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泉州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1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图1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2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

1.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

A水源丰富

B水灾多发

C水运便利

D耕地充足

2. 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

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

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

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

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

3.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

A年降水量减少

B台风登陆减少

C防灾意识增强

D堤防趋于完备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1可知,南岸村落位于低洼地中,防洪压力大。而根据文字材料又知该地只能利用有利自然条件被动防洪,形成八卦形态。所以形成该形态是防洪的需要,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聚落(村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对应关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同环境相适应,故该地村落呈八卦形态应该和当地环境特征相一致。在分析时要紧扣材料中信息,该地位于低洼地,需要防洪,右图又告知该村落具有许多条放射状小河道可以作为排水渠,可得出结论。

易错点

聚落(村落)形态受到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多大平原,聚落多呈团块状;南方河流多,地形破碎,且出行主要靠水路,所以聚落多沿河分布呈条带状。本题属于一种地方性非典型村落形态,应该根据材料信息来分析解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结果,该村落呈八卦形主要为了防洪。为利于洪水排出,村落应该选在低洼地中的地势较高处,右图中多条小河道呈放射状分布,可以利用自然的地势高低走向把雨水排到周围湖泊或者池塘中,从而减轻村落的洪涝压力。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聚落(村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对应关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这类推理问题,应该根据材料信息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推导,村落防洪压力大,所以应选在地势高处建设,排水系统呈放射状,故村落选址位置应具有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

易错点

八卦形态是为了防洪的需要,所以应该把村落建在较高地区,又根据右图,该村排水系统呈放射状,故村落应选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村落形态的变化跟当地条件的改变息息相关,根据文字信息可知,早期的八卦形态是在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无法进行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的条件下的无奈选择。近20年来,这些“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说明前面的条件发生了变化,随经济发展,资金充足,可以修筑堤坝,解决水患,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村落形态的发展与变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目属于时间演变类题目,随着时间延续,自然或者社会条件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使一些地理事物随之改变。做这类题时要抓住时间节点,找准变化条件,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分析本题时,要结合文字材料来做题,不要想当然的随意推导。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图3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读图完成4~6题。

图3

4.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

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5. 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迁入

B放开二胎

C出生率持续较低

D城市化水平提高

6.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 )

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沿东西方向各地老龄化程度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东方向上升最明显,东西方向老龄化程度差异扩大,故答案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老龄化的区域差异,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这类题目需要数据处理分析能力,首先要从材料中读出数据,注意图中包括3个方向的坐标以及2个不同时间的数据。纵坐标表示老龄化程度的高低,另外两个坐标分别表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空间变化。然后根据设问要求,调取不同的数据来分析。

易错点

本题需要对图中数据简单处理分析,2000—2010十年间的老龄化变化要看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两个方向的差异,要看两端点间纵坐标的差异。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东北地区老龄化上升明显,近些年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放缓,大量青壮年人口开始向关内迁移,人口出生率也随之下降,于是老年人的比重开始增大。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老龄化的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解释和阐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解题思路

这类问题首先应该从图中找出东北地区的老龄化变化特征,然后根据东北地区的实际经济情况来分析变化原因。

易错点

老龄化程度上升是指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大。出生率下降,会使青少年比重下降, 从而导致老年人比重被动上升。我国不同地区出生率下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们的剩余观念改变,生育意愿下降导致;另一种是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青壮年人口为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大量外迁,导致出生率降低。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说明老年人口比重下降,青壮年人口比重相对上升。于是,社会养老负担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幅会降低。由于养老负担降低,会使大量社会财富用于产业升级。故B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考查人文地理事物之间联系的题目,因人文事物之间联系是隐性的,需要找到其内在本质方能做题。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15-60岁人口属于劳动年龄人口,60岁以上人口属于老年人。老年人的比重的增减会影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从而影响生产和消费以及社会财富积累。

易错点

人口老龄化程度是指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老龄化程度加重是指老年人比重上升,反之相反。弄清楚概念的内涵之后,再进行合理推论。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则青壮年人口比重会下降,意味着养老负担加重,社会财富被大量占用,劳动力成本因劳动力数量偏少而相应上升。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图5示意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

