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读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赤道周边(5°N~5°S)部分海域海温距平演变示意图(图3),回答7~9题。
7.受洋流影响,图示海域东南部沿海地区多( )
8. 2015年6月至12月,图示海域东部海水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9.与正常年份相比,2015年6月至12月(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图示海域东南部为南美洲西海岸,有寒流流经,寒流的降温减湿的作用使沿岸地区形成了热带荒漠景观。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从材料提取信息:图示海域东南部为南美洲西海岸,沿岸有寒流流经;再根据寒流对气候的影响即可确定答案。
易错点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示区域东南沿海地区的洋流性质。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可知,图示海域东部海水大范围异常升温,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信风减弱使秘鲁寒流势力减弱,降温的作用也减弱,使得该海域海水大范围异常升温。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提取图中信息:图示海域东部海水大范围异常升温;再根据沿岸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即可确定答案。
易错点
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即厄尔尼诺现象。
正确答案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2015年6月至12月,图示海域东部海水大范围异常升温,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造成秘鲁沿岸渔业减产,降水增加;秘鲁寒流西移,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从材料提取信息:2015年6月至12月,图示海域东部海水大范围异常升温,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再根据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确定答案。
易错点
厄尔尼诺的影响: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
;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温度下降,中国沿海台风减弱。中国冬季变得更暖和干燥。秘鲁寒流补偿运动减弱,海底营养物质难以到达表层,鱼类减少。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是国际化、科技化的现代矿山城市典范。基律纳铁矿蕴藏量约18亿吨,是世界最大的铁矿中心之一,以出产高品位铁矿石(含铁率超过70%)而著岩。该地采矿设备先进,且矿产运输、设备维护、技术支持等协作公司众多,采出的矿石90%出口国外。基律纳铁矿开采模式领先全球,目前已由早期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受地下开采影响,基律纳城址于2014年开始迁移至东部两英里外新城。与老城区相比,新城规划建设高密度、紧凑型城区。图5中左因为基律纳位置示意图,右因为基律纳铁矿地下开采过程示意图。
12.分析基律纳成为现代矿山城市典范的主要原因。(10分)
13.说明铁矿地下开采导致基律纳城区被迫迁移的原因。(6分)
14.结合基律纳地理环境,说明其建设高密度、紧凑型新城的意义。(8分)
正确答案
(1)(10分)铁矿石储量大;品质优良;重视科技投入,开采模式和采矿设备领先,生产效率高;国际市场广阔;铁路线直达港口,便于铁矿石运输;纳尔维克港终年不冻,为铁矿石出口提供海运保障;矿业集团形成良性协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任答5点得10分)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基律纳铁矿蕴藏量约18亿吨,是世界最大的铁矿中心之一,以出产高品位铁矿石(含铁率超过70%)可知,著岩基律纳铁矿储量大,品质优良;该地采矿设备先进,且矿产运输、设备维护、技术支持等协作公司众多,说明重视科技投入,开采模式和采矿设备领先,生产效率高;矿业集团形成良性协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采出的矿石90%出口国外,说明国际市场广阔;图5可看出区域内铁路线直达港口,便于铁矿石运输;而纳尔维克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终年不冻,为铁矿石出口提供海运保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结合图中位置信息和材料信息,从资源储量和质量、市场、交通、科技协作等方面分析。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不遗漏。
正确答案
(2)(6分)地下矿床倾斜延伸至基律纳城区下部,(2分)地下开采导致地表变形、断裂和塌陷,(2分)随地下开采深度的增加,塌陷区向城区延伸,威胁城区安全,导致基律纳进行城区迁移。(2分)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基律纳铁矿开采,目前已由早期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结合图5右面的图示可得出:地下矿床倾斜延伸至基律纳城区下部;地下开采导致地表变形、断裂和塌陷;随地下开采深度的增加,塌陷区向城区延伸,威胁城区安全,导致基律纳进行城区迁移。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观察图中不同年份的原始地表、基律纳老城区的位置与矿床的延伸部位及出现的断裂带总结归纳基律纳城区被迫迁移的原因。
易错点
本题一定要据图分析基律纳铁矿地下开采过程,得出结论。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
正确答案
(3)(8分)基律纳冬季寒冷,紧凑型城区降低风速,(2分)减小热量散失;紧凑型城区,人类活动密度大,通过热岛效应提升城区温度;(2分)高密度城区可以缩小城区面积,为地下采矿区预留更大拓展空间;(2分)高密度城区出行距离短,利于公共交通的普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分)
解析
据图可知,基律纳地处北极圈内,纬度高,冬季有极夜现象,气候寒冷且受西风带影响,风力较大,而高密度、紧凑型城市建筑高大可有效降低风速,且人类活动范围集中有助于增强热岛效应,提升城区温度。同时基律纳是矿业城市,由于地下采矿对地表的破坏,人类活动范围小,城市环境质量较差,高密度紧凑型城市可以缩小城区面积,为地下采矿区预留更大拓展空间;且高密度城区缩短了出行距离,利于推行公交先行的绿色出行模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结合图中基律纳位置信息,结合紧凑型城区的特点,分析其对基律纳风大、冬季寒冷的气候的影响,再从高密度城区的特点入手分析其意义。
易错点
部分学生不能根据题干要求,回答问题时泛泛而谈,导致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油楠是一种能源树种,其树干木质内含有丰富的淡棕色可燃性油质液体,出油率高达90%以上。该油质液体可燃性能与柴油相似,经过滤后可直接供柴油机使用。油楠喜高温、湿润、静风的山地环境,适生性强,在排水通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长良好。目前油楠的主要产区在海南南部,多处于野生或半人工栽培状态。图6为海南油楠的海拔分布统计图。
