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2015年某日山梨县山中湖村(如左下图)湖畔惊现“钻石富士”的奇景(如右下图),太阳落至富士山山顶,如钻石般闪耀,美景持续约1分钟。据此回答1~2题。
1.摄影爱好者观赏到这一美妙瞬间,可能是在当地时间的
2.若想在图中甲湖处欣赏到类似“钻石富士”美景,需要的条件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摄影爱好者观赏景物的山中湖春位于富士山的东北方向,可知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应为当地的下午,结合选项,可能是当地时间的16:30,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判断出摄影爱好者与富士山的相对位置
易错点
不清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太阳方位
正确答案
解析
“钻石富士”是由太阳与富士山共同组成的美妙景观,需要晴朗的天气,C选项错误;图中甲湖位于富士山的西北方向,需要太阳在东南方,夏季的早晨太阳位于东北方向,A错误;冬季的早晨位于东南方向,B正确;夏天万里无云的傍晚太阳位于西北方向,D错误;结合选项,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判断出甲湖与富士山的相对位置,然后结合天气状况判断。
易错点
不清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太阳方位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公约》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蒙古国约有850个湖泊和2000条河流完全干涸,整个国家有四分之一都变成了荒漠。据此回答3~5题。
3.在过去的30年里,导致蒙古国荒漠面积扩大的原因是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 ②生态系统脆弱 ③人类活动方式游牧为主 ④全球气候变化
4.在过去的30年里,蒙古国气候要素经历的变化整体过程是
5.蒙古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过着游牧或半游牧生活。这里牧业生产面临的处境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蒙古国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落后,以游牧为主,全球气候变暖,使蒸发量加大,加剧了蒙古国荒漠面积的扩大,①②③④正确,结合选项,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即可。
易错点
对不同地区荒漠化的成因理解错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蒙古国的湖泊和河流干涸,而蒙古国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湖泊和河流减少应与蒸发量大有关系,其气候要素经历的整体过程是气温升高,结合选项,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中提到的蒙古国大量的湖泊和河流干涸,推测蒙古国的气温升高,蒸发量大。
易错点
对特定地区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把握不准确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蒙古国的地形,根据题干,可知蒙古国的农业以游牧业为主,由于荒漠化严重,水资源减少,高海拔牧场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结合选项,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通过题干分析蒙古国的农业以游牧业为主,且蒙古国的海拔较高,农业发展较为困难。
易错点
对蒙古国的农业发展现状掌握错误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沙暴日数分布,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图中地区沙暴日数及沙暴日数有别于周围地区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7.关于图中m、n两河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沙尘暴日数介于10~20天之间,乙地沙尘暴日数大于30天;图中丙地与丁地均位于沙暴等日数线10天内,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沙暴等日数线数值由丁地向外增大,可知丁地为0~10天,而丙处闭合等值线介于0~10等值线之间,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分布规律,可知丙地为10~20天;结合选项,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分布规律,再结合沙尘暴形成的条件及图示地区的地形。
易错点
图中地理单元掌握错误,等值线判读错误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可知,m河为内流河,n河为外流河,A错误;n河为黄河,径流量大,B错误;m河以夏季冰雪融水补给,n河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导致两河汛期的原因不相同,C正确;m河发源于祁连山,n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D正确;结合选项,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图中两条河流的位置及中国地形区的划分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不能准确判断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年度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读表,回答8~9题。
8.甲、乙两国如果要改善农业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9.与丙、丁两国农业特点相符的叙述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可知,甲、乙两国与丙、丁两国相比,其粮食单产较低,其致力发展方向应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结合选项,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比表格信息,找出甲、乙两国农业特点。
易错点
对表格中数据信息提取错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丙、丁两国的粮食单产量高,但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均产量低,可知丙、丁两国的农业类型应该为季风水田农业,农业的集约化程度高,结合选项,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比分析丙、丁两国的各组数据,不同数据之间,各国之间的数据都要比较。
易错点
不能从数据表格中正确提取信息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力争用十年时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据此完成10~11题。
10.为实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应该关注的重点领域是
11.2015年10月末国家公布了7个首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的示范平台。下列关于应急产业及其基地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应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研发先进高端装备,结合选项,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理解体会“大”与“强”之间的区别。
易错点
对制造强国的重点把握不准确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应急产业及基地的建设是“中国制造”的示范平台,故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应在产业的技术装备研发、产品生产和服务方面做出示范,结合选项,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题干中“示范平台”是解题关键。
易错点
对题干认识不清晰,不理解应急产业的含义。
12. 材料一: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位置图
材料二:奥依米亚康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地区某盆地中,盆地底部海拔700~750米。奥伊米亚康年均降水量为212mm;七月平均气温为14.9℃,夜间可降至0℃以下;12月至次年1月昼、夜气温均低于-45℃,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冬夏温差可达70℃~80℃,是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地区之一。
(1)回答奥伊米亚康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并概括其气候特征。
(2)分析奥伊米亚康能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3)为什么北半球的寒极没在北极圈以内的极点附近?
