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2题。
1.该铁路干线可能是( )
2.对图中③地区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可知,该铁路沿线1月气温差异很大,从-20oC到20 oC以上,而7月气温差别不大,结合备选项,可排除A、B、D项。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1月、7月气温曲线判断出该铁路干线穿越我国热带及寒温带,大致走向为南北走向;然后注意年降水量由冬季低温处向冬季高温处递增的大体趋势;最后逐一筛查四个备选项,排除A、B、D,保留C。回头对照气温、降水情况,可以断定选项C正确。
易错点
熟悉主要的交通干线及沿途区域地理环境。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可知,该铁路干线南段的③地区大致为我国江淮地区,则该地影响列车运行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洪涝灾害,B对。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图中,自③处(2500km处)作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再由该直线与1月、7月气温线、年降水量线的交点分别作该直线的垂线,即可准确读出③地区1月、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的统计值,结合其距离京广铁路南段1000km的位置,可知此处威胁铁路交通最大的自然灾害为洪涝灾害。
易错点
空间定位准确与否是能否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3~4题。
3.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
4.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积温与温度带,以及我国降水的区域差异可判断:①为暖温带地区,A选项华北平原正确;②应为热带地区;③为中温带地区,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且年降水量小于400 mm;④为亚热带地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题干“东部地区”关键信息,排除B 、C项;然后结合图表中的气候资料,排除D项;最后,根据“东部地区”、 ①地气候资料,确定选项A正确。
易错点
中国东部地区位于东亚大陆东缘,太平洋西岸,并包括中国东部和南部的海域,是中国的东北地区、华北东缘地区、华东地区和东南地区以及中国东部、南部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总称。
正确答案
解析
由试题分析可知,①地为我国华北平原,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为水资源短缺,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和棉花,A错,B对;我国水稻种植区主要是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C错;甜菜喜温凉,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种植,D错。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华北平原的区域定位结合本地区域地理特征,排除A、C、D项;然后根据华北平原“春旱夏涝”的区域特征,比照B项“水资源短缺;棉花”的内容表述,断定B正确。
易错点
不同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有明显差别。准确掌握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以及不同农作物生产区域的区域地理特征。
正屋正脊是指主屋屋顶最高处的一条屋脊。如图示意海南岛东北部山地地区的某乡村正屋正脊线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20米。读下图回答5~7题。
5.该区域的相对高差最大可能是( )
6.海南岛乡村建筑不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坐北朝南的布局,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背山面河。夏至日前后,站在甲处面朝正屋的房门口能看到( )
7.该乡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这样排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自图中乙地向东北可见5条等高线,可知区域相对高差大于100米,D对。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读图,结合材料可知,乙地海拔最高,自乙地向东北可见的的等高线就有5条,为图示区域等高线条数最多,推算可知区域最高相对高差至少100米以上。
易错点
等高线图的判读,要注意等高线的条数、等高距等关键信息的读取和运用。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结合材料及题干可知,甲处房屋门朝西南。夏至日当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对。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借助指向标确定地图上的方位,然后结合题干材料确定房屋朝向,再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判定日出日落方位。
易错点
根据指向标判断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夏半年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正确答案
解析
北半球房屋考虑采光好,屋门应该尽量朝南。读图可知海南岛房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这样的方向不是最佳采光方向,B对。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气候湿热,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原因是可缩小房屋间的相对高差,地面较为平坦,且方便整个村落的通风散热。
易错点
不同地区气候类型不同,乡村房屋的朝向和排列规律各不相同,我国北方的传统民居主要考虑冬季避风御寒,而南方传统民居主要考虑通风隔湿防潮。
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棉花与小麦,但工业落后。读图,回答8~9题。
8.该国种植和出口棉花的优势是( )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②距海近,降水丰富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④距海近,便于棉花的出口
9.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结合材料介绍可知,北纬35o纬线横穿叙利亚,气候干旱,降水较少,①对,②错;叙利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③对;距海较近,海陆交通便利,④对。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题干及图表资料可知叙利亚海陆位置及夏季气候特点,联系棉花生长对气候条件的特殊要求,即可推断叙利亚棉花种植和出口的区位优势。
易错点
叙利亚虽然临近海洋,但地势较高,地形以高原为主,且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可知,夏季降水稀少,并不利于棉花种植,但高温天气利于棉花花期的生长,棉花品质高较。
正确答案
解析
西部临近地中海,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携带大量水汽的西风给叙利亚带来丰沛降水,A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叙利亚地形以低矮的高原为主,河流落差较小;西部地区气候温和湿润,人口密度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叙利亚石油等矿产丰富,工业落后主要是因为技术落后。
