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松原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图,回答1—3题。

1. 关于P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区域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P区域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P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P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P区域所在的地区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太平洋

D北美洲

3. 图中a、b、c、d四段长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a<c<b=d

Bc>a<d<b

Cb>d>a>c

Dd=b>a=c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东半球的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为160°E-180°-20°W。由图可判读P区域经度为5°W-0°之间,所以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是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图可知,P区域纬度由南向北增大,可判读P区域为北半球。所以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半球的判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回忆再现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界限和范围;然后根据图文信息判读P区域的经纬度范围,进而确定正确答案。

易错点

东西半球分界线弄错,错认为是0°和180°;不能根据纬度的增大方向判读南北纬。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P区域经度范围在5°W-0°之间,纬度范围在20°N和25°N之间。根据七大洲的位置可判读该区域位于非洲,故B正确。欧洲基本上全部在40°N以北,纬度不符合,故A错。太平洋有180°经线穿过,经度相差太大,故C错。北美洲大致是120°W和60°W穿过,也不符合,故D错。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经纬网坐标进行空间定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高中阶段不可能要求学生记住所有经纬线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根据特殊经纬线做参照物来进行空间定位。例如赤道横穿非洲中部,20°E纵穿非洲中部;60°E经线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0°经线穿过欧洲西部;120°E和150°E经线穿过澳大利亚等等。然后根据图判读P区域的位置为5°W-0°之间,20°N和25°N之间,距离赤道和20°E经线近。进而判读在非洲。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图判读P区域的经纬度位置;不知道各大洲的位置。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一个经线圈的长度大致和赤道的长度相等,所以1°的经线长大致等于1°的赤道长,大致是111KM。而全球的纬线中,赤道最长,其它纬线都比赤道要短,且距离赤道越远,纬线圈越短。根据图可知:a离赤道最远,长度最短。其次是c,长度都小于赤道长;而b、d都在经线圈上,且纬度间隔相等,等长,且长度大于ca。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经线和纬线的长度计算。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根据所学知识判读经线和纬线的长度,回忆再现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赤道最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然后根据图文信息可知bd在经线上,且间隔相等,故长度相等,ac在纬线上,虽经度间隔也相等,但a离赤道更远,故最短。由此判读正确答案。

易错点

不知道纬线长度的变化特点;不知道经线圈的长度和赤道长度大致相等。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6—7题。

6.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7.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米

B550米

C385米

D632米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多发育在山谷中,而山谷地势较两侧低,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起,说明在该图上东南高西北低,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或者根据一句规律可很快判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起方向相反”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河流流向为载体考查等高线的判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该题左上角的指向标判读方向;然后根据河流发育在山谷中,且从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判读河流经过的地方为山谷;接着根据山谷等高线的凸起方向判读海拔高低,进而结合方向判读河流流向。或者直接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起方向相反”判读。

易错点

忽视该图左上角的指向标,导致方向判读错误。判读方向的三种情况:1、有经纬网的按经纬网指示方向;2、有指向标按指向标确定方向;3、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读。不会判读等高线图,判读不出河流流向。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结合图文信息,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a的等高线数值为200米,b的数值为500米。XY分别是位于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特殊地方,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判读原则,可判出X的数值范围大于100米、小于200米;Y的数值范围大于500米、小于600米。然后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交叉相减可得出XY之间的相对高差为大于300米,小于500米。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385米在这个范围内,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等高线判读为载体,考查相对高差的计算。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根据等值线的一般特点判读出ab的数值,然后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判读原则,判读出XY的取值范围;接着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交叉相减得出XY之间的高差范围;进而判读四个选项数值哪一个在这个范围之内即为正确答案。

易错点

不能根据等值线的一般特点判读出ab的数值(等值线符合一般渐变的规律,要上升都上升、要下降都下降);不能判读当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出现闭合的等值线时该如何判读;不会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差。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2014年11月14日当地时间 晚9时50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夜色中乘机到达甲国城市布里斯班,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开始了为期10天的国事访问。据此完成8—9题。

8.习主席到达布里斯班时,世界时(中时区区时)为( )

A14日19:50

B13日23:50

C14日7:50

D14日11:50

9.在习主席此次访问期间(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B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快

