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福州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9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我国某城市城区轻轨穿过大楼,并在大楼中设有站台。图1为“穿楼轻轨”景观素描。读图完成1-2题。

1.图1反映该地(    )

A河网密度大

B地壳不稳定

C平地面积小

D雷雨天气多

2.该轻轨站设立后,周边地区(    )

A面积增加

B工业用地增多

C住房价格下跌

D商业活动增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据图轻轨线路没有与建筑、山体分离建设,可推断该地空间不足,才导致轻轨线路与楼体重叠建设,故该地山地闭塞,平原面积小,选C。图中无河网信息,即使考虑河流,也应轻轨线架桥过河,故A错;楼体不能加固地质条件和减少雷雨,故B、D错;

考查方向

交通区位条件

解题思路

结合图中轻轨线与楼体特点,判断该地地理环境特点。

易错点

不能根据轻轨线和楼梯关系,推断其原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随着轻轨站点的设立,使得该站点周边客流量增加,故带动周边地区的商业活动不断集聚,是商业活动增强,故D正确;同时带动周边房价,故C错;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建设用地占用原有绿地,故A错;轻轨主要以客运为主,与工业产品运输无关,故不会带动工业,B错。

考查方向

交通运输点作用

解题思路

依据交通运输点建设的影响,分析回答。

易错点

错将轻轨当成铁路线,因噪音、污染等问题而错选C。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图3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四季多年平均天数,图中的季节是依据候(连续平均气温的高低为指标来划分的。读图完成5—7题。

5.下列城市中,最早进入春季的是(    )

A武汉

B上海

C郑州

D青岛

6.北京秋季起始日期大约为(    )

A8月中旬

B9月上旬

C9月下旬

D10月中旬

7.福州冬季天数远少于南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

B海拔高度较低

C受海洋调节明显

D冬季风影响较弱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知,季节是依据侯,即连续平均气温划分的,故夏季大约以7月为中心,冬季大约以1月为中心,而需判断进入春季最早的城市,即依据冬季最短,则进入春季最早,故选冬季时间最短的武汉,A正确。

考查方向

四季划分

解题思路

结合题干四季是依据连续平均气温划分的,故冬季以最冷的1月为中心,而该地冬季最短,则入春最早。

易错点

错误的依据春季最长去判断入春最早。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北京的夏季102天,约3个多月,而又因四季是以连续平均气温划分的,故最热的7月为夏季中心,故北极夏季约是6、7、8三个月,结合夏季时长,故秋季开始于9月初,故选B。

考查方向

四季的划分

解题思路

依据北京夏季天数,以及最热的7月为夏季中心,判断夏季结束时间,即秋季开始时间。

易错点

不能通过材料概念获取相关信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福州冬季仅有5天,而南昌为106天。结合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等分析。虽福州纬度较南昌低,热量较多;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温差较小,但两者纬度差异及海陆差异不足以造成冬季时长这么巨大的差别。故是由于山地(武夷山等)阻挡冬季风,使得福州几乎不受冬季风影响,而造成冬季天数源少雨南昌,故选D。

考查方向

影响气温的因素

解题思路

依据影响气温的因素,结合图中纬度等信息,分析判断。并注意题干“远”少于该限定信息。

易错点

错选纬度。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2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鱼粉是一种高蛋白质饲料原料,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图7示意的钦博特原为小渔村,现是秘鲁最大的渔港和重要的鱼粉生产中心。秘鲁鳃鱼生活在水温20度以下的海域,属冷水性小型鱼类,不适合食用,是生产鱼粉的主要原料。捕捞鳃鱼一般在近海。

12.分析钦博特附近海域鳗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13.说明钦博特的主导产业由海洋捕捞转变为鱼粉加工出口的原因。

14.分析鱼粉的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对钦博特造船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适宜;秘鲁寒流为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鳀鱼饵料丰富;位于热带海区,沿岸有寒流经过,水温适宜鳀鱼生长。

解析

题干强调属冷水鱼类,故结合沿岸秘鲁寒流,得出水温适宜这一要点;结合海陆位置,可确定为近海大陆架,光照条件适宜;结合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确定该处盛行上升补偿流,饵料丰富。

考查方向

渔场成因。

解题思路

依据渔场形成条件,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回答。

易错点

不能依据题干信息确定“沿岸寒流,水温适宜”这一要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国际市场对鱼粉需求量加大;鱼粉加工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多优良港湾。鱼粉加工技术的提高,国家政策的支持。

解析

加工较原先的捕捞,其好处为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并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等方面。该地能够发展加工并出口的条件为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渔业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技术、政策等条件。

