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奉贤区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精品
|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十一)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纵坐标为成本构成),完成22-23题。

22.对下列不同工业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A模式一原料投入所占成本最高

B模式二工业部门可能是啤酒厂

C模式三与模式一劳动力素质差异不大

D模式四多位于人口密集的地区

23.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B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从图各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可以得出模式一、二、三、四分别对应技术、原料、劳动力、市场指向型工业,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图各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可以得出模式一、二、三、四分别对应技术、原料、劳动力、市场指向型工业,即可解答。

易错点

本题只要正确得出四个模式对应的工业模式类型即可正确解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模式三为劳动力指向性工业。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总是布局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就目前来看,这类工业企业有从沿海向内陆转移的趋势,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模式三为劳动力指向性工业。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总是布局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就目前来看,这类工业企业有从沿海向内陆转移的趋势。

易错点

本题只要能够正确判断出模式三的工业类型,得出该工业类型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即可解答。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六)近年来美国的一些低端制造业企业从中国撤离,到东南亚投资设厂,回答11-12题。

11.近年来美国一些低端制造业企业撤出中国,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国家政策的改变

B创新环境的改变

C生产成本的上升

D生产原料的短缺

12.美国低端制造业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是因为东南亚(    )

A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

C规模效益大

D劳动力丰富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引起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减少,因此美国低端制造业从中国撤离;国家政策、创新环境以及生产原料没有大的变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引起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减少,因此美国低端制造业从中国撤离;国家政策、创新环境以及生产原料没有大的变化。

易错点

抓住企业产业转移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高额利润这一关键即可解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美国到东南亚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东南亚人口稠密,价格廉价,企业生产成本低,故选D。

解题思路

有题设可知,美国到东南亚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东南亚人口稠密,价格廉价,企业生产成本低。

易错点

抓住东南亚地区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即可解题。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五)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

9.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

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10.随着城市化发展(  )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④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得出甲图城市化水平接近80%,为发达国家,乙图城市化水平低于50%,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速度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考查学生对城市化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甲图城市化水平接近80%,为发达国家,乙图城市化水平低于50%,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速度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易错点

本题只要准确判断甲、乙两个城市所属的国家,根据城市化的知识较易解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城乡差别缩小,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城市化产生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城乡差别缩小,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B正确。

易错点

城市化的目的是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这一根本点即可解题。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二)下图为甲乙两处岩层构造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处岩层年龄由新到老排序正确的是

A甲:页岩  花岗岩 石灰岩    乙:页岩   石灰岩  花岗岩

B甲:页岩  花岗岩 石灰岩    乙:花岗岩  页岩   石灰岩

C甲:花岗岩 页岩  石灰岩    乙:页岩   石灰岩  花岗岩

D甲:花岗岩 页岩  石灰岩    乙:花岗岩  页岩   石灰岩

4.①处岩石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

B是贝壳及珊瑚碎屑沉积形成

C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形成

D外力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岩层中水平分布的页岩位于遭侵蚀后的石灰岩、花岗岩上面,说明它是最后形成的,而花岗岩破坏了石灰岩,说明花岗岩比石灰岩形成时间晚,乙处岩层中页岩和石灰岩先形成,并且受到了挤压弯曲变形,后来花岗岩侵入,破坏了部分石灰岩,则花岗岩最后形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岩石形成的内外力作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甲处岩层中水平分布的页岩位于遭侵蚀后的石灰岩、花岗岩上面,说明它是最后形成的,而花岗岩破坏了石灰岩,说明花岗岩比石灰岩形成时间晚,乙处岩层中页岩和石灰岩先形成,并且受到了挤压弯曲变形,后来花岗岩侵入,破坏了部分石灰岩,则花岗岩最后形成。

易错点

本题只要能够正确理解岩层之间的新老关系,即可正确解题,主要花岗岩的形成年代较晚。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的岩石为大理岩,是石灰岩接触到了炽热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变质形成的,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大理岩的形成原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正确判断出①处岩石为大理岩,大理岩的形成是岩浆附近的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变质形成大理岩。

