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周口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6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公主入藏,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谷物、纺织、冶金、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

材料二: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线图(图7)。

12.文成公主入吐蓍时,选择的是冬季还是夏季?简述你的理由。

13.谷物在吐蕃种植,使谷物生长地域大为扩展。简述谷物当时在吐蕃种植的有利条件。

14.冶金业被引入吐蕃,当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你对此持什么观点?简述你的看法。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冬季。 冬季,黄河等几条湍急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水位低,水流平缓;有结冰现象 利于送亲队伍渡河; 冬季,冻土未化利于送亲队伍行进。

解析

考虑进藏的最大难度是地形,本区域海拔高地形崎岖,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多沼泽湿地。冬季封冻有利于送亲队伍渡河、行进。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及学生的读图判断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搞清楚气候与出行的关系,但本题中出行活动发生在青藏高原,显然与气温息息相关,冬季显然气温低,但气温低有利于送亲队伍跨越河流。

易错点

易选夏季,主要考虑气温的影响,忽略了图中要跨越的河流较多。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形较平坦;光照充足;灌溉水源较充足;首领(松赞干布)大力支持;文成公主带去一定的农业技术;市场需求量较大;吐蕃劳动人民辛勤的劳作等。(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藏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因素,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回答。地处河谷地区,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较充足;高原山地气候区光照充足;另外结合材料可以从政策、市场、技术、劳动力等方面考虑。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区位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青藏地区种植业的分布,然后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回答其主要区位因素。

易错点

本题易忽略吐蕃种植业所在的地理位置,即为现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属于河谷农业。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支持:地形较平坦 ,土地面积大;金属矿产较丰富;首领(松赞干布)大力支持;文成公主带去一定的冶金技术;市场需求量较大;洁净的水源等。(任答四点即可)

反对:煤炭资源短缺;开采金属矿产的技术低;劳动力素质低;冶金基础设施簿弱;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本题属开放性题目,支持的观点:主要侧重本区域发展冶金业的有利区位(土地、原料、水源、政策、技术、市场等),以及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来分析。反对的观点:主要侧重发展冶金业的制约因素(能源短缺、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工业基础等)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方面来考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答题时首先要确定考向—工业区位,然后回顾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对照材料和图进行作答。

易错点

本题学生答题时容易遗漏知识点,不能较全面的作答。答题时首先要确定考向—工业区位,然后回顾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4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力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材料二:甘泉岛a匕纬16030',东经1 1 1035 7)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c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溺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

材料三: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图8)。

15.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16.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环岛沙堤的形成过程。

17.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

18.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处低纬,终年高温;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的影响。

解析

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本区全年高温是由纬度决定,地处低纬,终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冬季受亚洲高压(或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盛行东北季风,东北季风来自陆地降水少。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的影响。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解题思路

答题时首先要回顾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然后对照特征想成因。

易错点

易忽略终年高温与纬度的关系。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壳挤压抬升(隆起)使甘泉岛周围海水较浅。珊瑚虫遗体在周围的浅海堆积成环形浅滩;海浪从深海区携带泥沙,在浅水滩上减速沉积。

解析

从材料中“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可以得出该区域受到地壳抬升的作用;“周围珊瑚礁环绕”可以推出珊瑚虫遗体在周围的浅海堆积成环形浅滩;海中的环岛沙堤可能还与海水的搬运堆积作用相关。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堆积地貌的形成。

解题思路

答题时首先要读图分析材料,找到岛屿周边物质的类型,然后分析其来源。

易错点

易忽略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只侧重海水的堆积作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形成晚,因蒸发积累的盐分少;地势较高,且四周沙堤围绕,地下水受海水影响较小;中间低地接纳雨水(淡水)后下渗,成为井水主要的补给来源,井水含盐量小。

解析

由于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故形成晚,因蒸发积累的盐分少;甘泉岛地势较高,且四周沙堤围绕,故地下水水位高,受海水影响较小;“岛中心由溺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说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结合本区的气候类型,降水较多,故,井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和水体的补给。

