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太原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6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8.(10分)旅游地理

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北部沿海,蕈(x讧n)状石(即状如蘑菇的石头)是该景区最具代  表性的景观,尤其是“女王头”(图10)雍容尊贵的形态,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如今,“女王头”,修长的脖颈最细处只剩100厘米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还会越来越小, 随时有“断颈”的危险。

图10

分析“女王头”脖颈变细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该景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濒临海洋,(2分)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浪打的(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下.(2分)“脖颈”处质地酥软的岩体逐渐脱离母体,变得越来越细。(2分)

建议:在景点设立警示牌和护栏,禁止游客靠近和触摸;研究新型涂料对女王头颈部进行防护和加固;模拟实景建造人工“女王头”景观等。(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女王头”脖颈变细的原因,可以从风化、侵蚀等方面回答,应对措施可以从设立警示牌和护栏、加固等方面回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该景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濒临海洋,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浪打等外力的风化作用下,“脖颈”处质地酥软的岩体逐渐脱离母体,变得越来越细。在景点设立警示牌和护栏,禁止游客靠近和触摸,研究新型涂料对女王头颈部进行防护和加固。

易错点

本题答题时注意使用科学语言,答题要全面,不要漏掉重要知识点。

知识点

旅游地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2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图7是宁夏平原排灌渠道分布示意图。

15.说明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要原因。(6分)

16.指出该地区过度灌溉易产生的生态问题,并说明其形成过程。(10分)

17.简述排水渠道的功能及意义。(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宁夏平原地处西北干旱地区,(2分)自古以来开挖渠道,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2分)西有贺兰山阻挡偏北风,气温高,风沙危害小。(2分)

解析

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水源、地形等方面回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要原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归纳答案的能力。

解题思路

宁夏平原地处西北干旱地区,自古以来开挖渠道,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经济比较发达,西有贺兰山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气温高,风沙危害小,被称作“塞上江南”

易错点

本题主要回答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答题时注意答题要全面,使用科学的语言。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导致土壤(次生)盐碱(渍)化。(2分)干旱地区(2分)大量引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    致地下水位上升,(2分)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2分)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2分)

解析

该地区位于西北地区,过度灌溉易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依据盐碱化的形成过程正确解答即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宁夏平原大量引水灌溉导致的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解题思路

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干旱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形成土壤盐碱化。

易错点

本题答题时环境问题容易解答,但盐碱化的形成过程不易解答,答题时注意使用科学语言,不要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排水渠道将多余的灌溉用水(或汛期时大量的来水)和农田退水引到黄河,(3分)缓解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3分)

解析

排水渠道将多余的灌溉用水和农田退水引到黄河,缓解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宁夏平原治理土壤盐碱化的相关措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排水渠道将多余的灌溉用水和农田积水引到黄河,减轻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易错点

本题答题时要使用科学语言,不要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4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图6)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别。自古以来,斯里兰卡就有“宝    石王国”之称,其90%的土地含有宝石及半宝石类的石头,其种类占到世界的一半。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随地壳运动隆起上升到达地表,现普遍富集于冲积层中,埋藏浅。在斯里兰卡,大部分宝石从挖掘、淘洗到筛选均由人工进行,宝石开采、加工和销售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完成。

12.推测斯里兰卡开采宝石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8分)

13.分析斯里兰卡成为世界宝石贸易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

14.指出制约斯里兰卡宝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旱季。(2分)矿石多富集于河谷地带(冲积层),(2分)雨季河流流量大,所携带的矿石在河床(和中下游)沉积,(2分)旱季水位下降,河床裸露便于采掘。(2分)

解析

首先推测斯里兰卡开采宝石的最佳季节,然后从降水、径流量等方面回答原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斯里兰卡宝石开采的主要季节,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矿石多富集于河谷地带,雨季河流流量大,所携带的矿石在河床沉积,旱季水位下降,河床裸露便于采掘。

易错点

旱季水位下降,河床裸露便于矿石的采掘,雨季利于矿石冲积到河床,本题回答时注意语言规范,不要漏掉重要知识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object Object],[object Object]

解析

斯里兰卡成为世界宝石贸易中心的优势条件,可以从原料、市场、劳动力、交通等方面回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斯里兰卡成为世界宝石贸易中心的优势条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答题时应从斯里兰卡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当地发展宝石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来解答。

易错点

本题答题时,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回答,重要不易漏掉知识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生产过程多由人工完成,技术水平落后;(2分)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有限,相互之间缺少合作,难以形成竞争优势;(2分)生产过程粗放,容易破坏资源(2分)和污染环境。(2分)

解析

斯里兰卡宝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需要从材料信息切入,然后从规模、品质、技术等方面回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制约斯里兰卡宝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解答时,可以从斯里兰卡宝石生产的技术条件、生产规模、分工协作、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本题易错选答题不全的错误,答题时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不要漏掉重要知识点。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图5是某年1月杭州湾沿岸海陆风的转换时间(单位:时)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0-11题。

10.据图可知,杭州1月份陆风转海风的时间约为

A21 时

B12时

C11时

D5时

11.该季节,杭州湾沿岸

A海岸线附近转换滞后

B陆风时间长于海风

C海陆风势力强于季风

D海风势力强于陆风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陆风风向由陆地吹响海洋,陆地气温低,海风风向由海洋吹响陆地,陆地气温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杭州1月份陆风转海风的时间约为11时,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陆风风向由陆地吹响海洋,陆地气温低,海风风向由海洋吹响陆地,陆地气温高,冬季的1月份,上午11时许,陆地的气温才高于海洋,气流从海洋流向陆地,转变成海风。