易错点
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南北纬30o-40o大陆西岸;气候特点:冬雨夏干。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11..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
正确答案
解析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从而获得最大利润。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会降低劳动力等成本,C对。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部转移,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欧洲的技术(人才)在相对集中,但不会因制造业转移,也不会引发制造业转移;欧洲发展制造业的配套设施相对完善。
易错点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欧洲产业向东转移,可使优势生产要素集中,降低内部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正确答案
解析
伴随制造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向外转移,劳动力需求减少,A错;研发中心一般位于技术水平高的地区,不会随制造业转移,B错;产业转移也伴随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欧洲将污染较大的制造业向外转移后,会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
易错点
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原来的乡村变成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喜光热,生长和结果适宜温度为约20℃-30℃,有效积温2500℃,光照时数长短对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有很大影响。它抗旱、耐瘠、耐盐碱,生长迅速,盛果期可达50——60年。
材料二 智利葡萄栽培起始于1518年,中央山谷位于智利首府圣地亚哥的南部,是智利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20世纪90年代,智利引进欧洲优良葡萄品种和古老的酿酒方法,使得酿制出的萄萄酒既有欧洲传统,又不失南美风味。近年来智利萄萄酒逐渐远销世界。右图为智利位置示意图。
12.简析智利中央山谷出产优质葡萄的原因。(8分)
13.近年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已发展为南半球重要的世界葡萄酒集散中心。试说明智利葡萄酒逐渐远销世界各地的原因。(6分)
14.当地居民为了让葡萄安全越冬,通常入冬时挖沟,用土把葡萄植株埋入地下,次年再掀土让它复原成活。试评价上述做法的合理性。(8分)
正确答案
圣地亚哥南部山谷属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降水适中(2分);夏季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葡萄成熟时糖分积累高,葡萄品质好(2分);山谷地形冬季温暖,便于葡萄安全越冬(2分);山坡地形,有利排水(2分);葡萄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2分)
(以上5点答对其中4点得满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据图可知智利中央山谷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据此可知其气候类型及地形条件;结合材料一,可知其优质葡萄生产的区位优势。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海陆位置及纬度位置确定气候类型;然后根据地形、降水与葡萄生长特性的关系进行分析。
易错点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央山谷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冬季山谷温暖,利于葡萄过冬;山坡地形不易积水,排水好。
正确答案
葡萄品种优良,酿造工艺精湛,葡萄酒的品质、口味好(2分);地处南半球,葡萄及葡萄酒上市季节与北半球错开,满足市场消费需求(2分);位置临海,海洋运输方便,利于葡萄酒出口(2分);国家政策支持(2分);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2分)(以上5点任答3点得满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据图,结合材料可知,气候条件适宜优质葡萄生长;地处南半球,与北半球葡萄及葡萄酒上市时间错开,利于销售;位置临海,交通便利,方便出口;政府支持与鼓励;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点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等。
正确答案
可就地取材,生产简便,节省材料费用,经济可行(2分);埋入地下,避风、避雪、避严寒(2分);地下土壤湿度较大,能保温保湿(2分);次年掀土复种,工程量小,节省劳力,葡萄成活率高(2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入冬时挖沟,用土把葡萄植株埋入地下,次年再掀土让它复原成活的做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保温保湿,降低成本,且复原成活率高,是当地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中总结、积累的成功经验。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将此做法与通过包裹或覆盖来保温过冬的方法进行比较。
易错点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
选考题一 【旅游地理】
“我以为世上的风景都已看倦,却还有最柔美的风光藏在这儿的每个山峦。”这是190多年多前一位探险家对塔斯马尼亚岛的赞美。现在塔斯马尼亚是澳大利亚自然生态保护得最完善的地方,全州约40%被正式列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或世界自然遗产。有“天然之州”、“假日岛”的美称。
18.简析形成塔斯马尼亚岛自然生态美的地理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地形以山地为主,多冰川地貌(2分);湖光山色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2分);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2分);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草地四季常青(2分);在地质历史上与其它大陆分离很早,动植物演化缓慢,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2分);人烟稀少,开发很晚,人类破坏很小(2分)。(任答5点)
解析
据图可知塔斯马尼亚岛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地形特征,据此又可推知其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据材料可知其为较早分离的独立岛屿,受人类影响小,使其生物具有古老、独特性。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地理环境条件分析,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资源、水文等方面着手。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多冰川地貌;湖光山色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草地四季常青;在地质历史上与其它大陆分离很早,动植物演化缓慢,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人烟稀少,开发很晚,人类破坏很小。
