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5.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6.图中新月形沙丘:( )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回答9~11题。
9.图中乙地与湖面高差的最大值可能是:( )
10.图中甲、乙、丙、丁中适合建乡村聚落的地点是: ( )
11.图中①-④虚线为利用湖泊水源灌溉农田的规划线路,最合理的自流渠是( )
2014年11月1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货运铁路线“义新欧”正式开通,列车从“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出发,21天后于北京时间18点到达西班牙马德里。2015年2月22日,满载“年货”的回程班列又抵达义乌。读图回答1-3题。
1.“义新欧”开通后,义乌的小商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增强的原因是:( )
2.回程班列给义乌人带来的“年货”最可能是:
3.首趟“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开往马德里:
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8.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 )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秘鲁南部地区(如下图),现在世界广泛种植。它生长周期约为3-4个月,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收获后要在避光、阴冷、干燥条件下贮存,避免发芽变质。马铃薯既可作为粮食或蔬菜食用、食品加工,又可用于以淀粉为代表的造纸、纺织、化工等非食品类加工。秘鲁年产马铃薯约300万吨,年人均消费量约为100千克。
12.据马铃薯原产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推测其生长习性。
13.简述马铃薯在世界得以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
14.秘鲁是世界马铃薯主产国之一,但出口量很少,分析其原因。
15.秘鲁政府计划利用马铃薯发展造纸、纺织、化工等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6分)
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有一处干热河谷,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如下图)。每年的4-6月为晒盐旺季,7-9月为当地的雨季。每当晒盐季节,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6.分析每年4-6月份为晒盐旺季的原因。
17.分析每年的7-9月份盐井围栏需关闭的自然原因。
18.根据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解释卤水的形成过程。
近年来,“采摘游”在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兴起,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浙江建德市是全国最大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之一,阳春三月,天气渐暖,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摘草莓、尝草莓、赏美景。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颇受人们喜爱的鲜食水果。
19.分析建德市草莓采摘点的分布特点及近年来“采摘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