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 合肥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0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据此回答下列1~3题。

1.若图示为一组等压线,则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

A①地连绵阴雨

B②地风速大于③地

C③地为阴雨天气

D④地为偏南风

2.若图示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与海洋,则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

A我国东南沿海正受台风影响

B塔里木河正处枯水季节

C南极科考队正在繁忙工作中

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位置

3.若图示为一组较小区域的等高线分布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集水线,乙为分水岭

B①与④地可通视

C乙地有河流,且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D①地自转线速度大于④地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下图为6月22日不同地区的太阳视运动状况,读图回答12~14题。

12.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来说( )

A当天,建筑物正午影长达到全年最短值

B正午时,太阳直射当地

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13.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

B此日由乙地向北,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C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一直短于丁地

D在一年中,乙地会出现日出正南方现象

14.如果甲到乙的球面最短约为10000干米,那么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从甲到乙坐飞机最短航线一定经过丙

B甲乙可能是对跖点

C从乙到甲坐飞机最短航线一定经过丁

D当乙日出时,甲正好日落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美国羊峡谷(36.51′28″N,111.22′20″W)是著名的狭缝型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地质构造是红砂岩。峡谷位于印第安人保护区,自然的奇幻美景是游客们的“地下天堂”,但天堂需要印第安导游的带领才能入内。这不仅是为了自然和人文保护的需要,更是为了游客的人身安全。就算是峡谷上方阳光灿烂,但是如果一场暴雨突然降临,这狭窄的天堂瞬间就可能变成一处急流奔腾、绝无逃生可能的地狱。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该地岩石为 (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16.峡谷形成主要原因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板块张裂作用

D板块挤压作用

17.该地岩石呈现红色原因可能是 ( )

A当地沙漠为红色

B植物根系染色作用

C岩石中因含有丰富的氧化物

D受洪水染色作用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8.图示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示期间为天山牧民正在山腰放牧

B图示期间为合肥易受寒潮侵袭

C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少

D索马里半岛盛行下沉气流

19.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有关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终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的控制下 ②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

③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较为干燥

④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若等值距为4°,A点气温可能为 ( )

A17℃

B20℃

C24℃

D29℃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霾,也称阴霾、灰霾,足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自2015年10月19日开始,安徽大部分地区连续多日被雾霾笼罩。下图为安徽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1~23题。

21.根据材料分析,此段时间影响安徽的天气系统是(        )

AA

BB

CC

DD

22.依据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该日雾霾最难以消散的时段 ( )

A6时左右

B9时左右

C16时左右

D13时左右

23.该地出现霾的日数夏半年少于冬半年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 )

A夏季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对流显著,有利于干尘粒扩散

B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

C当地冬季集中供暖用煤量多,烟尘排放大

D冬季植被相对稀疏,吸烟滞尘作用弱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材料一: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这里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材料二:伊塞克湖周边分布图

26.概括伊塞克湖周边城镇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27.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4分)

28.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6分)

分值: 1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两地 ( )

A甲降水集中于夏季

B乙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乙地牧牛业发达

D甲地太阳能、风能丰富

5.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

A里斯本附近

B大不列颠岛

C西雅图附近

D纽约附近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图1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2所示)。读图完成6~8题。

6.图1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 )

A防止人为践踏

B美化城市环境

C阻挡雨水杂物

D减少建设成本

7.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

A热岛问题

B内涝问题

C拥堵问题

D大气污染问题

8.图2中若路面、种植池宽度均相同,下列城市的路缘石高度最大的可能是 ( )

A高雄市

B重庆市

C北京市

D乌鲁木齐市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下图为皖南丘陵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分布,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9.仅从自然条件考虑,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最适合建设水库大坝的是 ( )

A

B

C

D

10.该区域为加快经济发展,拟建设由A城市到B城市的交通线路,如图所示,除了上图中的图外,最需要利用该区域的 ( )

A地形图

B城市道路分布图

C土地利用图

D人口分布图

11.关于该地地地理环境表述正确的是: ( )

AB地的经济作物可能主要是茶叶、苹果等

B丙地降水量可能大于甲地

C甲到乙河段有瀑布群

D两处山峰都能观测到甲地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甚至在这片土地上人们能见到江南不曾见到的美丽,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在伊犁河谷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读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有关于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

A封闭地形不利于水汽深入

B北天山山脉可阻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侵入

C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极少

D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暖夏凉”

25.下列有关于“阴阳脸”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

A阳坡温度高.冰川融水丰富,树木生长茂密

B阴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树木生长茂密

C阳坡山地过度的人类活动,树木分布稀疏

D阳坡蒸发旺盛,土壤湿度较小,树木分布稀疏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材料一:“十药九甘”,人们这样形容甘草在中药中的位置,甘草是中医使用最多的药材之一。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也十分广阔,每年春、秋两季采挖(须深挖),除去根须,晒干即可入药或进行加工。目前人们从甘草中提取的有机化合物多达100多个,包括甘草甜素(甘草酸钾钙盐)、甘草甙筹等,利用这些有用成分,人们开发出了许许多多的药品,此外,甘草还在食品工业和烟草制造中有重要作用,例如某些蜜饯的香料和香烟的添加剂等。

材料二:我国甘草的分布图

29.描述我国甘草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生长习性。(8分)

30.甲、乙两地都有甘草生产基地,但其品质却相差很大,简述其成因。(8分)

31.近些年来,丙地出现一组奇怪的对立现象:一方面每年都有大量野生甘草被滥采乱挖;另一方面政府在积极推广甘草种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现象可能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8分)

分值: 2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3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峡湾,试分析其原因。 (4分)

33.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2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