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20.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皮肤表皮细胞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O2,并非必需从组织液中获取  

②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③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⑤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⑥当血液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生病  

⑦运动员进行铁人三项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⑧神经递质小泡存在于内环境中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稳态的生理意义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48. “无酒不成席”,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少量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即乙醛积累才会出现红脸。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饮酒后酒精以________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代谢,“红脸人”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血管细胞扩张而引起脸红,心跳加快等症状,皮肤散热增加。机体产生冷觉,但体温仍维持相对稳定。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

(2)经检测M、m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M、m与A、a称为________,正常情况下这两对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应遵循________定律。

(3)“红脸人”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一对“白脸人”夫妇,后代“白脸人”与“红脸人”的比为3:1。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

(4)基因控制生物性状除了图示途径外,基因还可通过控制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年轻人醉酒后,能较快恢复,而老年人喝少量的酒,醉态明显,长时间才能恢复,并且肝脏、脑组织等容易受损伤,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正常乙醛脱氢酶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G会被A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型乙醛脱氢酶基因占的比例为________。

(6)对某地区调查统计发现人群中不缺ADH的概率为19%,有一对夫妻体内都含有ADH,但妻子的父亲体内缺少ADH,这对夫妻生下一个不能合成ADH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由扩散 下丘脑    

(2)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3)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4)蛋白质的结构   与酒精代谢有关酶的活性下降

(5)1/2    

(6)9/38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14.下列因果关系的搭配,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⑤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15.下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以促进相关激索分泌;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进激素C、D的分泌

B当血液中激素B浓度较高时,可以反过来对垂体和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C寒冷环境下,激素B、C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D激素B的靶细胞几乎为全身的细胞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4.下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④表示抗利尿激素

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

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为探究药物X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5.糖尿病是由于____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长期高血糖会引起某些大脑神经元损伤,这些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____,其释放量减少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下降,出现糖尿病脑病。

16.研究者将若干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均分为6组,其中l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给6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药物X和药物D(用于糖尿病脑病治疗的常规药物),21天后检测1—5组大鼠的血糖和体重,结果如下表。

①实验中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的目的是获得____大鼠。

②第3~5组结果说明,药物X能够使大鼠____和____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且随药物X浓度升高作用效果增强。

17.研究发现,出现糖尿病脑病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乙酰胆碱酯酶是学习记忆功能调节的关键酶。为进一步研究药物X的治疗效果,研究者检测上述l~6组大鼠大脑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见下图。

①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下产生胆碱和乙酸,显色剂可与胆碱反应,使胆碱显色。研究者将l-6组显色结果与____相比较,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生成量,从而计算得到____。

②由____判断,药物X可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物。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胰岛素 神经递质

解析

糖尿病是由于分泌胰岛素不足等原因引起,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

考查方向

考查激素调节及神经调节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血糖调节及神经调节相关知识作答。

易错点

因识记不准确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糖尿病模型(或“患糖尿病的”)

②血糖浓度升高    体重降低

解析

分析实验:探究药物X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实验对象是有糖尿病动物,因此实验中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的目的是获得糖尿病鼠做实验对象;和对照组1、2、6的结果对照分析第3~5组,说明随药物X浓度增加,大鼠血糖浓度升高和体重降低的现象缓解越明显。

考查方向

考查探究实验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目的的解读及结果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实验目的:探究药物X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分析实验自变量是药物X,实验对象是糖尿病,结合实验结果表分析作答。

易错点

因对实验对象的分析不准确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标准溶液显色结果(或“标准曲线”)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②0.35mg·kg-1药物X的治疗效果(或“第5组的胆碱酯酶活性”)与药物D相近

解析

依据题意,将l-6组显色结果应与标准溶液显色结果相比较,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由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生成量而计算得到。

由于第6组加入药物D是用于糖尿病脑病治疗的常规药物,由第5组和第6组结果相同可判断,药物X可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物。

考查方向

考查探究实验的思想,主要考查实验常识及实验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题意及实验6的对照作用结合所问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题目不能准确理解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1. 图示为动物某组织细胞及其所处内环境(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①处pH值会明显下降

B③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

C葡萄糖由①经②到达③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分析图中标示的1、2、3、4分别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液。由于人体内环境可通过调节维持稳态,剧烈运动后,血浆处pH值不会明显下降,A错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自身代谢产生和血浆,B正确;葡萄糖由①经②到达③的过程,依靠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来完成,C错误;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多,①处动脉端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⑤处静脉端,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识图能力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题目图解①、②、③分别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结合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知识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因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大量乳酸而认为A正确。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稳态的生理意义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33.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

  图二十三是人体内环境自稳态的部分调控简图,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相应器官,小写字母表示相应物质,数字表示生理过程。

(1)写出下列符号名称: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f ________。

(2)b主要作用的靶细胞或组织有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2种)。严重饥饿时,人体调节血糖水平的路径主要是④→⑤→⑥和⑦→⑧和A→肝脏,而非平时的主要路径①→②→③,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下图二十四为影响人体血压的四大因素及其调控简图。

   

(3) A是影响血压的因素之一,其为____________。若血压突然升高,人体将出现的降压调节是(          )(多选)。

  A.心率逐渐加快                  

  B. 循环血量逐渐增多

  C.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D. 心脏输出量将会减少

(4)结构B、C代表相应的内分泌腺。当人体紧张兴奋时,C的分泌量增加,影响心脏与结构A的活动变化,从而升高血压,因此C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图二十四中的右侧是神经电位测量装置,图中▃表示参照电极,▼表示测量记录电极。当电刺激某处神经纤维后,测量电极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曲线是下列的_________。

  A.     

  B.     

  C.   

  D.

  研究表明,X物质能短期降低高血压个体的血压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而对正常血压个体的血压不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该物质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血压大白鼠、符合实验要求的高血压大白鼠、X物质溶液(生理盐水配制而成)、生理盐水、血压测定仪、注射器等。(说明:实验过程中大白鼠全部存活且本身血压的波动不考虑;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请回答:  

(6)实验思路:

①分组及处理如下:每组均有相同数目的大白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各组大白鼠饲养在___________环境条件下,在注射物质前后用血压测定仪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各组大白鼠的血压,记录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预期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血压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 

 

正确答案

(1)下丘脑       胰岛      垂体      抗利尿激素

(2)肝脏细胞、脂肪细胞等         神经调控迅速,且肾上腺具有协同作用。

(3)血管管径       CD

(4)肾上腺

(5)D

(6)

甲组: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血压的大白鼠+注射X物质溶液。

乙组: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血压的大白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丙组:符合要求的高血压大白鼠+注射等量的X物质溶液。

丁组:符合要求的高血压大白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②相同且适宜       计算血压平均值(或统计分析)

(7)见下图。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4. 下图是人体内某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图中X为纵坐标标志,Y为曲线,Z为某常数。则下列X,Y组合不合理的是(    )

A直肠温度,运动后的体温调节过程

B血浆渗透压,大量饮水后的渗透压调节

C血糖浓度,进食后的血糖调节

D动脉血压,受惊吓后的收缩压调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5. 某人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其患有I型糖尿病,病人主述在检查前其实就有一些糖尿病的病征出现,如果你是医生,请判断下列哪一项病人主述情况不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

A在野外考察时发现刚用完的便池周围经常有蚂蚁出现

B一直觉得很饿,想吃东西,但是体重还是不断地往下掉

C一直想要喝水,尿也很多

D晚上走到暗一点的环境下就完全看不见东西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下一知识点 : 种群和群落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