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大庆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0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林树下线是指干旱河谷地区由低至高出现的灌丛到森林的混合交错带的平均海拔。下图示意四川省北部某干旱河谷山区自然带垂直分布及林树下线1999年和2009年分布变化。据此回答7~8题。

7.林树下线平均海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气压

C水分

D光照

8.关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99年-2009年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B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

C林树下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D东南坡高于西北坡——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水热组合条件是不同海拔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水分条件是决定草原和森林的主要因素,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注意不同气候条件下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是光照、热量和水分的组合条件一样,其中水分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易错点

热量、光照和水分影响自然带的分布,但是影响草原和森林分布的主要是水分;气压跟自然带的分布影响不大。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林树下线是指干旱河谷地区由低至高出现的灌丛到森林的混合交错带的平均海拔,南坡林树下线较高,可能是受河谷对面山脉的阻挡,降雨较少,林树下线较高。西南坡高于东北坡,主要是降水较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理解林树下线的概念,主要是河谷地带的山脉的垂直差异,水分条件较好,林树下线会比较低。 由第一幅图可得,林树下线南坡高于北坡,说明南坡水分条件低于北坡,最有可能是受河谷对面山脉的影响。西南坡的林树下线高于东北坡主要是水分较少。

易错点

注意林树下线的概念;注意选择错误的选项;读图,从1999年到2009年林树下线下降,说明森林面积扩大,退耕还林效果显著,A对;此题关键是要明白林地越低,水分条件越好。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l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4~16题。

1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 交通拥堵加重

A食品价格大增

B环境质量下降

C产业转型升级

1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②服务设施齐全③生态环境较好④适宜就业机会多
A.①③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16.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 资金密集型产业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知识密集型产业

C资源识密集型产业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上海市制定的“十三五”策略要求在此期间,上海市的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说明上海市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有可能是产业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型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材料中提到,上海市制定“十三五”明确要求上海市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说明上海市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最有可能是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

易错点

明确政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注意材料提到的上海市“十三五”制定的人口增长的策略,把握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和食品价格大增不符合策略的要求。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材料,上海外来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镇,是因为上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向周边小城市转移,小城市就业机会增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上题,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周边的中小城市,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增加了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

易错点

注意中小城市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较好相对于上海市来说并不是优点;注意和“逆城市化”农村和乡镇的拉力区别。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上海市“十三五”明确要求,上海市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说明上海市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工业的相关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材料中提到的上海市制定的人口增长策略,判断上海的产业特点,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对知识技术性人才需求量很大。

易错点

把握材料中的重点,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移,上海市自然资源相对缺乏,产业转型升级最大可能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17~18题。

17.该工程:

A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

B因地势原因全程需逐级提水,耗能大

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

D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

18.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B在千岛湖作为取水口,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

C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降低

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调水工程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明渠输水可能会增加水资源的污染,影响水质;利用隧洞铺设管道输水,可以保证水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资源调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仔细分析材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进行判断,沿线多经济发达区,明渠输水污染水质,因此利用管道输水,减少污染。

易错点

根据材料可知,该线路多隧洞,可以判断沿线山地较多,A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地势落差不大,无需梯级输水,B错;千岛湖水质优良,但不是杭州唯一的水源,C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千岛湖取水,相对于在下游取水水质要好些,下游沿线城市经济发达,污染相对严重,故能减轻输水工程对沿线的污染。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资源调配的相关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千岛湖配水工程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可以减少沿线经济发达城市对水体的污染,保证水质,减少下游取水时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

易错点

根据所学知识,调水工程对千岛湖的影响较小,生物多样性不会因此减少;水质改善,调水距离边长,水价可能提高;地下水开采减少,可防止地面下沉。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 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A冲积平原

B三角洲

C冲积扇

D山间河谷平原

20. 据材料和图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横沙丘和纵沙丘

B抛物型沙丘分布区植被覆盖率低于横沙丘分布区

C该地区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

D该地区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甘肃省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位于祁连山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山麓分布冲积扇,冲积扇水源充足,易形成绿洲。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再根据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判断出河西走廊的绿洲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上。

易错点

明确河西走廊的成因,冲积平原一般位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A错;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如黄河三角洲,B错;山间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未出山段,D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干旱地区的外力作用一般主要是风力作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的自然环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提示,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最严重地区之一,沙尘暴频发,说明该地气候干旱,降雨较少,风力较大。A、B和C选项根据图即可判断。