易错点

本题只要能够判断出①处岩石是大理岩,并知道大理岩的形成原因即可解题。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一)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200米、300米、400米、500米和600米。回答1-2题。

1.甲乙之间的高差是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2.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从甲地可以看到城镇景观

B甲地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C该河流有凌汛现象

D该区域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及图中河流流向可以判断甲地等高线为400米,城镇的海拔在100米至200米之间,甲地与城镇之间的高差小于300米,甲地与城镇之间有山脊相隔,甲乙之间的高差是200米,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方法,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及图中河流流向可以判断甲地等高线为400米,河谷地势最低,海拔100--200米之间,乙在200米等值线上,故甲乙两地的高差为200米。

易错点

根据题设和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断甲所在的等值线的海拔高度为400米,乙所在的等值线的海拔高度为200米,故甲乙的高差为400-200=200米。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甲地与城镇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看到城市景观;由该地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可知,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适宜发展亚热带经济林木业,该地位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气候区,河流无结冰期,不可能发生凌汛现象,该地区为低山丘陵区,降水量较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山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地与城镇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看到城市景观;由该地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可知,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适宜发展亚热带经济林木业,该地位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气候区,河流无结冰期,不可能发生凌汛现象,该地区为低山丘陵区,降水量较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易错点

本题容易错选A,甲地海拔高城镇的海拔低,误认为可以看到城镇的景观,故A错误,实际上甲地和城镇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看到城镇景观,该地该地位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气候区又是地山丘陵区,降水量较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十)图表示中国、日本、韩国2000年蔬菜贸易关系,图中箭头①-⑥表示贸易方向,相应的贸易量见表。据此回答20-21题。

20.甲、乙、丙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韩国、日本、中国

B日本、中国、韩国

C日本、韩国、中国

D中国、韩国、日本

21.甲国每年大量进口蔬菜的原因之-是

A气候不适宜种植蔬菜

B农业用地比例小,蔬菜种植成本高

C山地众多,交通不便

D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粗放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从经济贸易关系的数据进行空间定位,输入最多且输出最少的国家为甲;输入最少且输出最多的国家是丙;居中的为乙,再根据中国、韩国、日本产业结构的梯度关系确定,甲为日本、乙为韩国、丙为中国,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中日韩三国蔬菜贸易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经济贸易关系的数据进行空间定位,输入最多且输出最少的国家为甲;输入最少且输出最多的国家是丙;居中的为乙,再根据中国、韩国、日本产业结构的梯度关系确定,甲为日本、乙为韩国、丙为中国。

易错点

本题正确把握,日本蔬菜进口量大,出口少,输入最少且输出最多的国家是中国,韩国介于两者之间。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甲为日本,国土面积最为狭小,且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最小,农业用地少,蔬菜的生产成本高,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日本大量进口蔬菜的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为日本,国土面积最为狭小,且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最小,农业用地少,蔬菜的生产成本高。

易错点

本题只要能够正确判断甲国是日本,国土面积最为狭小,且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最小,农业生产成本高。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九)“英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木休。想应百年后,人世史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盼的诗,结合右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19.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量

B流向

C汛期

D含沙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后来总体向南流,河流一般在中下游进入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流水的沉积作用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后来总体向南流,河流一般在中下游进入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

易错点

本题掌握河流的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即可解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内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先影响某地地形,并由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河流流向,故选A。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内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先影响某地地形,并由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河流流向。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一般都可得出正确答案。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八)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16-17题。

16.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图Ⅱ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

B

C

D

17.此时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

A45°W向西至180°

B45°E向东至180°

C0°向东至180°

D135°W向西至180°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从太阳与地球的方位关系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说明此时是在冬至日前后,此时晨昏线正好与极圈相切,所以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解题思路

从太阳与地球的方位关系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说明此时是在冬至日前后,此时晨昏线正好与极圈相切,所以D正确。

易错点

本题转移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即可解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此时是在冬至日前后,a点的经度为135°W,在日界线的东侧,应为较晚的一天,0时所在的经线即是与135°E相对的那条经线即45°W,故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45°W向西至180°,所以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日期的划分,日期的划分标准是从0时向东到日界线为今天,从0时向西到日界线为左图,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此时是在冬至日前后,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45°W向西至180°,所以A正确。