C布里斯班的昼长将逐渐变长

D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世界时即中时区的区时,也就是零时区的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根据题意可知,当习主席到达布里斯班时,布里斯班的地方时为11月14日晚9时50分,因为布里斯班在150°E附近,所以可以判读150°E经线的时间为(即东十区的区时)11月14日晚9时50分;然后根据零时区在东十区的西边,且相差十个十区,即相差十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判读原则可得出中时区的时间为11月14日11:50,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意义(时间计算)。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时区即是零时区;然后根据布里斯班在150°E经线附近判读布里斯班所在的时区;然后根据经纬线定东西判读零时区在东十区的西边,且相差十个时区;最后根据根据“东加西减”的判读原则计算出零时区的区时。

易错点

不知道中时区即是零时区;不能根据150°E判读布里斯班所在的时区;时间计算的方法不清楚。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可知习主席此次访问的时间为2014年11月14日到2014年11月24日,这个时间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故A错。地球自转的速度不会变化,公转的速度逐渐变快,故B错。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各地昼逐渐变长,布里斯班的昼长也将逐渐变长,故C正确。北印度洋在北半球,该季节盛行东北季风,故D错。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对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习主席此次访问的时间判读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然后判读南北半球的季节;进而判读不同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最后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的干扰。

易错点

不能判读出该时期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进而影响季节的判读;不能根据季节判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马虎看错B选项而误选。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10—12题

10.若此山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

Aa

Bb

Cc

Dd

11.

此处有森林带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

A蒸发小,湿度大

B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

C位于冬季风背风坡,生长期长

D海拔高,人类活动影响小

12.

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流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和图上的纬度可以判出该山地为新疆的天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山南坡为阳坡、背风坡;北坡为阴坡、迎风坡。然后根据图上的地形剖面和降水量可知b地降水量最丰富,且海拔较高,蒸发较弱,故最有可能分布森林,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该地为新疆天山地区,天山山脚下因为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温带荒漠,不适合森林生长;另外再根据植被生长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天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旱缺水,所以在降水较多的地方可能分布森林。

易错点

不知道森林的分布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且主要受水分的影响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b地有森林分布是因为该地为天山迎风坡,降水最多,湿度大,满足森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再加上该地位于阴坡,光照较弱,蒸发量较小,有利于水分保存。故适宜森林生长。故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天山森林分布为载体,考查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思考影响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和温度;然后结合图文信息判读该地位于新疆天山地区,干旱缺水。b地位于天山阴坡,光照较弱,蒸发量较小,利于水分保持,故选A。该地位于阴坡,光照条件并不好,故B错。该地位于天山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故C错。森林分布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且该地海拔并不高,人类活动也可以影响到,故D错。

易错点

影响森林分布的因素不明确;判读不出该地的地理位置,进而影响判读;受D选项干扰。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且气温越高、融雪越多,雪线越高;降水越多、积雪越多,雪线越低。而该地为天山,南坡为阳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且南坡同时也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雪线高。北坡为阴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且北坡同时也处于迎风坡,降水较多,故雪线低。故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和上题的信息,判读该地为天山山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确定天山南坡为阳坡和背风坡、北坡为阴坡和迎风坡;接着回忆再现雪线的高低与气温和降水有关,进而判读正确答案。

易错点

不能有效的判读该地的地形;不能确定天山哪一侧是迎风坡、哪一侧是背风坡;不清楚影响雪线的因素。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下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0,请读图后完成16—18小题。

16.该图比例尺约为( )

A1:111 00O 000

B1: 222 000 000

C1:22 200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1千米

17.此刻太阳直射在点的地理坐标为( )

A100N,00

B200N,00

C200N,1800

D100N,1800

18.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极黄河站处于极夜时期

B我国南极长城站处于极夜时期

C东行油轮在斯里兰卡南部顺风顺水

D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带是小麦收获季节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从图上可以看出图上1cm所代表的实际距离大致为20°的经线的长度,所以实际距离大约为20°×111km=2220km=222000000cm。所以B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经纬线的长度为载体考查比例尺的计算。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图上信息可以读出图上1cm所代表的实际距离大致为20°的经线的长度;最后注意实际距离的计算以及单位换算,1km=1000m=100000cm。

