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是一种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包含民居及其周边地理环境,中国传统聚落受“天人合一”的影响,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四川盆地东部宝胜村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图1示意宝胜村聚落。据此完成1—3题。
1. 传统聚落发展过程中,优化聚落空间布局的基本出发点是( )
2. 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宝胜村的布局有利于( )
3. 自然界中影响宝胜村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图8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5.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6分)
16.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4分)
17.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凉”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6分)
18.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6分)
【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海洋死亡带”是一个严重缺氧、鱼蟹等水生生物无法存活的海域。研究发现,墨西哥湾北部“海洋死亡带”的范围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图11示意墨西哥湾“海洋死亡带”的位置与范围。
20.分析墨西哥湾北部“海洋死亡带”夏季范围最大的主要原因。
港口煤炭接卸是指在港口接卸从其他港口运来的煤炭。图2示意1995年和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格局。据此完成4—6题。
4. 与1995年相比,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 )
5. 从1995年到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比重增加最明显的地区是( )
6. 福建沿海煤炭接卸量的变化,反映出福建的( )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城市功能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集聚与扩散可揭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2003年至2013年长春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但各类用地发展不平衡。图3示意2003年和2013年长春市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圈层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 2003—2013年间,长春市高等教育用地主要位于( )
8. 长春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 )
洞里萨湖位于湄公河下游平原,其水文特征深受湄公河的影响。图4示意洞里萨湖主湖区与洪泛区含沙量和湖水多年平均体积的季节变化。图5示意湄公河流域部分地区及洞里萨湖位置。据此完成9—11题。
9. 洞里萨湖( )
10. 影响洞里萨湖4月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11. 若在湄公河R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将导致洞里萨湖(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存在露天种植西红柿的传统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
西红柿适应性强,最适合在温度为20-25℃,空气湿度45-50%的环境中生长。落日农场利用温室进行西红柿的无土栽培,全年均可种植。该农场每年约出产1.7万吨高品质、无公害的西红柿,约占澳大利亚市场份额15%.图7示意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观。
12.分析落日农场选址于A处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
13.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说明该措施对西红柿生长所起的作用。(6分)
14.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采用“阳光+海水”的新颖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均可种植西红柿。请你选择一种生产方式并说明支持的理由。(6分)
【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云雾缭绕、碧浪翻滚的茶园里,一株株坠蔓花朵的樱花如霞似火哦、绚丽多姿。曲曲折折、层层叠叠的茶树则有如五线谱中轻轻跳跃的音符,谱写着绿色茶树和红色樱花相恋相守的浪漫乐章”,这是“中国最美樱花圣地”—福建永福樱花园美景的写照。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永福樱花园成为周边城市人们“赏花游”的选择地。图10示意福建永福的位置。
19.说明春季永福樱花园的美学价值,并分析永福樱花园成为周边城市“赏花游”选择地的原因。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