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结构
- 共3696题
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______(填图中字母).
(2)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是______,该变动将直接导致______,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_____;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
是______.
(4)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2:1调整为1:9,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正确答案
解:(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d呼吸作用和e分解作用;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图丙属于增长型,说明该鼠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加,这将直接导致牧草被大量捕食,即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中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因此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
(4)设膳食结构调整前(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X,调整后(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Y,则有:÷10%+
X÷10%÷10%=
Y÷10%+
Y÷10%÷10%,整理得:70X=19Y,
≈3.68.
故答案为:
(1)d、e a
(2)增加 牧草大量减少
(3)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暂时未被利用
(4)3.68(或3.7)
解析
解:(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d呼吸作用和e分解作用;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图丙属于增长型,说明该鼠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加,这将直接导致牧草被大量捕食,即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中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因此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
(4)设膳食结构调整前(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X,调整后(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Y,则有:÷10%+
X÷10%÷10%=
Y÷10%+
Y÷10%÷10%,整理得:70X=19Y,
≈3.68.
故答案为:
(1)d、e a
(2)增加 牧草大量减少
(3)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暂时未被利用
(4)3.68(或3.7)
同化量分为呼吸作用和生长发育.______(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解: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同化量包括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故答案为:错
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的过程中,逐渐减小,到顶级群落时,
=1,此时生态系统比较稳定,A错误;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多,B正确;
C、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正确;
D、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结构和功能不断复杂化和完善化,物质循环量逐渐增大,群落代谢过程中排出的产物逐渐增多,碳循环由相对封闭趋于开放,D正确.
故选:A.
红树林是湿地自然保护区,它由滩涂、红树林、围基鱼塘等部分组成.某中学兴趣小组对红树林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态系统调研活动,请回答调研中的有关问题.
(1)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______.
(2)兴趣小组成员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
①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
②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此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图中共包含了______个营养级.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③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______.同学们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黑脸琵鹭增重0.1kg,至少需要生产者______kg.
(3)红树林具有明显的净化污水的功能,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看,这是属于______价值.
正确答案
解:(1)在对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①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有机物.
②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此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是E.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图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是:D→F→E→B,共包含了4个营养级.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通过食物富集作用,那么营养级越高,其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越多,因此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B.
③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对有益的部分.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①需最多能量:按÷10%计算;②需最少能量:按÷20%计算.同学们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黑脸琵鹭增重0.1kg,至少需要生产者0.1÷20%÷20%÷20%=12.5kg.
(3)红树林具有明显的净化污水的功能,这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故答案为:
(1)取样器取样法
(2)①有机物
②E 4 B
③改变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12.5
(3)间接
解析
解:(1)在对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①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有机物.
②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此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是E.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图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是:D→F→E→B,共包含了4个营养级.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通过食物富集作用,那么营养级越高,其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越多,因此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B.
③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对有益的部分.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①需最多能量:按÷10%计算;②需最少能量:按÷20%计算.同学们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黑脸琵鹭增重0.1kg,至少需要生产者0.1÷20%÷20%÷20%=12.5kg.
(3)红树林具有明显的净化污水的功能,这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故答案为:
(1)取样器取样法
(2)①有机物
②E 4 B
③改变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12.5
(3)间接
如图氮循环途径中,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①动物可以将有机物蛋白质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为尿素等代谢产物,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A正确;
B、②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其能将有机态氮转变无机态氮,需要从外界吸收有机物,所以是异养型,该过程无需氧气的参与,所以是异养厌氧型生物,B错误;
C、③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为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还能进行硝化作用,在氧气的参与下,将氨气氧化成硝酸盐,所以硝化细菌是自养需氧型微生物,C错误;
D、④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绿色植物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只有某些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所以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D正确.
故选:AD.
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
B、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是Ⅰ(生产者)和分解者,而Ⅳ是消费者,不是分解者,B错误;
C、E1主要表示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C正确;
D、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每一营养级都可能有多种生物,所以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可能有多条食物链,D错误.
故选:C.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是流入兔这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错误;
B、图中②+③+④+兔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兔未被利用的能量=①,B错误;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到狐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③是兔食草后未吸收的残渣,④是兔子的遗体,它们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正确.
故选:D.
近段时间我国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
(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碳元素在B1、B2、B3中以______形式存在.
(3)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4)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看,这是属于______价值.当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
(5)目前,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刻不容缓,______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正确答案
解:(1)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图中有一条食物链A→B1→B2→B3.
(2)碳元素通过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碳元素在食物链中的B1、B2、B3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
(3)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4)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题干事例说明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5)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故答案为:
(1)生物群落 1条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含碳有机物
(3)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4)间接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5)就地保护
解析
解:(1)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图中有一条食物链A→B1→B2→B3.
(2)碳元素通过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碳元素在食物链中的B1、B2、B3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
(3)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4)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题干事例说明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5)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故答案为:
(1)生物群落 1条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含碳有机物
(3)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4)间接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5)就地保护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草同化的能量d=______.
(2)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______ 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中的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图中还应补充的成分是______,与之有关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_.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降低.
正确答案
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草同化的总能量是d,呼吸量g、流入兔子中的能量b、流向分解者的部分能量j.
(2)由于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所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1×106kJ,则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106.
(3)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与之有关的生理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4)将草原开发为农田,可能原有的植被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仍存在,并保留了草本植物的种子和根系等,故属于次生演替;物种多样性减少,故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g+b+j
(2)×106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4)次生演替 抵抗力
解析
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草同化的总能量是d,呼吸量g、流入兔子中的能量b、流向分解者的部分能量j.
(2)由于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所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1×106kJ,则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106.
(3)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与之有关的生理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4)将草原开发为农田,可能原有的植被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仍存在,并保留了草本植物的种子和根系等,故属于次生演替;物种多样性减少,故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g+b+j
(2)×106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4)次生演替 抵抗力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A为大气中的CO2.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C在生态系统中的所属成分是______.
(2)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若生产者有1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______kg.
(4)若由于某种原因,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在最初一段时间内,F种群和B种群数量随即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
(5)碳在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内部流动的形式是______.
(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据图分析,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字母是D,C在生态系统中的所属成分是分解者.
(2)图中D表示生产者,F表示初级消费者,E表示次级消费者,B表示三级消费者,所以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D→F→E→B.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若生产者有1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为:1000×20%×20%×20%=8kg.
(4)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其天敌B缺少食物数量减少,被其捕食的F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
(5)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流动,是以CO2形式流动的;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流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
(6)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生物群落,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
(1)D 分解者
(2)D→F→E→B
(3)8
(4)增多、减少
(5)有机物
(6)生物群落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解析
解:(1)据图分析,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字母是D,C在生态系统中的所属成分是分解者.
(2)图中D表示生产者,F表示初级消费者,E表示次级消费者,B表示三级消费者,所以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D→F→E→B.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若生产者有1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为:1000×20%×20%×20%=8kg.
(4)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其天敌B缺少食物数量减少,被其捕食的F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
(5)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流动,是以CO2形式流动的;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流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
(6)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生物群落,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
(1)D 分解者
(2)D→F→E→B
(3)8
(4)增多、减少
(5)有机物
(6)生物群落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