图5

10.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2月最小,据此可推断( )

A海水结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B海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C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

D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慢

11.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 )

A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

B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

C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影响海水结冰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南极大陆附近9月海冰最大,说明此时温度最低,无法判断结冰速度快慢。2月海冰最薄,说明这时气温最高。按照一般规律,南半球海域应该8月气温最低,海冰最厚,但实际9月海冰最厚,说明海水结冰速度偏慢。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信息分析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于海水升温和降温较陆地慢,其最高温和最低温都应比陆地晚一个月左右,所以南半球海域气温最低应该在8月份左右,最高应该在2月份左右。根据材料可知,现实中其最低气温出现在9月份左右,和理论有区别,说明其实际降温偏慢,海水结冰速度偏慢。

易错点

数量变化中出现极值的时刻并非速度变化最大的时刻,需要引起注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冰进时德雷克海峡水流通过量会减少,大量海水会北上,增强了秘鲁寒流的势力。秘鲁寒流增强会增大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还会使得整个南太平洋地区洋流势力增强,从而赤道和南极之间热量交换增大,澳大利亚东岸降水增多(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增强),南美西岸降水减少(秘鲁寒流增强)。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这类问题应该从地理事物变化的起点入手,逐步推导。秘鲁寒流增强会使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都随之增强,从而影响各地气候。

易错点

洋流是高低纬度之间热量交换的重要途径,暖流会增温增湿,暖流增强会增加降水,寒流反之。某一支洋流增强会引起整个环流圈所有洋流势力增强,从而引起沿岸气候随之发生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4分

茶树是深根植物,好暖怕晒,喜湿怕涝,气温下降到00C以下时易受冻害。

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茶叶种植的最北界,这里纬度高,冬季长,茶树冬眠时间长,积蓄的营养物质多,出产的信阳毛尖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优质的毛尖外形细、圆,大小匀整,都产自植被茂密的高大群山300至800米山腰茶园中。成茶易变质,需在低温、干燥、避光、隔绝氧气的环境中保存,主要销售北方市场。其中明前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是一年中出产最好的茶,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近年来,信阳毛尖的需求日渐增大,种茶效益逐步提高,不少低山地区也开始广泛种茶。图7为河南省简图。

图7

12.分析信阳高大群山的山腰处优质毛尖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13.从气温角度分析信阳毛尖“明前茶贵如金”的原因。(6分)

14.说明茶农在低山区广泛种茶对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影响。(6分)

15.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答,则按所答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①:说明信阳毛尖主要销售北方市场的理由。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山腰多地形雨,湿度大(2分);高山山腰多云雾,少阳光直晒(2分);

山区阻挡冷空气,少冻害(2分);(或:山地逆温,山腰较温暖)山地排水良好(2分);

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2分);(任答4点8分)

解析

由材料可知茶树好暖怕晒,喜湿怕涝,气温下降到00C以下时易受冻害。信阳高大群山的山腰处,迎着夏季风,夏季降水多,气候湿润;山区云雾多,光照弱;高大群山冬季还可以阻挡冬季风,低温天气少;亚热带山区植被茂盛,枯枝落叶多;山地排水方便。【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山地地形对农业自然区位条件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依次分析各个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其中气候又包括降水、热量、光照等。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高山既可以阻挡夏季风,增加降水,又可以阻挡冬季风,减少冻害。在分析时要注意全面性,在答案组织时要注意和“山地”的内在联系。

易错点

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能漏掉条件,还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信阳纬度较高,清明节前气温低,有利于茶叶营养物质积累(2分);(或:冬季长,茶树冬眠时间长,积蓄的营养物质多)气温低,茶叶生长速度慢,叶芽小,产量低,市场供应少(2分);气温低,少病虫害,使叶片形态完好,农药使用少,绿色产品(2分);