易错点

不能跟据图找出图上1cm所代表的实际距离;不知道1°的经线的长大致为111km;单位换算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此时全球处在同一日期,可以推出180°经线和0:00经线重合,即180°经线的时间为半夜0:00;由此可知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即为0°经线,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0°经线。再根据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可知ABC为晨昏线,再加上180°经线的时间为半夜0:00,可知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可以推测70°N刚好出现极昼,由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是互余的可知直射点的纬度为20°N,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直射点坐标的判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题意判读昼夜分布,然后得出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直射点在北半球,进而确定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是70°N,得出直射点的纬度;接着根据全球处于同一天可得出180°经线和0:00经线重合,进而确定地方时是12:00的经线,然后确定坐标。

易错点

不能根据极昼极夜的范围判读直射点的纬度;不能根据晨昏线判读时间;不知道地方时是12:00的经线就是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上题可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可判读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黄河站处于极昼时期,故A错。我国南极长城站在南极圈到南回归线之间,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B错。斯里兰卡在北印度洋,北印度洋夏季吹西南季风,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从西向东行的邮轮顺风顺水,故C正确。澳大利亚该季节为冬季,小麦不可能是收获的季节,可能是播种的季节,故D错。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季节南北半球地理环境的不同。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需要根据图文信息判读季节,然后结合所学地理知识逐项判读对错。需要注意的是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是夏季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逆时针方向流动;长城站在极圈以外,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最后澳大利亚种小麦的位置和我国华北平原的纬度相似,区别是澳大利亚在南半球、华北平原在北半球,小麦种植和收获的时间相反。

易错点

不能根据题干获取有用信息导致季节判错;不知道我国南极长城站的位置;看错C选项;不知道澳大利亚种植和收获小麦的时间。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下图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

读图回答21—23题。

21.此季节,该地区( )

A温和多雨

B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盛行东南风

22.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B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C北岸泥沙淤积较多

D河流冰期较长

23.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B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D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上指向标和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且位于30°S到40°S之间的大陆西岸;由此可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然后根据R河正值汛期,可知该地正值冬季,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该地位于南半球的30°S到40°S之间的大陆西岸;由此可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然后根据R和正值汛期,可知该地正值冬季,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故C错误。该季节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故A正确。地中海气候区水平方向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B错。该地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故D错。

易错点

不能根据指向标判读该区域的大致纬度范围;不熟悉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不知道地中海气候冬季的特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上指向标和等高线高度可知,该河流自东向西流,故A错。并且此时R河此时正值丰水期,河水水位高,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故B错。因为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左偏,因为河流是自东向西流的,所以南岸侵蚀严重,北岸沉积泥沙多,故C错。该地位于亚热带,最低月月均温大于0°,河流没有结冰期,故D错。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南半球冬季时河流的基本情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河流流向和该地为南半球冬季;然后结合南半球地中海气候的实际情况区分河流补给关系及结冰期。最后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来确定该河流北岸沉积,南岸侵蚀。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图文信息判读河流流向;不熟悉河流丰水期时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河流水文特征不熟悉;不能明确判读地转偏向力。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地层示意图可以判读①处地层向上拱起为背斜,②处地层向下凹陷为向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背斜由于岩层向上拱起,是天然的储油气构造,天然的采石场,适合开挖隧道。故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向背斜的基本特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地层示意图可以判读①处为背斜,②处为向斜;根据等高线分布图可判读出①处为山谷,②处为山峰,故A错误。图中地貌有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也有外力作用侵蚀形成的背斜谷,所以图示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故B错,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岩层断裂,容易开挖隧道,且地下水会沿岩层向两侧下渗,不会淹没隧道;而向斜岩层受挤压,坚硬不易开挖隧道,且容易渗水淹没隧道,故C错。

易错点

不能根据地层判读向背斜;不知道向背斜的基本特点。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读图回答24—26题。

24.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

25.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

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

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

26.若某地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与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该地一年中

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21.5°

B23.5°

C45°

D47°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图文可知,夏季时里斯本的气温比雅典低,最可能的原因是里斯本位于大西洋沿岸,附近有加那利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温度低,故D正确,B错误。从图上可以看出里斯本和雅典纬度大致相当,夏季时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不是温度差异的因素,故C错。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没有盛行风,故A错。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地中海气候内部不同地方的气温差异。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该地地理位置,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判读该地气候类型,分析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不受盛行风控制;然后根据两地同受副高控制,不是两地温度差异的原因而排除C。最后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洋流基本模式图判读正确答案。

