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黄冈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1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读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1),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

C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西北角

D乙处和气温最低值的温差可能为35℃

2.下列关于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

B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受来自于海洋的暖湿气流增温

C甲地气温低于同纬度两侧,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

D甲地气温低于同纬度两侧,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降水多,气温低

3.下列关于乙地农业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可以种植小麦,9月下旬种

B该地地广人稀,农业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

C为提高该地区粮食产量,主要应扩大耕地面积

D该地可以种植水稻,还可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上,温差的大小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关,等温线越稠密,温差越大。从图中看出东部沿海等温线稠密, 相比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幅度大,温差大,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是在考查区域空间定位的基础上,考查等值线的判读、经纬网的判读以及该地区的地理概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图上等温线的分布可看出气温东南高,向西北递减;A错。方向判读:低温中心位于图中东北角;C错。乙处与气温最低处温差范围为,乙处气温大于-25℃,小于-20℃;气温最低处气温大于-50℃,小于-45℃.交叉相减,求出温差范围为20-30℃,D错。由等值线沿海密集,内陆稀疏即可直接得出B选项正确。

易错点

空间定位不准,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不熟悉,经纬网方向的判读不准确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据图可看出,甲地等温线向低温突出,凸低为高,判读甲地气温比同纬度两侧高,排除CD,空间定位可得出甲地在大兴安岭的东侧,由于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从蒙古—西伯利亚吹来的冷空气被大兴安岭阻挡,气流越过大兴安岭后下沉增温(焚风效应)故A正确。相比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甲地距海洋更远,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小,B错。

考查方向

本题是在考查等值线的判读,重点考察等值线弯曲的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根据等值线的弯曲情况,判读甲地温度较同纬度高,排除CD,然后根据影响等温线弯曲的因素,等温线在内陆弯曲,更多是受地形影响,排除B。

易错点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不熟悉,易把等值线的数值看成正值,影响判读。引起等温线弯曲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看出,乙地为三江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时温度高,降水多,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的生长,但一年只能一熟。菌类作物喜阴喜冷湿环境,三江平原可以栽培。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是在考查局部区域地理概况,重点考查三江平原的作物种类,熟制,种植时间,经营方式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空间定位该地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主要农作物是春小麦,春种秋收,故A错。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以国营农场为主,B错;三江 平原土地已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开垦,且考虑生态保护的因素,不应该再扩大耕地面积,产量的提高可以加大技术投入,故C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满足水稻种植条件,还可栽培食用菌。故D正确。

易错点

对三江平原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不熟悉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马铃薯(喜温凉、怕湿、开花结实需长日照),在福建省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形成了闽中戴云山区秋种、闽东北鹫峰山区春种和沿海平原冬种等三大种植区域(见图4),2016年建立千亩以上的马铃薯生产基地100个。读图4完成6~7题。

图4

6.关于福建沿海平原种植马铃薯的不利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期内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产量下降

B纬度较低,温度较高,病虫害较多

C生长期内日照不足,影响开花结实

D气温日较差小,马铃薯品质欠佳

7.该地利用稻草秸秆进行马铃薯包心培土栽培(下种后6天内覆盖稻草并培土于稻草之上),关于这种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保温、保湿,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B改善土壤小环境,使薯皮光滑、薯型规则、裂薯少

C减少土壤开裂,防止因块茎见光导致薯皮发青

D增加土壤无机盐,提高马铃薯微量元素含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马铃薯性喜温凉,在福建多种在山区,沿海平原多种在冬季,说明较耐寒,且福建西部有武夷山脉阻挡南下的冷空气,再加上沿海平原海拔低,距海近,温度较高。所以生长期内不易受低温冻害影响。故A错。

考查方向

本题是在考查局部区域地理环境对农业种植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判读马铃薯较耐寒,且福建马铃薯种植区冬季受山脉阻挡,再加上海拔低,距海近,温度较高,故A选项错误。福建纬度较低,温度较高,利于虫卵越冬,成活率高,导致病虫害较多。福建沿海马铃薯多种在冬季,直射点在南半球,福建昼短夜长,日照时间不足(马铃薯开花结实需长日照)。福建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气温日较差小,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品质较差。