解析

“明前茶贵如金”说明清明节前的茶叶价格昂贵,可以从“量少”和“质优”两方面来分析。从图7可以得出信阳位置接近33°N,为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附近。这里清明节前气温偏低,营养物质积累多,且病虫害少,茶叶品质优良;由于气温低,茶叶生长慢,其产量也偏低。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气温对农产品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成因分析类问题,分析时要注意思路的宽度,防止答题方向出现大的漏洞。商品的价格昂贵,说明其在市场上受欢迎,可以从品质优良方面来分析;也跟市场供应量有关系,供应量少也会推高价格。

易错点

茶叶价格昂贵,需要从质优和量少两方面来分析,气温影响茶叶的产量,也会通过影响其他因素来影响其质量。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种植规模扩大,产量增加,短期内经济效益提高(2分);低山地区茶叶生长条件较差,茶叶品质下降,价格降低(2分);品牌形象受损,影响茶叶整体经济效益(2分);低山地区种植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生态问题(或造成茶叶生长环境退化)(2分); (任答3点给6分)

解析

茶农在低山区广泛种茶,会增加茶叶产量,经济效益提高。但是随意扩种,会导致茶叶品质降低,随着市场供应量增大,茶叶价格也会逐步下降,品质下降还会使得信阳毛尖品牌美誉度受损。另外,在低山区扩种茶树,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扩大茶树种植规模的影响,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影响类问题,分析时要注意从利弊两方面来展开,从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现实中人类的某种活动,更多得是从眼前利益出发,对长期影响重视不够。我们在分析时要从时间延续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兼顾眼前和未来。

易错点

茶树扩大种植区域,尤其是在条件并不优良的地区扩种,会对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毛尖茶运输过程易损耗和变质,北方市场距产地近,减少运输成本(2分);

北方人有饮信阳毛尖的习惯(2分);信阳毛尖在北方的知名度较高(2分);(任答2点给4分)

南方地区是茶叶的主产区,产量大,品种多,竞争大(2分);南方市场距产地远,网购毛尖茶运输过程易损耗和变质,运输和保鲜成本高(2分);南方人无饮信阳毛尖的习惯(2分);在南方品牌知名度低(2分); (任答2点给4分)

解析

信阳毛尖销往北方市场,主要跟北方市场大以及运输方便有关。从图7可以得出信阳的位置信息,信阳靠近北方,是茶叶种植的最北界,且交通运输方便(材料中可知茶叶易变质,不易运输),另外这里和北方的口味接近,北方市场对信阳毛尖比较认可。

从材料可知,信阳市我国茶树种植最北界,南方茶叶产量高,品种多,对信阳茶叶的冲击大,所以信阳茶在南方竞争力弱;再加上信阳距离南方市场较远,运输不便,所以网店针对南方市场销售效果不好。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市场选取的原因,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市场选取类问题,一种产品的市场选取是该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竞争的结果。信阳茶主要销往北方市场,说明其在北方市场竞争力强,北方市场比较偏好这种茶。另外产地和市场之间交通便利,供应及时也是其能占据北方市场的重要原因。

问题②:为了开拓信阳毛尖在南方市场有人采用网店销售,但效果不好,说明其遇到的主要问题

本题属于市场选取类问题,一种产品的市场选取是该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竞争的结果。信阳茶在南方市场开拓困难,说明其在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

易错点

信阳茶主要销往北方市场要从北方市场对其认可度以及产地和北方市场的远近两方面来分析。

信阳茶叶开拓南方市场困难跟南方茶叶众多,冲击信阳茶销售,信阳茶在南方知名度低有关,也跟距离偏远,运输不便有关。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2分

图8示意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南部,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是世界25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方之一。这块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有近3000种植物,绝大多数从未在其他地方发现。其中有1000多种多肉植物,这种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旱季依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近年,多肉植物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大量引进。图9示意多肉植物景观。

16. 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R河O点以下河段流量的空间变化特征。(6分)

17. 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10分)

18. 说明我国从外国大量进口多肉植物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0点以下河段流域内气候干旱,降水少(1分),蒸发量大(1分);下渗量大(1分);无明显径流汇入(1分);往下游流量明显减少(2分)。

