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一条关于“美联航890航班穿越了”的新闻在网络上火了。该航班联系上海和旧金山(西八区)两城市,2017年起飞,2016年到达,飞行时间11个小时。据此回答1~2题。
1.飞机起飞时,太平洋上的日照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
2.关于该次航班的叙述,正确的是( )
当海面有空气平流运动时,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产生温度差异,空气和海面之间发生热量交换,空气达到饱和状态而形成雾,海雾的发生和洋流的运动密切相关。图2为图3中AB航线附近海域海雾时空分布图(图中数值越大,出现海雾的频率越高),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AB航线附近海域海雾时空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6.关于B附近海域海雾的状况,理解正确的是( )
图4是我国贵州某地地质地形图(从①~⑤,岩层年龄由老到新),该地大部分地区已开辟为梯田。读图4,回答7~8题。
7.K岩石最有可能是( )
8.有关该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7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墙,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读图7,回答13~14题。
13.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能位于( )
14.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特大型钢企,其优势产品是硅钢和重轨,这几年亏损严重。宝钢的优势产品是汽车板和家电板,附加值高,利润丰厚。2016年9月,武钢和宝钢合并重组,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读“长江沿江地带钢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图9),回答17~18题。
17.与武钢相比,宝钢的优势有( )
18.有关武钢和宝钢合并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七下八上”是指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气象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多雨时期。读中国雨带进程示意图(图1),回答3~4题。
3.与“七下八上”多雨期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4.“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各地与其面临的气象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图5是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政策)下中国人口结构预测图,图6是2013年实行二孩政策下中国人口结构预测图。据此回答9~10题。
9.与独生子女政策相比,实行二孩政策下中国人口( )
10.绘制不同区域的人口结构预测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表1是2007-2015年间我国及部分省(区)城市化水平(%)变化表。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表1:
11.2007年以来( )
12.2007年以来,内蒙古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全国的原因,主要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③生态保护政策的影响 ④外省迁入人口多
全球化指数Gi=(Ti+Fi)/2(Ti为区域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Fi为实际利用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全球化指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读江苏三大区域2000-2009年经济全球化指数比较图(图8)及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表2),据此回答15~16题。
15.三大区域相比,苏南全球化指数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16.下列有利于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图11),回答21~22题。
21.红军长征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
22.红军长征过程中走过的水草地,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我国在东北和华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一些玉米制种基地,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并不能提供理想的制种条件。图12为现代农业种、粮分工示意图,据此回答23~24题。
23.河西走廊相对于东北、华北玉米制种的优越条件是( )
24.发展现代农业种、粮分工的意义有(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图13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湖是非洲第四大湖,为内流湖,是一个淡水湖。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雨季时可达2.2万平方千米,旱季时可缩小一半以上。近年来,湖泊面积急剧缩小,到了2007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宽广的湖面也没有如期伸展。
27.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 ▲ , 影响该地区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3分)
28.乙地气候类型是 ▲ ;当乙地盛行西南风时,丁地的气候特征是 ▲ ;从乙到丁自然植被变化形成的基础是 ▲ 。(3分)
29.甲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湖泊面积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 。近年来,造成该湖湖面缩小的原因有 ▲ 。(4分)
30.为避免甲湖干涸,沿岸国家应采取哪些合理的应对措施? ▲ (3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川藏铁路2014年开始建设,计划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全长1629千米。该铁路客货兼运,施工难度大,难度最大的路段是康定—林芝段,建成后全程耗时只需8小时。
材料二:西藏的主要物质支持区是四川盆地,拉萨—林芝一带是西藏人口最多的区域。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藏语意为“太阳宝座”,指太阳升起的地方。
材料三:图14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图15为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31.川藏铁路沿线清洁能源丰富,主要包括 ▲ 、 ▲ 。(2分)
32.从自然条件看,川藏铁路建设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 、 ▲ 、 ▲ 等。(3分)
33.林芝被称为“太阳宝座”的原因是 ▲ 。(2分)
34.有人建议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修建水电站,是否可行? ▲ 请说明理由。 ▲ (3分)
35.有专家说,川藏铁路建设的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说说该专家的推断依据。 ▲ (3分)
城乡规划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分别是: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以及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围绕“创新”和“生态”两大主线,重视“产业集聚力”和“新型城镇化推动力”两大动力,走现代化、市场化、绿色化的发展路径。
材料二:图18为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图。
45.江北新区的空间形态为 ▲ ,其新型城镇发展带的分布特点是 ▲ (2分)
46.规划区生态廊道的作用是 ▲ 。(3分)
47.分析江北新区对南京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意义。 ▲ (3分)
48.从保护大气环境角度看,江北新区中南京化工园的布局是否合理,试阐述理由。
▲ (2分)
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2016年7月在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中,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遗产和“湖北神农架”遗产申遗成功。神农架分布着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原始森林,是中国大蝾螈、川金丝猴、云豹等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神农架是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在植物学研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花山岩画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区的陡峭岩壁上,38处岩画展现的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骆越族人生活和宗教仪式的场景。
材料二:图19为甲、乙两处遗产分布示意图。
49.甲乙两处世界遗产从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看分别是 ▲ 、 ▲ 。(2分)
50.南京某高校历史系学生准备毕业论文,请你为他在两地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目的地,并说明理由。 ▲ (4分)
51.与乙地相比,甲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有 ▲ ,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 。(4分)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效率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其中“产出”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投入”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及它们所造成的环境负荷。读2011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的国际比较表(表3),回答25~26题。
25.据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6.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效率的合理途径有(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一带一路”沿线地方战略目标明确,重点开发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著名侨乡。90年代以来,泉州工业迅猛发展,经济总量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晋江鞋业、石狮服装、德化陶瓷等。泉州市的中国名牌数量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前列。但近年来工业发展面临困境,增长趋缓。
材料二:图16为“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
36.完成表格。(3分)
37.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其重点开发的优势产业有 ▲ 、 ▲ 、 ▲ 。(3分)
38.根据材料,分析泉州发展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 。请你为谋求泉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 (5分)
39.试简述“一带一路”建设对西安的意义。 ▲ (3分)
海洋地理
图17为东海及其附近海底地形图和海底地形剖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40.台湾岛东西两侧的海底地形分别是 ▲ 、 ▲ 。(2分)
41.据图分析,甲地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42.乙处海水盐度最低出现在 ▲ 季,原因是 ▲ 。(2分)
43.冲绳海槽及琉球群岛的成因是 ▲ ,该处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 ▲ 。(2分)
44.甲地以南的海岸类型主要是 ▲ ,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式为 ▲ 。(2分)
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图20为2015年我国十大流域地表水水质统计图。
材料二:我国水质标准规定:Ⅰ、Ⅱ类水质可用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等;Ⅲ类水质可用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产养殖区;Ⅳ类水质可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Ⅴ类水质可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劣Ⅴ类水质除调节局部气候外,几乎无使用功能。
52.据图分析,我国十大流域地表水水质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2分)
53.导致我国水污染的原因有 ▲ 。针对我国的国情,国家可实施的环境管理手段有
▲ 、 ▲ (4分)
54.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缓解珠江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有 ▲ (4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