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天水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精品
|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新疆由于夏季气候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农作物的红色素等固性物质容易积累。新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色作物种植区。近年来,新疆地区利用滴灌技术不但节约了水源,还免去了除草的辛苦。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要扩大红色作物的种植区域,下列最理想的地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山东半岛

2.与大水漫灌相比,滴灌技术免去了除草的辛苦,是因为(  )

A滴灌水量小,不能满足杂草生长

B作物根部以外的地方因缺水不易长草

C持续灌溉,土壤透气性差,草类易死亡

D地表昼夜温差变大,草类难以存活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要扩大红色作物的种植,其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应该与新疆地区相似,四个选项中,只有内蒙古高原在气候方面与新疆相似,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能够适宜红色作物的生长。

考查方向

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解题思路

该题的解答,主要考察了红色作物的生长条件,需要着重分析四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与新疆进行对比,气候相似度较高的地区是最理想的红色作物种植区。

易错点

学生对相关信息分析不全面的情况下容易错选C。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滴管是通过专业设备将水直接灌溉到作物根部,其他地方水分较少,杂草因缺水而无法生长。因此选择B选项。

考查方向

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该题的解答,关键是对滴管工作原理的分析及推测,根据其工作原理对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易错点

学生对滴管的工作原理了解不清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选。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我国梨果资源非常丰富。20世纪末,梨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约100美元,而同期日本、美国分别约为3 000美元、1 800美元。我国梨果单位面积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栽培面积小,技术水平差别很大,大多数果实混级贮运。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发展梨果业的限制性区位条件是(  )

①产业化水平低

②果农科技文化素质低

③政府不支持

④品种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我国梨果业发展的对策主要是(  )

A缩短产业链,提高总产量

B提高梨园用工的费用

C建设商品化梨果生产基地

D以农户为单位,发展梨果深加工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我国梨果单位面积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栽培面积小,技术水平差别很大,说明其产业化水平低,果农科技文化素质低,品种老化,政府不支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因此选择B选项。

考查方向

材料信息的提取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该题的解答,主要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可以利用排除法,材料中没有提到政府对梨果产业的支持或者不支持,因此排除,继而得出答案。

易错点

学生对材料信息分析不全面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选A等情况。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梨果产业的发展,主要是规模小,因此,其主要对策是建设商品化的梨果生产基地,促进我国梨果产业的发展。

考查方向

农业产业发展的措施

解题思路

解答该题,首先要分析我国梨果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规模小,产量低,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建设商品化的梨果生产基地,促进其产业化的发展。

易错点

学生对材料相关信息分析不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选等问题。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2014第三届翼装飞行世界锦标赛于2014年10月14~19日在张家界天门山(海拔1518.6米)举行,翼装飞行指挑战者身着翼装,从山顶、悬崖等高处跳下,借助翼装的翼膜构造,进行无动力飞行,最后借助降落伞着陆。读图,完成9~11题。

9.在此次飞行过程中,挑战者一定会经历(  )

A气压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减少

D风力增大

10.下列日期中天门山正午太阳高度与比赛开始当天正午太阳高度几乎相同的是(  )

A2月28日

B4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2日

11.当此活动结束的三个月后(  )

A印度半岛寒冷干燥

B珠穆朗玛峰的雪线较低

C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

D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较低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挑战者需要从1500米高的山顶向下滑翔,在此过程中,由于海拔高度的下降及山顶和山脚热量的差异,导致其气压逐渐升高,气温上升,降水与风力属于变化因素,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选择A选项。

考查方向

大气的垂直运动

解题思路

该题的解答,首先是分析题目考察的实质是垂直高度上大气要素的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分析可知,在垂直高度上,气压由近地面到高空逐渐降低,气温逐渐降低,其他因素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该题没有其他条件的给出,因此对气温和气压进行判断即可。

易错点

学生对垂直高度大气要素的变化掌握不清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选D的现象。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所给的日期,10月14日,太阳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而选项中,2月28日的太阳直射点也在这个区间内,但10月1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较此日靠北,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4月1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因此选择A答案。

考查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题思路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点是自12月22日至第二年的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到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自6月22日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冬至日达到最小值。

