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6-8题
6.图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7.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8.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5.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凌汛现象, 容易产生决堤泛滥。简述P河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6分)
16.简要分析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8分)
17.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下图为沿23026ˊS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与图中⑤地气候成因无关的是()
4.有关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5.图中剖面线没有穿过的板块是()
下图为中亚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养殖
10.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11.若该地区急剧扩大种植业的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4分)
材料一:甲、乙两区域图
材料二: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开发上图乙区域北部河流流域,所在国家政府历时20 多年修建了全长达5500千米的横贯公路干线,并延伸出达近20000 千米的公路支线,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由迁移农业( 焚林开垦)向大规模商品性农牧业、商业转化,刺激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国际社会许多专家对此持指责观点,并预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产生世界性环境、生态问题。
12.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城镇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影响因素。(8分)
13.乙区域b河流的水能丰富,原因是什么?(6分)
14.材料二所述乙区域北部河流流域开发可能会产生哪些世界性环境、生态问题。(10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