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C→E→B→A→D

BE→D→C→B→A

CD→A→B→C→E

DA→B→C→D→E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表格中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由少到多依次是C0.003、E0.009、B0.024、A0.045、D0.145.因此由这些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是C→E→B→A→D.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乙中除草以外的生物都属于图甲中的B

B猫头鹰捕食一条蛇,它可能获得超过20%的蛇的能量

C图甲也可以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

D蛇由于某种原因灭绝,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图乙中除草以外的生物都属于消费者,即图甲中的B,A正确;

B、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而能量在一只猫头鹰和一条蛇这两个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不一定为10%-20%,B正确;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因此图甲不能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C错误;

D、蛇由于某种原因灭绝,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降低,进而导致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中能量的散失导致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达到100%

B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2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C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4kJ

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传递效率不到100%的原因有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和分解者分解的能量等,A正确;

B、昆虫的同化量为410-210=200(kJ),生长的能量所占比例为70÷200×100%=35%,B错误;

C、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是200×20%=40(kJ),C错误;

D、昆虫的前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最小值是200÷20%=1000(kJ),D正确.

故选:B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某同学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测得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生物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析表中数据可知,4种生物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

B除甲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

C在上述4个种群中,丙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

D因捕食引起的竞争关系,可能涉及到甲、丁两个种群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丁处于同一营养级,因此4种生物之间只能形成2条食物链,A错误;

B、乙的营养级最低,因此除乙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B错误;

C、营养级越高,农药的残留量越多,丙的营养级最高,因此丙种群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C正确;

D、甲和丁处于同一营养级,可能会因捕食而引起竞争,D正确.

故选: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食物链“甲→乙→丙→丁”中,乙和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5%.这一比例来自 (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消费者摄入能量包括粪便中能量,不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故A错误.

B、能量传递效率=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故B正确.

C、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包括生长、发育和繁殖和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故C错误.

D、乙摄入量包括部分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南极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按能量传递规律,若虎鲸靠吃海

豹来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  )

A1Kg

B10Kg

C125Kg

D1000Kg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食物链中,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则虎鲸靠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1÷20%÷20%÷20%=125Kg.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_____

(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______kg.

(4)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______

(5)如图可知,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关键的措施是:第一______;第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已知A为无机环境;C为分解者,D为生产者,其余成分为各级消费者,所以此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为:E→F→D→B.

(2)碳元素在A(消费者)与E(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的,而在D→B过程中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输入的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10000×20%×20%×20%=80kg.

(4)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化石燃料使得碳元素在短期内大量的释放,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显著增高,使得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

(5)减缓温室效应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主要措施有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利用等.

故答案为:

(1)E→F→D→B

(2)A→E是以CO2形式,D→B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

(3)80

(4)产生温室效应

(5)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利用

解析

解:(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已知A为无机环境;C为分解者,D为生产者,其余成分为各级消费者,所以此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为:E→F→D→B.

(2)碳元素在A(消费者)与E(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的,而在D→B过程中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输入的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10000×20%×20%×20%=80kg.

(4)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化石燃料使得碳元素在短期内大量的释放,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显著增高,使得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

(5)减缓温室效应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主要措施有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利用等.

故答案为:

(1)E→F→D→B

(2)A→E是以CO2形式,D→B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

(3)80

(4)产生温室效应

(5)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利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的动力,物质循环总是伴随着能量流动同时进行,不可分割,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食物链为A→D→E→F,若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期内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加,A减少,F减少,B正确;

C、由题意分析已知A是生产者,C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B是分解者,其余生物是消费者,即D、E、F是消费者,C错误;

D、A→C过程指的是生产者到无机环境的过程,碳流动形式主要是以CO2形式进行的;F→B过程指的是消费者到分解者的过程,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的,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

C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联系,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A正确;

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各种生物之间,而且是双向进行,B正确;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调节生物种群的繁衍,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

D、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没有改变,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有关(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中的碳,①正确;

②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②正确;

③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散失到环境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③错误;

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④正确.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的结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