易错点

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掌握不清楚的情况下容易错选C答案。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此活动结束三个月后是1月14日前后,属于冬季,印度半岛属于热带气候,全年高温,珠穆朗玛峰受冬季风的影响,降雪较多,且气温低,雪线达到最低值,地中海地区此时温和多雨,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此时正值旱季,雪线较高,因此选择B选项。

考查方向

全球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解题思路

该题考察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因此重点是学生必须将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特点记忆清楚,继而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类型进行判断。

易错点

学生对描述区域气候特点掌握不清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选。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题。

6.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7.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分析可知,上海的迁入人口主要是低学历的青壮年,因此不会分布在高档住宅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一般情况下,中心城区为商业区,劳动力成本较高,图示区域位于城市外缘,根据迁入人口的特征,可以推测出该地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考查方向

人口迁入对迁入地的影响

解题思路

该题的解答,主要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迁入人口为低学历青壮年,因此排除A和C答案,继而根据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分析,得出答案。

易错点

学生对材料信息分析不清楚的情况下容易错选D等答案。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口倒挂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该现象说明当地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但不能反映出当地的环境承载力缩小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信息。

考查方向

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及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解题思路

解答该题,首先需要对人口倒挂的概念进行分析,清楚其含义,继而根据人口倒挂的含义进行分析即可。

易错点

学生对相关概念分析不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选。

单选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测封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读图,完成5题。

峰顶对流运动的直接热源是(  )

A阳坡冰雪带

B阳坡岩石裸露带

C阴坡冰雪带

D阴坡岩石裸露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珠峰峰顶,冰雪带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烈,热量较少,只有阳坡裸露的岩石带对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能够释放热量,因此选择B选项。

考查方向

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珠峰峰顶存在冰雪带和裸露岩石带,冰雪带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较强,无法释放较多的热量,但岩石带颜色深,容易吸热,能够释放大量的热量。

易错点

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了解不全面的情况下容易错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8.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第8题。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

A1980年

B2000年

C2015年

D2025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2015年前后,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为零,在这之前,劳动人口增长率为正值,之后为负值,因此在2015年前后我国劳动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选项C选项。

考查方向

我国人口变化特点

解题思路

在增长率图表中判断最大值,一般情况下需要找零点,即增长率为零的点,增长率由正值到零,数量达到最大值,增长率由负值到零,数值达到最小值。

易错点

学生对图表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选A等现象。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6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地形图

材料二  意大利多山地,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有亚平宁山脉,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和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该国大理石资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其“卡腊白”大理石为世界著称的优良大理石品种。大理石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虽然意大利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铁矿石量少质劣,但20世纪50年代后,意大利却拥有世界著名的钢铁中心塔兰托。

材料三  100年前,水城威尼斯年遭遇洪水约10次,如今每年遭受洪灾近100次。同时而来的问题有城市排污受阻、风暴潮侵袭、土地盐碱化等。下图是某中学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构建的威尼斯环境问题关联图。他们从酸雨、地壳抬升、海平面上升、不合理灌溉四个地理要素逐一分析其与威尼斯环境问题的关联性。

12.请简要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塔兰托布局钢铁工业的主要原因。

13.你认为材料三他们分析的四要素中,关联性最强的地理要素A是什么?并说明导致A的成因。

14.从板块运动的角度分析意大利境内大理石分布广泛的成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塔兰托临海,利用便利的地中海—大西洋海洋运输航线,有利于铁矿石等原料进口和产品输出;位于欧洲经济发达地区,钢铁消费市场广阔;意大利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先进。

解析

根据图中显示的塔兰托的地理位置,其布局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临近海洋,位于较为便利的地中海-大西洋航行上,便于铁矿石等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其次,该地靠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20世纪50年代各国都在进行战后重建,钢铁消费市场广阔,同时,意大利属于老牌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技术先进。

考查方向

产业布局的区位条件

解题思路

工业产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资源,土地,水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及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根据要点结合材料对该区域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易错点

学生容易忽视材料信息从原料等方面作答,导致出现错答或者答案不完整等问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海平面上升;原因: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海水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

解析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在酸雨、地壳抬升、海平面上升、不合理灌溉四个地理要素中,根据其造成的影响分析可知,关联性最强的是海平面上升,而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水水位上升,同时,由于全球变暖,海水受热膨胀,导致其水位上升。