易错点

不能准确定位该地的位置;洋流基本模式不熟悉;不知道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两地纬度位置基本相同,故A错。两地都位于沿海,地势高差较小,故C错。两地都距海近,故D错。然后根据里斯本在大西洋沿岸受西风影响大,降雨多;而雅典相较里斯本,距大西洋远,受西风影响较弱,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根据里斯本和雅典两地降水量的差异,考查影响降水量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两地的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都比较相似,所以判读AC不是影响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影响降水量的因素主要受大气环流、洋流、地形、距海远近的因素的影响,判断雅典降水少是因为距离大西洋较远,受西风影响较弱,故选B。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图文信息判读两地的纬度位置和地势高低而错选AC;容易受D选项干扰。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该题可分两步来讨论:1、假设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为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所以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肯定大于90°,故判读该地不可能在回归线之间。2、因为该地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那么一定在北回归线到北极点之间,或者南回归线到南极点之间,当某地在这个范围时,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和最小的时间分别是夏至和冬至的时间,故可根据夏至和冬至正午太阳高度之和等于90°,可计算出当地纬度为45°,不论是南纬还是北纬45°,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都是21.5°,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方;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然后根据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等于90°判读该地的纬度;最后计算该地冬至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

易错点

不知道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分布规律;不会根据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等于90°判读该地的纬度;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读下面三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4—5题。

4.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5.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

B②地所在海区盛行季风洋流

C⑤地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D③地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第一幅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视图,可判读①地的坐标为(30°S、30°W)、②地为(0°、0°)。第二幅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极视图的一部分,可判读③的坐标为(30°E、30°N).第三幅图为“矩形图”,矩形图为变形图,相当于侧视图,但把高纬地区变形的和低纬地区一样,可判读④的坐标为(30°S、30°W) ⑤地为(60°N、90°E).由此可知坐标相同的两点是①④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经纬网地图上地理坐标的判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没有捷径,需首先判读出五个地方的坐标,然后找出坐标相同的两个点即可。

易错点

不能判读常见的这些经纬网图,五地的坐标判读不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①地坐标为(30°S、30°W),根据所学知识判读,该地位于大西洋,而世界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故A错。②地坐标为(0°、0°),位于大西洋,所在海区没有季风洋流,故B错。③的坐标为(30°E、30°N),大致位于埃及开罗附近,不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故D错。⑤地坐标为(60°N、90°E),位于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地理坐标进行空间定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需要根据图文信息判读五个地点所在的坐标,以主要经纬线为参照判读大致地方,进而根据所在地方的实际情况判读对错。

易错点

五个地点地理坐标判读不准;不能根据坐标判读所在地方,对所在地方的地理概况不熟悉。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日,可能在7月初

B该日,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南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昼长夜短

14.甲地日落时刻为( )

A19时

B17时

C18时

D20时

15.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图文信息可知,70°N该日0:00点日出,说明刚好出现极昼。70°S该日12::00点日出,说明刚好出现极夜。由此可判读该日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该日可能在7月,故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某日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日出时刻为载体,考查不同半球昼夜长短变化和学生读图能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该日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大致月份为6、7月左右。该日,全球各地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故B错。该季节尼罗河正值丰水期(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流经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该季节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正值湿季,降水多),故C错。该季节为南半球的冬季,故马达加斯加岛昼短夜长,故D错。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图文信息判读日期;不知道不同季节日出方位不同。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同一条纬线上日出时间是相同的,日落时间也是相同的。从图中可知甲地7:00日出,可以算出上午即日出到正午12:00的时间差是5个小时,那么下午即12:00到日落也是5个小时,所以甲地日落时刻为17时。或者根据日出等于12减去昼长的一半,可以计算出昼长,再根据日落等于12加上昼长的一半,也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再着还可以根据同一个地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之和等于24小时,也可以计算出答案。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日出日落和昼长的计算。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甲地的日出为7:00;然后根据日出日落和昼长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昼长和日落。也可以根据一些常用的小规律来计算。