易错点

本题要正确掌握两个日期分界线,一个为0时,另一个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日界线即可解题。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四)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7-8题。

7.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

B

C

D

8.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生态环境恶化

C技术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地区人口增长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图示时期内,①时期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迁移率处在次高峰,两者的和在此时期最高,所以选A正确。图示时期内,①时期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迁移率处在次高峰,两者的和在此时期最高,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的变化及影响,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人口增长率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迁移率,地区人口增长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图示时期内,①时期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迁移率处在次高峰,两者的和在此时期最高。

易错点

本题只要把握人口的增长率是自然增长率与迁移率的和,即可解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③时期以后,是迁入图示地区的人开始减少,但仍然是迁入状态,迁入人口开始减少,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③时期以后,该地人口仍然是迁入状态,但是迁入图示地区的人开始减少,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易错点

本题解答时易错选B,迁入的人口开始减少,并不是当地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当地经济发展快,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结果,故B错误。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三)下图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上升流

①使沿岸海区海水蒸发量增大

②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③沿岸海区海洋生物生产力增大

④其形成主要受 离岸风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对所提供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位于印度洋板块

B该季节一货轮从非洲东海岸航行至印度西海岸一路逆水

C图中表层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该海域洋流系统与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相吻合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非洲东海岸甲处洋流的方向,判断此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甲处洋流是受离岸风影响形成,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为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的作用,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营养物质增多,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增多,沿岸海区海洋生物生产力增大,形成渔场,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非洲东海岸上升流的形成,其形成主要受离岸风影响,上升流使冷海水上泛,把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面,浮游生物繁盛,鱼类增多,生物生产力增大。

易错点

本题易错选A,但上升流是海底的冷海水上泛形成,海水温度低,属于寒流,寒流的作用是降温减湿,海水蒸发量和降水量都会减少,故A错误,非洲东海岸上升流的形成,其形成主要受离岸风影响,上升流使冷海水上泛,把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面,浮游生物繁盛,鱼类增多,生物生产力增大。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此位置可判断该地为索马里沿岸,位于非洲板块,此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动,从非洲东海岸航行至印度西海岸一路顺水,西南风的形成是随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形成的西南风,在西南风的吹拂下,形成自西向东流的洋流,该海域是季风洋流区域,与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不相同,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影响,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此位置可判断该地为索马里沿岸,位于非洲板块;此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动,从非洲东海岸航行至印度西海岸一路顺水,西南风的形成是随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形成的西南风,在西南风的吹拂下,形成自西向东流的洋流,该海域是季风洋流区域,与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不相同。

易错点

本题只要正确掌握季风对北印度洋洋流的影响即可解答。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十四)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29-30题。

 

29.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路径①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30.图B中,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与台湾、韩国的地缘关系,结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布状况可确定①、②、③分别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路径①的地区,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与台湾、韩国的地缘关系,结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布状况可确定①、②、③分别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易错点

本题主要主要韩国与我国的环渤海区域距离最近,韩国的产业转移优先考虑环渤海地区即可解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图B金字塔自下而上依次为加工组装、营销运输、研发与核心技术环节,因此我国要在IT产业的全球竞争中获得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c环节位于金字塔顶端,为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应当是附加值最高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生产国际合作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B金字塔自下而上依次为加工组装、营销运输、研发与核心技术环节,因此我国要在IT产业的全球竞争中获得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c环节位于金字塔顶端,为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应当是附加值最高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易错点

本题抓住工业生产的不同环境所获取的产品附加值不同,可以的从发达国家掌握的是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十三)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26-28题。

26.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27.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28.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一般情况下,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从图中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从23.5°N向北至40°N,随着纬度的增加,终霜结束的时间越来越晚,初霜开始的时间越来越早,说明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主要是由纬度位置导致的,图中并没有显示这种差异与海陆位置、地形、作物品种的关系,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纬度位置与气温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一般情况下,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从图中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从23.5°N向北至40°N,随着纬度的增加,终霜结束的时间越来越晚,初霜开始的时间越来越早,说明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主要是由纬度位置导致的,图中并没有显示这种差异与海陆位置、地形、作物品种的关系。

