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在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是否超标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待检测食品需要经过灭菌操作后取样检测

B配制好的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

C用稀释涂布法接种测定大肠杆菌的活菌数

D接种后将培养皿倒置并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正确答案

A

解析

灭菌后细菌都死亡了,测不到细菌的真实数目,故A有误;

培养基需要高压蒸气灭菌,防止杂菌,故B无误;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都可测菌数,故C无误;

培养皿倒置是防止水汽凝结水滴落污染,故D无误。

考查方向

微生物的鉴定、计数和培养

解题思路

读选项,分析信息,各个击破

易错点

此题为选修一的知识,很多同学不熟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9.为了获得月季花来提取精油,可以通过花直接提取,也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的细胞来提取,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把相应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中,经过发酵后,从发酵液中提取。请回答:

(1)利用月季花进行直接提取时,常用(                    ) 法,加热时影响该方法产品的产量或品质的因素有(                    )。(任一合理因素即可)

(2)经月季花药组织培养,取(                    ) 期的花药培养至(                    )时,获得大量的细胞,然后用上一小题的方法进行提取。

(3)培养转基因酵母菌时,可接种到含有(                    ) 的培养基,用于抑制培养基内可能存在的细菌。培养到活菌数最多时提取产物,需要通过定期抽样来计数,由于2个或2个以上细胞连在一起,使活菌计数值有所偏低;显微镜直接计数时,由于 (                    ),使活菌计数值有所偏高。

(4)配制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马铃薯20g,葡萄糖2g,琼脂2g,水100ml,从化学成分上看,是(                    )培养基。由于不小心,标签掉了,又接种上月季的花药进行培养,除需要加入植物激素等营养物质外,在形成(                    )  后,还需要增加光照。

40.玉米中赖氨酸的含量较低,原因是赖氨酸合成过程中,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活性受细胞内赖氨酸浓度的影响。为此,有人提出,将天冬氨酸激酶第352位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第104位天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使玉米叶片和种子游离的赖氨酸分别提高5倍和2倍。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赖氨酸的高产,是通过蛋白质工程来实现的,它通过基因修饰或合成,对现有蛋白质改造后形成的。除此外,还可通过          育种,获得赖氨酸的高产,它是在(                    )等物理因素或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化学因素下改变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经选育而得。

(2)在基因改造时,需要用到2种工具酶。其中一种酶,如:E•coli 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后者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的(                    )末端。除工具酶外,还需要的工具有  (                    )。

(3)将改造后的基因导入玉米时,常用  (                    )法,它与常见的双子叶植物的导入方法不同。导入目的基因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还需要进行检测与鉴定,检测对象有(                    )(填一种合理的对象)。有时还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4)进行上述基因改造后的玉米体细胞,通过(                    )技术得到高产赖氨酸的玉米植株。有人认为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传播,会使周围植物受到基因污染,为此,他们建议导入的目的基因需整合在受体的(                    )上,而不是染色体。

正确答案

39. 15分 ,除标注外,各2分             

(1)水蒸气蒸馏       温度、时间等

(2)单核   愈伤组织           

(3)青霉素等抗生素       没有染色,死亡的菌体也记入总数

(4)天然(1分)      幼苗 

 

40. 15分 ,除标注外,各2分     

(1)诱变     紫外线,电离辐射等(任一)

(2) 黏性和平(末端)              运载体或质粒

(3)基因枪     DNA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转录出的mRNA、目的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

(4)植物组织培养(1分)  线粒体和叶绿体(任一)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植物的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蛋白质工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较长时间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含C18O2,但尿中的水含H218O

B在含葡萄糖(C6H12O6)和乳糖(14C12H22O11)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要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在细菌细胞中检测到含有14C

C用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在大肠杆菌内能检测到放射性

DD.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有4[H]+O2     2 H2O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欲从含有少量酵母菌的细菌中分离出酵母菌,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

B研究胰岛素对小白鼠血糖的调节作用,可采用注射法和饲 喂法

C欲获得“白菜甘蓝”杂种细胞,可直接用诱导剂诱导两种植物体细胞融合

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取某个患者家庭所有成员进行调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39.某班同学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其简要流程如下:

39.某班同学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其简要流程如下:

(1)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_培养基,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____________法,若想使这些酵母细胞能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了方便后续年级以后使用,可将菌液______________保存。

(5)另一个班的同学用葡萄制做的果酒酒味醇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请分析出现酸味的原因                                            。40.科学家将外源目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下图表示构建重组质粒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步骤①和②中常用的工具酶是                             。(2)如图经过①和②步骤后,有些质粒上的                   基因内插入了外源目的基因,形成重组质粒。

(3)步骤③是               的过程。为了促进该过程,应该用             处理大肠杆菌。(4)步骤⑤:用无菌牙签挑取C上的              菌落,分别接种到D和E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含目的基因的菌落位于(选填“D”或“E”)              上,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圈出来。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2 分

30.请认真审题,完成下列I、II小题:

I、植物根尖成熟区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下图示刚刚施肥后的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在土壤溶液中的状态.请据图回答:

(1)该部位的表皮细胞与吸水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图中成熟区表皮细胞此时正处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还能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离子吗?(                      )?