考查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原因

解题思路

产业调整的原因主要从发展的条件和影响两方面分析回答。

易错点

仅分析调整的好处而未分析其发展条件,造成要点不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鱼粉出口量的增大,鱼粉产量提高,鳀鱼需求扩大,带动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使用于捕捞和运输的船舶数量需求增加,对船舶吨位的要求提高,促进造船业规模扩大、造船技术提高。鱼粉出口量的增加给钦博特带来充足外汇,为造船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解析

鱼粉的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首先会使得加工工业需求的原料增加,故使得渔业捕捞船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出口量的不断增大,使得海运运输船的需求量及吨位要求不断提高,故可提高当地造船业的产量及技术水平的发展。出口可增加外汇收入,为造船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考查方向

产业活动的影响。

解题思路

结合产业活动的有利影响,分析回答鱼粉国际需求量增加对当地造船业的有利影响。

易错点

审题,侧重“对造船业”“有利”“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4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低洼地带的茶卡盐湖,面积105km2’,天然结晶的湖盐储量丰富,形成深厚且坚硬的盐壳,盐壳以上平均水深约0.2m。历史上湖区运输湖盐主要采用铁路运输(图8),1989年开掘运盐航道后,水运取代了铁路运输。近几十年来,茶卡盐湖的旅游业和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迅速。

15.推断茶卡盐湖湖盐的形成过程。

16.盐湖边缘的湖盐杂质含量较高,给湖盐加工带来一定困难。说明湖盐中杂质的主要来源。

17.分析茶卡盐湖的盐壳对修建运盐铁路的影响。

18.1989年后铁路不再运盐,当时有人提出拆除湖区铁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茶卡盐湖原为古海洋,经地壳运动隆起抬升成高盐度的内陆湖;随后,气候变干,蒸发旺盛,周边径流汇入少,水量减少,湖水盐度不断上升,盐类物质结晶析出。

解析

题干“盆地原为古海洋一部分”可知由地壳抬升使得由原古海洋演变为内陆咸水湖;后因地表径流少,及气候变暖使得湖水水量不断减少,而盐度不断升高,最后盐类结晶析出而形成。

考查方向

盐湖成因

解题思路

依据盐湖的形成过程,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回答。

易错点

不能结合盐湖的形成,从各要素描述过程。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深居内陆,大陆性强,盐湖周边多风化碎屑物;过度放牧,草地退化,多裸露的沙土;周边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

解析

结合地理位置可判断该地风化风蚀作用强,故地表碎屑物质多;依据图例和材料“畜牧业”可得出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荒漠化严重;依据材料“旅游业等”可得出周边人类活动,造成生产生活废弃物多。

考查方向

杂质来源

解题思路

题干强调湖边缘杂质多,故结合材料和图例信息,着重分析湖边地区相关问题。

易错点

未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回答而造成失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有利:盐壳表层积水浅,利于铺设铁轨;盐壳厚且坚硬,铁轨不易塌陷;不利:湖盐对铁路设备腐蚀性强,技术要求高。

解析

结合题干“盐壳深厚且坚硬”可确定铁轨铺设的地质条件好,不易塌陷;依据“盐壳以上平均水深0.2m”可确定水浅,利于铁路建设;又因铁路位于盐湖,故盐湖对铁轨的侵蚀作用强,为不利条件。

考查方向

交通运输条件

解题思路

依据题干信息,确定盐湖对铁路建设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易错点

不能结合题干信息确定相关要点,不能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影响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赞同。铁路的运盐功能已经丧失,铁路运输及废弃的铁路设备破坏湖区自然景观,污染环境。

不赞同。拆除铁路,恢复原有环境的成本较高;铁路可作为客运专线方便游客进入湖区观赏,发展盐湖特色旅游。

解析

若赞同拆除铁路,首先题干涉及以有水运运盐,故铁路以失去作用;同时废弃的铁路对于湖区景观和生态也是一种破坏和污染。若不赞同拆除,主要因拆除成本或其他利用方向等方面分析回答。

考查方向

某措施的理由

解题思路

某措施的赞同理由,一般从有利条件及有利影响方面回答;不赞同理由,一般从不利条件及不利影响方面分析回答。

易错点

不能正确合理的回答某措施的理由。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9.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9示意浙江省地形。2016年1月初,我国东南沿海普遍暖湿。1月21日—24日“霸王级”寒潮来袭,浙江省中北部出现大暴雪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正确答案