易错点

信息获取不准确,不能总结马铃薯的生长习性,不能有效的再现出福建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而影响判读福建地理环境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另外注意该题是让选错误的。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马铃薯稻草包心培土栽培,有利于创造透气性较好的土壤环境,可使植株埋入土下的节数增多,增加匍匐茎的数量,形成更多更大的块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另外我国冬季降水较少,干燥,土壤容易开裂,会导致马铃薯块茎见光而薯皮发青,甚至出现开裂,而稻草包心能有效减少土壤开裂,防止块茎被阳光直接照射而变青,开裂,提高品质。稻草包心不能增加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稻草腐烂后会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考查方向

本题是在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的理解和推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推断马铃薯稻草包心技术的优点,利于马铃薯品质的提高,根据选项提示,推断包心栽培可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土壤小环境,防止土壤开裂。根据所学知识,植物腐烂会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进而确定D错误。

易错点

该题难度较大,学生对农业栽培技术了解较少,知识储备不够,再加上从图文中信息获取不完善,确定不了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图5甲为我国广州市某区2002---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图乙为该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5完成8~9题。

图5

8.有关该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

B位于市中心周围,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大

C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较好

D位于城市外缘,环境污染严重

9.为进一步促进该区的发展,当地政府最应该做的是( )

A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B完善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C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D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及创新环境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甲图中从2003年人口才开始迅速增加,且人口年龄高度集中在18—23岁年龄段,推测该地区为从2003年开始规划新建的功能区,更可能是大学城和高新技术区,因这个新功能区对环境要求较高,所以更可能分布在郊区,环境质量好的地方。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是以人口增长和年龄结构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的理解和推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先获取该地18—23岁人口多,推断该地人口多为大学生,且该功能区2003年才开始规划建设,由此可确定在郊区,排除AB,且大学城对环境要求高,分布在环境好的地方,排除D,环境污染严重,又在城市外缘,可推断应为工业区。

易错点

不同阶段人口年龄构成的主要影响不清楚,例青少年多最可能是出生率高,一般经济欠发达地区容易出现,18—23岁人口多,一把是高校多,人口以大学生为主,15—60岁人口特别多,一般是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大量劳动力迁入,老年人特别多,一般是养老院或疗养院等等。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主要区位不准确。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甲图中从2003年人口才开始迅速增加,且人口年龄高度集中在18—23岁年龄段,推测该地区为从2003年开始规划新建的功能区,更可能是大学城和高新技术区,因为是大学城,所以当地政府应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重点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及创新环境。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是以不同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不同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的理解和推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先判读该地为大学城,大学城学生多,人口密度大,应完善基础设施,另外学校是创新的基地,政府应加强创新环境的建设。这一题B选项有很强的干扰性,同学们需要知道交通条件的改善也是基础设施的一种,故D选项更合理。

易错点

本题难在与第8题有很强的关联性,学生易出现连错的情况,第8题判读错误,这一题也会跟着错,所以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题意,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另外还要注意不同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不同,对将来的发展措施和重点也不同。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目前我国畜牧业正由传统的农户散养向集约化饲养转变,即由过去的分散经营、饲养量小且主要分布在农区转变为现在的集中经营、饲养量大且分布在城市郊区或新城区。与传统的农户散养不同,集约化饲养的畜禽有更大量的粪便还田,而且大中型养殖场80%分布在人口集中、水系发达的大城市周边和东部沿海地区,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20.试分析集中经营的畜牧业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21.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这些环境问题?(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牲畜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排入水体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牲畜粪便堆放占用土地空间,引发固体废弃物污染;粪便排出体外后,腐败分解释放有毒气体,散发恶臭,污染大气;(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各2分)

解析

集中经营的畜牧业会产生大量的牲畜粪便,最有效的方法是肥田,但在堆积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引发固体废弃物污染;粪便排出体外后,腐败分解释放有毒气体,散发恶臭,污染大气;排入水体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另外,集中经营,如果预防不当,更容易传染疾病等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集中饲养畜禽为载体,考查常见的环境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先从宏观上回忆再现环境问题有哪些?然后逐步思考集中养殖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从畜禽粪便对大气,对水,对土地利用等方面,分清条理组织答案。