易错点

对河西走廊地理特征认识有误。读图,北部风大,植被少,沙供给量大,应为横沙丘和抛物型沙丘;抛物型沙丘的植被覆盖高于横沙丘;该地干旱,不可能有严重水土流失。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据图回答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向

B④地与甲地的最短距离为19980千米

C③地与④地时区相差12小时

D②地与乙地日期不同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北温带

B②位于东半球

C③位于(0°45°E)

D④位于太平洋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④地的坐标为30°N和135°W,与甲地在同一个经线圈上且互为对跖点,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80°乘以111千米,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运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理解材料中提到的对跖点的含义,判断乙的坐标为(30°N,135°W),由图得出各点的坐标,由坐标来判断相对位置、距离和时差,明确自然的特点判断D选项。

易错点

关键是确定各点的地理坐标;①(110°E,20°N)②(170°W,40°S)③(45°W,0°)④(135°W,30°N);明确经纬网上东、西方向的判断,由图判断①②的坐标为①(110°E,20°N)②(170°W,40°S),得①在②的西北方,A错;明确时差的计算,③地与④经度差为90°,时间相差6小时,C错;明确自然日界线的不确定性,故②地与乙地日期不能判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得,④点的坐标为(135°W,30°N),根据坐标定位,④点位于东北太平洋,故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运用和定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易错点

明确温度带的划分①纬度为20°N,位于热带,A错;明确东西半球的划分,160°E向东过180°到20°W为西半球,②经度为170°W,位于西半球,B错;③地坐标为(45°W,0°),C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3~4题。

3.R.Q.P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

A714.713.715

B711.712.713

C715.713.714

D713.714.715

4.图示地貌可能是:

A流水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风力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明确图中虚线是被遮挡的等高线,等高距为1米,Q应该是在R和712m之间,为713;R为714,P为715。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等值线数值的判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提示,该地貌出现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间的等到被高处所档,上下宽,中间窄,有可能是西北地区的风蚀蘑菇。由此可以判断Q为中部,等高线数值应该为713,R为714,P为715.

易错点

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条件,明确图中虚线的地表的地理信息,等高线不能相交,故图中的虚线等值线只能是被更高处的等值线遮挡。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数值变化特点,可以判断该地貌的特点:上下宽,中间低。根据材料,该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最有可能是受风力侵蚀而形成的风蚀蘑菇。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之风力侵蚀,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材料提到该地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因深居内陆,常年降水较少,接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天气,地貌受风力作用影响较大,排除A和D,风力堆积地貌以新月形沙丘较为明显。

易错点

明确虚线代表的含义;明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较强;注意根据所学知识和等高线的形状和特点,判断该地貌的特点。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9日23时36分,“中国•青岛”号大帆船抵达摩纳哥(43.7°N,7.4°E),在60天内顺利完成总航程约10000海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如图示意“中国•青岛”号航线.据此完成5~6题。

5.“中国•青岛”号在航行途中,一般会遇到:

A青岛至上海没有浮冰威胁

B新加坡至美瑞莎的飓风影响
C.美瑞莎至孟买的炎热无风

C亚历山大至热那亚的长期顺风

6.“中国•青岛”号抵达摩纳哥时,当地:

A正值日落西北时分

B地方时约为15时36分
C.正午桅杆影长和高度比值约为tan23°

C昼夜长短差距扩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得,航行时间60天,可知道出发时间是10月19日,我国附近海域还不会有浮冰出现, 故青岛至上海段没有浮冰威胁,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确定航行出发,根据日期判断我国附近海域是否有浮冰威胁;根据图得出选项中提到的地点的纬度,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判断选项中各地的自然环境。

易错点

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为到达的日期;新加坡位于“赤道无风带”,没有飓风,B错;此时南亚吹东北风,C错;40°N以北有西风带,船只不可能长期顺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摩纳哥位于北半球,“中国•青岛”号抵达摩纳哥时,时间为12月19日,接近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此后,昼渐短,夜渐长,昼夜差距扩大,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明确材料中提到的“中国•青岛”号抵达摩纳哥时的日期,根据到达的北京时间进行逐项分析。北半球冬半年全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短;注意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易错点

北半球冬半年日落于西南,A错;摩纳哥位于中时区,比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区时为15时36分,地方时比中时区区时早,B错;根据摩纳哥的纬度可得,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23°,正午杆影和高度比值应为cot23°。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莱州湾沿岸经济发达,但同时也是我国海水入侵最为严重的地之一。读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

