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银川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
精品
|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表一为2005—2015年中国、Y国出口商品平均优势程度比较表。表中R值表示一国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R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完成1~2题。

表一

1.中国、Y国出口商品的共同特点是(   )

A农产品出口总量大

B工业品所占比重小

C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D低附加值商品比较优势强

2.对Y国鞋子、服装两类商品R值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是(   )

A劳动力

B原材料

C科技

D资金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国和Y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品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且中国的工业品所占比重较大;而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小,Y国的农产品的出口优势较强。故选D。

考查方向

工业生产

解题思路

阅读表中数据,分析中国出口商品中低档工业产品优势明显,y国出口产品中主要是农产品和低档工业产品优势明显,因此分析出共同特点为低附加值商品比较优势强。

易错点

容易从表中数字大小判断为农产品出口总量大的误解,而忽视共同特点,这一关键词。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鞋子和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Y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而鞋子和服装需要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少,原材料在生产成本所占比重较小,且并不一定由当地供应。故选A。

考查方向

工业生产

解题思路

根据两类产品的特点,判断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因此决定性的因素是劳动力。

易错点

容易误判为原材料,是因为没有看到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2016年2月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下图是我国马铃薯面积分布图(图1)和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表2)。读图完成3~4题。

图1

3.我国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地区马铃薯种植经验丰富

B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地高原,气候差异大

C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

D西南地区饮食偏好马铃薯

4. 图中甲、乙、丙、丁地马铃薯的生长季节与西南地区冬作马铃薯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我国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是说明当地的垂直分异明显,因此可以判断为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地高原,气候差异大,所以答案B正确。

考查方向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解题思路

根据马铃薯的生活习性,结合材料所描述的各个季节都有当地的时鲜马铃薯上市这一关键字,说明当地的不同位置在不同季节都有适合马铃薯生长发育的条件,根据所掌握的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知道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地高原,气候差异大,因此选B。

易错点

该地容易误认为是因为当地的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从而误选C,而马铃薯是喜温凉环境,忽视这一点而出现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甲地是东北地区,马铃薯的生长季节与西南大春马铃薯最接近,是一年一熟,春种秋收,乙地可以夏种秋收,丁地为华南可以秋种冬种春收,与西南冬种马铃薯最接近,所以答案D正确。

考查方向

不同区域种植时间,耕作制度的差异

解题思路

先要根据区域地图判断四地的位置,再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判断四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再结合冬种的季节做出选择。

易错点

这里最易犯的错误是误将冬作当做是冬季收获,而出现选择中出现秋作来做判断。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某地位于北回归线,当地人们习惯将久不穿盖的衣被晒于阳光下除湿灭菌,俗称“晒霉”。当地房地产商为促进销售,高层商品房建有正南和正北“双阳台”,如图4所示。为防止高空坠物伤及无辜,晾晒衣被等限于阳台内,不准突出阳台之外(假设都是晴天

且无其他物体遮挡)。据此完成10—11题。

10.当地“晒霉”效果最好的是(下列时

刻为地方时)(   )

A北阳台春分日10:00

B南阳台夏至日12:00

C南阳台冬至日13:00

D北阳台冬至日14:00

11.一年中正南、正北墙面阳光照射时间差值达最大值后的一周内,以下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公转速度加快

B塔里木河可能进入汛期

C地球上的极昼范围将变大

D我国各地昼夜变化幅度将缩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晒霉”取决于阳光照射,该地地处北回归线,夏至日12时太阳直射楼顶,南北阳台均无阳光,“晒霉”的效果最差,所以无论南北都不可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太阳主要从南照射,因此C正确。

考查方向

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解题思路

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阳台的南北朝向来进行作答。

易错点

容易根据直射点在回归线而判断为B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夏至日北回归线上某地全天太阳在偏北方向,昼长大于12小时,正北墙日照时长大于12小时,正南墙日照时长为0小时,差值大于12小时,为最大值。其他时段正南正北墙日照时长差值等于12小时或小于12小时。所以在夏至日后一周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加快,塔里木河可能进入汛期,我国各地昼夜变化幅度将缩小,所以只有C不正确。