易错点

常见的环境问题分两大类,一类是生态破坏,一类是环境污染。在回答问题时应两方面都考虑,抓住主要的问题,学生思考问题不全面,容易漏点,答案不完善。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建立严格的畜禽养殖场环境准入机制,引导畜禽养殖有序发展;(侧重政策方面,2分)建设畜禽养殖环保配套设施(如配建沼气池、将粪便制成粪丸还田等)。(侧重具体措施方面,2分)

解析

上述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畜禽粪便过多以及处理不当引起的,所以缓解的措施可从政策方面,加强监督和监管,建立严格的畜禽养殖场环境准入机制,引导畜禽养殖有序发展。建立完善的畜禽养殖环保配套设施,及时快速的处理畜禽粪便,如:集中收集发展沼气,快速运往农田肥田等。

考查方向

本题注重考查知识的系统性,以畜禽粪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切入点,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结合实际生活经验,缓解这些环境问题时应从政策上监督,引导,管理,政府建立一整套处理粪便的设施,加强对粪便处理的补贴政策,伺养者需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发动人民监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易错点

答案不完善,只注重了解决粪便过多的措施,没有从政策上监督和管理,加强引导,缺乏培养饲养者的环保意识。另外提出解决措施的可行性不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湖泊之一,长江与之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2003年之后三峡工程开始调度运行,又增加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较强的长江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当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鄱阳湖作用增强,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读图2、图3和表1完成4~5题。


图2  长江中下游流域图

图3 鄱阳湖作用和长江作用累计频次对比图

4.从长江作用和鄱阳湖作用累计次数的季节特征来看,分析正确的是( )

①鄱阳湖水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长江对其的调蓄作用

②长江与鄱阳湖作用的累计频次对比主要取决于两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

③长江作用主要发生在4-6月,鄱阳湖作用主要发生在7-9月

④9月长江作用大于鄱阳湖作用,4月鄱阳湖作用大于长江作用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2003年之后三峡水库开始调度运行,三峡工程一般是4-6月放水为主,7-9月少量蓄水,进入10月大量蓄水,其中10月是最大蓄水月,根据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表1 三峡水库运行前后长江中游降水量、汉口站径流量对比

A长江与鄱阳湖作用基本特征都主要受气候影响

B三峡水库在4-6月放水一定程度上会增强长江作用,可能增加初夏鄱阳湖流域发生洪涝的概率

C10月份三峡水库的大量蓄水可能增加鄱阳湖流域的干旱发生几率。

D2003年后三峡工程在10月份对汉口站径流的影响超过了气候对径流的影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是短时间内理解长江作用和鄱阳湖作用这两个概念,长江作用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说明是长江水多的时间,大致在6—9月,而鄱阳湖作用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是鄱阳湖水多的时间,因为鄱阳湖在长江以南,且鄱阳湖主要汇水区都在长江以南,纬度较长江低,雨季来的早,所以鄱阳湖作用时间也早,大致在4—7月,由此判断B作用是鄱阳湖作用,A作用是长江作用。两个地方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位的高低主要受气候的影响(两地河湖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补给)故②④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是在考查学生短时间内理解新概念的能力,侧重考查河湖的补给类型及时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判读长江作用和鄱阳湖作用的主要时间,排除③,然后根据两地河湖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受降水时空变化影响大,受河流调蓄影响较小,排除①。

易错点

概念理解不到位,河湖的补给类型及时间判读不准,分不清主要补给和其它补给的区别。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三峡水库对长江下游河流有调节功能,消峰补枯,调节河流径流量,但不起主要作用,长江下游河流水量的多少主要受降水的补给影响,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就算有三峡水库调节,长江下游水量还是冬季少,如果现在三峡水库修建导致长江下游冬季的水量超过了夏季的水量,才能说明三峡对长江下游径流的影响超过气候对径流的影响,故D错。

考查方向

本题是在考查上水库的主要功能,侧重考查水库对河流的调节。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判读长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降水,受气候影响,A选项正确,排除。然后根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功能,4—6月放水,会增加下游进入鄱阳湖的水量,可能引发洪涝,B正确,排除。10月份三峡开始大量蓄水,将会导致下游进入鄱阳湖的水量减少,增加鄱阳湖沿岸的干旱频率。C正确,排除。

易错点

水库的主要功能判读不准确,分不清河流主要补给和其它补给的区别,会过度夸大水库的功能,进而导致选错,另外要注意题干是让选错误的,这是选择题常用的手法。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2015-2016年,我国又出现一波房地产开发潮,图6为海南省海口市(20°N, 110°E)某楼盘平面图,读图6完成10~11题。

