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2015年12月,我国北京汽车集团与某国签署了汽车生产合作协议。双方将合资在该国沿海M地设立汽车生产基地,该项目工厂投产后,带动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口有1万余人,其50%以上的产品将供出口,年出口金额约为10亿美元。图2示意该国及M地的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中资企业在该国M地设立汽车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4.北京汽车集团合资企业工厂选址在M地的主导因素是
5.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为工作时间,在该国的中资企业与中国北汽集团,同一天中同时处于工作状态的时间约为
正确答案
解析
中资企业在国外设汽车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应该符合中资企业的利益,结合材料B选项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阅读题干,找出中资企业的主要目的,B、C选项符合中资企业利益,结合该国经济水平可排除C选项,故B选项正确。
易错点
容易错选成D选项,部分同学可能会受材料“该项目投产后,带动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口有1万余人”影响,会错选为D选项。
正确答案
解析
影响汽车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交通等,结合材料“双方将合资在该国沿海M地设立汽车生产基地其50%以上的产品将供出口”可知布局在M地主要为了沿海交通方便,故C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阅读题干,结合材料“双方将合资在该国沿海M地设立汽车生产基地其50%以上的产品将供出口”可知布局在M地主要为了沿海交通方便,故C选项正确。
易错点
容易错选成A选项,部分同学可能会脱离材料错以为市场为汽车制造业的主导因素。。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位于东一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7个小时,该地的工作时间为8:00-12:00,14:00-18:00时,北京时间为15:00-19:00,21:-第二天凌晨1:00,其中重合的时间15:00-18:00共三个小时,故A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计算出当地所在的时区,然后计算当地与北京时间的时差,找出同一天中北京时间与当地时间共为8:00-12:00和14:00-18:00的共同时间段,应是3小时,故A选项正确。
易错点
时区计算容易出错。
根据夏季平均气温,划分中国不同类型的避暑区如图4所示。读图4完成8~9题。
8.影响甲类型与乙类型避暑区形成的相同因素是
9.避暑时,最应携带防晒物品的避暑区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甲类型与乙类型避暑区形成的相同因素是海拔高,故B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阅读题干,结合图4,根据地形可以得出B选项正确。
易错点
容易错选成C选项,部分同学可能会错认为云贵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云雨天气。
正确答案
解析
“最应携带防晒物品”应该是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甲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丁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故正确答案为: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阅读题干,结合材料可知应该是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甲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丁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易错点
容易错选成B选项,部分同学可能会纬度高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会错选为B选项(丙地区,距离海洋近,夏季多云雨天气)。
干燥度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反映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图5为海南岛等年日照时数线分布图,读图5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示甲、乙、丙三地干燥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11.关于图中盐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沿岸暖流增温,利于晒盐
③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④产盐最多的季节为春季
⑤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不利于晒盐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可知日照时数甲>乙>丙,一般来讲日照时间越长,干燥度应该越大,故A选项正确;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那么干燥度也应该大,故B选项错误;乙地比丙地距海近,一般来讲应该干燥度更小,但是丙地为迎风坡降水多,干燥度更小,故C选项错误;丙地干燥度最低,但是地形起伏大,并不适于种植业的发展,故D选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读图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A选项中干燥度与太阳日照时数相符合,故A是正确答案。
易错点
容易错选成C选项,部分同学可能会只考虑海陆位置对干燥度的影响,二忽视流地形雨对干燥度的影响,从而错选为C。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图中日照时数可以看出盐场日照时数较长,符合降水少,故①正确;暖流不仅可以增温还会增湿,故②错误;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故潵③正确;夏秋季节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所以春季产盐最多,故④正确;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但台风发生的频率较低,对晒盐的影响有限,故⑤错误;综合选项C最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图可知①地日照时数长,降水应该较少,故①正确,排除B选项;暖流不仅会增温还要考虑暖流的增湿作用,故②错误,排除A选项;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故③正确;夏秋季节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所以春季产盐最多,故④正确;则C选项符合题意。
易错点
容易错选B答案,错以为盐场位于迎风坡,则①错误,选项中排除ACD,错选为B。