易错点

不知道同一条纬线上昼长相同,日出日落的时间也相同;不会根据日出算日落。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北纬70°纬线刚好出现极昼,可判读该日为北半球的夏季;该日全球各地昼长北纬70°到北极点昼长最长,为24小时;然后从70°N到70°S之间昼长越来越短,且到70°S时刚好出现极夜。现在根据题意可知某地昼长比甲地略短,可知某地在甲地南方。然后根据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可知两地同在晨线上,由此可判读某地在甲地的东方。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日出时间和昼长变化为载体,考查学生读图判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不同纬度的日出时间判读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昼长由北向南逐渐变短(极昼极夜区除外),判读某地和甲地的南北关系;然后根据两地同时日出,可知两地同在晨线上,根据夏季时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可知,昼长比甲地短又同时日出的地方,肯定在甲地的东部;进而判读某地在甲地的东南方。

易错点

不能根据昼长判读南北方向;不能根据同时日出判读东西方向。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泥沙增多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①地为河流的一段,并且河流是由西北流向东南,最后入海;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起方向相反这个小规律,可以判读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西北方向,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流向和等高线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山谷的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起,即向河流上游方向凸起;然后根据图文信息可知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进而确定等高线凸起方向为西北方向。

易错点

不知道河流发育在山谷中;不明白山谷的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起,即向河流上游凸起。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说明沿海区域海拔较以前变高,最可能的原因是泥沙沉积过多导致的,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以等值线的判读为载体,考查学生推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可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说明沿海区域海拔较以前变高。而AB选项都会使沿海地区海拔变低,深度变深,故排除。D选项,沿海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也会导致海浪侵蚀加大,海岸线后退,沿海等深线将向西移,故排除。

易错点

不能根据等深线的变化判读沿海海拔的高低;不知道沿海海拔变高的原因。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 5°W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回答27—28题。

27.据图可以推知此时( )

A甲乙日期相同

B丙地出现极昼

C北京夕阳西斜

D悉尼日出东南

28.假设有一架客机从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飞机的飞行方向为( )

A先往东北再往东南

B正西

C先往正北再往正南

D正东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的昼夜分布状况可知,30°N纬线该日昼长为13个小时,夜长为11个小时,昼长夜短,;判读该日为北半球的夏季,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然后根据7. 5°W经线上该日的昼夜分布状况可知,丙地为70°N,则可推测丙地可能出现极昼,故B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根据两条经纬线上昼夜分布情况,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和日出日落方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30°N纬线圈的昼夜分布状况可判读该日大致日期;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丙地的位置及可能出现极昼。由30°N纬线圈的昼夜分布状况可知,该时刻地方时为0:00的经线在甲乙两地之间,因为0:00经线是日期变更线,所以可判读甲乙不属于同一日期,故A错。由30°N纬线上昼夜分布状况图可知,75°E经线的时间大致为5:00左右,进而可判读北京时间大致为8:00左右,故C错。因为该日为北半球的夏季,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D错。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图文信息判读该日大致日期;日出日落方位和日期判读不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北半球,且甲乙两地之间的经度间隔为165°,为劣弧,根据“劣弧定东西”可判读乙地在甲地的正东方向;根据判读最短航线的“大圆原则”可知飞机的飞行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最短航行的判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甲乙都在30°N纬线上,可知甲乙都在北半球;然后根据甲乙之间的经度间隔,可判读乙地在甲地的正东;最后根据“大圆原则”判读甲乙两地之间最短航线的方向。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图文信息判读甲乙的位置关系;不熟悉最短航线的判读方法。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下图左是“风向标示意图”,下图右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此时,Q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0.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右图中风向标的朝向,可以看出水平气流向中心汇聚,判读出该地北部为低压中心,且根据风向偏转的方向可以判读该地为北半球,然后根据三条等压线的关系,可以得出Q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应该是由东南指向西北,再加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判读Q地的风向为西南风,故C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风向标可以判读出高低压中心;然后根据风向的偏转方向判读该地为北半球;然后过Q地做Q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后根据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判读Q点的风向。

易错点

基础知识不准确,不能根据风向标判读高低压中心和半球,进而影响Q地的风向判读;不知道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关系,可以看出M、N两处为低压槽,易形成锋面,出现阴雨天气,M处为冷锋,N处为暖锋,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但M在冷锋的锋前,为晴朗天气,排除A。N处位于暖锋锋前,容易形成阴雨天气,故B正确。P地是高压中心,为晴朗天气,故C错。Q处此刻被单一暖气团控制,为晴暖天气,故排除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锋面气旋为载体,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天气状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从图中的风向可以判读此图应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然后根据锋面气旋的低压槽线处容易形成锋面,判读MNPQ四地的位置和天气状况;进而确定只有N地出现阴雨天气。