15.分析海南南部适宜油楠生长的自然条件。(8分)
16.说出海南油楠的海拔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17.我国政府已制定油楠保护和发展计划,并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成功引种栽培。说明在广东、广西和福建引种栽培油楠的理由。(6分)
正确答案
(1)(8分)海南纬度低,属于热带,气温高,且光照充足,能满足油楠生长的光热条件;(2分)受季风影响,海南降水充沛,且雨热同期,有利于油楠的生长和种植;(2分)海南为砖红壤,酸性条件适合油楠生长;(2分)海南岛多山,能满足油楠生长的空间需求。(2分)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海南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能满足油楠喜高温、湿润的需求;海南岛多山且为砖红壤能满足油楠在排水通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长良好的需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结合材料信息和海南的地理位置,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油楠生长的自然条件。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只问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
正确答案
(2)( 8分)分布特点:油楠主要分布在200~600米山地 。(2分)原因:海拔高处风力较大,中低海拔满足静风条件;(3分)海拔过低排水不畅,200~600米高度排水条件良好。(3分)
解析
读图观察海南油楠的种植株数与海拔的关系可得出:油楠主要分布在200~600米山地。这个海拔范围的地形可满足油楠喜欢静风的山地环境的特点。海拔太高,风力大;海拔太低会造成排水不畅。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结合图中油楠分布的海拔高度,从地形对风力和排水的影响分析原因。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应注意认真读图,答案要点清晰规范,不遗漏。
正确答案
(3)(6分)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自然环境符合油楠需求,利于油楠顺利移植生长;(2分)通过种植油楠,发展生物柴油产业链,带动地区经济发展;(2分)油楠为能源树种,可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2分)
解析
广东、广西、福建都同海南一样纬度较低,雨热同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自然条件能满足油楠生长的需求。同时引种油楠可发展能源产业,既可缓解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延长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对比海南和广东、广西、福建的位置,从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发展引种栽培油楠的好处等方面分析引种理由。
易错点
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使用专业术语及出现漏答要点的情况。
【环境保护】
2016年1月,水利部《地下水动态月报》显示,超八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威胁。地下排污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地下排污指企业非法通过渗渠、渗井、渗透池以及岩溶通道等,向地下直接排放工业废水、污水。地下排污没有排污口,排污过程较为隐秘,时区域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19. 分析地下排污危害严重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地下排污不易监管;污染地下水,地下水更新周期长,对地下水带来长期影响;在下渗过程中造成土壤污染;污染饮用水源,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任答3点得6分)
措施:测算企业用水量和排水量的水量平衡,及时发现地下排污现象;加大对地下水水质监测力度;建立对污染企业的社会监督机制,提高环保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度。(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读材料信息,地下排污没有排污口,排污过程较为隐秘使得地下排污不易监管;地下排污还会对地下水、土壤造成勿让,进而危害人体健康。而环境问题的防治则要从监测、监督、公众参与等方面回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信息,根据地下排污的特点分析从政府监管和对地下水、土壤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再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
易错点
本题设问较为简单,但既要分析原因,还要考虑措施,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不遗漏。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图1),回答l—3题。
1.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
2.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
3.“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造成了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考虑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再具体分析图文材料,即可确定答案。
易错点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和资源、交通、政治、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做题时要注意根据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建立“平衡城市”是为了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只有保证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从材料提取信息:法国建立“平衡城市”是为了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限制巴黎的人口和产业规模,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服务范围才可以使人口和产业不过度集聚于巴黎地区。
易错点
