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1. 我国交通运输耗能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通过材料“交通运输耗能大小主要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公路大于铁路,铁路大于水运)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可知,沿海小于内陆、东部小于西部,平原小于高原。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中国交通运输和地图的判读。
解题思路
1、通过材料“交通运输耗能大小主要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公路大于铁路,铁路大于水运)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可知,沿海水运便利,内陆多公路、铁路,平原铁路便利,故耗能沿海小于内陆、平原小于高原。
2、我国东部沿海且多平原,西部处内陆且多高原山地,故能耗整体东部低于西部。
易错点
该题学生由于对问题分析不清,对我国南方和北方界线不清,地图没有认真分析,容易凭主观错选A。
知识点
5. 建设雅万高铁需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建设雅万高铁需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需考虑爪哇岛低处东南亚,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火山活动,对施工影响比较大。爪哇岛处赤道附近,没有台风危害,更不会有寒潮和风沙危害。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自然灾害。
解题思路
1、建设雅万高铁需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需重点考虑地质灾害。
2、考虑爪哇岛低处东南亚,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火山活动,对施工影响比较大。爪哇岛处赤道附近,没有台风危害,更不会有寒潮和风沙危害。
易错点
学生容易错选台风,考虑处东南亚地区,而忽视了该地处赤道附近,没有台风危害。
知识点
7.1980 ~2010年,该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区域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可知:东西方向人口密度变化为中心城区和城区先升后降,近郊区始终呈上升趋势;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变化为中心城区和城区先升后降,近郊区始终呈上升趋势。所以近郊区在1980-2010持续增长。故选C。。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进程。
解题思路
读图结合图例可以看出,1980 ~2010年,该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区域在近郊区,中心城区和城区人口减少。
易错点
该题难度不大,学生不容易做错。
知识点
11.导致图中Ⅱ地区冬、夏半年比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上题可知,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由于冬夏半年降水差异较大,所以导致播种面积夏季比重大,冬季比重小。故选B。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1、冬、夏半年比重不同的主导因素先排除社会经济因素。
2、自然因素中考虑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热量充足,排除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大,故选降水。
易错点
学生由于定位不准确容易错选气温。
知识点
6. 雅加达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成都(30. 4°N,104°E)的时间大约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雅加达处6°S附近,成都处30. 4°N附近,根据两地谁距离太阳直射点近,谁就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画图分析:6°S距离太阳直射点比30. 4°N近的时间大约占全年的3/4,约9个月。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判断。
解题思路
1、正午太阳高度大,则距离太阳直射点近。
2、结合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判断两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近的时间范围。
易错点
该题学生不能运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理解不清。
知识点
8.导致该城市1995~2010年各区域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 )
①第二、三产业向城区迁移
②近郊区交通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③城区绿化面积增大,环境不断改善
④近郊区土地价格低
正确答案
解析
该城市1995-2010年中心城区与城区的人口密度逐渐降低,而近郊区人口密度逐渐增长,是由于近郊区交通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且土地价格低,而城区和中心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地紧张,地价高昂,所以一些工业区会向郊区迁移,一些新布局的工业企业也大多分布在近郊区,导致近郊区人口密度增长。故选D。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郊区城市化的原因。
解题思路
1、人口密度变化是近郊区人口密度增大,中心城区和城区减小,主要是城市化过程中随中心城区城市问题促成近郊区城市化。
2、近郊区城市化前提是交通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优势是环境优美、土地价格低。
易错点
学生对郊区城市化与图中反映的现象不能联系在一起
知识点
9. 下列城市结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东西长45千米,南北长18千米,故排除AC,再看中心城区的位置,应当更靠西南方位。故选B。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
解题思路
1、城市结构示意图反映的是城市中心城区在城市的位置。
2、结合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单位:千人/平方千米)剖面图可知,中心城区偏向城市的西南方向。
易错点
学生不理解题意而主观臆断导致出错。
知识点
10.导致图4a中I、Ⅱ两区域比重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大陆轮廓和经纬度判断,该国为东南亚的柬埔寨,为典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由上图可以看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II区播种面积的比重都比I区大,同时可以看出II区有河流和湖泊为该地提供灌溉水源。该地位于热带,II区与I区比较光照、热量、土壤差异不大。故选C。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1、根据大陆轮廓和经纬度判断,该国为东南亚某国,,为典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2、由上图可以看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II区播种面积的比重都比I区大,同时可以看出II区有河流和湖泊为该地提供灌溉水源。该地位于热带,II区与I区比较光照、热量、土壤差异不大。
易错点
该题学生不能从图中反映的信息中推导出水源的差异,而从地形差异容易错选土壤。
知识点
2. 与青海比较,四川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与青海比较,四川处四川盆地,周围群山环绕,盆地内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大,青海处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小,故选A。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我国区域间的差异。
解题思路
1、与青海比较,四川处四川盆地,周围群山环绕,盆地内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大,海拔低;青海处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小,海拔高。
2、交通运输耗能在山区比平原、高原地区更大,因为山区地形起伏大,道路曲折所致。
易错点
学生对交通运输耗能大小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理解不清容易导致对选项A淘汰。
知识点
4. 从上海将建设雅万高铁的机械设备通过海运运往雅加达,要经过()
正确答案
解析
从上海向南到雅加达,需要途径台湾海峡。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空间定位。
解题思路
该题只要确定上海和雅加达的位置和海洋运输路线就在线上找海峡即可。
易错点
学生对世界地理的海峡位置关系缺乏识记而导致错选。
知识点
