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南昌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0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图1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m

B235m

C270m

D300m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该图中等高距为50m,甲地的相对高度在550m到600m之间,乙地300m到350m之间,甲乙两地的高差应该在200m到300m之间,又知急流段的高差为35m,而乙地在急流的下游,推断甲乙两地的高差较大,结合选项,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以区域等高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等高线的判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确定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确定甲、乙两地高差的大致范围,在范围内的选项有B选项和C选项,根据急流的高差,推断甲、乙两地的高差较大,故选择C选项。

易错点

本题有两点容易出现错误,①甲地的相对高度,甲地四周有断崖分布,两条等高线重合。②乙地的相对高度,乙地上游河段有落差较大的急流。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急流段河流向西流,漂流者向西漂流,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对图示等高线进行综合判读。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根据图中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断通视的问题。

易错点

山顶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B错误;丁地位于河流入湖口处,地势最低,C错误;甲处到丁处的等高线先疏后密,不能通视,D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图2为城市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y:费用或效益,x:城市人口规模),图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MB: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MC: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AB:城市人平均效益,AC:城市人平均生活费用。读图回答3—4题。

图2

3.下列说法与图中相符的是

A城市生活费用随人口增加而增大

B城市单位成员效益随城市人口增加而上升

C城市成本随人口增加而上升

D城市效益或成本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4.对现有居民来说最合适和对决策者来说最合适(假如决策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社会效益)的城市规模分别是

AP1、P2

BP2、P3

CP3、P4

DPl、P4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曲线MB)与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曲线MC)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不断变化。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当,推断城市效益或成本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考查方向

本题以城市规模成本效益曲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材料,弄清楚图中四条曲线所表示的内容,再结合曲线变化趋势,对选项进行一一判读即可。

易错点

图中城市生活费用P2规模之前,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减少,P2规模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大,A错误;城市单位人员效益在P2规模以后随着城市人口增加而降低,B错误;城市成本在一定的人口规模内,随着人口增加而降低,超过一定的人口规模,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上升,C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对居民最合适的城市规模应该为城市生活消费最低的人口规模(MC、AC曲线最低),对应P2点;对于决策者应该考虑最大的城市总社会效益,应选择城市效益高于城市费用的人口规模,对应P3点,结合选项,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数据图的判读,侧面考查了城市化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对现有居民来说最合适的城市规模应为人均生活费用最小,同时人均效益最大的状态(或者是人均效益与人均生活费用差最大),故 P2 符合。若决策者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效益社会效益,最合适的城市规模应为城市效益尽量大,城市费用低于城市效益,同时能满足最多人口居住的状态,故 P3 合适。

易错点

对决策者最合适的城市规模应考虑城市总社会效益最大,即城市费用低与城市效益,且能满足最大的人口规模,在满足最大人口数量的前提下,城市效益与城市费用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图3为我国110°E 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 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雨季越早

B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江淮地区

C华南最晚结束雨季

D8月江南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

6.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弱,那么甲段和乙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A甲段变长,乙段变短

B甲、乙都变短

C甲段变短,乙段变长

D甲、乙都变长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华南地区雨季持续到10月份,最晚结束雨季,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以月降水量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气候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读图,根据题干“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这一关键信息,对比图中各地区100毫米月降水量线的分布,结合选项分析即可。

易错点

从华南地区到辽河流域,纬度越来越高,根据图中右侧100毫米降水量线的变化,可知江淮流域与华南地区雨季结束的晚。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出现在华南地区,月降水量大于250毫米,B选项错误;8月江南降雨量与辽河流域大致相当,D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若夏季风偏弱,则雨带将在我国南方地区停留时间较长,在我国北方地区停留时间较短,即甲段变长,乙段变短,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中国的气候及数据图的判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所在区域,甲段位于江南地区,乙段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再结合题干信息,根据夏季风强弱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结合选项判断即可。

易错点

我国的降水受夏季风的强弱影响较大,当夏季风较强时,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多,南方地区降水偏少;当夏季风较弱时,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南方地区降水偏多。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读图5(甲、乙两区域图),回答10—11 题。

图5

10.乙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A游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11.关于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的地震灾害比乙区域多

B甲、乙两区域中的湖泊形成原因相同

C甲、乙两区域东部海区洋流流向一致

D甲区域c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政治因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经纬网定位可知,乙区域位于东非高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游牧业,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以区域地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定位及农业地域类型,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关键对乙图的区域定位要准确,根据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为草原气候,非洲地区经济落后,发展的是游牧业。

