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20 分

请你谈一谈对“不同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工艺中,生产物流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这句话的理解。

正确答案

测试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20 分

请你谈一谈对“不同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工艺中,生产物流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这句话的理解。

正确答案

测试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20 分

请你谈一谈对“不同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工艺中,生产物流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这句话的理解。

正确答案

测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是“”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所以充分;

但反之不成立,如,所以不必要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5 分

不等式的解集为              。

正确答案

;

解析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是各项为正数的无穷数列,是边长为的矩形面积(),则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为(    )

A是等比数列。

B是等比数列。

C均是等比数列。

D均是等比数列,且公比相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知=

是等比数列,则==为非0常数,即==,……,

成等比数列,且公比相等;

反之,若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成等比数列,且公比相等,设为,则==,则是等比数列,故选D.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复数数z满足(z﹣i)(2﹣i)=5.则z=(  )

A﹣2﹣2i

B﹣2+2i

C2﹣2i

D2+2i

正确答案

D

解析

(z﹣i)(2﹣i)=5⇒z﹣i=⇒z=+i=+i=+i=2+2i。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5 分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的值是            。

正确答案

4

解析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现有4个人去参加某娱乐活动,该活动有甲、乙两个游戏可供参加者选择.为增加趣味性,约定:每个人通过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决定自己去参加哪个游戏,掷出点数为1或2的人去参加甲游戏,掷出点数大于2的人去参加乙游戏。

(1)求这4个人中恰有2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

(2)求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游戏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游戏的人数的概率;

(3)用X,Y分别表示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乙游戏的人数,记,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正确答案

(1)  

(2).

(3)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解析

依题意这4个人中,每个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为,去参加乙游戏的概率为.

设“这4个人中恰有人去参加甲游戏”为事件,则

(1)   这4个人中恰有2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

(2)   设“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游戏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游戏的人数”为事件B,

,由于互斥,故

所以,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游戏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游戏的人数的概率为.

(3)的所有可能值为0,2,4,由于互斥,与互斥,故

所以的分布列为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已知函数,(为常数).

25.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6.若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7.若,求证:.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时,,得.

,解得,即上单调递增;

,解得,即上单调递减.

∴综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解析

时,,得.

,解得,即上单调递增;

,解得,即上单调递减.

∴综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的应用——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问题,属于常规性问题。

解题思路

首先将代入解析式中,然后求出导函数,解不等式即可求得单调区间。

易错点

本题容易因含有对数的超越不等式不会解而导致结果算不出来。

教师点评

本题属于常规性问题,在每一年的高考中都会考到,需要考生加强这一类问题的训练。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已知,于是变形为

从而,即,整理得.

,则,即上是减函数,

,令,则

时,,即此时单调递增;当时,,即此时单调递减,

,∴,∴

解析

已知,于是变形为

从而,即,整理得.

,则,即上是减函数,

,令,则

时,,即此时单调递增;当时,,即此时单调递减,

,∴,∴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的应用,通过求最值来解决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解题思路

首先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的问题,然后在利用导数予以解决。

易错点

本题在对恒成立问题的分析中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而导致出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由(1)知,当时,上是增函数,

,∴

,同理

又因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

解析

由(1)知,当时,上是增函数,

,∴

,同理

又因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应用以及不等式的证明。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函数的单调性予以放缩,再利用放缩法予以证明。

易错点

本题容易因为放缩法掌握不清楚而导致出现错误。

教师点评

本题属于不等式的证明问题,难度较大,考生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20 分

请你谈一谈对“不同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工艺中,生产物流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这句话的理解。

正确答案

测试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5 分

从n个正整数1,2,…,n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数,若取出的两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则n=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

解析

从1,2,…,n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共有种取法,两数之和为5的有(1,4),(2,3)2种,所以,即,解得n=8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均为且在轴上,短轴长分别

,过原点且不与轴重合的直线的四个交点按纵坐标从

大到小依次为A,B,C,D,记,△和△的面积分别为.

(1)当直线轴重合时,若,求的值;

(2)当变化时,是否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2)当1<λ≤时,不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S1=λS2;当λ>时,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S1=λS2.

解析

依题意可设椭圆C1和C2的方程分别为

C1,C2.

其中a>m>n>0,λ=.

(1)解法1:

如图1,若直线l与y轴重合,即直线l的方程为x=0,则S1|BD|·|OM|=a|BD|,S2|AB|·|ON|=a|AB|,

所以.

在C1和C2的方程中分别令x=0,可得yA=m,yB=n,yD=-m,

于是.

,则,化简得λ2-2λ-1=0.