图6

10.下面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户型,某客户选房的观点合理的是( )

A宜选甲,采光好

B宜选乙,采光好

C不宜选丙,夏季暴晒

D不宜选丁,夏季暴晒

11.“小暑晒霉正当时”。小暑时节(7月7日或8日)是自然界入伏的开始,热天就真正到来了。夏季闷热潮湿给霉菌造成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家里物品易发霉。小暑时节雨水少了,这时候,搬出家里的衣被等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就会把其上的霉菌杀死,从而起到防病保健作用。甲、乙、丙、丁四种户型的阳台“小暑晒霉”效果最好的是( )(北京时间)

A甲阳台12︰40

B乙阳台15︰00

C丙阳台12︰40

D丁阳台11︰20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此地为海口市,位于北半球20°N附近,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且上午和下午太阳也以偏南方为主,所以甲乙采光不好(甲乙朝北),丙丁朝南,采光好,但不宜选丙,因为丙在夏季容易出现暴晒,且丙在西面,西晒强烈,夏季更热。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是以区域房屋朝向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太阳方位的观察和认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先判读该地为海口,在北半球,然后根据直射点回归运动,判读海口一年中太阳在南方的时间长,判断南面朝阳,采光条件好,排除AB,接着根据一天之内太阳的方位,和一天中气温高低的变化判读,相同朝向南的房屋,西侧更热。排除D。

易错点

本题较难,一方面学生平常不注意观察不同时间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另一方面难以空间想象海口一年中太阳方位的变化。第三,丙丁区分不开,找不到不同,不明白一天中正午12点太阳高度最大,但14点左右气温最高,而14点时太阳已偏西,所以相同朝向南的房屋,西侧更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小暑时节太阳大致直射海口市(从夏至到秋分,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南移到赤道,一共移动23.5度,用了大约92天左右,可以求出直射点移动1度大致要4天左右,)根据北京时间与海口地方时的差异,算出AC选项中均为当地地方时12:00,均为直射,晒霉条件差,故排除AC,选项D的地方时应为10:40,故为上午,海口市该日整个上午太阳都位于东北方向,故照射不到丁阳台,故D错,选项B的地方时为14:20,海口市该日整个下午太阳都在西北方向,正好照射乙阳台,晒霉条件好,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是主要考查时间计算,不同时间太阳方位判定,考查学生对太阳方位的观察和认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先判读该地为海口,在北半球,其次看到时间是小暑,为北半球的夏季,第三算出四个选项中海口的地方时。北半球夏季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太阳6点之前在东北升起,18点之后西北落下,因为该日太阳直射海口,所以太阳在十二点时,在正头顶,排除甲丙。太阳在整个上午太阳从东北升到天顶,都在东北方向,整个下午太阳都在西北。进而排除D。

易错点

本题较难,一方面学生不注意北京时间和海口地方时的区别,一个地方太阳方位是以当地地方时为准,另一方面难以空间想象海口在小暑这一天中中太阳方位的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4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一般见到的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图8)。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夷平面。

图8

材料二  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的严寒。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八个月。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雪莲药用价值极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青海金诃藏药公司采用称多县海拔5000米雪峰上的优质雪莲,先经过古法自然的传统工艺晾晒、萃取、分离,并引进美国现代化的工业制药技术将药粉再制成胶囊、片剂、滴丸、口服液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威胁。

12.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6分)

13.结合材料二分析青海药企利用藏雪莲生产藏药的区位优势。(8分)

14.结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保护措施。(10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2分);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2分);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2分),形成“嵌入式”河曲。

解析

读图文材料可知,蛇曲大都是在平坦的草原或湿地上,平地河流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侧蚀形成蛇曲,而材料还给出青藏高原在地质时期曾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夷平面,说明通天河蛇曲在地质时期已形成,只不过当时蛇曲是在地平面上的,后来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蛇曲也随之抬升,再加上后来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低于两侧山地,形成“嵌入式”河曲。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先宏观把握地表形态的塑造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分析蛇曲的形成,进而分析为什么本来形成在地表的蛇曲,在该地是嵌入式的。