(3)现提供蔗糖溶液、硝酸钾溶液、醋酸溶液三种药品(以上溶液的浓度与刚刚施肥的土壤溶液浓度相等)、显微镜等用具。请你选择一种正确药品及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具,设计一实验,证明你对问题(2)的判断。(简要叙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现象分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现象分析:(                      )

II、下表为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及某些发酵条件的控制。试根据表中内容作答:

(1)表中提供的发酵条件有一处错误,请指出 (                      )说明原因 (                      )。

(2)微生物生长需要五大营养要素,表中尿素和生物素依次为谷氨酸棒状杆菌提供(                      ) 、(                      )  。

(3)酵母菌与谷氨酸棒状杆菌比较,其基因结构的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30、(共22分)

I、(共12分)

(1)有中央大液泡,能进行渗透吸水                                            (2分)

(2)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 (2分)      不能吸收水分,仍能吸收矿质离子    (2分)

(3)实验操作:取少许成熟区表皮细胞置于载玻片中央,在中央加入一滴硝酸钾溶液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                                    (2分)

       实验现象:开始细胞继续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分)

       现象分析:刚刚施肥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继续失水,而外界溶液中的矿质元素可以继续吸收,一段时间后导致外界溶液浓度逐渐降低,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细胞恢复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分)

II、(共10分,每空各2分)

(1)溶氧为0g/L     谷氨酸棒状杆菌为需氧型     (2)氮源     生长因子

(3)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要用蛋白酶处理

B青霉素是抗生素,属于青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其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灭菌

C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能够获得产生人胰岛素的菌株

D基因工程、动物细胞融合、核移植都要进行细胞培养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生物选修题

22.传统发酵技术是我们酿酒、酿醋、制作腐乳、制作泡菜的常用技术,以上技术应用到的主要菌种名称依次是酵母菌、醋酸菌、__________、________。制作腐乳与制作泡菜的菌种在细胞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微生物计数方法中,若不需要区分死菌和活菌,可利用特定的细菌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若只对活菌计数,常用的活菌计数方法是____________法,计数原则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计数。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完成的操作是__________(多项选择)A.配制培养基       B. 倒平板        C. 接种           D. 培养

24.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提取玫瑰油、薄荷油可以利用_________把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橘皮中的芳香油可以使用压榨法,但要用_________充分浸泡原料,破坏细胞结构,分解其细胞壁的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如果提取柠檬油的原料柠檬花在蒸馏过程中,精油易被水蒸气分子破坏,宜采用_______法。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毛霉   乳酸菌   前者(或毛霉)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解析

制作腐乳、制作泡菜的主要菌种名称依次是毛霉 、 乳酸菌 ,  前者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后者是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考查方向

考查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及细胞的结构,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发酵与食品生产及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作答。

易错点

易因记忆不准确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稀释涂布平板(法)    BCD

解析

若只对活菌计数,常用稀释涂布平板,通过菌落来计数。配制培养基只有最后一环节是灭菌,而倒平板 、接种、培养都得在无菌条件下。

考查方向

考查微生物的计数及培养基的配制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及常识。

解题思路

依据活菌计数法及培养基的配制的常识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活菌计数法不了解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解析

在组织培养中,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考查方向

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作用作答。

易错点

易因识记不准确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水蒸气(1分)   石灰水(1分)  萃取(法)(1分)

解析

玫瑰油、薄荷油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可以利用水蒸气携带出来;用压榨法,就要用  石灰水充分浸泡原料,破坏细胞结构,分解其细胞壁的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如果提取柠檬油的原料柠檬花在蒸馏过程中,精油易被水蒸气分子破坏,就得采用萃取法。

考查方向

考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不同的物质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

易错点

易因没识记准确适合不同物质的提取方法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图为传统酿酒的工艺流程图:

根据对微生物发酵原理以及操作原理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20.在酿酒前对粮食种子(多为高粱)要进行适当粉碎成小颗粒状态,但是并不磨成面粉状态,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第二步高温蒸汽条件下蒸一段时间,其目的一方面是___________,另一方面“糖化”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21.第三步为什么晾至35℃左右时才可向粮食中加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曲”实际上相当于向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

22.密封后在酒缸中发酵12天左右,此间温度基本保持在_________℃,原因是此温度是酵母茵等酿酒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

23.发酵好后需要用蒸馏法获得酒精,蒸馏的温度应控制在78℃,原因是___________。蒸馏出的原浆酒酒精浓度高达95%以上,但成品白酒一般酒精浓度为40-60度,“勾兑”的作用是向原浆酒中加________稀释,因此名酒产地要有好的水源地。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既要增大微生物与粮食中有机物的接触面,又要有一定透气性便于接种发酵和蒸馏

消灭杂菌(消毒灭菌)  使淀粉分子在高温下破坏分解有利于微生物利用

解析

在酿酒前对粮食种子(多为高粱)要进行适当粉碎成小颗粒状态,既要增大微生物与粮食中有机物的接触面,又要有一定透气性便于接种发酵和蒸馏,并不磨成面粉状态;第二步高温蒸汽条件下蒸一段时间,一方面消灭杂菌,另一方面使淀粉分子在高温下破坏分解有利于微生物利用。

考查方向

考查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酿酒的流程分析题目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酿酒的流程理解不到位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防止温度过高烫死酒曲中的酵母菌等微生物   接种菌种

解析

加曲是为接种菌种,应防止温度过高烫死酒曲中的酵母菌等微生物 。  

考查方向

考查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加曲接种的原理作答。

易错点

易因不了解酒曲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18-25℃   适宜温度(1分)

解析

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

考查方向

考查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作答。

易错点

易因没准确识记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而误填第一空。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该温度为酒精的沸点(1分) 水(1分)

解析

蒸馏法获得酒精,温度应控制在78℃酒精的沸点。成品白酒“勾兑”的作用是向原浆酒中加水稀释,因此名酒产地要有好的水源地。

考查方向

考查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酿酒的流程结合题意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酒精的提取过程不了解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下一知识点 : 酶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微生物的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