易错点

初霜与终霜出现的时间与当地的热量条件有关,纬度越高,热量条件越差,霜期越长,图中自南向北霜期增加,显然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造成的。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霜冻一般发生在地面温度较低时,而大气逆辐射强时,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强,使地面气温不至于很低,因此不易发生霜冻。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不利于霜冻产生的条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霜冻一般发生在地面温度较低时,而大气逆辐射强时,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强,使地面气温不至于很低,因此不易发生霜冻。

易错点

本题容易错选A,实际上有微风更能加快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纬度降低,易导致霜冻,故A错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于沙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小,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后,夜晚随着地面热量的散失,沙的温度降低快,易导致霜冻,使霜冻发生的几率增加,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改变地表状况对温差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于沙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小,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后,夜晚随着地面热量的散失,沙的温度降低快,易导致霜冻,使霜冻发生的几率增加。

易错点

本题理解沙与空气土壤的比热容的差异,即可解题。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七)车厘子(一种水果)原产于小亚细亚半岛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味道鲜美,但容易腐烂。某网店采用“先订购,后采摘”的预售方式销售美国车厘子,力求进口水果从源地直达消费者,图14为销售流程,结合材料完成13-15题。

13.7月12号后,买家要确定车厘子所处的状态,利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

ARS

BGIS

CGPS

DGPS+GIS

14.美国最适宜种植车厘子的地区是:

A西部高原区

B佛罗里达半岛

C中央大平原

D密西西比河口

15.智利也是著名的车厘子产区,如果该网店欲预售智利车厘子,最佳时间在:

A12月下旬—次年1月上旬

B2月中旬—2月下旬

C6月下旬—7月上旬

D8月中旬—8月下旬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地理信息技术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的分析、查询,因此7月12号后,买家要确定车厘子所处的状态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信息技术在地理中的应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地理信息技术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的分析、查询,因此7月12号后,买家要确定车厘子所处的状态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

易错点

本题只要正确掌握“3S”技术各自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即可解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可以得出车厘子种植在小亚细亚半岛的安纳托利亚高原,而该高原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与西部高原区相似,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美国适合种植车厘子的地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车厘子种植在小亚细亚半岛的安纳托利亚高原,而该高原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与西部高原区相似。

易错点

根据车厘子原产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美国与该条件差不多的区域即可解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北半球订购日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对应智利(南半球)为12月下旬~次年1月上旬,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考查学生的思维和方向的转换,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北半球订购日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对应智利(南半球)为12月下旬~次年1月上旬。

易错点

本题只要抓住智利在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北半球的订购日期为6月-7月,南半球则为12月-1月。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十二)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花等。下图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

A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25.有关开发与种植能源作物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B促进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

C可能引发对森林的乱砍滥伐

D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中国农作物的分布图,可以得出棉花—西北、华北、长江流域;油菜—长江流域;大豆—东北;甘蔗——云南、广西、广东等,所以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棉花—西北、华北、长江流域;油菜—长江流域;大豆—东北;甘蔗——云南、广西、广东等,故选A。

易错点

本题只要了解我国各地对应的农作物,即可解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大豆、油菜、棉花、甘蔗不是粮食作物,所以大量的种植,可能引发粮食危机;同时为了经济效益,可能对植被疯狂的破坏;开发生物能源,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开发与种植能源作物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大豆、油菜、棉花、甘蔗不是粮食作物,大量的种植,可能引发粮食危机;同时为了经济效益,可能对植被疯狂的破坏;开发生物能源,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易错点

开发的生物能源,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但不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9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false

50.简述中国风电场分布的特点。(2分)

51.甲地区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其原因是______ 。(2分)

53. 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 (3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新疆内蒙)及东部沿海地区。(2分)

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风力较大,所以我国的风电厂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新疆内蒙)及东部沿海地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风电厂的分布,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需要从图示信息切入,描述中国风电场分布的特点。

易错点

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形(1分)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开发难度大;替代能源丰富。(1分)