易错点

不会根据风向判读半球;不会判读锋面气旋的基本特征;对常见天气系统的基础知识不熟悉。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4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3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2分)

3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4分)

3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南岭(1分) 武夷山脉(1分)

解析

根据区域地图形状和经纬度范围,可判读该地为我国南方地区;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可知此时为夏季,夏季时沿海受海洋影响,温度较低,越向内陆去,温度越高。根据这个规律结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判读AB两地的温度都比周围温度要低,进而判读AB为山地,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判读A地为南岭,B地为武夷山。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空间定位和地形温度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根据区域地图形状和经纬度范围,空间定位;然后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判读AB两地的温度都比周围温度要低,进而判读AB为山地;最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判读AB地形。

易错点

空间定位不准;不知道夏季时沿海温度较内陆温度低;不知道气温的变化与纬度、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因素有关。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武夷山脉东侧降水量大于西侧降水量(2分) 因为山脉东侧距海近,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山脉西侧距海较远, 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2分)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夷山位于我国福建省和江西省的交界处,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武夷山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而我国夏季风(东南风)从低纬海洋吹向高纬陆地,带来充足水汽,再加上受武夷山的阻挡,在武夷山东侧形成大量降水。而武夷山的西侧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再加上东侧相对距海更近,受海洋影响更大,西侧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所以武夷山东侧降水量大于西侧降水量。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该地为武夷山;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判读武夷山的走向和处的气候区;进而根据影响降水的因素(对武夷山来说主要是地形和距海远近)判读武夷山东侧是迎风坡且距海近,降水较多。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图上的信息判读B地为武夷山;不熟悉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洋流、距海远近等因素。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E地等温线向低纬(南)突出(2分),主要受地形影响(2分) F地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2分),主要受海陆分布影响(2分)

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E地等温线向低纬(南)突出,F地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根据所学知识空间定位,知道E地为秦岭山区,海拔高,温度低,等温线向低纬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而F地位于沿海,受海陆分布的影响,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EF两地等温线的走向,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忆重现影响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对比分析即可。

易错点

不会叙述等温线的走向特征;不知道影响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有: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则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则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等温线在大陆内部出现弯曲,则主要受地形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结合材料完成34-36题。(12分)

34.描述P、Q铁路沿线地区的地形特征。(4分)

36.Q城市的肉类加工工业非常发达,试分析该地发展肉类加工工业的优势条件。(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铁路沿线地区地形起伏较大(1分);地势西高东低(1分);西部为陡峻的山地,(1分)东部为平坦的平原(1分)。

P城各月气温均比Q城低;(1分)气温年较差P城比Q城小。(1分)

地形(1分) 洋流(1分)

解析

由该区域图的形状和经纬度范围可知该地为南美洲南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上等高线的数值,可知连接PQ两地的铁路经过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陡峻的山地,东部为平坦的平原,沿线地区地形起伏较大。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图表可知,P城各月气温均比Q城低;气温年较差P城比Q城小。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洋流、地形、海陆位置等。对比地图PQ城的位置可知,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且都临海;但海拔高度不同,且P地位于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大,Q地位于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大,所以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洋流。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不同地方温度的差异为载体,考查影响温度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该区域图的形状和经纬度范围判读该地所在的位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侧为拉普拉塔平原;另外也可以根据地图上的等高线来判断地势的高低。最后分地势和地形两个方面表述出来铁路线经过地方的差异即可。35.比较P、Q两城市气温差异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4分)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PQ两地温度的差异;然后根据PQ两地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回忆重现影响温度的因素,对比分析PQ两地温度差异的原因。

易错点

该题设问较简单,且根据地图很容易看出连接PQ两地的铁路经过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陡峻的山地,东部为平坦的平原,沿线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但应注意不要遗漏知识点或者答题不完善。

该题设问比较简单,但须注意图表信息的获取;不清楚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分) 临近潘帕斯草原,牧场面积大,原料丰富(1分);有铁路和海港,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或交通便利(1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且廉价(1分);产品有销往西欧和北美,市场广阔(1分);发展放牧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1分)。(每点1分,答对四点给4分)

