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我国某省(区)夏季与冬季气温日变化平均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省(区)主要气候类型为( )
2.与冬季相比,影响夏季气温日较差小的主要因素( )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图3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5~6题。
5.2013年8月余姚平均气温高于福鼎,其主要成因是( )
6.“菲特”期间,余姚降水量大于福鼎,其主要影响因素( )
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读中国部分区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图7),回答13~14题。
13.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推测干燥度是指( )
14.关于该区域干燥度分布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读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图(图8),回答15~16题。
15.关于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16.影响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 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图9),回答17~18题。
17.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18.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 )
读“2015年非洲见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9~31题。
29.简述小A所见高原的成因。(3分)
30.分析小B所见我国制鞋企业转移到当地的原因。(5分)
31.从气候角度分析小C所见农场季节性缺水原因,并叙述打深水井的理由。(4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朗首都德黑兰是人口超过1300万的特大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土地面积狭小,已成为困扰德黑兰发展的瓶颈。A、B两城市都是伊朗重要的港口,其中05年A城市人口约50万,B城市约35万。下图为伊朗略图。
材料二 拉什特多年平均降水资料 (单位:mm)
35.述拉什特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5分)
36.比说明A、B两港口各自不同的区位优势。(4分)
37.德黑兰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12月14 日21时11分,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高真空的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完成22~23题。
22.探测器软着陆月面有难度,主要原因是( )
23.科学家建议给未来的月球系一根“腰带”(长1.1万公里,宽400公里)以获取资源,然后用激光或微波把该资源传回地球,该资源应是( )
学生小李从①到②沿某河段进行地理考察,并记录如下:①处河床沉积物颗粒大、棱角分明,②处河床沉积物颗粒小且圆滑光溜; 在③处捡到一些层次分明内有化石的石头,④处山崖上有不少石英岩;低山坡上常绿阔叶林茂密;农民正在田里播种小麦。完成24~25题。
24.据材料分析,可得( )
25.考察季节最有可能是(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图13为东北地区略图。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的满洲里市是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支点。下表为2013年满洲里、大庆、佳木斯三市产业结构。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一条水陆并行的丝绸之路——帆船队从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出发,沿着松花江到黑龙江尽头的库页岛,再辗转抵达日本北海道。图14为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流量统计图。
材料三: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水稻生产,产生的秸杆原先主要在春播时大量燃烧。佳木斯坐落于三江平原腹地,某企业在该地投资25亿元发展秸杆造纸业。
26.指出大庆和满洲里主导产业的显著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
27.分析古代船队春季从甲地出发在松花江航行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8.试从原料和环保角度分析在佳木斯发展秸杆造纸业的有利条件。(4分)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15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6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材料二:图17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32.图15中人口分布特点是 ▲ ,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 ▲ (高或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3分)
33.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4分)
34.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4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