示意图,完成9~10题。

9.1979~2008年,该地区海水入侵速度:

A持续加快

B先慢后快

C保持不变

D先快后慢

10.推测1979~2008年期间,该地区:

A陆壳不断上升

B海水养殖池面积扩大

C年降水量增加

D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得,从1979年到2008年咸淡分界线先疏后密,可以判断相同的时间段内,海水入侵的范围有大变小,速度先快后慢。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等值线,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各线代表的含义,注意图中提到的时间,理解各线之间的距离其实代表了在相同的时间里海水入侵的范围,相同时间内,入侵的范围越大,速度越快。

易错点

明确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含义,特别是最南端的海水入侵极限范围图;注意曲线代表的时间,相隔的时间大致相同。注意理解不同年份线的疏密跟海水入侵速度的关系。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从1979年到2008年咸淡分界线不断向内陆推进,可以确定该地沿海滩涂面积在增加,而滩涂适合水产养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与产业活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图和所学知识,从1979年到2008年咸淡分界线不断向内陆推进,可以确定该地沿海滩涂面积在增加,海岸线不断推进,海水养殖池面积扩大,可以导致闲谈水分界线向南推移。

易错点

注意海水不断入侵是因为沿海滩涂面积在扩大,陆壳不断上升、年降水量增加会导致海水入侵范围减小;山东为旱地种植业,与水稻无关。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1~13题。

11.关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山脉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

B迎风坡形成多雨区

C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D背风坡形成雨影区

12.下列叙述属于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是:

A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

B环境空间差别小

C适宜生存的空间大

D夏季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13. 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正确的是:

A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机率小

B晴天较少

C有森林,便于隐蔽

D降水较多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勘察加半岛北部和南部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据此可以判断勘察加半岛山脉走向大致是东西走向,南坡为迎风坡,降雨充足,植被为森林;北坡为阴坡,雨影区降雨较少,纬度较高,寒冷干燥,植被为苔原。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特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和图中的等高线提示,该地区北部和南部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应该是受了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北坡为雨影区,降水较少;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充沛。

易错点

注意阅读材料,由材料可得,勘察加半岛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很大,主要是受东西走向的山脉的影响。地形高差大,形成山体垂直差异,南部和北部差异是纬度上的不同。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得,勘察加半岛位于中高纬度,植物少,因此大型植食性动物少,肉食性动物没有食物来源,相对自然也会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环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植物是大型植食性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勘察加半岛因纬度、海拔较高,植物较少,因此植食性动物很少;植食性动物是肉食性动物的主要来源,肉食性动物没有食物来源,相对自然会减少。

易错点

南坡为森林,北坡为荒漠,环境空间差异很大;南部森林地带适合生存,空间较小;夏季漫长,生存条件恶劣并不是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动物较少生物原因。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题干要求近距离拍摄熊,熊具有攻击性,甲地为勘察加半岛的南部,生长森林,利于拍摄时的隐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的特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地位于勘察加岛的东部,南部生长森林,食物丰富,熊出没较多;另外熊具有攻击性,有森林易于躲藏完成近距离拍摄的需要。

易错点

注意题干要求近距离拍摄熊,注意熊具有攻击性,明确甲地所处的位置和气候;近距离拍摄熊,自然要选择熊经常出没的地方,A错;晴天较多和降水较少,对近距离拍摄熊影响不大。B。D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罗讷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每年注入地中海的水量占注入地中海河水总量的以上,但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并不多见.从1880年开始,瑞士为了确保电力供应,在上游山地建造了多座高海拔水库,在夏季蓄积高水位.如右下图示意罗讷河水系.据此完成21~22题。

21.

罗讷河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

见的主要原因是:


A.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A不同河段汛期时间不同

B上游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

C水库的修建,调节径流

D流域降水较少,年际变率小力

 22.瑞士建造多座高海拔水库,使罗讷河:

A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B冬季中、下游径流量增加

C水力资源更为丰富     

D夏季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加快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罗讷河流域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汛期在冬季;北部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多雨,夏季偏多,上下游雨季不同,汛期也不一样。

考查方向

本题区域自然环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罗纳河水域面积较广,支流众多,不同河段所处的纬度不同,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雨偏多;不同河段雨季汛期不同,所以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

