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 共519题
樱桃番茄富含多种天然有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但因其含糖量不高,影响酒精发酵效果,经实践摸索,调整发酵工艺,樱桃番茄成为酿造保健酒的好原料.图1是利用固定化酵母或游离酵母发酵樱桃番茄果酒的工艺流程,请分析回答:
(1)发酵前,需要在樱桃番茄汁中添加适量白砂糖,那么添加白砂糖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主发酵结束后,需将上层酒液转移到另一灭菌容器中进行后发酵,为了防止醋酸菌污染,加入容器中液体的量应______(填“注满”“”或填“
”),以保证果酒品质.
(3)图2是固定化酵母发酵与游离酵母发酵的对比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发酵速率相近,但发酵前期游离发酵比固定发酵产生的酒精量多,主要原因是______;后期游离酵母发酵速度减慢,除了底物浓度降低外,还可能是因为______.
(4)为探究固定化酵母重复使用的效果,对固定化酵母进行了2次连续的重复发酵实验,图3是实验的结果,试分析在第2次发酵前期,酵母降糖速度明显加快的原因______.实验结果说明固定化细胞具有______的优点.
(5)为分离纯化优良酵母菌品种,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如图操作,排序最合理的是______.
A.②①④③B.②①④①③②C.②①④②③②D.①④①③②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发酵前,需要在樱桃番茄汁中添加适量白砂糖,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能提高酒精的生成量.
(2)主发酵结束后,需将上层酒液转移到另一灭菌容器中进行后发酵,加入容器中液体的量应注满,可以防止醋酸菌污染,保证果酒品质.
(3)从图2可以看出,两者发酵速率相近,但游离酵母和营养液的接触更充分,酒精排出更快,所以发酵前期游离发酵比固定发酵产生的酒精量多;后期除了底物浓度降低外,还可能是因为酒精对游离酵母的抑制作用更强,所以游离酵母发酵速度减慢.
(4)根据图3分析,在第2次发酵前期,由于固定化材料中的活酵母数量比第一次多,因此酵母降糖速度明显加快.实验结果说明固定化细胞具有可反复利用的优点.
(5)为分离纯化优良酵母菌品种,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如图操作,排序最合理的是②①④①③②.故选:B.
故答案为:
(1)提高酒精的生成量
(2)注满
(3)游离酵母和营养液的接触更充分,酒精排出更快 酒精对游离酵母的抑制作用更强
(4)固定化材料中的活酵母数量比第一次多(或细胞增殖了) 可反复利用
(5)B
解析
解:(1)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发酵前,需要在樱桃番茄汁中添加适量白砂糖,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能提高酒精的生成量.
(2)主发酵结束后,需将上层酒液转移到另一灭菌容器中进行后发酵,加入容器中液体的量应注满,可以防止醋酸菌污染,保证果酒品质.
(3)从图2可以看出,两者发酵速率相近,但游离酵母和营养液的接触更充分,酒精排出更快,所以发酵前期游离发酵比固定发酵产生的酒精量多;后期除了底物浓度降低外,还可能是因为酒精对游离酵母的抑制作用更强,所以游离酵母发酵速度减慢.
(4)根据图3分析,在第2次发酵前期,由于固定化材料中的活酵母数量比第一次多,因此酵母降糖速度明显加快.实验结果说明固定化细胞具有可反复利用的优点.
(5)为分离纯化优良酵母菌品种,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如图操作,排序最合理的是②①④①③②.故选:B.
故答案为:
(1)提高酒精的生成量
(2)注满
(3)游离酵母和营养液的接触更充分,酒精排出更快 酒精对游离酵母的抑制作用更强
(4)固定化材料中的活酵母数量比第一次多(或细胞增殖了) 可反复利用
(5)B
如图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请分析并回答:
(1)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_的空间.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变为______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2)过程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
第二步: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______.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范围内.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3)在______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乙中的微生物将甲过程的产物变为______,再将其变为醋酸.
正确答案
解:(1)将发酵液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的空间.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颜色变为灰绿色.
(2)乙为果醋发酵过程,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培养醋酸菌时,应用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为30-35℃,因此培养醋酸菌时,应将温度控制在30-35℃范围内.
(3)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醋酸菌可将酒精变为乙醛,再将其变为醋酸.
故答案为:
(1) 灰绿
(2)醋酸(杆)菌 固体 平板划线法 30-35
(3)氧气充足(有氧) 乙醛
解析
解:(1)将发酵液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的空间.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颜色变为灰绿色.
(2)乙为果醋发酵过程,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培养醋酸菌时,应用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为30-35℃,因此培养醋酸菌时,应将温度控制在30-35℃范围内.