解题思路

答题时要分析地下水与海水的位置关系;地下水盐分积累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易错点

易忽略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只侧重海水的堆积作用。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完善通讯联络设施,保障对外联系畅通;建筑物地基抬高,以防台风和潮汐形成的潮水淹没;控制建设规模,保持自然生态。

解析

由于甘泉岛位于西沙群岛,远离大陆,故要完善通讯联络设施,保障对外联系畅通;本区台风较多、海浪较大,要保证人员安全,故建筑物地基抬高,以防台风和潮汐形成的潮水淹没;工程建设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故控制建设规模,保持自然生态。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人地关系、人口分布与基础设施的关系。

解题思路

答题时要分析该区域制约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与自然灾害。一旦有人口定居,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

易错点

本题易忽略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9.【旅游地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墨西哥是世界十大旅游地之一。简述墨西哥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

开发的优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接近客源市场,交通便捷;景区空间大,旅游容量大。应注意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文物古迹破坏。

解析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等社会经济方面分析。该地应注意的环境问题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文物古迹破坏。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及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解题思路

答题时要结合图回顾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对照条件分析开发优势。

易错点

审题不清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图l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1回答1~3题。

1.图1中字母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收集,b表示污水处理

B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排放

C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水的利用

D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水的污染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C增加区内降水量

D增加地下水储量

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墨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可知a来源于供水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然后收集起来指向废水,故选A对。b是由废水指向区内水体或供水系统,所以只能表示污水处理,废水处理后才能被供水系统利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水循环原理,考查工业生产中水的循环利用过程,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必须清楚水体循环利用的原理,供水系统提供干净的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水处理后又可进入供水系统。

易错点

答题时学生容易选择“b表示污水排放”,如果在仔细看b的指向会发现,b一部分指向水体,另一部分指向供水系统,由此可见,只有处理过的水才能进入供水系统循环利用。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要增大城市供水量,需要从水的合理利用措施“开源”与“节流”两方面考虑,结合城市用水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可行的是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虽然其他三项都可以增加供水,但是操作难度较大,且增加的水量有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必须清楚水体循环利用的原理,供水系统提供干净的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水只有处理后又可进入供水系统。

易错点

答题时四个选项学生都容易选择,因为都可以增加城市供水,但结合题干和实际答案就很容易选择。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首先学生必须对水体富营养化有初步的了解,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区域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要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域环境污染防控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首先必须清楚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其次要理解如何加快水体更新速度。区域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要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易错点

学生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产生误解,认为是排放的废水多会导致富营养化,所以要减少来水量。其实要加快水体的更新速度才是关键。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读图2回答4—5题。

4.“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地势平坦    

②降水丰沛

③昼夜温差较小  

④灌溉水源较充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关于宁夏地理环境自西北向东南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B温带季风气候向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

C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过渡

D干旱区向半干旱区、半湿润区过渡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位于黄河边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位于宁夏平原,地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和灌溉水源充足。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审题,题干中“黄河爱着的地方”说明黄河为其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故要选④。图示位于宁夏平原,故要选①。

易错点

对区域的定位不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宁夏地理环境自西北向东南的变化体现了非季风区向季风区过渡,干旱区向半干旱区过渡,游牧区向农耕区过渡,长江流域没有包括宁夏地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主要地理界限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审清题干,找准递变方向,结合图中的等降水量线来判断。800mm以上是湿润区,400mm-800mm之间半湿润地区,200mm-400mm之间是半干旱区,200mm以下是干旱区。

易错点

学生容易选 A.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这主要是由审题不清造成的。注意题干中的方位“自西北向东南”,而非“自东南向西北”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聚落数量和植被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图3)。回答6~7题。

6.甲山坡在海拔约2200—2800米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

A气温高

B坡度较小

C气温低

D靠近河流

7.甲山坡出现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规律的植被是()