考查方向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题思路

先根据太阳高度的特点得出夏至日北回归线上某地全天太阳在偏北方向,昼长大于12小时,正北墙日照时长大于12小时,正南墙日照时长为0小时,差值大于12小时,为最大值,再对所给选项进行分析。

易错点

不能正确判断何时为一年中正南、正北墙面阳光照射时间差值达最大值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图2是青藏高原湖泊巴木错位置示意图,表三示意2009年该湖泊面积(S)及该湖泊所在区域气候要素(P—降水量、T—气温、E—蒸发量)。据此完成5~6题

表三

5.据材料分析,导致巴木错湖泊面积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流域面积大小   ②降水量大小   ③气温高低及变化    ④人类活动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从材料中发现4月湖泊面积比2月还要小,达到年内最小值,其原因可能是(   )

①4月降水量增大不明显,但蒸发量比2月大,湖泊水量减少

②4月工农业生产大量从湖中引水,导致湖泊面积减小

③4月的大气降水量比2月小,导致湖泊面积减小

④2月气温低,湖泊结冰导致湖泊面积较大,4月湖冰融化,水面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巴木错湖位于青藏高原,从图表可以看出,降水量大时,湖的面积大,降水少时,湖水面减少,春季气温回升时,湖水面积减小,因此湖水面积年内变化主要受降水量的大小和气温高低两个因素影响,所以选B。

考查方向

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题思路

准确对表中降水量、气温、蒸发量与湖水面积的变化关系的大小特征以及对其对应的变化趋势做出判断。

易错点

不能准确判读降水量与湖水面积的变化趋势,尤其是气温与湖水面积的关系,而误认为流域面积大小是主要因素,从而做出错误结论。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春季4月气温回升时,湖泊蒸发量大,湖水面积较小,2月温度较低,湖泊结冰,湖泊面积较大,4月的降水量比2月的稍多,所以答案是C。

考查方向

影响水位的因素

解题思路

正确理解湖水位的变化因素,根据水结冰体积会增大,判断2月气温低水面积较大,4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以外还使得湖冰融化水面积都减小来确定,来做出正确的选择。

易错点

容易认为湖冰融化,水面会上升,而出现错选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发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农田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它是“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水污染物对水环境成的影响。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图3),回答7-9题。


图3

9.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   )  
   ①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②跨流域调水

③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损耗  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因此根据新疆的实际发展节水农业和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合理的应对措施。

考查方向

水资源短缺的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

根据“蓝水足迹”的概念并结合新疆的地理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正确的应对措施应该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而大规模兴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是不适合当地的实际。

易错点

不能合理地根据实际地理环境特点进行考虑问题,而不能正确的确定答案。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6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据近几年统计,到贵州黄果树瀑布旅游景区旅客,自驾游人数增加快。图9示意黄果树瀑布景区及周边地区。

18.说出黄果树瀑布最佳旅游季节是什么时候?简述原因。

19.黄果树瀑布旅游景区旅客,自驾游人数增加快,分析贵州省及周边地区自驾游比东部沿海地区人数增加较快的原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夏(秋)季节,此时水量丰富,气势磅礴;云贵高原地势高,夏季凉爽;植物茂盛,景色优美;假期多。

解析

因为降水丰富为夏秋季节,因此该季节旅游最佳,并且此季节植被茂盛,景色优美和假期多等原因,使得该时期为最佳旅游季节。

考查方向

如何把握旅游的时机

解题思路

首先瀑布的形成需要水丰富的季节,据此判断应该为夏秋季节,再根据贵州的气候特点来分析原因。

易错点

误判为春季而没有理解瀑布的成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提高较大;高速公路经过附近,交通便利;东部沿海地区距离远,交通成本高

解析

根据市场距离判断,近年来贵州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并有便利的交通;而东部沿海地区距离远,交通成本高,花费的时间多等方面作答。

考查方向

旅游的市场距离分析

解题思路

根据附近游客增加较快分析出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结构,因为地理距离没有改变,而东部地区市场距离较远且旅游所耗费的时间较多等。

易错点

容易仅从自然距离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4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C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 世纪 80 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 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图5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2.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13.说出黄河三角洲沿海中国对虾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季节并简述其原因。