解析

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受地形阻挡,风能资源短缺,乙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因此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风电场分布的地区差异,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受地形阻挡,风能资源少,乙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能源,因此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

易错点

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改善环境质量。(3分,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角度答题)

解析

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可以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回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上海市开发风能资源,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改善环境质量。

易错点

本题知识点较多,回答问题要全面,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十八)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左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右图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45.简述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3分)

46.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3分)

47.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有哪些?(3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3分)

解析

读图可知,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解题思路

该省人口结构的变化特点是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易错点

问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2分)

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1分)

解析

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不能遗漏问题,分析问题要全面。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或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3分)

解析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结合题设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8分

(十六)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市,城市带众多,为国家级新区建立和发展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材料二 左图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新区分布示意(截止2015年),右图的甲、乙分别为近十年间江西省、江苏省耕地减少比例统计图。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情况。

时间

主要产业

20世纪70年代

传统手工业

20世纪80年代

轻纺工业

20世纪90年代初期

家用电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信息产业、汽车制造、化学工业

21世纪

新材料、新能源、现代设备制造

36.简要说明图示七个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6分)

37.描述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的特点,分析该演变对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4分)

38.指出长江经济带的东、中部城市带区域经济合作的各自优势条件。(4分)

39.江西省耕地减少采取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请分析原因。(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群的支撑力强;政策支持;经济实力强。(答出其中3点得6分)

解析

图示七个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是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群的支撑力强,政策支持,经济实力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图示七个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国家级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可以从政策、地理位置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问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2分)  提高环境质量;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分)

解析

长江三角洲产业演变的特点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提高环境质量,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的特点,分析该演变对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描述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的特点,对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可以从环境提升、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问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东部城市带具有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2分);中部城市带具有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2分)。

解析

东部城市带具有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中部城市带具有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指出长江经济带的东、中部城市带区域经济合作的各自优势条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带具有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中部城市带具有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

易错点

部分学生在分析东部和中西部的特点时,可能会出现条理不清晰的情况。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生态退耕(1分)

原因:江西省地处河流中上游,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多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生态问题和灾害);生态退耕利于生态改善和减轻灾害的威胁。(3分)

解析

首先判断江西省耕地减少采取的措施,然后从地形、灾害等方面回答原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江西省耕地减少采取最主要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判断江西省耕地减少采取的措施,然后从地形、灾害等方面回答原因。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十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区域略图                   材料二   海参崴气候资料

材料三   中国近年来累计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土地面积近40万公顷,利用标准农机耕种,一台(套)农机只需四、五个工人就可耕种400公顷(6000亩)土地。预测今年末至明年初入境返销大豆总量将达两万吨,届时将有超过九成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返乡回国,这个现象被称为“俄粮返乡”。

31.说出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4分)

32.分析海参崴夏季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丰富的原因。(4分)

33.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4分)

34.概述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特点。(4分)

35.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俄粮返乡”的原因。(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港口,铁路终点,滨海边疆区最大城市(或行政中心),边境贸易频繁(经贸中心)。

解析

港口,铁路终点,滨海边疆区最大城市,边境贸易频繁,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可以从交通、政策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结合题设和读图较易得出答案。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海参崴纬度较高,临海,受寒流影响,使得夏季凉爽(2分);临海水汽充足,又受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导致降水较丰富。(2分)

解析

海参崴夏季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丰富的原因,可以从地形、风向等方面回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海参崴的气候特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海参崴纬度较高,临海,受寒流影响,使得夏季凉爽;临海水汽充足,又受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导致降水较丰富。

易错点

海参崴城市位置特殊气候特点特别,答题时注意不能遗漏要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冬季极寒天气,大风,暴雪,江冰凌汛,夜长昼短,多沼泽冻土(任选二点得4分)。

解析

该地纬度高,冬季极寒天气,大风,暴雪,江冰凌汛,夜长昼短,多沼泽冻土等修建道路的不利因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同江铁路大桥建设遇到的不利因素,可以从冻土、暴雪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问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2分),大规模,机械化,商品率高(2分)

解析

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大规模,机械化、商品率高。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特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商品率高。

易错点

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粮食生产地与我国东北距离近;国内市场大;水陆交通便利;国内粮食加工技术水平高或加工能力强.