A常绿林

B高山草甸

C针叶林

D干旱灌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甲坡的剖面线的变化,在2200-2800米的高度,坡度最缓,适合聚落的建设与分布,选B项。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A项气温高 ,甲地并非最高,而是河谷地带; C项气温低,甲地并非最低,高山草甸那里最低;D项靠近河流,甲地与河流相距较远。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对纵坐标的正确读数。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垂直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植被类型应该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高山草原草甸带、冰雪冰川带递变规律,该河谷地带形成常绿林再向海拔较高处却形成干旱灌木,之后又变化为常绿林与针叶林,可见干旱灌木是由于该河谷甲山坡在海拔1400-2000米处,降水异常减少,导致水分条件较差而形成,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故该题选D项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植被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自然带垂直分异规律的判断,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河谷地带常绿林的忽略。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松花江沿岸雾凇的真实写照,隆冬时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达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遏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读图4,回答8~9题。

8.图4中甲、乙、丙、丁四地附近岸边最不可能出现雾凇的是

A

B

C

DT

9. 2007年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拆除,雾凇景观或将因此消失。消失的原因是

A流速减缓,水汽减少

B水温与气温温差减少,不易过饱和冷凝结晶

C河流封冻,水汽减少

D水库消失,调节气温能力下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是水汽遏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是雾凇,要形成雾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水汽,一是较低的气温。冬季该区域气温普遍偏低,只要有足够的水汽就可以形成雾凇,故水温较低的区域蒸发较弱,水汽较少,不利于雾凇的形成。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借助水循环的蒸发环节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和条件,它类似于雾的形成过程,下垫面与空气必须存在冷热差异。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大坝存在,大坝下游水体不易结冰,蒸发量大利于雾凇的形成,大坝拆除后水流速减缓,到冬季该区域纬度高气温低河流会封冻,水汽减少,不利于雾凇的形成。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水利工程建设与拆除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关键要搞清楚大坝拆除—流速减缓—冻结河流封冻—水汽减少。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容易选B项“水温与气温温差减少,不易过饱和冷凝结晶”,虽然B项描述正确,但没有进一步解释清楚水温与气温温差减少的原因,故不是最佳选项。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郑州市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到我国南方进行野外考察,区域主要包括图5中的甲、乙、丙、

丁四地。读图5,回答10~ 11题。

10.同学们到达丁山顶后,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从山下带来的水银温度计读数变大

B丁地的昼长略长于丙地

C手持型GPS接收机显示的是(25°N,120°E)

D水杯里的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1 1.考察结束后,部分地理夏令营队员在QQ群中交流,其中发言最可信的队员是()

大爱无疆19:52:10我在甲湖舒舒服服地游泳,喝了几口水,这里的水真成啊……

雪山飞狐19:53:12我经过乙地,走在河流的冲积扇上。

太阳正红19:53:41我到达丙地时,发现顶部岩石破碎,且有泉水出露……

雪域高原19:54:12我攀登丁山时,依次看到常绿硬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扣落叶阉叶林

A雪山飞狐

B大爱无疆

C太阳正红

D雪域高原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图示丁地海拔较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从山下带来的水银气压表的读数变小。丁较丙地海拔高,遮挡少,昼略长,故B项正确。而(25°N,120°E)表示的地点,位于海洋,答案C错误。我国夏季的南方气温较高,海拔于2000米左右气温高于0℃,山顶的水不会结冰,故答案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山地气温的垂直变化、昼夜长短的影响因素及经纬网定位。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我国大致经纬网的定位不准确,容易选C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我国南方为外流区,湖泊多为淡水湖,答案A大爱无疆的叙述错误。乙地位于山麓,地势较低,可能为河流冲积扇,故答案选B。丙地为背斜顶部,不是储水构造,不可能有泉水出露,故答案C太阳正红的叙述错误。我国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故答案D雪域高原的叙述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地质构造及自然带的分布。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我国大致经纬网的定位不准确,容易选C项。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