易错点

答题不全面,任何地表形态的塑造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内力也有外力。回答时语言表达不准确,前后因果矛盾。地理原理不清楚,条例混乱。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藏雪莲生长于海拔5000米雪峰,无污染,原料优质;(2分)距离原料产地较近;(2分)生产提炼过程传统独特,药效损失少(或答出制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分)引进国际先进制药技术,技术水平高(2分);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广阔(2分)。(无简要分析适当扣分,直接答诸如“市场广阔”、“技术先进”等四字区位的不得分)

解析

读图文材料可获取到以下信息:1、青海金诃藏药公司采用的藏雪莲生长在称多县海拔高于海拔5000米雪峰,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无污染,原料优质。2、经古法古晾晒、萃取、分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3、并引进美国现代化的工业制药技术,技术水平高,4、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广阔。5、青海省制药公司采用青藏地区的藏雪莲,靠近原料地。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首先再现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接着重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然后用简洁规范的语言组织答案。

易错点

该题设问较简单,但易答题不全面,信息获取不完整,语言表达不规范等问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自然生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2分);生长缓慢,产量少(2分);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2分)

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2分);人工培育,扩大产量(2分)。

解析

读图文材料可获取到以下信息:1、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生存条件恶劣,该地温度低于0℃时间长,种子发芽率低。2、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5年时间。3、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4、雪莲药用价值极大,市场需求量大,被人们过度采挖。根据藏雪莲灭绝的原因,思考解决措施:加强保护,加强人工培育扩大产量、采育结合,提高人们保护意识,禁止过度采挖等。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生物灭绝的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因为学生对藏雪莲的生长习性不了解,所以解答本题应紧抓图中信息,推断藏红花的生长环境苛刻恶劣,易死亡,生长缓慢等原因,最后还应加上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过度采挖。然后根据藏雪莲灭绝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如建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等等。

易错点

该题设问较简单,但易答题不全面,回答时应注意自然和社会人文两个方面,信息获取不够,措施大而空,不具备可行性等。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2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澳洲坚果,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士州,营养丰富,素来享有“干果之王”的誉称。果树根系分布浅,抗风能力弱,适宜种植于气温10-30℃,年降雨量1000-2000㎜,海拔1200米以下的丘陵或平地,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PH值5.0-6.0,排水良好的地区。

材料二 19世纪末,精明的美国商人从澳大利亚把这种果子引进到了夏威夷群岛,并且在那里商业性的发展起来,所以澳洲坚果又称夏威夷果。80年代初,我国南方各省区开始引入优良品种试种,到2000年夏威夷果在我国种植面积发展到约3000公顷。

材料三  图9a为夏威夷岛地形图,图9b为夏威夷岛A地气候资料。

图9a

图9b

15.根据材料三归纳夏威夷岛的气候特征。(6分)

16.结合材料二分析夏威夷果在夏威夷得以大量种植的社会经济原因。(6分)

17.结合材料一分析广西引种夏威夷果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18.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①:说明广西引种夏威夷果可能面临的自然条件方面的问题。

问题②:为广西夏威夷果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全年高温;冬半年(或10月或次年3月)降水较多(或答出降水季节差异大也可);气候垂直差异显著。(6分)

解析

根据  图9a夏威夷岛地形图和图9b夏威夷岛A地气候资料图可知,夏威夷地处低纬,为热带地区,全年高温,根据降水量的逐月累计曲线,可看出夏威夷在冬半年个月累计增长速度快,说明冬半年(或10月或次年3月)降水较多,夏半年累计增长较慢,降水较少,主要因为夏季时,该地经常被夏威夷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再根据图9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威夷为火山岛,岛上地势高低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判读气候类型图为载体,考查学生气候的特点,成因分析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先根据纬度和夏威夷A第的气温柱状图,判读全年高温,再根据降水逐月累计图判读出降水冬季多,夏季少,季节差异明显。最后根据地势差异点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易错点

该题设问较简单,但易答题不全面,气温降水的特点较易总结,但也有学生不会读降水累计曲线图,判读不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另外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学生容易遗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美国商人富有冒险创新精神;夏威夷岛地理位置好,位处太平洋重要航线上,交通便利;夏威夷果营养价值高,市场认可度高。(6分)