易错点

如果不能看出是一月份,应该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但一月份,陆地气温低,地面升温需要较长的时间,故11时后才会形成海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季节为冬季,杭州湾沿岸海陆风势力弱于季风,海风势力弱于陆风,即陆风时间长于海风,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冬季杭州附近海陆风的转化规律,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该时段处于北半球的冬季,我国冬季风强盛,绝大部分时段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海风的势力很弱,故陆风的时间长于海风。

易错点

北半球冬季,我国大陆冬季风强盛,我国沿海地区陆风的时间长于海风,而海岸线附近转换的时间较早。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霜冻线是区分可能出现霜冻区域的标志。图4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年某月14、15日两天霜冻线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A10月

B8月

C5月

D2月

8.造成图示区域霜冻线整体向西北凸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河流分布

9.与14日相比,15日霜冻面积扩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

B

C

D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地区位于云贵地区,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从图中霜冻线可以得出,此时为冬季,结合四个选项,只有2月份符合,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云、贵、川一带出现霜冻的月份,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云、贵、川一带纬度较低,一般很少出现霜冻,只有每年最寒冷的时段才会出现霜冻,而题设所给的各月,最冷的月份是2月。

易错点

我国西南地区的低纬度地带,霜冻出现的月份应为最冷的季节,因此不能错选A,10月份云贵川一带还气温较高,不可能错选霜冻。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地区位于云贵地区,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从图中霜冻线可以得出,图示区域霜冻线整体向西北凸,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联想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影响气温和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纬度位置、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等,该区域的西北处于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越向西北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图示区域霜冻线整体向西北凸出。

易错点

本题如果不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容易误选A,认为当地的霜冻是大气环流造成的,实际上由于北部高大山脉的阻挡,冷空气很难到达该地。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地区位于云贵地区,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从图中霜冻线可以得出,与14日相比,15日霜冻面积扩大的省级行政区是重庆市,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冬季我国西南地区霜冻范围的变化,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对比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14日相比,霜冻范围明显变大的省区是重庆市,即图中的乙省,故选B。

易错点

本题只要能够正确对比14日与15日的两条霜冻线,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总部位于杭州市(30°N,120°E)的我国某棉纺企业2014年斥资2.18亿美元在M国的甲地(图3)投资建造纺纱厂,其原棉和劳动力来自M国,产品销往中国、南美洲等地。据此,完成4~6题。

4.2015年4月30日,该工厂生产的第一批纱线经查尔斯顿港运抵杭州。这一日,杭州与甲地相比

A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甲地的白昼时间较短

C两地正午的物影方向相反

D两地的日出方位相反

5.该纺纱厂的生产过程

A需大量劳动力

B机械化程度高

C原料需求量小

D工序复杂度高

6.中国棉纺企业移师甲地,可能会

A冲击甲地制造行业

B改善我国环境状况

C提高产品生产成本

D增加甲地就业机会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阅读材料和图示,可以得出杭州市位于(30°N,120°E),甲地位于(35°N,81°W),2015年4月30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杭州离太阳直射点更近,正午太阳高度较甲地高,甲地纬度更高,白昼时间较杭州长,两地正午的物影方向相同,都是朝向正北,两地的日出方位相同,都是东北方向,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知道比较正午太阳高度、白昼长短、影子的方向、和日出方位的变化规律即可解题。

易错点

对地球运动的知识点记忆不准确,易导致答题错误,答题前应牢固掌握知识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纺纱厂生产过程中劳动力需求少,原料需求量大,工序复杂度低,机械化程度高,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正确的判断能力。

解题思路

该纺纱厂是中国在国外建设的企业,主要利用当地的丰富原料,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小,机械化程度高,工序比较简单。

易错点

本题易错选A,纺纱厂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该纺纱厂是中国在国外的企业,机械化程度高应是最大的特点,劳动力的需求量并不大。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中国棉纺企业移师甲地,可能会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甲地就业机会,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产业转移可以增加迁入区的就业机会,提高迁入区的资源利用率,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易错点

本题易误选B,认为产业转移出去后,会改善迁出区的环境质量,但本题中的纺纱厂基本无污染,对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图1中的铁路线是2014年底贯通的兰新高速铁路局部路段,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该路嵌建有许多地上隧道,在隧道一侧留有通风和采光的窗口。图2是该路段甲地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l~3题。

1.图示路段线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

A生态

B气候

C地形

D水文

2.地上隧道的主要作用是

A阻挡风沙

B遮阳防雨

C避寒保温

D防御滑坡

3.甲地隧道窗口应该避开

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兰新高速铁路该路段铁路线大致沿河谷地带,避开海拔较高的陡坡,因此图示路段线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地形。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兰新高速铁路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兰新高速铁路该路段铁路线大致沿河谷地带,避开海拔较高的陡坡,选线是充分考虑了地形的影响。

易错点

本题容易误选A,当今社会,人们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时也要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是图示路段线路选线时,考虑的第一因素应该是地形,故选C。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兰新高速铁路主要经过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较为干旱,风力作用强劲,该路修建有许多地上隧道,主要作用是阻挡风沙,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较为干旱,风力作用强劲,该路修建有许多地上隧道,主要作用是阻挡风沙。

易错点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修建地上隧道,主要的目的是防风沙,西北地区冬季寒冷,容易误选避寒保温选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兰新高速铁路主要经过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较为干旱,风力作用强劲,并且多以偏北风为主,该路嵌建有许多地上隧道,隧道一侧留有通风和采光的窗口,因此窗口应该避开北侧,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道路建设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多风沙,通风和采光的窗口应避开北侧,以减少风沙多交通的影响。

易错点

本题易错选B,因西北地区冬季多西北风,该路嵌建有许多地上隧道,隧道一侧留有通风和采光的窗口,应尽量避开北侧,故B错误。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