易错点

上游湖泊和沼泽有利于调洪蓄峰,但并不是主要原因,B错;此时还没有修建水库,C错;该流域降雨量较多,地中海气候年际变化较大,D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提到,高海拔水库在夏季蓄积高水位,因此中、下游河流冬季径流量增加;夏季抽水蓄水,水位季节变化加大;水力资源受落差的影响,不会变化;夏季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三角洲会萎缩。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程建设和区域自然环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水库主要在夏季蓄积高水位,中下游为地中海气候,降雨较少,夏季蓄水会增加水位季节变化;水力资源和地势落差及河流流量有关,水库建设对水力资源变化不大;夏季流量减少,河口三角洲扩展减速。

易错点

注意材料中讲的是夏季蓄水;夏季抽水蓄水,水位季节变化加大,A错;水力资源受落差的影响,不会变化,c错;夏季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三角洲会萎缩,D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下图为该区域相关资料图,回答23~24题。

23. 下列关于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靠近黄河、铁路,水陆交通便利

B扩大稀土产能,增加出口量

C黄河含沙量大,工业水源水质差

D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

24.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A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等

B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C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一衰落的过程,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出路

D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白云鄂博是享誉世界的“稀土之都”。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包头市的工业重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包头位于西部地区,科技实力比较弱,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分析,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资源、能源、交通、政策和劳动力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包头位于西部地区,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

易错点

黄河在该段的航运价值较低,A错;我国稀土生产方向应该延长生产链,而不是一味的出口原材料,B错;黄河的泥沙来自于中游黄土高原,C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资源型城市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深加工延长生产链,由此可见,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还可以发展其他的产业,C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资源型城市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一般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对原有产业进行改造,C选项太绝对,第三产业并不是唯一出路,应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易错点

注意题干要求选择不可行的做法;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均可以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健康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5~26题。

注:(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5.上述图文材料表明:

A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B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享受了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C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快速融入了城市社会

D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减轻,有利于社会稳定

26.下列措施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不相符合的是:

A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B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C各城市大力发展地铁,有效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D大幅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从图可以看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说明很多农业人口只是在城市居住,而没有成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低,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城市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两个指标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大量的农业人口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B、C错误;很多农业人口常住城市,农村的留守老人、儿童问题会加重。

易错点

注意图下面的“注”里对常住人口城镇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概念,常住人口城镇率和户籍人户城镇化之间的差距是住在城市里面的农村人。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地铁是地下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投资成本较大,可以缓解大城市地上交通压力,中小城市地上交通压力不大,修建地铁只会劳民伤财,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相关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A、B和D措施均可以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但是C选项的地铁只适合在大城市修建。

易错点

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可以提高我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中西部资源丰富,城市群发展潜力很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发展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可以提高我国城市化的质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云杉(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l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27~28题。

27.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A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28.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云杉分布的位置变化可以判断北美气候的变化,由图乙和图丙可得,乙到丙时期云杉分布的北界纬度变低,表示气温略有下降。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明确云杉分布位置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北移,北美气温上升;南移,北美气温下降。仔细看图,结合题干的描述,可以判断A、C、D表述错误,答案为D。

易错点

明确云杉分布位置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注意三幅图之间的变化。甲到丙这段时间内,云杉分布先北移后南移,说明北美的温度先上升后下降,A和C错;乙到丙时期,云杉分布南移,说明北美气温略有下降,应该是受到沿岸寒流的影响,B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地理信息技术的的使用一般是先利用RS和GPS等手段获取信息,然后建立信息数据库,最后利用GIS进行分析和输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一般都是先利用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获取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最后利用GIS分析和输出信息处理结果。

易错点

正确区分3S技术,GPS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适用的导航定位系统,GIS是处理与地理空间有关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RS是不与物体接触,用遥感平台上搭载的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并经处理揭示其性质的科学技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29.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30.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31.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解析

根据材料明确茉莉花生长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知道农业生长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气温、热量、降水等;结合图,与江苏、浙江相比,横县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降水量大;冬季寒潮影响较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题干要求横县与江苏、浙江相比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根据材料可知,茉莉喜高温,读图,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高温期较长;茉莉花抗寒性差,横县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横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易错点

注意材料中提到的茉莉的生长需要满足的气候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明确影响气候条件主要包括热量、光照和降水;注意题干要求与江苏、浙江比较;明确寒潮对茉莉生长的影响。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解析