(3)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醋酸菌可将酒精变为乙醛,再将其变为醋酸.
故答案为:
(1) 灰绿
(2)醋酸(杆)菌 固体 平板划线法 30-35
(3)氧气充足(有氧) 乙醛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1中的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______ B______.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防止菌种流失.
(3)图2中的充气口在______时关闭,在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不断向内______.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产生的______,在醋酸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
(5)写出与第(4)题有关的反应式:
制果酒:______.
制果醋:______.
(6)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能/否)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______.
(7)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的颜色反应为______色.
正确答案
解:(1)图1方框中的A是果醋发酵,B是酒精发酵.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冲洗应先冲洗后去梗,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泵入空气.
(4)酵母菌无氧呼吸时,除了产生酒精,还会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酵母菌产生的CO2,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含氧量少的空气、CO2.
(5)果酒发酵的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果醋发酵的反应式为:C6H12O6+O2CH3COOH+CO2+H2O、C2H5OH+O2
CH3COOH+H2O.
(6)如果果汁中已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因为果酒发酵是在缺氧环境中进行的,而醋酸菌是嗜氧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
(7)果酒发酵过程中,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因此葡萄酒呈现红色;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的反应出现灰绿色.
故答案为:
(1)醋酸发酵 酒精发酵
(2)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3)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泵入空(氧)气
(4)酵母菌 二氧化碳(CO2) 剩余含氧量少的空气及二氧化碳
(5)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C6H12O6+O2CH3COOH+CO2+H2O、C2H5OH+O2
CH3COOH+H2O
(6)否 因为果酒发酵时的酸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的条件之一是氧气充足
(7)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灰绿
解析
解:(1)图1方框中的A是果醋发酵,B是酒精发酵.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冲洗应先冲洗后去梗,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泵入空气.
(4)酵母菌无氧呼吸时,除了产生酒精,还会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酵母菌产生的CO2,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含氧量少的空气、CO2.
(5)果酒发酵的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果醋发酵的反应式为:C6H12O6+O2CH3COOH+CO2+H2O、C2H5OH+O2
CH3COOH+H2O.
(6)如果果汁中已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因为果酒发酵是在缺氧环境中进行的,而醋酸菌是嗜氧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
(7)果酒发酵过程中,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因此葡萄酒呈现红色;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的反应出现灰绿色.
故答案为:
(1)醋酸发酵 酒精发酵
(2)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3)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泵入空(氧)气
(4)酵母菌 二氧化碳(CO2) 剩余含氧量少的空气及二氧化碳
(5)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C6H12O6+O2CH3COOH+CO2+H2O、C2H5OH+O2
CH3COOH+H2O
(6)否 因为果酒发酵时的酸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的条件之一是氧气充足
(7)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灰绿
(2015秋•单县校级月考)如图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 (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______,导致______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2)某同学尝试用罐头瓶制作果酒,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______,二是避免氧气进入和杂菌污染.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来检测果酒发酵是否成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4)在果酒制作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酵母菌与杂菌之间存在______关系;二是由于果酒中的______不利于杂菌的生长.
正确答案
解:(1)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发酵装置密闭不严,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2)制作果酒的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放掉发酵产生的CO2,二是避免氧气进入和杂菌污染.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来检测果酒发酵是否成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4)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进行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酒精更不利于杂菌生长,从而淘汰掉杂菌.
故答案为:
(1)发酵装置密闭不严 醋酸
(2)放掉发酵产生的CO2 (答案合理即给分,如排气、防止装置爆裂、降压等)
(3)重铬酸钾 (错别字不得分) 稀释涂布平板法
(4)竞争 酒精
解析
解:(1)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发酵装置密闭不严,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2)制作果酒的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放掉发酵产生的CO2,二是避免氧气进入和杂菌污染.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来检测果酒发酵是否成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4)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进行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酒精更不利于杂菌生长,从而淘汰掉杂菌.
故答案为:
(1)发酵装置密闭不严 醋酸
(2)放掉发酵产生的CO2 (答案合理即给分,如排气、防止装置爆裂、降压等)
(3)重铬酸钾 (错别字不得分) 稀释涂布平板法
(4)竞争 酒精
完成下列传统发酵技术中的相关问题:
如图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发酵装置图,请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1中的实验流程补充完整.______
(2)图2中的充气口在______时关闭,在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不断向内泵入无菌空(氧)气.
(3)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产生的二氧化碳(CO2).
(4)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的颜色反应为______色.
正确答案
解:(1)果酒发酵后还可以进行果醋发酵,因此图中方框中应填醋酸发酵.