3. 据影响因素分析,下列省(区)中交通运输耗能大小可能与湖南省相似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赣是江西,和湖南都出南方,都是多低山丘陵地形,长江沿岸,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故选C。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我国行政区划及区域地理特征。
解题思路
1、贵是贵州,属于南方但处云贵高原地区;晋在山西,宁在宁夏都属于北方地区。
2、赣是江西,和湖南都出南方,都是多低山丘陵地形,长江沿岸,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故交通运输耗能相似。
易错点
学生由于对我国不同省份的位置关系和地理特征不清楚而导致出错。
知识点
12. 伏尔加河(图7)是欧洲最长河流,发源于东欧平原上的瓦尔代丘陵,注入里海,全长3688千米,落差256米,河水主要靠积雪融水补给。流域内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是俄罗斯工业、农业和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俄罗斯在伏尔加河上修建了众多的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395亿千瓦小时(度)。同时,还修建了佚尔加一顿河、伏尔加一波罗的海等运河,使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黑海和白海(北冰洋)航运联为一体。表2和图8分别为图7中①、②两地气候资料和建电站前相对流量季节变化图。
(1)说出①、②两地的植被类型。
(2)说出与①地比较,②地主汛期在时间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简述伏尔加河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1)①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温带针阔混交林或亚寒带针叶林),②地为温带荒漠(或荒漠草原)
(2)差异:②地(主)汛期开始早结束晚,汛期长。原因:该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②地纬度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早),汛期开始早;②地位于河流下游,汛期除积雪融水补给外,还接纳了中、上游河段的来水,所以汛期结束晚,汛期长。
(3)发电站提供充足电力,促进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和工农业发展;修建的水库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和农业灌溉;水库和运河的修建,改善了航运条件,促进了河海联运(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根据表中①地的气候资料发现,最冷月气温低于零度,最高气温在18度左右,属于温带地区,该地的年降水总量大于400毫米,适于落叶林的生长,而②地一月最冷月气温低于零度,7月气温高于25度,全年降水总量196毫米,在400毫米以下,降水条件不适于森林的生长,故为温带荒漠。
(2)由上右图相对流量可以发现,②地的主汛期在4、5月,而①地的主汛期在5、6、7月,故主汛期②地比①地开始早,结束晚,且汛期长。该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且②地纬度低,位于河流下游,除了积雪融水补给外,还接纳了中上游河段的来水,所以汛期结束晚,汛期长。
(3)伏尔加河的开发利用主要考虑对发电、防洪、灌溉以及航运等方面的影响。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以及河流开发。
解题思路
(1)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温度带和气候类型,据400毫米是森林和草原界线,200毫米是草原和荒漠界线作出判断。
(2)据图中曲线判断主汛期出现时间早晚、时间长短,影响汛期长短的原因包括补给类型、河段位置等。
(3)河流开发利用主要考虑对发电、防洪、灌溉以及航运等方面的影响。
易错点
该组题学生容易出错在两方面,其一是不能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和对应的植被类型。其二是对影响河流主汛期长短的原因缺乏分析思路。
知识点
13.橙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障碍。对柑橘的利用除鲜果和柑橘汁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相继从柑橘果品中分离提取出橙黄色素、柠檬苦素、食用纤维素等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图9a和图9b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198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
(1)该地士地利用的变化,使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请分析其成因过程。
(2)冬季夜晚,图9b中②地的柑橘树比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柑橘加工工业,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
正确答案
(1)耕地变林地(桔园)后,下渗(和植物截留)增强,地表径流减小,同时由于树木的阻挡,水流速度变慢,流水侵蚀(或冲刷)作用减弱,因此水土流失减小;耕地变林地(桔园)后,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而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因此旱涝灾害减少。
(2)冬季夜晚,坡顶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②地(河谷),使②地(河谷)气温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上空,导致②地(河谷)冷而①地(山坡)暖,因此,②地(河谷)的柑橘树比①地(山坡)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3)合理。理由:该地原料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 不合理。理由:可能会加大果树与粮食争地的矛盾;需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资金投入高;劳动力素质较低等。
解析
(1)耕地变为林地,植被覆盖率增高,会改变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进而影响到河流汛枯流量,从而影响当地的旱涝灾害。
(2)本题主要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夜晚山谷受下沉气流影响,导致温度降低剧烈,所以更容易遭受冻害。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合理,主要从发展经济以及当地的条件入手;不合理,主要从环境以及投入等方面考虑。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水循环以及地理环境整体性。
解题思路
(1)从图中看出耕地变为林地,植被覆盖率增高,会改变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进而影响到河流汛枯流量,从而影响当地的旱涝灾害。同时影响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和流速从而对水土流失产生影响
(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夜晚山谷受下沉气流影响,导致温度降低剧烈,所以更容易遭受冻害。
(3)作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方面辩证分析即可。
易错点
该组题学生容易出错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对耕地变成桔园对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的原因分析不能回归原理,即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流水侵蚀等,同时表达术语应用不当。其二对山谷中山谷风对热量差异的影响理解不清楚。
知识点
14. 冬季日本雪灾频发。图10为日本位置和山地分布示意图。
指出日本雪灾分布的主要地区,并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分布:雪灾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日本海沿岸地带。原因: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区域,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温增湿,在日本西部沿海地区受山地抬升水汽大量凝结,因冬季气温低,而形成大量降雪,从而引发雪灾。
解析
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冬夏季降水都较多,冬季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风掠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受到山地的阻挡,被迫抬升,降下丰富地形雨,由于冬季气温低,且降水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形式以降雪为主。由于降雪量大,引发雪灾。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日本的自然灾害。
解题思路
1、据问题确定日本雪灾主要考查日本冬季降水的空间分布。
2、日本冬季降水受西北季风影响下在日本海一侧多。
易错点
学生对降雪反映的是冬季风影响下的降水缺乏分析,而不会应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