解析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1、Q地位于拉普拉塔平原,该地为潘帕斯草原,为世界上最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牧场面积大,原料丰富,适合发展肉类加工工业;2、从图上可以看到,该地有铁路经过,且位于沿海,是海港城市,海运便利,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3、该地位于阿根廷,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且廉价;4、产品主要销往西欧和北美,市场广阔;5、该地发展放牧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依托于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给载体,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该地的地理位置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忆再现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受原料、燃料、土地、水源以及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结合阿根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对比分析阿根廷的优势,分条叙述出来即可。

易错点

本题容易遗漏知识点;不知道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空间定位不准,判读不出该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下图为东半球侧视图,若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回答下列问题:(14分)

3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38.此时东京时间是 。(2分)

39.A点的经度是 ,此日的昼长为 小时。(4分)

40.这一天,南极圈上的日出时间是 。(2分)

41.此时,地球上以 线和 为界,分属两个不同日期。(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10°W,00

解析

由题干可知此图为东半球侧视图,可知该图最左侧的经线为20°W,最右侧经线为160°E。然后根据题干若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可知东西半球分界线的经线圈即为昼夜半球分界线的晨昏圈,可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可推出该日为二分日,直射点的纬度为赤道。然后由东半球和夜半球吻合,可知东半球最中间的经线即70°E经线的时间为0:00,进而可推测12:00经线为110°W经线,即太阳直射点的经线。所以此时直射点的坐标为(110°W,00)。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光照图的判读为载体,考查直射点坐标的确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易错点】不能根据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判读该日为二分日及0:00经线的经度;不知道直射点的经度即地方时为12:00点的经线。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根据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判读该日为二分日,先确定直射点的纬度;然后根据侧视光照图的判读结合“四时法”判读0:00经线的经度;最后根据时间计算得出地方时为12:00点的经线,即可求得直射点的坐标。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时20分

解析

根据上题中直射点的坐标可知:110°W 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即可知道70°E经线的地方时为0:0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京时间为东九区的区时,然后求出70°E经线和东九区之间的经度差为65°,时间相差4小时20分。东九区在70°E的东方然后根据地方时计算的“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求出东经的时间为4:20.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意义中的时间计算。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或者根据上一题的结论,可知某一条经线的时间,然后算出东九区和已知经线之间的经度差并确定两者的位置关系;最后根据“东加西减”的计算原则算出东京时间。

易错点

不会时间计算,不知道东京时间即东九区的区时。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0°W,12小时

解析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A点位于东半球和夜半球最西侧的经线上,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可知该经线为20°W经线。又因为此时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可知东西半球分界线的经线圈即为昼夜半球分界线的晨昏圈,可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可推出该日为二分日,二分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可知A地此日的昼长为12个小时。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坐标的判定及昼夜长短的计算。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该图为东半球的侧视图,可以确定A点的经度为20°W;然后再根据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判读该日为二分日;最后根据二分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可判读A地的昼长和夜长都是12个小时。

易错点

本题设问较简单,但也要主要东西半球划分的经线度数;另外还应注意根据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判读该日为二分日。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6时

解析

由上题可知,该日为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南极圈上也是昼夜平分,即12个小时的昼长、12个小时的夜长,由此可以判定南极圈的日出时间为6时。或者根据一个小规律“春秋二分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即可判定该日全球各地都是6时日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日出时间的计算。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题意可知,此时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判读该日为二分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忆再现二分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判读正确答案。

易错点

本题设问较简单,但须注意根据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判读该日为二分日;还需知道二分日时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和日出日落时间。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70°E 1800/日界线

解析

地球分属两个不同日期时,必须有两条日期变更线才能把日期分开;一条为认为规定的180°经线,另一条为自然形成的半夜0:00的经线;根据题干可知此时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可以得出东半球最中间的经线即为0:00经线,即70°E经线为0:00经线,即为另一条日期变更线。所以此时地球上以70°E和180°经线为界,分属两个不同日期。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以国际日期变更线为载体,考查日期的变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所学知识知道,180°经线和半夜0:00经线即为分开日期的两条国际日期变更线;然后根据180°经线是认为规定的可以确定为一条。然后再根据此时东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可以得出东半球最中间的经线即为0:00经线,即70°E经线为0:00经线,即可确定为另一条日期变更线。

易错点

不知道0:00经线即为另一条日期变更线;不会求0:00经线的度数。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