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 共75题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是第一象限内曲线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为切点作切线与两个坐标轴交于A,B两点,则△AOB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8. 已知点是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动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到点的距离为,且。
(1)求动点P所在曲线C的方程;
(2)直线过点F且与曲线C交于不同两点A、B(点A或B不在x轴上),分别过A、B点作直线的垂线,对应的垂足分别为,试判断点F与以线段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指在圆内、圆上、圆外等情况);
(3)记,,(A、B、是(2)中的点),问是否存在实数,使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3.已知中心为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点、分别为线段、上的两个不同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6.如图,中,,,,设的面积为.
(Ⅰ)若,求的长;
(Ⅱ)求的解析式,并求的单调区间.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已知△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b是a,c平均数,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
所求数值是一个定值,
故可利用满足条件的特殊三角形进行计算.
若△ABC为等边三角形,
则A=B=C=60°,
所以
故选B.
知识点
20.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及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在中,,。若对任意实数恒有,求面积的最大值
正确答案
所以,的最小正周期为
所以,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
(2)由 得
因为是的内角,所以,
由,得
两边平方,整理得, 对任意实数恒成立
所以
得 则有 且
所以
(当且仅当等号成立)
所以,当时,面积的最大值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设是圆上的动点,点是在轴上的投影,为上一点,且.
21.当在圆上运动时,求点的轨迹的方程;
22.求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被所截线段的长度.
正确答案
,
解析
设M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由已知得 在圆上,即C的方程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
易错点
不能想到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设而不求的思想即弦长公式利用。
正确答案
.
解析
过点(3,0)且斜率为 的直线方程为,设直线与C的交点为,将直线方程代入C的方程,得,即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弦长公式求弦长。
易错点
不能想到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设而不求的思想即弦长公式利用。
20.已知圆圆动圆与圆外切并与圆内切,圆心的轨迹为曲线.
(I)求的方程.
(II)若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问是否在轴上存在一点,使得当变动时总有? 若存在,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I);(II)存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圆锥曲线中的圆、曲线方程的求法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相关关系,第一题中主要考查结椭圆方程的掌握,要从中找出一些固定的量来确定轨迹的具体模型,从而求出曲线方程.第二问是存在性的问题,先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然后构造等量关系来确定是否存在,要用到“设而不求”的基本思想,构建合理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圆锥曲线中的圆、曲线方程的求法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相关关系,通常与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韦达定理综合考查.
解题思路
题考查了圆锥曲线中的圆、曲线方程的求法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相关关系,解题步骤如下:
易错点
1、求轨迹方程时容易忽略的取值范围.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容易忽略对判别式的讨论. 3、本题中不易理解两个圆位置关系的具体情况,从而使题解无法进行.
知识点
18.如图,阴影部分为古建筑物保护群所在地,其形状是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半圆面。公路经过点,且与直径垂直。现计划修建一条与半圆相切的公路(点在直径的延长线,点在公路上),为切点.
(1)按下列要求建立函数关系:
①设,将的面积表示为的函数;
②设,将的面积表示为的函数;
(2)请你选用(1)中的一个函数关系,求的面积的最小值。
正确答案
(1)①②;
(2).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问题是典型的函数建模问题,难度较大。解决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进行求解。
(1)①由题设知,在Rt△O1PT中,
∠OPT=,O1T=1,
所以O1P.
又OO1=1,所以OP.
在Rt△OPQ中,
.…3分
所以,Rt△OPQ的面积为
.
②由题设知,OQ= QT = t,O1T=1,且Rt△POQ∽Rt△PT O1,
所以,即,
化简,得.
所以,Rt△OPQ的面积为
.
(2)选用(1)中①的函数关系.
.
由,得.
列表
所以,当时,△OPQ的面积S的最小值为(km2).
(2)选用(1)中②的函数关系.
由,得.
列表
所以,当时,△OPQ的面积S的最小值为(km2).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解三角形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建模能力,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解三角形等基础知识。
解题步骤如下:根据已知条件,合理建立函数关系式;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最值。
易错点
第一问不能正确读懂题意,因而无法下手;
第二问得出函数关系后,不知道用导数解决最值问题。
知识点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