直接

(4)次生演替  

解析

解:(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b、c、d、e、f.

(2)图中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按传递效率为10%计算,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那么C所获得能量为10%×10%×m=m;

按按传递效率为20%计算,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那么C所获得能量为20%×20%×m=m.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有机物;b、c、d、e、f

(2)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直接

(4)次生演替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的结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