易错点
澳大利亚生物独特性、完善性的成因,一是较早与其它大陆分离,动植物演化缓慢,一是开发历史短,人烟稀少,受人类影响小。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
材料二 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
材料三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5.指出倒淌河流向变化对青海湖湖水盐度的影响,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成因。(8分)
16.根据黑枸杞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生长习性。(8分)
17.简述歌谣中描述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正确答案
盐度由淡变咸;(2分)13万年前因其注入黄河,地表径流把青海湖的盐分带走;(2分)如今注入青海湖,盐分随地表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2分)又因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湖水逐渐变咸。(2分)
解析
咸水湖的成因是蒸发旺盛,同时湖水的外泄途径少,导致盐分不断积累而成。倒淌河由注入黄河变为注入青海湖,使得青海湖缺乏了盐分外泄途径,故而盐度进一步增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影响湖泊盐度的因素结合倒淌河与青海湖的互补关系进行分析。
易错点
影响湖泊或海区盐度的因素包括:温度、蒸发量高低、水域封闭程度等。内陆湖泊往往属于咸水湖,主要原因是蒸发强烈,降水少,湖水与外界交换缓慢,位于副热带比较封闭的海区,如红海盐度最高的原因也是如此。
正确答案
当地气候干旱少雨,说明其耐旱;(2分)当地光照充足,说明其喜光;(2分)当地冬季气温低,说明其耐寒;(2分)当地有较多盐沼分布,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说明其耐盐碱。(2分)
解析
柴达木盆地海拔高,且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光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土壤含盐量高。所以,说明黑枸杞耐寒,喜光,耐旱,耐盐碱。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某地某种独特生物的生长习性受当地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深刻,二者往往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易错点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直接影响当地独特生物的生长习性。
正确答案
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2分)地势起伏大,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2分)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2分)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2分)
解析
歌谣表达了当地昼夜温差大,自然特征的垂直变化大及白天暴雨,夜间霜冻等自然地理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当地地势起伏大导致的垂直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导致的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形成对流雨,夜晚气温低形成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高原地区地势差异大,空气稀薄,导致垂直方向植被更替明显、昼夜温差大等进行分析。
易错点
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势垂直差异大,导致水分、热量条件在垂直方向上变化明显,植被垂直差异大。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小,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昼夜温差大。
选考题二 【自然灾害与防治】
右图为某大河流域及河段平均流量统计图。
19.说明该河流易发生洪水的季节及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夏季(或夏秋季,2分)(该河流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集中,(2分)北部有地形雨与高山冰雪融水汇人,(2分)流域面积大,南北支流同时汇水,径流量过大,(2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2分)
解析
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河流位于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北部多地形雨,且有高山冰雪融水注入,庞大水系内南北支流同期汇入,水量(径流量)陡增,形成洪水。洪水发生在夏季或夏秋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气候、地形、水文(支流、径流量)、植被、人为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点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包括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植被分布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等。
选考题三 【环境保护】
2016年6月1日,惠州市首部地方性法规《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近年来,惠州先后对市区金山河、青年河等“黑臭水体”进行了综合整治,城市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简述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污水达标排放;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对已受污染水体,通过工程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环保意识。(每点2分,满分10分)
解析
城市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包括完善法制建设、加大依法惩罚力度;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物(污水)排放;加大宣传力度,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源头控制,污水处理,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措施,政策宣传等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点
对于污水处理第一减少污水的排放,第二就是对排放的污水要进行污水达标处理。结合这两个方面就可以得出结论: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环保意识,污水达标排放;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已受污染水体,通过工程手段进行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