易错点

本题容易错选成D选项,乙图区域位于赤道附近,部分学生会误认为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误认为是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按照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但由于非洲东部为高原,受地形影响,并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甲区域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C城市为美国首都华盛顿,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因素,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差异,其中A选项考查地质灾害;B选项考查内外里作用与地表形态;C选项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D选项考查城市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对甲乙两区域的位置定位准确,然后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结合选项一一排除即可。

易错点

甲区域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乙区域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地壳活跃,乙区域的地震灾害多,A错误;甲区域的湖泊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乙区域的湖泊是地壳下陷形成的,B错误;读图可知,乙区域东部海区的洋流受季风的影响,冬夏季的洋流流向相反,而甲区域的洋流是由南向北流,两区域东部海区洋流在有些季节流向不一致,C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4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局部略图

图6

材料二   2010年12月22日,随着宜昌至万州铁路胜利通车,至此,沪渝沿江铁路全线贯通。沪渝沿江铁路,起自上海、经南京、武汉至重庆和成都,横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重庆等七个省市,全长2 116 km。

材料三  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地理位置、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材料四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全区有鸟类258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2种。

12.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未修建沿江主干铁路,这在当时是合理的,简述其理由。

13.从自然因素方面对比简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原因。

14.鄱阳湖地区是“珍禽的王国”,每年会吸引大量来自北方的候鸟。分析鄱阳湖欣赏候鸟的最佳季节及其原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沿途地形地质气象条件复杂,多洪涝、地质灾害;工程技术难度大,投资大;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发达,客货运量小;长江水运已经能满足长江流域当时的运输需求。

解析

读图可知,沿江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气候条件复杂,洪涝灾害较多,导致工程难度大,投资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不发达,市场需求量小,当时的长江水运已经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

考查方向

本题以我国沿江铁路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注意沿线的自然地理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此外需要考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等。

易错点

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科技、政策、资金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洞庭湖相比鄱阳湖更靠近长江上游,流速较快,携带的泥沙多,入湖径流含沙量大;洞庭湖相比鄱阳湖湖盆地势更低,易于泥沙进入洞庭湖有多条水系与长江相连,入湖水量大,接纳泥沙多,鄱阳湖仅有一处入湖口,入湖水量小,湖泊接纳泥沙少。

解析

读图可知,洞庭湖在鄱阳湖的上游,洞庭湖上游河段流速较快,携带泥沙多,入湖泥沙多;根据材料,可知洞庭湖陷落的幅度大,更容易接受泥沙沉积。此外,洞庭湖流域水系较多,入湖水量大,接纳的泥沙多,而鄱阳湖如何水量小,泥沙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具体考查流水作用对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仔细阅读图6及材料三,图6显示洞庭湖在鄱阳湖的上游,更易接受长江泥沙沉积,洞庭湖的入湖水量大,泥沙较多。材料三显示洞庭湖的地形条件,紧扣材料三中“洞庭湖由于地理位置、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的提示,按要点回答即可。

易错点

本题答案要点较多,回答时注意从自然因素方面回答,影响湖泊泥沙沉积的自然因素有河流含沙量、入湖水量、湖盆特点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冬季。冬季北方天气寒冷,候鸟到南方过冬;冬季鄱阳湖水位降低,浅滩多,利于候鸟栖息,且便于捕食。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每年吸引来自北方的候鸟,可推断赏鸟的季节应该为冬季。由于冬季北方寒冷,候鸟到南方过冬。此外,洞庭湖的水文特征适合候鸟栖息,能够提供丰富的饵料。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效益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信息,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于北方冬季寒冷,南方冬季温和。再从洞庭湖作为湿地的生态效益角度分析即可。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注意季节不能判断错误,回答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使用学科语言。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2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产在蚌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珍珠贝生活的水域水质清洁,透明度不低于2米,水温在15~30度之间,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材料二   甲国因盛产天然海水珍珠而久负盛名。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曾经是该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2007年该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珍珠会议,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

材料三   甲国从60年代开始凭借油气资源的出口,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石油使我们一夜之间从骑骆驼变为开凯迪拉克……我们还能退回到骆驼时代吗?忘记石油吧,我们可做的事情非常多。”

图7

15.根据图文材料提供信息,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甲国海域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条件。

16.对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提出你的建议。

17.任选下列一项,探究甲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a.“忘记石油吧”——说明原因。    

b.“我们可做的事情非常多”——提出建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处副热带沿海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海水温度适宜;海岸线漫长,沿海大陆架(滩涂)广阔低缓;污染少,海水水质好;劳动力充足。

