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 广州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图1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2.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

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图3为2015年2月8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4-5题。

4. 此时丙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5. 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

A甲——反气旋、晴朗 乙——气旋、阴雨

B甲——低压、阴雨 乙——高压、晴朗

C甲——气旋、晴朗 乙——反气旋、阴雨

D甲——高压、阴雨 乙——低压、晴朗

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材料一 图7所示区域是一片古老的大陆,是许多野生动物的乐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角马、 斑马、瞪羚种群在这片土地上迁徙。

材料二 甲国经济落后,人口约4千万,咖啡是其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正在与甲国合作开发太阳能项目。

12.当大量野生动物迁徙至A地附近时,A、B、C三地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此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时针流动。

13.该区域火山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该地多火山的原因是

14.C城市一年中气温最高是 月,试分析其原因。

15.分析甲国咖啡大量出口的社会经济因素。

16.评价甲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条件。

分值: 2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图4为贵州某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6~7题。

6. 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

A1300米以下地带

B1300~1900米地带

C2500米以上地带

D1900~2500米地带

7. 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材料一:甘蔗喜高温、喜光、需水和肥量大,是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最适宜甘蔗生产的水热条件为年降水量1500~2000 mm之间,生长期内≥10℃积温6500℃以上。

材料二:等高线地形简图(图8)

材料三:广东省1990~2010年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图9)、甘蔗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化图(图10)。

17.图8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河口附近海域盐度最高的季节是

18.广东省最南部农业熟制为 ;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

19.描述1990~2010年广东省甘蔗生产的变化特征。

20.随着珠三角地区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其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调整。据统计,珠三角地区的大型制糖厂从1990年的十来家减少到2010年的一家,请分析原因。(

21.为了恢复广东省甘蔗主导生产区的地位,有人建议在广东北部大规模发展甘蔗生产。试分析其甘蔗生产的优势条件

分值: 2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单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10.“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可以关着灯,照样在生产。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

检测、包装,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黑灯工厂”最适宜用于( )

A技术指向型工业

B原料指向型工业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市场指向型工业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图6是谷歌地球软件生成的我国黄土高原某地3D电脑图像。要快速相对精确地得到图中水库甲的面积,宜应用的方法或技术是( )

A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图2示意某年北京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日路灯开启时刻与升旗时刻相同

Bb日路灯提前开启可能受天气影响

C夜晚路灯照明时间c日比d日长

Dd日路灯关闭时刻晚于乌鲁木齐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图5为湖南省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给合图中信息,关于

该省1997-2009年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失调

B速度变慢

C拉力减弱

D水平降低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广西漓江一般江水深2-3米,鱼群丰富。但漓江中游有一处水湾,是漓江水深最大的地方,常年河水中鱼虾不见踪影,被当地渔民称为“死水湾”。经探究发现,“死水湾”水底有暗河出口,水深15米以下鱼群丰富。导致“死水湾”河段表层与底层鱼群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表层过度捕捞

B表层受到污染

C底层暗河带来丰富饵料

D底层氧气较为充足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