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l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2000万人,这些人( )
2.从l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下图中,左图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农田垄作景观图。读图,回答3-4题。
3.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进行农田垄作的好处有( )
4.该地进行垄作多年后,出现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等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依托东北的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区,努力推进东北经济发展转型,进而实现老工业基地的第二次经济腾飞。读辽河流域古今海岸线变迁和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
7.关于辽河口海岸线的变迁( )
8.有学者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为( )
9.辽河流域为老工业基地,为实现其经济振兴,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图5照片为2016年某日17时29分在安徽淮南(32°41′N,117°E)舜耕山上刚好日落时拍摄的月相照片,一抹晓霞映射着一弯月亮,据图完成10-11题。
10.此时月亮明亮的凸面所对的方向是( )
11.根据相关信息推测( )
材料一 鄱阳湖是一个自然通江湖泊,也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2016年7月中下旬开始,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比去年整整提前2个月进入枯水期,湖底变成了壮阔的草原,千年石岛“落星墩”也全部露出水面,吸引力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材料二 鄱阳湖地区水系分布图及相关最新统计资料
材料三 据大数据资料统计发现:自2000年以来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呈现枯水期逐步提前、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湖区面积缩减等现象,引发学者、媒体对湖区生态和周边生产生活的关注。为此,国内有很多学者建议在鄱阳湖入江通道最窄处建设水利枢纽工程,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则认为,在对鄱阳湖的生态功能进行科学研究及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得到充分论证之前,应暂缓枢纽工程的建设,并将无坝方案作为维持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的最优方案。
12.分析2000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逐步提前,水位连创新低、湖区面积不断缩减的可能原因。(8分)
1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鄱阳湖面积缩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14.游客在鄱阳湖枯水期间到湖床观光游赏,需要提醒游客注意些什么?(提示:从保护生态和人身安全等方面说明)。(6分)
15.对于在鄱阳湖上修建水利枢纽工程的做法,你赞不赞同?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仅表述观点,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材料一 非洲南部热带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下两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区域图”(图7)和“赞比亚及卢萨卡气候资料图”(图8)
材料二 奥兰治河是南非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在其上游金佰利附近山上岩石中发现了金刚石、黄金原生矿,并在奥兰治河里从上游到下游入海口发现了规模大、品位高的金刚石、黄金砂。
16.甲、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区,说出其形成的不同原因。(8分)
17.描述赞比亚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19.描述奥兰治河金刚石、黄金的沉积分布规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8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