根据材料提示“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可知地势较高的旱地便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且不易受洪涝灾害危险,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离河较近,便于灌溉,满足生长旺季时为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地势较高,冬季寒潮影响较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沃;接近河流,水源充足,根据材料可得,茉莉生长要求土壤含水量适中,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保证土壤水分,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地势较高,可以减少冬季寒潮影响。

易错点

注意材料提到茉莉花生长土壤过湿不利于根系发育,该地区季风气候,降雨比较集中,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地方,主要是为了排水。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使得,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解析

此题注意问题的细节,“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和“横县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是有区别的,同时再结合图中横县的地理位罝,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主要从原料的数量和质量、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分析。

考查方向

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明确茉莉花茶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品质佳,是吸引茉莉花茶厂聚集在此的基础;另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区位还需考虑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横县茉莉花种植优势明显,政府支持改善投资环境,如: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善基础设施等,有利于扩大市场和组织生产。

易错点

理解题干要求,本题是分析横县县城茉莉花茶长聚集的原因,是分析横县的优势条件。区别茉莉花长聚集横县的原因,这是分析工业集聚的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4分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中国FAST射电望远镜落座在大窝函洼地,规模世界最大,能够接收天体射出的最微弱的无线电波,具有全天候观测的特点。大窝函洼地由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以及溶洞组成,石灰岩岩体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性能。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盛起望远镜约20万平方米的巨型反射面,望远镜填满整个山谷。洼地附近没有集镇和工厂,半径5千米内没有乡镇。

下图为中国FAST射电望远镜选址地区图

材料二 贵州是我国铝土矿的主要产区,储量约占全国的1/5,其中,清镇、修文两地的铝土矿储量最多,品位最高。但贵州是农业大省,工业相对不发达,制约着铝业的发展。

32.分析图示地区建射电望远镜观测站的优势地质条件。(8分)

33.结合射电望远镜支架和球面由新技术铝材构成,分析射电望远镜建设和贵州铝业的相互影响。(8分)

34.简述FAST项目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区域远离板块活跃地带,地壳稳定;(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貌区多弧形的漏斗、天坑、洼地,利用天然地形,工程量小;岩体致密,稳定性好,滑坡、泥石流少;(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落水洞、裂隙发育,地表水可以自然排泄等。

解析

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射电望远镜基地需要稳定的地质构造、谷地地形、排水条件好的地区,结合材料,大窝函洼地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利用天然地形,工程量小;石灰岩体结构紧密,滑坡、泥石流少,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性能;喀斯特地貌,岩石渗水性较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便于排水等;根据所学知识,工程建设需要避开地壳活跃地带。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FAST为直径为500米的凹陷的球面工程,利用该地天坑这一天然地形,工程量小;其次,材料中指出,石灰岩岩体结构紧密,可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性能;另喀斯特地貌,岩石渗水性较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较少坑内积水;注意大型工程建设应该避开地壳活跃地带,该地远离板块活跃地带,地壳相对稳定。

易错点

注意题干要求分析建射电望远镜观测站的地质优势;明确FAST的为凹陷的球面;注意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岩体结构紧密、岩石渗水性好;注意工程建设应该避开地壳活跃地带。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贵州省铝业发达,科研技术水平高,能够满足射电望远镜对各种铝材的需求。射电望远镜建设结构巨量消耗高技术铝合金材料,生产提供消费市场。也为贵州铝业研发提出更高要求,推进贵州铝业产品升级。

解析

材料二提到,贵州是我国铝土矿的主要产区,储量最多,品味最高,由此可得贵州省铝业发达;题干提出射电望远镜支架和球面由新技术构成,贵州铝业可以满足射电望远镜对各种铝材的需求;射电望远镜需要大量的铝材,为贵州铝业提供了市场,也为贵州铝业研发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贵州铝业的产品升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贵州铝业可以满足射电望远镜各种铝材的需求,相反,射电望远镜为贵州铝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好的发展,射电望远镜对新技术的需要也可以推动贵州铝业的产业升级。

易错点

注意贵州铝业和射电望远镜建设的作用使相互的,材料中提到贵州工业相对不发达,射电望远镜各种铝材的需求,可以推动贵州铝业的发展。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拉动(钢铁、铝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促进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2分);增加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2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分)。

解析

FAST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钢材、铝材等,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产业活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产业对区域发展的一般影响,结合题目材料信息进行作答。根据材料可得,项目实施需要大量新技术铝材,可以带动当地铝材的发展,促进当地铝材的科研技术改进,促进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了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易错点

注意产业活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一般从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就业、其他产业等方面回答。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