(2)制作果酒时需要无氧环境,而制作果醋时需要有氧环境,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适时向内泵入空气(氧).
(3)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
(4)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的颜色反应为灰绿色.
故答案为:
(1)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2)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泵入空气(氧)
(3)酵母菌 二氧化碳 剩余的空气、二氧化碳
解析
解:(1)果酒发酵后还可以进行果醋发酵,因此图中方框中应填醋酸发酵.
(2)制作果酒时需要无氧环境,而制作果醋时需要有氧环境,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适时向内泵入空气(氧).
(3)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
(4)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的颜色反应为灰绿色.
故答案为:
(1)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2)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泵入空气(氧)
(3)酵母菌 二氧化碳 剩余的空气、二氧化碳
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称作传统发酵技术.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酵母菌是酿制葡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______.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接种时升高温度到______,且需要通气.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______.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
(2)腐乳的制作:
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______.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______(减少、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乳酸发酵: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生存的适宜温度是18-25℃,因此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18-25℃.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果醋发酵时升高温度到30-35℃,且需要通气.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防止发酵液溢出.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其原因是发生了醋酸发酵.
(2)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毛霉.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其中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由于抗生素杀死乳酸菌,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故答案为:
(1)18-25℃醋酸菌 30-35℃防止发酵液溢出 发生了醋酸发酵
(2)毛霉 增多
(3)抗生素杀死乳酸菌
解析
解:(1)①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生存的适宜温度是18-25℃,因此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18-25℃.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果醋发酵时升高温度到30-35℃,且需要通气.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防止发酵液溢出.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其原因是发生了醋酸发酵.
(2)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毛霉.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其中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由于抗生素杀死乳酸菌,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故答案为:
(1)18-25℃醋酸菌 30-35℃防止发酵液溢出 发生了醋酸发酵
(2)毛霉 增多
(3)抗生素杀死乳酸菌
(2012春•彭州市校级月考)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根据上述过程,完成以下问题.
(1)从细胞核的构造看,酵母菌属于______ 生物,如果发现一种酵母菌细胞核中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______倍体.
(2)自然环境中的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成分.
(3)用酵母菌制啤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酵母菌,必须先通入氧气,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该密闭,以获得大量的酒精,这充分说明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
(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______.
(5)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开始持续通入空气,然后再封闭其结果分别是______.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增产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6)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从细胞核的构造看,酵母菌有核膜包被的成型细胞核,所以属于真核生物.由于一种酵母菌细胞核中17条染色体,成单数,说明该酵母菌是单倍体.
(2)自然环境中的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3)用酵母菌制啤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酵母菌,必须先通入氧气,此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该密闭,以获得大量的酒精,此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这充分说明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4)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糖类中有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
(5)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开始持续通入空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封闭以获得大量的酒精,故选C.
(6)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而葡萄糖为C6H12O6,因此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中要加一分子的水.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12H22O11+H2O2C6H12O6、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故答案为:
(1)真核 单
(2)分解者
(3)兼性厌氧型
(4)自身的生长繁殖
(5)C
(6)C12H22O11+H2O2C6H12O6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解析
解:(1)从细胞核的构造看,酵母菌有核膜包被的成型细胞核,所以属于真核生物.由于一种酵母菌细胞核中17条染色体,成单数,说明该酵母菌是单倍体.
(2)自然环境中的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3)用酵母菌制啤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酵母菌,必须先通入氧气,此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该密闭,以获得大量的酒精,此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这充分说明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4)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糖类中有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
(5)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开始持续通入空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封闭以获得大量的酒精,故选C.
(6)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而葡萄糖为C6H12O6,因此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中要加一分子的水.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12H22O11+H2O2C6H12O6、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故答案为:
(1)真核 单
(2)分解者
(3)兼性厌氧型
(4)自身的生长繁殖
(5)C
(6)C12H22O11+H2O2C6H12O6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柑橘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等,果皮还可用于提取橘皮精油.请回答下列与之有关的问题.
(1)下图表示柑橘果醋的生产工艺,进行酒精发酵时需定期“放气”,原因是______.进行醋酸发酵时需通过充气口“充气”,原因是______,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______.
(2)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______法,原因是______.得到压榨液后,先用______,然后离心,以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油分离出来.此时橘皮油还含有少量的水和果蜡,需在______,使杂质沉淀,用______,其余部分______,滤液和吸出的上层橘油合并,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正确答案
解:(1)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果酒发酵时需定期“放气”.醋酸菌属于好氧菌,醋酸发酵需要O2,因此进行醋酸发酵时需通过充气口“充气”,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30-35℃.