14.简述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减少的原因,请说出促进渤海中国对虾发展的措施。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携带大量无机盐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软泥沉积有利于对虾的栖息与自身保护。

解析

因为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有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丰富,为对虾的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并且温度适宜,因此为它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考查方向

生物生存的条件

解题思路

认真阅读材料,理解对虾的生存条件,对黄河三角洲提供的对虾的生长习性的条件对应做出分析。

易错点

不能很好地对材料中所提供的对虾生存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而导致答题不合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秋冬季节。渤海比黄海纬度高,秋冬季节,海水温度降低;黄海纬度低,深海受气温影响小,水温较高;渤海沿海水域大陆性强,水温降温快,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

解析

根据材料中对虾对温度的生存要求做出判断为秋冬季节,渤海比黄海纬度高,秋冬季节,海水温度降低;黄海纬度低,深海受气温影响小,水温较高;渤海沿海水域大陆性强,水温降温快,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等原因方面作答。

考查方向

渔业生产的条件

解题思路

认真阅读材料找到对虾的生存温度要求,再根据两海域温度条件差异的原因分析得出答题的要点。

易错点

对材料中对虾生存的温度条件的疏忽而仅对问题本身作答,导致要点不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对虾消费量增加,市场需求量增大;过渡捕捞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沿海石油等开发,工业、农业发展,对海水污染加剧等。

措施:夏季休渔,合理捕捞;人工繁育虾苗并放流;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建立高效生态保护区。

解析

对虾市场需求量增大导致过渡捕捞而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沿海工业、农业发展对海水污染加剧等导致资源减少。针对资源减少的原因,相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休渔、合理捕捞,人工繁育虾苗;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描述。

考查方向

资源开发与保护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分析资源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资源减少和污染严重而导致质量下降,针对资源减少对应从问题产生的两个方面作答。

易错点

该问主要可能出现原因回答不全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2分

阿拉伯胶树,是一种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半沙漠带的天然植物,树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其他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胶树扎根较深,能大量吸收地下水,最适宜生长在雨季短、旱季长的热带地区。种植胶树5年后方可采胶,每年10月份出胶,一年内仅能收胶3次,主要依靠人工采胶。北苏丹树胶产量和出口量均排名世界之首,下面图中7甲区域(胶树种植区北部)是该国胶树最适宜的生长区。近年来国际市场供不应求,但该国却遇到了增产难度大的问题。

15.说明阿拉伯胶树分布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并分析甲区域比种植区南部更适宜胶树生长的自然原因。

16.分析目前该国树胶产量难以大幅提高的原因。

17.你是否赞同在图中乙区域发展胶树种植业,请说明理由。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纬度较高,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时间短,雨季较短;受东北信风控制的时间长,旱季较长

解析

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因为该地纬度较高,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时间短,雨季较短;而受东北信风控制的时间长,旱季较长。

考查方向

农业的区位条件

解题思路

根据经纬网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并从气温降水来描述气候特征,再分析甲区域的优势自然条件(最适宜生长在雨季短、旱季长的热带地区)。

易错点

气候类型判断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胶树生长周期长,产量增速慢;胶树出胶时间短,单产低;热带草原气候区,水热条件变化大,产量不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落后。

解析

胶树生长周期长,胶树出胶时间短,单产低;热带草原气候的水热条件变化大使得产量不稳定以及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落后等方面作答。

考查方向

农业生产的区位

解题思路

先根据树胶产量的影响因素中气候特点对其产量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来作答。

易错点

难以正确分析导致产量提高的因素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赞同。理由:树胶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不赞同。理由:该区域接近沙漠,降水少;胶树生长吸取大量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破坏生态环境;胶树种植和采集需大量劳动力,该区域劳动力不足;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

解析

根据所持观点进行作答,赞同的理由是市场需求量大,能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等经济社会作用。

如不赞同的理由应该是该区域降水少,胶树生长使地下水位下降,破坏生态环境;以及需要大量劳动力,该区域劳动力不足等。

考查方向

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解题思路

为开放性试题,如果选择赞同就应该从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社会的有利方面作答;如果选择不赞同就应该主要从其大规模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作答。

易错点

在答题前没有确定观点或者对所持观点不能准确提供依据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