解析

从材料可知,纳马夸兰地区为干旱地区,又根据其所处位置为非洲大陆西岸30°S附近,可判断其应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强,且土质疏松,下渗强烈,故越向下游,河流水量越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河流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题干中要求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0点以下河段流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则应该从降水、蒸发、下渗等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入手,分析河流水量随空间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变化。水循环是水在自然界中的转换,是水体运动的表现,受其他环节的影响,河流作为水循环的环节之一,水量也会相应变化。这个题目要求我们要先确定出相应位置的气候,然后分析各环节对河流流量变化的影响。

易错点

这类题目要求运用水循环原理来分析问题,则应该从水循环环节来分析解释,不能只答出结论。降水、蒸发,下渗等环节都会影响到河流水量大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受沿岸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利于植物吸收水分(2分);旱季较长,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2分);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利于储水,以维持旱季的生长(多肉植物的耐旱习性适应当地旱季较长的环境)(2分);有短暂雨季,多肉植物在雨季吸收水分(2分)区域内地势起伏大,气候条件差异大,适宜多种多肉植物的生长(2分); (或:生长环境多样性/ 或:水热条件多样)该区域跨纬度较大,范围较广(2分);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里有1000多种不同类型的多肉植物,不同的物种需要不同的水热条件。又由图可知,纳马夸兰地区南北跨度大且地势起伏明显,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为不同种类多肉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不同的空间环境。此外,本地为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其它植物不能生长,而多肉植物由于其能储存水的特有能力而大量生存于此;本格拉寒流流经导致本地区多雾,空气中小水滴多,利于多肉植物茎和叶吸收水分,也为多肉植物丰富提供了条件。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特有物种丰富的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此地区多肉植物丰富,既包括数量多,又包括种类多。在分析时首先要研究本地区环境多样从而能为不同物种提供生存空间的原因,又要分析多肉植物适应本地区干旱环境的原因。环境多样既包括水平面上的环境种类多又包括垂直方向的环境多样,需要从材料中找出其环境是否多样。

易错点

特有物种丰富既要分析物种丰富的原因,又要研究特有物种适合此地区环境的原因。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可能加剧多肉植物原产地的荒漠化(2分);原产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或改变)(2分);由于国内广泛种植,可能导致生物入侵现象,破坏原生态环境(2分);进口过程中可能造成病虫害在我国的传播(2分)。(任答3点给6分)

解析

我国从外国大量进口多肉植物,会导致当地多肉植物减少,影响物种多样性,也会使得当地土壤丧失植物的保护而逐渐荒漠化。此外,大量多肉植物的引进也会在我国引发生物入侵等问题。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种引进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大量多肉植物从纳马夸兰地区引入我国,会对两地区的生态环境都产生不利影响。纳马夸兰地区气候干旱,则大量植被的采集会使当地植被覆盖率下降,荒漠化危害严重,也会导致当地物种多样性受损。我国引入这些新的物种,会导致生物入侵问题,而隐藏在这些多肉植物上的病虫害也会对我国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易错点

大量物种从一个地区引进到新的地区,对原产地以及接收地都会产生一些生态方面的影响,需要根据地区特征来加以具体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西沙群岛远离大陆、岛礁面积狭小,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弱。2013年4月28日,西沙邮轮旅游正式开通。游客食宿在船上,抵达岛屿附近后,游客可换乘小艇登上原生态岛屿,圆梦西沙。

说明西沙群岛发展邮轮旅游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西沙群岛距陆地较远,邮轮吨位大,航程远,安全性高;(2分,3点答出2点即可)岛礁面积小,接待能力弱,利用邮轮物质供应与设施,可适当提高与控制游客接待数量;(3分)群岛环境修复能力弱,食宿在船上,减少游客对西沙的环境压力(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3分)可以减少或避免岛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利于维护原有的生态环境(2分)