由λ>1,可解得λ=.

故当直线l与y轴重合时,若S1=λS2,则λ=.

解法2:如图1,若直线l与y轴重合,则

|BD|=|OB|+|OD|=m+n,|AB|=|OA|-|OB|=m-n;

S1|BD|·|OM|=a|BD|,

S2|AB|·|ON|=a|AB|。

所以.

,则,化简得λ2-2λ-1=0.

由λ>1,可解得λ=.

故当直线l与y轴重合时,若S1=λS2,则λ=.

(2)解法1:

如图2,若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S1=λS2.根据对称性,不妨设直线l:y=kx(k>0),点M(-a,0),N(a,0)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1,d2,则,所以d1=d2.

又S1|BD|d1,S2|AB|d2,所以,即|BD|=λ|AB|。

由对称性可知|AB|=|CD|,所以|BC|=|BD|-|AB|=(λ-1)|AB|,

|AD|=|BD|+|AB|=(λ+1)|AB|,于是

.①

将l的方程分别与C1,C2的方程联立,可求得

.

根据对称性可知xC=-xB,xD=-xA,于是

.②

从而由①和②式可得

.③

,则由m>n,可得t≠1,于是由③可解得.

因为k≠0,所以k2>0.于是③式关于k有解,当且仅当

等价于由λ>1,可解得<t<1,

,由λ>1,解得λ>,所以

当1<λ≤时,不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S1=λS2

当λ>时,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S1=λS2.

解法2:如图2,若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S1=λS2.根据对称性,不妨设直线l:y=kx(k>0),

点M(-a,0),N(a,0)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1,d2

,所以d1=d2.

又S1|BD|d1,S2|AB|d2,所以.

因为,所以.

由点A(xA,kxA),B(xB,kxB)分别在C1,C2上,可得,两式相减可得

依题意xA>xB>0,所以.所以由上式解得.

因为k2>0,所以由,可解得.

从而,解得λ>,所以

当1<λ≤时,不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S1=λS2

当λ>时,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S1=λS2.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的最大值为9,则实数

A-2

B-1

C1

D2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

作出可行域,因为有最大值,故m>0,联立方程组,得交点为(),(),(),由=9得m=1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如图,是圆的直径,点是圆上异于的点,直线平面分别是的中点.

(1)记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为,试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设(1)中的直线l与圆的另一个交点为,且点Q满足. 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大小为,求证:.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直线l∥平面PAC,证明如下:

连接EF,因为E,F分别是PA,PC的中点,

所以EF∥AC.

又EF平面ABC,且AC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而EF平面BEF,且平面BEF∩平面ABC=l,所以EF∥l.

因为l平面PAC,EF平面PAC,

所以直线l∥平面PAC.

(2)

证明:(综合法)如图1,连接BD,由(1)可知交线l即为直线BD,且l∥AC.

因为AB是O的直径,

所以AC⊥BC,

于是l⊥BC.

已知PC⊥平面ABC,而l平面ABC,所以PC⊥l.

而PC∩BC=C,所以l⊥平面PBC.

连接BE,BF,因为BF平面PBC,

所以l⊥BF.

故∠CBF就是二面角E-l-C的平面角,

即∠CBF=β.

,作DQ∥CP,且.

连接PQ,DF,因为F是CP的中点,CP=2PF,

所以DQ=PF,

从而四边形DQPF是平行四边形,PQ∥FD.

连接CD,因为PC⊥平面ABC,所以CD是F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

故∠CDF就是直线PQ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即∠CDF=θ.

又BD⊥平面PBC,有BD⊥BF,知∠BDF为锐角,

故∠BDF为异面直线PQ与EF所成的角,即∠BDF=α,

于是在Rt△DCF,Rt△FBD,Rt△BCF中,分别可得

sin θ=,sin α=,sin β=

从而sin αsin β==sin θ,

即sin θ=sin αsin β.

(向量法)如图2,由,作DQ∥CP,且.

图2

连接PQ,EF,BE,BF,BD,由(1)可知交线l即为直线BD.

以点C为原点,向量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CA=a,CB=b,CP=2c,则有C(0,0,0),A(a,0,0),B(0,b,0),P(0,0,2c),Q(a,b,c),E,F(0,0,c)。

于是=(-a,-b,c),=(0,-b,c),

所以cos α=,从而.

又取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m=(0,0,1),可得

设平面BEF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所以由可得n=(0,c,b)。

于是|cos β|=

从而sin β=.

故sin αsin β==sin θ,即sin θ=sin αsin β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下一知识点 :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理科数学 > 不等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