图1为1995年以来我国三种资源进口依赖度曲线统计图。读图1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三种资源进口依赖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2.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我国资源进口依赖度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材料,读图可知A选项,1995年至2013年铁矿石资源进口依赖度波动上升,而非逐年增加,故A选项错误;B选项,2001年铁矿石进口比例低于原油进口比例和铜矿石进口比例,但不知总量的前提下无法确定铁矿石需求量小于原油和铜矿石,故B选项错误;C选项,2006年铜矿石的进口比例低于2001年,但需求量不一定,故C选项错误;D选项,由图可知2008年石油进口比例超过50%之后比例一直上升,故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阅读题干,读图与选项进行比较,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
易错点
容易错选成B选项,部分同学可能会错以为进口比例低,数量就少;或错选C,以为进口比例低就是需求量少(也有可能是国内供给量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决资源短缺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开源”可以是通过科技寻找替代品,也可以是寻找新的“来源”,“节流”可以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ABCD均属于“开源节流”的具体措施,但题目中限定“不能降低我国资源进口依赖度”选项中B符合题意,B选项虽属于“开源”,但其增加资源的进口渠道任然属于对进口的依赖,故选B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阅读题干,由于选出“不符合的”,故ABCD四项均要仔细阅读,可知四项均为应对资源短缺的方法或措施,结合题干“不能降低我国资源进口依赖度”选项中B符合题意。
易错点
容易错选成A选项,部分同学可能会错以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是要使用资源,就不能减少依赖度,而事实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少使用资源。
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一人口迁出率。图3示意我国2012年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城市化率线性关系。读图3回答6~7题。
6.据图可知
7.关于黑龙江人口净迁移率和城市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据图可知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没有正相关的关系例如西藏,故A选项错误;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从农村迁往城市,对于迁出地减少了农村人口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对于迁入地增加了城市人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故B选项正确;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应该是上海而不是北京,故C选项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贵州人口迁出率最高,故D选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易错点
容易错选成D选项,部分同学可能会错以为人口净迁移率最低,人口迁出率就最低。
正确答案
解析
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故A选项正确;气候不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B选项错误;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城市人口比例大,不是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故C选项错误;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与国有重工业企业有关,第三产业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故D选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阅读题干,根据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为经济因素,直选A选项即可。
易错点
容易错选成B选项,部分同学可能会受黑龙江纬度高,气候寒冷的影响而错选B答案。
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玛卡是一种原产拉美地区4000米以上高山的野生植物,忌高温和涝洼积水,因其生存条件恶劣,使其大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形成品质极佳药材。近年来,我国云南的某些坝子地区采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玛卡种植,其产出的玛卡药材品质不及原产地。图9示意玛卡原产地所在国家的位置示意图。图10为玛卡。
16.概述图9所示国家东西部地区河流
特征的差异。
17.比较分析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18.简述该国玛卡种植地区,并比较分析该国与我国云南所产玛卡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东部地区河网密布,西部地区河流短小、众多;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动,西部自东向西注入海洋, 东部河流水量大,西部河流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解析
由图可知:东部地区河网密布,西部地区河流短小、众多;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动,西部自东向西注入海洋,东部河流水量大,西部河流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图中逐一找出河流的流程、流量、流速、流向、年际变化、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进行回答即可。
易错点
容易漏答知识点,既回答不完整。
正确答案
气温:甲丙气温高,乙地气温低原因:乙地为山地,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甲地降水少,乙、丙降水多原因:甲地地处信风带背风坡,降水少;乙地区为山地,多地形雨;丙地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
解析
气候特征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温度,一个是降水。据图可知气温:甲丙气温高,乙地气温低原因:乙地为山地,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甲地降水少,乙、丙降水多原因:甲地地处信风带背风坡,降水少;乙地区为山地,多地形雨;丙地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候特征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温度,一个是降水。将甲乙丙三地的气温,降水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原因即可,主要考虑乙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易错点