前期气温偏高,暖空气活跃,空气湿度大;北方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与该省中北部的暖湿气流交汇,使暖湿气流迅速抬升,气温骤降至0℃以下,形成大暴雪天气;受浙江省南部地形阻挡,使暴雪持续时间长。

解析

浙江省中北部此次雪灾发生的自然原因。

材料“一月份,普遍暖湿”可知前期气温偏高,暖空气活跃,空气湿度大,为降雪提供了水汽储备;依据材料““霸王级”寒潮来袭”,得出强冷空气南下,与原有暖湿空气交汇,冷锋过境形成强降雪;依据图示“等高线”的确定受山地地形影响,抬升形成降水并阻碍冷空气南下,使得降雪持续时间长。

考查方向

气象灾害成因

解题思路

依据雪灾的成因,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回答。

易错点

不能结合材料信息回答问题,进分析回答寒潮带来降雪的一般规律。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水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通过营养液提供养分、水分等进行栽培的蔬菜,其生产管理主要是对营养液加液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图2示意某管道式水培蔬菜种植。读图完成3-4题。

3.城市居民在屋顶种植蔬菜,采用图2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获取更多光照

B便于施肥浇水

C充分利用空间

D利于通风透气

4.正常年份6月中下旬,下列城市中蔬菜生长旺盛期加液次数最少的是(    )

A天津

B合肥

C西安

D广州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据图可见该蔬菜种植方式分层设置且较密集,占地面积小,又因题干强调该种植方式位于居民屋顶,虽管道式种植便于添加营养液,便于施肥浇水,但竖排密集布局主要还是为充分利用空间,B、C二者相比较,C更符合题意。该布局不利于采光和通风通气,故A、D错;

考查方向

农业区位因素

解题思路

依据图中管道式水培蔬菜布局特点,结合题干位于居民楼顶,分析其原因。

易错点

未侧重军民楼顶,而仅考虑上下布局,错选B。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通过添加营养液补充养分、水分,而加液次数少则证明该时间水分充足,即降水条件好。有雨带推移知识可知,6月中下旬,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故合肥此时降水较多,故选B。而广州降水主要在4、5月份,北方的天津、西安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

考查方向

雨带推移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加液次数少说明该时间需补充水分少,即降水条件较好,结合雨带推移位置及时间判断。

易错点

不能正确记忆雨带推移的位置及时间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图4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9.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D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可知,形成较早的阶地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又因其组成主要为各种沉积物,故最早形成是受流水沉积作用;题干“后经地壳运动”,并结合图示阶地高于洪水位,可以判断其为后经地壳抬升运动;最后位于河床附近的阶地受流水侵蚀作用,综上选C。

考查方向

地质作用发生顺序

解题思路

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图示阶地形成过程,判断其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

易错点

不能正确依据材料信息和图示判断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据图中不同时间段的阶地形态可判断河谷不断变窄,故A错;由于河谷不断变窄或依据阶地更加陡峭可判断其水流速度不断加快,故B正确;东南岸以基岩为主,依据地表形态或图例沉积物的多少可判断,东南岸以流水侵蚀为主,故C错;只要位于地表,就会收到外力作用,其侵蚀可能为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故D错误。

考查方向

外力作用与地貌

解题思路

依据图示信息,结合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分析判断。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图示信息正确判断侵蚀或沉积作用为主。

单选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850年起人口增长迅速,对土地的利用影响明显。图5示意1850—2000年国耕地面积、草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10题。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耕地面积、草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

B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

C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草地面积

D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耕地面积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可知,1850年之后人口数量增长迅速,故需要更多的耕地以满足粮食需求,故增长的曲线为耕地面积;同时,原有草场不断被开垦,使得草地面积下降;结合选项组合,可判断c为耕地面积,b为草地面积,剩下的a为人均耕地面积,故选D。

考查方向

地理统计图

解题思路

更具题干确定人口增长,导致耕地面积增加,进而使得草地面积减少,并结合各选项组合,确定答案。

易错点

不能依据人口变化特点判断耕地面积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下列四个时段中,人口数量增加最少的是(    )

A1860-1890年

B1890-1920年

C1930—1960年

D1970—2000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可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需要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依据人口耕地面积变化曲线a曲线,1980年之前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不大,说明人口增长幅度与耕地增长幅度相当;而1890年之后,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下降,说明人口增长幅度大大超过耕地增长幅度,故人口数量增加最少的时间段为1890年之前,故选A。

考查方向

地理统计图

解题思路

依据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曲线的变化特点及其含义,并结合耕地面积变化,推断人口数量变化特点。

易错点

不能依据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点推断人口数量增长与耕地面积增长时间的关系。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