(2)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也会产生原料焦糊等问题,因此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压榨法.得到压榨液后,先用普通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离心,以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油分离出来.此时橘皮油还含有少量的水和果蜡,需在5-10℃下静止5-7d,使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通过滤纸过滤,滤液和吸出的上层橘油合并,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故答案为:
(1)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CO2 醋酸菌属于好氧菌,醋酸发酵需要O2 30-35℃
(2)压榨 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也会产生原料焦糊等问题 普通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5-10℃下静止5-7d 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 通过滤纸过滤
解析
解:(1)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果酒发酵时需定期“放气”.醋酸菌属于好氧菌,醋酸发酵需要O2,因此进行醋酸发酵时需通过充气口“充气”,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30-35℃.
(2)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也会产生原料焦糊等问题,因此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压榨法.得到压榨液后,先用普通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离心,以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油分离出来.此时橘皮油还含有少量的水和果蜡,需在5-10℃下静止5-7d,使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通过滤纸过滤,滤液和吸出的上层橘油合并,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故答案为:
(1)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CO2 醋酸菌属于好氧菌,醋酸发酵需要O2 30-35℃
(2)压榨 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也会产生原料焦糊等问题 普通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5-10℃下静止5-7d 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 通过滤纸过滤
如图表示葡萄酒酿制的简单过程,请据图分析:
(1)从图可知,甲图是为了使酵母菌进行______,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乙图是为了使酵母菌发酵获得葡萄酒.可以用______试剂检验是否有酒精生成.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常因混入醋酸菌而变酸,原因是(用化学反应式表示)______,但含有抗生素的葡萄酒不变酸,原因是______.
(2)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时,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______两种.接种后,培养基上会出现一些分别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______(群落、种群).
(3)为了分离出优良的酵母菌种,需要制备______培养基;若需长期保存菌种,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图中,一天搅拌2-3次,这是为了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乙图酵母菌处于无氧环境中,进行的是酒精发酵,其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常因混入醋酸菌而变酸,原因是:C2H5OH+O2CH3COOH+H2O,但含有抗生素的葡萄酒不变酸,原因是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醋酸菌的生长.
(2)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菌落属于种群.
(3)为了分离出优良的酵母菌种,需要制备选择培养基;若需长期保存菌种,可采取的方法是甘油管藏法.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或大量繁殖) 重铬酸钾(或酸性的重铬酸钾) C2H5OH+O2CH3COOH+H2O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醋酸菌的生长
(2)平板划线法 种群
(3)选择 甘油管藏法
解析
解:(1)甲图中,一天搅拌2-3次,这是为了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乙图酵母菌处于无氧环境中,进行的是酒精发酵,其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常因混入醋酸菌而变酸,原因是:C2H5OH+O2CH3COOH+H2O,但含有抗生素的葡萄酒不变酸,原因是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醋酸菌的生长.
(2)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菌落属于种群.
(3)为了分离出优良的酵母菌种,需要制备选择培养基;若需长期保存菌种,可采取的方法是甘油管藏法.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或大量繁殖) 重铬酸钾(或酸性的重铬酸钾) C2H5OH+O2CH3COOH+H2O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醋酸菌的生长
(2)平板划线法 种群
(3)选择 甘油管藏法
苹果醋是指以苹果汁经发酵而成的苹果原醋,再兑以苹果汁等原料而成的饮品.如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1)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苹果酒可用______试剂进行检测.
(2)过程②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过程①中使用的微生物与过程②中使用的微生物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3)在苹果汁生产中为了提高出汁率,人们会用到果胶酶、纤维素酶等.其中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它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而果胶在其作用下分解为可溶性的______,从而提高了苹果汁产量.
正确答案
解:(1)果酒制作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原理,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检测酒精的方法是在酸性环境条件下,用重铬酸钾试剂进行检测,如果苹果酒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
(2)由苹果酒酿制成苹果原醋,需要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氧需氧型.过程①中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过程②中使用的微生物是
醋酸菌.酵母菌与醋酸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它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而果胶在其作用下分解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从而提高了苹果汁产量.
故答案为:
(1)重铬酸钾
(2)醋酸菌 异养需氧型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分解酶 果胶酯酶 半乳糖醛酸
解析
解:(1)果酒制作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原理,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检测酒精的方法是在酸性环境条件下,用重铬酸钾试剂进行检测,如果苹果酒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
(2)由苹果酒酿制成苹果原醋,需要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氧需氧型.过程①中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过程②中使用的微生物是
醋酸菌.酵母菌与醋酸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它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而果胶在其作用下分解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从而提高了苹果汁产量.
故答案为:
(1)重铬酸钾
(2)醋酸菌 异养需氧型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分解酶 果胶酯酶 半乳糖醛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