解析

西沙岛屿远离大陆,邮轮(属于大型船只)适合长距离航行;岛屿面积小,接待能力弱,可以利用邮轮设施(邮轮吨位大,体积大,设施齐全)来帮助接待;岛屿自我修复能力弱,游客食宿在船上,可以减少对西沙岛屿的环境压力。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西沙邮轮旅游的合理性,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西沙邮轮旅游的合理性,也就是西沙环境特征要求与邮轮优点两者的吻合性。由于西沙岛屿据大陆远,需要大型适合长距离航行的运输工具,方能保证运输费用降低以及安全性提高,而邮轮恰好满足这种要求。岛屿面积小,配套设施不足,需要借助邮轮自身强大的服务设置;环境修复能力弱,岛屿上不能大量修建配套设施,也无法承接大量人群同时食宿,也需要利用邮轮上的服务设施。

易错点

西沙邮轮旅游的合理性,需要从西沙环境的特殊要求以及邮轮的优点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图4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7~9题。

图4

7.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8.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

A落叶阔叶林之下

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9.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A气温的日变化

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日变化

D降水的季节变化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鳌太线积雪多、难度大,所以最适合徒步旅行的时期应该是积雪最少的时候,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旅行时间选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应该紧扣题干,在题干限定的条件下去寻找解题向,这样才能准确解答。本题的限定范围就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故选择旅行时间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安全而非其他。

易错点

由题干要求“从安全角度考虑”,本题分析的切入点应该是保证安全,材料中有“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的表述,所以应该找积雪少的时期旅行。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山地地形随海拔上升,自然环境会随之发生变化,称为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由下向上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荒漠—冰雪等自然带,“石海”属于荒漠,应在灌丛草甸之上,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石海”属于哪种植被,然后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选出正确答案。本题也可以根据左图来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游客正在向上攀登,图片拍摄方向是朝向低处,又图中景观很明显在石块的下方是低矮的草甸,就可以得出答案。

易错点

“石海”是由石块组成的荒漠地区,位置应该在高山草甸和冰雪带之间。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石海”为大堆的破碎石块,为岩石风化的结果。昼夜温差是岩石风化的原因之一,白天气温高,岩石膨胀,夜晚气温降低,岩石会收缩,随着时间延续,岩石逐渐破裂,形成碎块。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岩石风化的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外力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其中风化、侵蚀都是外力对已有岩石的破坏,使得岩石破碎。“石海”属于破坏后的岩石,故主要考虑风化和侵蚀,气温的昼夜变化会引起岩石风化。

易错点

岩石风化指外力在静止状态下对岩石的破坏,太阳辐射,昼夜温差,冻融等都会导致岩石破裂,形成碎块。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20.地理----选修5:环境保护(10分)

象山县位于浙江象山半岛东部,沿海滩涂面积大,但受大米草(白鹅喜爱的食物)入侵严重,生物单一。该县传统白鹅多散养于水库与河流,易发疫病,养鹅过程投放饲料药物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治理养殖污染,该县把白鹅养殖区集中迁至沿海滩涂,开展海水养鹅,白鹅疫病大为减少,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说明象山县海水养鹅较传统淡水散养,经济和生态效益更高的原因。

正确答案

在海滩利用海水集中养鹅,可将粪便等集中收集处理,利于淡水资源和环境的净化(2分);以天然大米草为食物,既减少饲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大米草数量,利于海滩生物多样性的恢复(2分,3点答出2点即可);疫病少,可提高鹅存活率,鹅品质较好(2分);减少药物和饲料的投放,环境污染减少(2分);海滩面积大,扩大饲养规模,提高产量(2分);

解析

海滩地区养鹅相对于传统散养方式,在规模上可以扩大,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也可以集中处理养殖废弃物,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另外,由材料可知,这里滩涂面积大,大米草资源丰富,海滩养鹅既能利用大米草这种自然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又可以利于海滩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海水养鹅,使得疫病大为减少,损失下降,防疫成本也会下降,经济收入会增加;医药使用量减少还会使得药物污染下降。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海水养鹅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经济效益高要从投入少和产出多两方面来分析,本题海水养鹅的投入包括饲料投入、防疫投入等,产出主要指成品鹅。生态效益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少,生态破坏少等。本题中海水养鹅,防疫用药少,对环境污染较小;大量大米草的利用,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易错点

海水养鹅相对于传统散养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要结合材料来分析。经济效益分析要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来展开。环境效益要从减少环境污染和利于生态恢复等方面来分析。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