解析

影响夏威夷果在夏威夷得以大量种植的社会经济原因,应从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生产技术等方面分析,对夏威夷来说,美国商人富有冒险创新精神,把夏威夷果从澳大利亚引进,且大规模种植。再加上夏威夷果营养丰富,质量好,市场认可度和需求量大。且夏威夷地处太平洋重要航线上,交通便利。政策和种植技术材料没有体现,可以淡化或者忽略。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先回忆影响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全面思考,然后结合夏威夷的实际情况,重点答出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即市场、交通、劳动力。

易错点

影响农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不准确,不能有效的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容易忽视劳动力对农业的影响。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红壤呈酸性,适合夏威夷果生长;多丘陵山地,利于排水。(6分)

解析

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获取夏威夷果的生长习性,1、果树根系分布浅,抗风能力弱,2、适宜种植于气温10-30℃,需要温度较高3、年降雨量1000-2000㎜,需水量大4、海拔1200米以下的丘陵或平地,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5、PH值5.0-6.0,土壤程酸性6、排水良好的地区,地形需有一定的坡度。而广西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红壤呈酸性,适合夏威夷果生长;多丘陵山地,利于排水。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先从材料中找到夏威夷果的生长习性及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全面思考,然后结合广西的自然地理概况(地形,气候,土壤,地形等),把满足夏威夷果生长的优势分条表述出来,注意语言的因果联系。

易错点

不能有效的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对广西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不熟悉。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①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风天气多;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受冬季风影响,极端气温低;喀斯特地区土壤层薄,肥力不足等。②培育良种以稳产增产;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等;发展果园观光旅游等。(6分)

解析

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重现广西自然条件方面的问题,1、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风天气多,夏威夷果抗风能力差;2、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可能导致有些年份水源不足;3、受冬季风影响,极端气温低,容易低温冻害,夏威夷果生长温度较高;4、喀斯特地区土壤层薄,肥力不足等

问题2、建议主要从即增加经济效益,又注重环境保护方面入手,不能大规模扩大种植,但可以加大技术投入,培育良种,增加产量。对夏威夷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收入。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表现为试题选择的多样性,降低难度,重点考查引进某种农作物种植的不利条件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先从各个方面梳理广西的自然地理概况(地形,气候,土壤,地形等),有利的,不利的都在脑海中过一遍,然后把影响夏威夷果生长的不利条件分条表述出来,注意语言的因果联系,例如,广西夏秋季节多风,而夏威夷果抗风能力差,喀斯特地貌,土壤肥力低,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等。选择问题2时、要从即增加经济效益,又注重环境保护方面入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是可行性措施。

易错点

对广西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不熟悉。不能准确表达广西的自然条件对夏威夷高的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容易漏点,答案不完善。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9.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下图示意丝绸之路在某地的分布,有几位游客拟于4月下旬前往该地进行以“重走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深度游。针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说明这批游客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答案】白天太阳辐射较强烈,需带防晒物品;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较低,需备防寒衣物;多大风和沙尘天气,需备防风帐篷等风沙防护用品;景点之间距离较长,需要准备充足的水和食物;春季积雪融化,注意避开易发洪水的区域。

解析

从图上可知,这次深度游的主要路线为故丝绸之路,所经地方为我国西北内陆和中亚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晴天多,白天太阳辐射较强烈,需带防晒物品;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较低,需备防寒衣物;另外所经路线地表多以沙漠为主,多大风和沙尘天气,需备防风帐篷等风沙防护用品。从我国西北到中亚里海沿岸,距离远,且旅游者多为徒步和自驾方式进行,相邻景点之间距离较长,需要准备充足的水和食物。旅游者计划在4月下旬前往,还应考虑春季积雪融化,注意避开易发洪水的区域

考查方向

本题以古丝绸之路经过地方为载体,重点考查所经地方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总结旅游时要注意的事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所经地方的自然地理概况对旅游者的影响,然后根据影响准备生活用品和注意事项,说以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实际生活经验,先思考所经地的自然地理概况,如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降水少,多风沙,缺水等等,然后根据这些不利的影响,提前准备好防晒品,防寒衣物,防沙物品,水等物品,然后根据因果关系,按条理组织答案

易错点

丝绸之路所经地方自然地理概况不熟悉,判读不出所经地的气候,天气,水源,风沙对旅游者的影响,容易遗漏得分点,答案不完善。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