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近100年来,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从以英国为主的欧洲转移至日本,然后到韩国,2012年中国将成为造船业第一大国。当前造船业转移对我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7.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有关图中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少,冬季流量增大
11.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14.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情况示意图,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 )
①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④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18.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19.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12.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17.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中分别是( )
28.在四川抗震救灾的关键时期,随着火车汽笛一声长鸣,满载黑龙江3800万人民深情厚谊的2400吨优质大米运往四川成都,专列一路南下,运抵四川灾区,直接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据下图以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丁地区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简述该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的原因。
(2)丙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
(3)乙地区是重要的林区,该地区森林合理利用的措施有哪些?
(4)丁地区和甲地区相比,农业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和戊地区相比,作物熟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甲地区土地利用不合理最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什么?如何避免这类问题?
26.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乙地区湖泊周围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简要说明乙地区图中C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自然条件。
(2)甲地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地位有所下降。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3)宝山、芝加哥同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比较二者在区位因素上的异同。
27. 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支流汉江上的水利枢纽。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 汉江流域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示意图。
材料二 汉江上白河、皇庄、仙桃三个水文站近50年年输沙量变化示意图。
(1)秦岭是半湿润区与_______区的分界线;汉江的流向为_______。汉江流域所属的自
然带是_______,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
(2)丹江口水库建成后,汉江年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变_______,对三个水文站年输沙量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站。
(3)汉江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4)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简述该地区在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29.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2)图中铁路中段沿线是重要农业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3)P城市产业结构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原因是什么?
(4)A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