解析

该粮食生产地与我国东北距离近;国内市场大;水陆交通便利;国内粮食加工技术水平高或加工能力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俄粮返乡”的原因,考查学生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俄粮返乡”的原因,可以从政策、市场、交通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回答问题要全面,不易漏掉重要的知识点,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十九)河流是生命的源泉。(14分)

材料一    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图9) ,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我们把从阿勒泰市以上的河流流域作为克兰河的上游(也即阿勒泰水文站以上流域)。

材料二    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图10和图11)

48.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克兰河上游流域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2分)

49.据图归纳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自然和人文环境(气候、水文、农业生产)的影响。(12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季节性积雪融水(1分);大西洋或北冰洋。(1分)

解析

该地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水汽来自大西洋或北冰洋,是盛行西风和冬季风吹来的水汽。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克兰河上游流域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克兰河上游流域的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或北冰洋。

易错点

本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全球气候变暖使克兰河流域降水和气温都表现出波动上升,冬季增温最大(2分),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11月—次年的4月)(2分),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夏季(5—7月)减少。(2分)

气温增加使得汛期提前(河流融雪径流最大月从6月提前到5月),汛期水量变大。(2分)

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春旱(2分)弊:加剧初夏缺水程度;影响下游地区农业生产、 渔业用水;春季融雪山洪灾害加剧。(2分)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使克兰河流域降水和气温都表现出波动上升,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夏季降水减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自然和人文环境(气候、水文、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十七)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一    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形成一支特殊的洋流,图中箭头表示海水流动的方向。如图表示直布罗陀海峡到地中海的盐度分布规律。(盐度表示每千克水中所含的溶解的盐类物质的量)

材料二    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第五位,品种更新速度快,全年都有鲜果供应市场。

材料三    马德里、里斯本的气候资料。

40.简述葡萄牙的地理位置。(3分)

41.根据材料一,分析特殊洋流的形成过程。(2分)

42.指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里斯本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4分)

43.评价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自然条件。(4分)

44.西班牙与相邻的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试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中纬度地区;西临大西洋;欧洲大陆西南部;东接西班牙。(任答三点,得3分)

解析

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邻国等方面解答,即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中纬度地区;西临大西洋;欧洲大陆西南部;东接西班牙。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简述葡萄牙的地理位置,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葡萄牙的地理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本题考虑问题要全面,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中海(蒸发旺盛)海水的盐度比大西洋高,密度比大西洋大,水面比大西洋低,因此,大西洋表层还坏经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2分)

解析

地中海海水的盐度比大西洋高,密度比大西洋大,水面比大西洋低,因此,大西洋表层还坏经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直布罗陀海峡补偿流的形成过程,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特殊洋流的形成过程,从风向、盐度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与里斯本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2分)。原因:马德里位于内陆;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2分)

解析

与里斯本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原因:马德里位于内陆,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马德里与里斯本的气候的不同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比较马德里与里斯本气候特点的异同,然后从风带、地形等方面回答原因。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有利: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生长期)晴天多,光照充足(1分);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冬季温暖湿润,利于油橄榄越冬)(1分);位于坡地,利于排水等(1分)。

不利:夏季(生长期)降水少。(1分)

解析

答题时应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个方面回答问题,

有利: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晴天多,光照充足,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位于坡地,利于排水等。

不利:夏季降水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自然条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回答,不利自然条件可以从夏季降水少等方面回答。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不能遗漏问题,分析问题要全面。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西班牙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农产品的上市时间较早;(2分)法国则距离欧洲市场较近,运输更加便利;法国农业技术水平高,农产品品质好。(4分)

解析

西班牙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农产品的上市时间较早,法国距欧洲市场较近,运输便利,技术水平高,农产品品质好。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西班牙与法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考查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西班牙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农产品的上市时间较早,法国距欧洲市场较近,运输便利,技术水平高,农产品品质好。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不能遗漏问题,分析问题要全面。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