考查方向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解题思路

解答该题,首先要对材料和图表进行认真分析,通过对四个地理要素及引起的主要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关联性最强的要素,继而分析海平面上升的成因即可。

易错点

学生对材料分析不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答,成因分析不具体等问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历史上该地区地势低,沉积有深厚石灰岩层,随着地中海两侧板块的不断碰撞挤压,地势逐渐升高,同时由于岩层的挤压破碎岩浆活动频繁,大量石灰岩受热变质形成大理岩。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该地的大理石是由石灰岩在高温下形成的,因此,可以推测出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区地势较低,有深厚的石灰岩沉积,再根据其亚平宁山脉及火山的分布可以推测出随着地中海两侧板块的不断碰撞挤压,导致其地势抬升,在此过程中,由于板块的挤压产业裂缝,岩浆活动频繁,导致大量石灰岩高温高压情况下变质形成大理岩。

考查方向

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

解题思路

该题的解答,首先是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其大理石的形成过程,是由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的,其次是对石灰岩的形成及发送的变质作用进行分析,得出答案即可。

易错点

学生对材料分析不清并对岩石的转化掌握不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答案不完整,不具体等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6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5.根据材料一,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16.根据材料二,分析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17.简述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

18.简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到今。

解析

根据材料及图中信息分析可知,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其主要原因是该地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受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关中地区的人口迁移到此处聚居,带来了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考查方向

中国区域地理及区域间的联系

解题思路

“秦腔飞地”的出现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及区域间的联系,因此在作答过程中主要从区域间的联系和人口迁移及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易错点

学生对材料分析不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答案针对性不强,要点缺失等问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秦岭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河流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由于秦岭为南北走向,其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较大,同时,秦岭地势起伏大,河流流经山区,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秦岭为一月零度等温线分布地,秦岭以南地区冬季气温高于零度,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地区南坡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现象较轻,河流含沙量较小。

考查方向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解题思路

该题的解答,关键是对问题的审核,在作答过程中,需要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该地区的水文特征进行结合,因果关系进行对应即可。

易错点

学生在审题不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只描述水文特征等问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现代社会对运速、运量的要求提高;河运受季节、气候的制约明显;新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等)的兴起;水库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泥沙淤塞部分航道;船舶大型化使部分河段(江窄水浅)丧失通航能力。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河运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并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网络的完善,社会更多的选择

铁路和公路运输,同时,由于水库及河道中部分施工影响了通航,此外,河道泥沙的淤积,及船舶大型化等导致河道丧失了通航能力。

考查方向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的因素

解题思路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从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社会选择趋向,及运输工具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作答即可。

易错点

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容易忽视社会的选择趋向及运输工具的变化等,导致答案的不完整。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增大水库库容量,保障南水北调水量的稳定;增加落差,自流调水,减少能源消耗。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坝高,有利于增加水库库容,为南水北调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同时,加大落差,使调水实现自流,减少能源消耗。

考查方向

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及总结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该题,要分析大坝加高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增加库容,保证南水北调的水源稳定和充足,同时提高落差,保证水源自流。

易错点

学生对材料信息分析不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漏答或者答案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9.【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处滇西北地区。这里有中国最独特的山系,山高路险,山河并流;这里号称少数民族的风情长廊;这里保存了许多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和未被破坏的自然景观。下图为“三江并流”旅游资源分布图。

正确答案

①自然景观丰富,民族风情独特,旅游资源多样;②拥有多项世界遗产、资源等级高,游览价值高;③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④交通通达性差;⑤远离客源(旅游消费)市场; ⑥生态环境脆弱。

措施:①保护环境和适度开发相结合;②合理控制游客数量;③鼓励生态旅游等

解析

“三江并流”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并针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应对措施。(10分)

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三江并流”地区自然景观丰富,民族风情独特,旅游资源多样,同时,拥有多项世界遗产,旅游资源等级高,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高。但由于该地区山高路险,交通通达度较差,位于偏远地区,远离消费市场,经济欠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弱,同时,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适度开发相结合,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鼓励生态旅游和绿色观光等。

考查方向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

解题思路

旅游资源的评价主要从资源的自然属性,交通状况及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要全面,辩证的分析,同时,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措施必须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易错点

学生对该地区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容易忽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限制性因素,导致答案不完整。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