解析

根据珍珠的生长习性,可知该地区地处副热带地区,海水温度适宜。沿海大陆架宽阔,适合珍珠贝的生长。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该海域的水质较好,加之劳动力充足,盛产珍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海水深度,判断该海域的海水较浅,适合珍珠贝的生活;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沙漠,判断该地区气候(水温条件)适合珍珠贝的生长;根据“透明度不低于2米”判断该地水质较好;根据材料二“采珠业”是支柱产业,判断劳动力充足。

易错点

农业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本题应重点分析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中气候、水文等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中的劳动力条件。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加强与临海国家的合作,防止海水污染;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度;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珍珠养殖技术;积极开拓市场。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该国应加强与临海国家的合作,防止海水污染,加强政府的支持,发展科技,提高养殖技术,开拓市场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国采珠业的发展应从海水污染的治理、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技、市场等方面分析,根据经纬网、海陆轮廓,进行空间定位,甲国是卡塔尔,分析该地的海洋环境,支柱产业的发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易错点

本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注意珍珠产业的特殊性及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综合分析,注意使用学科语言。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长期开发将面临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单一,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石油工业的发展易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b.致力于产业结构多元化(或:延长石油工业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解析

选择a,石油资源不可再生,长期开发会出现资源枯竭,石油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产业结构单一,石油工业的发展会造成环境污染。

选择b,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善投资环境等角度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若选择a,则从石油资源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石油产业的结构单一,石油资源的特点等角度分析;若选择b,则从传统工业转型的角度分析。

易错点

认真审题,回答一个问题即可,注意回答时使用学科语言,不能遗漏要点。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图4为某企业空间扩展的过程,图中1-8为扩展的顺序,其扩展过程可分为Ⅰ、Ⅱ两个阶段。读图回答7—9题。

7.在Ⅰ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

A人口少、规模小的市场

B距离近的市场

C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D距离远的市场

8.在Ⅰ阶段,企业的这种扩展特点是由于

A实力较弱,近距离扩展便于联系

B当时交通运输不便,只能这样扩展

C文化差异较小,便于产品的销售

D人口较少的地区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9.在Ⅱ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进入

A距离最远的市场

B交通最便利的市场

C文化差异最大的市场

D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Ⅰ阶段企业的市场人口较少,企业在靠近市场的范围内扩展,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距离近的市场,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以某企业空间扩展的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产业转移及数据图的判读,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该企业在发展初期的扩展地区表现为人口较少,且市场距离近,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企业的扩展之初,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竞争力也不足,因此总是优先选择与企业距离近的市场。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阶段Ⅰ企业在发展初期,实力较弱,近距离扩展便于联系,结合选项,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联系及产业转移,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在发展初期,企业扩展市场距离近,其原因是企业早期往往靠近市场,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易错点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判断Ⅰ阶段企业的发展状况,Ⅰ阶段属于企业发展的初期,此时企业的实力较弱,判断企业近距离扩展是由于实力弱。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Ⅱ阶段,企业的扩展表现为市场距离扩大,追求更多的消费人群,其扩展优先选择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以某企业空间扩展为背景材料,考查工业联系及产业转移,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判断Ⅱ阶段,企业的发展状况,此时企业已经有较大发展,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占有更广阔的市场,故应选择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易错点

本题容易错选成A选项,从图中可以看出Ⅱ阶段企业的市场距离较大,这属于市场距离扩大,并不是距离最远的市场。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8.【旅游地理】

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下表为某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概况,读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战略试提出合理化建议。

正确答案

建议:取消大型观光车游览或提髙票价,鼓励游客步行或骑自行车浏览,设立自行车租赁点;

景区内餐饮业能耗和污染较大,建议移到景区外部,游客可用环保袋自带食物游览;

景区内张贴低碳环保提示语,垃圾桶合理 安放,为厕所安装净化处理设施;

增加景区内保洁和管理人员,及时清除景点内游客游览垃圾,对景区原 有落叶等可保留;

对游客加大低碳出行宣传,为游客做好低碳出行参考服务等。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景区可以鼓励游客步行或使用自行车等环保交通工具;将餐饮业移至景区外,鼓励游客自带食物;增加景区内保洁和管理人员,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处理垃圾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旅游景区的规划,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回答本题,应根据表格信息结合低碳旅游的理念,按条理有针对性的回答即可。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答案要点条理清晰,不要遗漏要点,使用学科语言。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