正确答案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冬季酷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气温年较差大;相对湿度较高(湿润),降水主要集中在暖季。
解析
霜是一种空气中的水汽结晶现象,需要气温较低,天气晴朗,有凝结核的条件,分别从季节、时段、天气、下垫面等角度分析即可。
考查方向
气候类型及特征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中的降水量和气温资料,推断出气候。
易错点
气候类型判断错误
正确答案
(2)奥伊米亚康所处的纬度较高,全年太阳高度角都小,特别是冬季昼短夜长,获得的太阳辐射少;该地距离亚欧大陆冬季风源地近,受其影响冬季寒冷;该地海拔较高,导致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低;盆地底部,冬季冷气流沿山坡下沉堆积,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冬季冰雪覆盖,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地面获得太阳辐射极少。
解析
重点把握“寒极”“寒”的原因,影响气温低的因素有纬度、海拔高度、下垫面状况等,此外考虑到奥伊米亚康的地理位置,其距冬季风的源地较近,也是气温较低的原因。
考查方向
气候特征
解题思路
重点体会“寒极”中的“寒”字。
易错点
不能正确分析气候特征的原因
正确答案
(3)北极地区是海洋(北冰洋),(冬季,虽然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极少,但)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储存在海水中,冬季从冰下向冰上的空气传递,同时,暖洋流从低纬度海洋带来热量,寒流将冷海水带离本地,故这里的气温并没达到北半球冬天最低。
解析
由于北极地区和奥伊米亚康的下垫面状况不同,北极地区是海洋,又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其温度高于奥伊米亚康。
考查方向
气候类型的分布
解题思路
结合北极圈和北半球寒极的地理环境分析
易错点
要点回答不全面
14.【旅游地理】丽江古城是我国首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始建于公元13世纪后期,因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商旅活动频繁、人丁兴旺,古时即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而今这里仍然有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世界上唯一“活着的”东巴象形文字,丽江地区还有母系氏族特征的摩梭人在生活。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举例说明丽江旅游资源有哪些类型?
有人说丽江古城是一座“至今还存活着的文化古城”。这些民族文化得以存活至今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雪山、河湖、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建筑、服饰、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
解析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图中显示丽江旅游资源有雪山、河湖、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建筑、服饰、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
考查方向
旅游资源的类型
解题思路
仔细阅读材料,读图即可
易错点
旅游资源的类型回答不全面
正确答案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生存环境比较好,那里的民族文化得以独立发展;当地地形复杂且较闭塞,与外界联系困难,不易被干扰而保存完整。
解析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丽江的地形复杂,受外界影响小,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特殊的文化。
考查方向
中国人文地理
解题思路
保存完整是因为受影响较小,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回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将自然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很好的联系起来,要点回答不全面
13. 材料一:霜降是秋天到冬天的过渡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是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微细冰针,结构疏松,因冷至0℃以下,由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凝结所成。无霜期通常指一年中从当地平均终霜日到平均初霜日之间的天数,表示热量资源的丰富程度,影响当地的农作物熟制。
材料二:中国无霜期等值线分布图
(1)有利于霜形成的自然条件(季节、时段、天气、下垫面)有哪些?
根据我国无霜期等值线图,概括我国东、西部地区等值线的分布特点,说明无霜期和农作物熟制的分布规律。
正确答案
(1)季节:寒冷的冬、秋末、春初;昼夜:夜晚特别是早晨天亮前;天气:晴朗、微风或无风;下垫面状况:物体表面积大、物体表面粗糙
解析
霜是一种空气中的水汽结晶现象,需要气温较低,天气晴朗,有凝结核的条件,分别从季节、时段、天气、下垫面等角度分析即可。
考查方向
气候特征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中四个关键词的提示,分别作答即可。
易错点
要点回答不全面
正确答案
东部地区:等值线基本上东西向延伸、数值上向北递减无霜期从南向北缩短,作物熟制也由最南一年三熟到最北的一年一熟;西部地区:受地形及海拔变化影响大等值线非常弯曲无霜期随海拔升高而缩短,青藏高原最短(农作物一年一熟)、而新疆塔里木盆地相对长(农作物二年三熟)。
解析
东部地区的无霜期受纬度的影响,向北递减,农作物熟制也呈现纬度变化,西部地区的无霜期受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农作物熟制在高海拔地区为一年一熟,新疆塔里木盆地为二年三熟。
考查方向
中国地理,等值线的判读
解题思路
分布特点应回答图中数值最典型的特征,先概括特点,然后说明分布规律。
易错点
题干理解错误,分布规律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