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中AB两地同在40°N纬线上,读图回答1-2题。
1.若北京时间同一时刻两地杆影的指向如右图所示,则可知B地位于A地的( )
2.若图中A地某日正午的杆长和影长相等,则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5题。
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是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原因是B地( )
4.图中18℃等温线分布( )
5.图上热带风暴在经过甲地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 )
右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印度洋的轮船上,悉尼时间6:00船员在图中②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读图回答6-7题。
6.该日②处海上日出时刻,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7.下图中的四幅图,与②处当日轮船桅杆日影在地面上移动方向一致的是( )
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17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4米,OP为4米,P点为AB中点。读图完成8-9题。
8.推断该树位于( )
9.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 )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距海里程等值线(单位:km)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2题。
10.与甲地相比,乙地( )
11.图中甲地土壤较为贫瘠,其原因之一可能是( )
12.丙港口4月份不冻的主要原因是(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遥感发现,近年来图中乙湖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据此完成13-15题。
13.图示甲河( )
14.乙湖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15.观测发现,乙湖沿岸终年昼夜风向相反,若某游客在①处疗养,夜晚最可能的风向是( )
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于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图3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读图完成21-23题。
21.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 )
22.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合理的解释是( )
23.关于北极燕鸥及其迁徙的叙述,可信的是( )
大气科学中日出前或日落后的绚烂天色被称为“曙暮光”,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如图2所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某摄影师与9月26日在某地(116°E)拍摄曙暮光美景。据此完成18-20题。
18.“鸡鸣紫陌曙光寒”描述的是太阳高度角大约在地平线下12°-18°之间的天文曙暮光,该摄影师若想拍到此时曙暮光,镜头方向最可能为( )
19.气象学上的黄昏专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至高度角位于地平线下6°的这段时间,若该摄影师不想错过这段黄昏美景,开始拍摄时最可能为北京时间( )
20.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下,天际的亮色完全退去(夜晚才真正到来)或天际的亮色已经开始(白昼就真正到来)。该日“真正夜长”最可能为( )
某日,位于铜镜处(33°N)的人们正好看到太阳位于图中的山顶处。此时,阳光恰好被铜镜反射到陡崖处藏宝图的洞口。读图完成下题。
24.一年中,铜镜能接收到正午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 )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每年都有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约旦河是以色列重要的水源,70%以上的河水被人为利用。死海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生活在死海岸边的人们发现这里的沙漠常弥漫着大雾。图6示意以色列部分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
25.说出以色列农业灌溉用水的来源。
26.以色列对欧洲的花卉出口量冬夏有明显不同,指出这种不同并分析原因。
27.解释死海沿岸沙漠地区经常弥漫着大雾的原因。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示意图(左图)和1900-2000年里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右图)。20世纪50~60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系列大型水库。
28.与乙地比,判断甲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简析其原因。
29.简述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30.简析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
某日,昼夜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ABC弧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一旅游者在距离B地正南方3330km的青海湖边观测到北极星仰角为37°。
31.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旅游者在青海湖边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此时赤道上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与旧的一天范围的比值________。
32.若此日旅游者在湖边于北京时间6:05看到日出,则该日昼长为________小时,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