注意题干中的“边缘城市集聚区”的位置和影响范围。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造成巴黎和其他城市的规模差距过大。所以,“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规模结构。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从材料提取信息:法国大巴黎地区和其他城市的人口数量差距过大,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由此可见,规划“平衡城市”就是为了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发展中小城市,使城市规模更合理。
易错点
因为平衡城市建在巴黎边缘地区,容易错选A。做题时要注意分析平衡城市的实质。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图2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4~6题。
4.①坡是( )
5.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6.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水流上坡时为迎水坡,流速慢,外力以流水堆积为主,下坡时为背水坡,流速快,外力以流水侵蚀为主。图2显示,①坡为迎水坡,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从材料提取信息: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被侵蚀,迎水坡堆积;再根据水流方向判读①坡为迎水坡,即可确定答案。
易错点
外力(流水)作用的原理:流速快,外力以侵蚀作用为主;流速慢,外力以堆积作用为主。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以侵蚀作用为主的坡水流速度快,应为背水坡;再根据图中水流方向确定②坡和④坡为背水坡。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从材料提取信息:以侵蚀作用为主的坡水流速度快,应为背水坡;再根据图中水流方向确定哪两个坡是背水坡,即可确定答案。
易错点
部分学生会根据生活常识,误认为迎水坡受流水作用大,不能正确读图,根据图例信息判断。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再观察图2中前期和后期的沙坡剖面位置,可看出沙坡移动的方向是向上游移动。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从材料提取信息:“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再观察图2中前期和后期的沙坡剖面位置,对比分析,结合选项即可确定答案。
易错点
关键是注意观察图2中前期和后期的沙坡剖面位置,对比分析。
总和生育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位妇女在育龄年龄(15至49岁)生育子女的总数,是反映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一般将总和生育率2.1界定为保持人口总量不增不减的世代更替水平。读2015年中国育龄妇女累计生育率曲线(图4),回答10 -11题。
10.2015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约为( )
11.为使我国人口总量未来趋于稳定,目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观察图4,纵坐标为累计生育率,横坐标为15至49岁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即累计生育率,所以从图中可以直接观察出2015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100‰。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从材料提取信息:总和生育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位妇女在育龄年龄(15至49岁)生育子女的总数;再认真观察图4即可确定答案。
易错点
部分学生不会看出,不能区别累计生育率和生育率之间的区别,误认为生育率在不断的提高。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一般将总和生育率2.1界定为保持人口总量不增不减的世代更替水平,而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1,处于低生育率阶段,未来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从材料提取信息: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1,远低于2.1的保持人口总量不增不减的世代更替水平;再注意分析选项,即可确定答案。
易错点
做题时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老年人口多得事实分析,排除选项。
【旅游地理】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新郑具茨山都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大典每年都吸引上万海内外华夏儿女前来寻根拜祖,已成为华人世界极具影响力和标志性的文化名片。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祭典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近年来,以黄帝拜祖大典为代表的寻根旅游在郑州日浙兴起,如郑州荥阳广武镇郑氏宗祠每年都会接待全球郑氏后裔代表到此寻根问祖。
18.读郑州周边地区位置示意图(图7),分析郑州寻根旅游日渐兴起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郑州地区是众多姓氏的发源地,具备独特的寻根旅游资源,满足华人寻根问祖的心理需求;(2分)黄帝拜祖大典具备广泛影响力,形成品牌带动效应;(2分)郑州是高铁、铁路、航空枢纽,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2分)政府政策支持;(2分)郑州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提高。(2分)
解析
读材料,新郑具茨山都举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都吸引上万海内外华夏儿女前来寻根拜祖,已成为华人世界极具影响力和标志性的文化名片,说明黄帝拜祖大典具备广泛影响力;满足华人寻根问祖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体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分析图7可知,郑州是高铁、铁路、航空枢纽,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郑州市省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提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根据所学知识,先思考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再结合图文信息,从资源价值、客源市场、交通通达度、旅游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并组织答案。
易错点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包括资源价值、客源市场、交通通达度、旅游接待能力等方面。本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