忽略乙地的地势,判断错误乙地的温度。
正确答案
种植地区:种植在该国的中部山地地区;
地形:该国坡地地形,利于排水,云南坝子地形,地形平坦,易积水;气候:该国高山山地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光照充足,云南高山山地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该国野生地区,土壤养分充足,云南坝子地区,土壤多次种植作物,土壤养分低。
解析
由材料可知玛卡生长在4000米以上,故种植地区:种植在该国的中部山地地区;结合材料中玛卡的生长习性将云南和该国进行对比:地形:该国坡地地形,利于排水,云南坝子地形,地形平坦,易积水;气候:该国高山山地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光照充足,云南高山山地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该国野生地区,土壤养分充足,云南坝子地区,土壤多次种植作物,土壤养分低。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材料可知玛卡生长在4000米以上,总结出玛卡的种植区应该在山区;云南的玛卡没有原产地好,应该从才两种提到的玛卡的喜好逐一比较云南和该国的差异。
易错点
忽视材料,对玛卡的分布不知该如何回答。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在近海滩涂、低河漫滩草层植被的优势种群,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地区。 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行业,近年来还可用于生物制剂。 图8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区,20世纪70年代,该地苇场每年大约需要劳动力3万人,90年代末外来雇工人数达5万人。2004年前后芦苇收割开始普遍使用割灌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芦苇已成为该地重要的栽培经济作物。
12.简析图示地区成为世界面积最大芦苇荡的自然原因。
13.说明芦苇近几年才成为该地栽培经济作物的原因。
14.简述该地大力发展芦苇种植的意义。
15.收割后的芦苇塘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来提高产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地处温带,温度适宜;大凌河和双台子河汇水区域,地势低洼,形成面积广阔的浅水区域;河流下游泥沙有机质沉积丰富(或河流下游地区为盐碱土壤,适于芦苇生长)。
解析
首先阅读题干,中“成为世界面积最大芦苇荡的自然原因”重点在自然原因上,通常应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相关方面考虑作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阅读题干,中“自然原因”重点在自然原因上,通常应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相关方面考虑作答。
易错点
容易漏答知识点,既回答不完整。
正确答案
:近年来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或机械化取代人工收割);随着芦苇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解析
阅读题干“近几年”“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作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阅读题干,结合材料中“2004年前后芦苇收割开始普遍使用割灌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芦苇已成为该地重要的栽培经济作物”。
易错点
容易漏答知识点,既回答不完整。
正确答案
:芦苇为造纸、建材和制药工业提供原料,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或所形成的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生态价值: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解析
芦苇种植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一个是社会经济方面:芦苇为造纸、建材和制药工业提供原料,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另一个是生态方面: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或所形成的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生态价值:。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芦苇种植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一个是社会经济方面,另一个是生态方面。
易错点
容易漏答知识点,既回答不完整。
正确答案
赞同:可以消灭病虫害;提高地表温度利于春芽萌生;改善地表生长环境。
不赞同:不利于秸秆还田,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大气(易引发火灾)。
解析
本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自选观点,并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自选观点,并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易错点
观点不明确会丢分,或理由不能支持观点,既不能自圆其说。
19.【自然灾害与防治】
严寒灾害是我国吉林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图12为吉林省各地平均严寒灾害出现次数图,图13为吉林省严寒灾害发生时间统计图,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吉林省严寒灾害的时空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特征:吉林省的西北地区、东部地区严寒灾害出现次数较少,中部地区严寒出现次数较多;严寒灾害出现的次数在12月中旬后明显增加,1月中旬出现次数最大,2月中旬以后出现很少
预防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制定严寒灾害应急方案,建立严寒灾害保险机制等(其他措施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
读图进行分析,总结可知吉林省的西北地区、东部地区严寒灾害出现次数较少,中部地区严寒出现次数较多;严寒灾害出现的次数在12月中旬后明显增加,1月中旬出现次数最大,2月中旬以后出现很少,对于气象灾害的预防一般措施包括:加强监测与预报,制定严寒灾害应急方案,建立严寒灾害保险机制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读图进行分析,总结出严寒灾害的分布,对于气象灾害的预防一般措施包括:加强监测与预报,制定严寒灾害应急方案,建立严寒灾害保险机制等。
易错点
不能准确读图,或读图后不能准确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