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技术实践
- 共590题
42.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用含有CR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
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 (“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配制培养基时,在各种成分都熔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 。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 调整pH值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解析
据表判断,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调整pH值应在熔化后与灭菌前。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不灭菌处理就倒掉,会造成环境污染。
考查方向
微生物的培养
解题思路
运用微生物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题。
易错点
知识点记忆不清
知识点
45.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用含有CR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
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
教师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条件进行纤维素分解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图16,推测菌株 更适合夏季分解植物桔杆,理由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J4 发酵过程会产热J4菌株在较高温度下酶的活性更高
解析
J4菌株耐热性较强,而发酵过程会产热,J4菌株在较高温度下酶的活性更高。
考查方向
微生物的培养
解题思路
运用微生物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题。
易错点
知识点记忆不清
知识点
33.回答下列微生物相关问题。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拟从牛胃中筛选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解析
要分离培养形成单个菌落,必需将菌悬液稀释,涂布时滴加的菌液不能过多。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基础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和基本方法;微生物的营养;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还考查了生命科学的思维能力: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在近几年上海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
易错点
1、“培养基的配方”写不全,不能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正确的碳源。
知识点
35. 回答下列微生物相关问题。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拟从牛胃中筛选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 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
正确答案
J4
解析
牛是哺乳动物,体温37度左右,胃的PH值2左右,图中显示在J4菌株在这些条件下酶活性较大,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基础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和基本方法;微生物的营养;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还考查了生命科学的思维能力: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在近几年上海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
易错点
1、“培养基的配方”写不全,不能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正确的碳源。
知识点
44.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用含有CR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
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
有同学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如图15。 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
正确答案
菌落1
解析
菌落1的降解圈最大,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
考查方向
微生物的培养
解题思路
运用微生物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题。
易错点
知识点记忆不清
知识点
34.回答下列微生物相关问题。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拟从牛胃中筛选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
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
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右图)。
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 有关。
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填图中序
号)。
正确答案
量与活性 ①
解析
纤维素酶的活性越大,分解纤维素越多越快,形成的抑菌圈直径越大。分解速度还与纤维素酶的量有关。①菌落周围的抑菌圈最大,说明该细菌合成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基础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和基本方法;微生物的营养;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还考查了生命科学的思维能力: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在近几年上海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
易错点
1、“培养基的配方”写不全,不能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正确的碳源。
知识点
58.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
纤维素分子因为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进入酵母细胞,并且酵母菌无法分解环境中的纤维素。为了使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科学家欲将目的基因纤维素酶基因通过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细胞。其所用质粒及其酶切位点如图甲,外源DNA上的纤维素酶基因及其酶切位点如图乙,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将菌株Ⅱ、Ⅲ、Ⅳ分别置于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其中菌株Ⅱ不能存活,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信号肽编码序列;所产生的纤维素酶无法分泌到细胞外,分解细胞外的纤维素,使得细胞无可利用的碳源。
解析
示意图可见,工程菌菌株Ⅱ可以合成纤维素酶,但是不能运输、分泌到细胞外,不能分解利用培养基中的纤维素;菌株Ⅲ、Ⅳ合成的纤维素酶可以分泌到细胞外,因为能利用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因而能生长增殖。而菌株Ⅱ与菌株Ⅲ、Ⅳ区别正在于后者导入了信号肽编码序列。
易错点
1、混淆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不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区别。
知识点
25.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A错误;筛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B正确;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正确;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微生物分离通常用选择固体培养基,纯化的方法通常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易错点
注意分离和计数微生物所使用的接种方法不同。
知识点
为研究城市环境污染和A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相关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污染程度下A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 ,可用 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②据图1可知,随污染程度的加剧,叶绿素的含量 ,其中叶绿素b含量变化的程度 (大于/小于/等于)叶绿素 a。
③进一步分析,随污染加剧,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阶段,进而使叶片中制造有机物的量 (增加/减少)。
(2)研究发现,与A植物共生的细菌X对受重金属污染的A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①实验一:采集污染地区累积重金属的A植物,从其体内分离得到共生菌X。
a.植物组织块消毒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将最后一次冲洗过植物组织块的无菌水涂布于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若 ,则证明植物组织块表面已达到无菌状态。
b.在无菌条件下,将经a步骤处理的植物组织块制作浸出液并梯度稀释,涂布于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不同形态的菌落,表明 。
c.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细菌,在含 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从而得到耐重金属的共生细菌X。
②实验二:观察在重金属污染条件下细菌X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
a.将细菌X与体内无细菌的A植物共培养,得到与细菌X共生的A植物若干株;将等量体内无细菌的A植物作为对照。
b.将上述植物在含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培养液中培养,观察其生长状况,结果如图2(忽略植物体中细菌X的重量)。
通过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③经检测,重金属在与细菌X共生的A植物组织和对照植物组织中的浓度相同,且单位体积植物组织中水含量相同。结合图2可以得出,与细菌X共生的A植物中重金属的总量较对照植物 (高/低/相等)。
④综上所述,同体内无细菌的A植物相比,与细菌X共生的A植物 (利于/不利于)清除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①类囊体薄膜上 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②逐渐下降 大于
③光反应 减少
(2)① a.培养基上无菌落
b.A植物内部有多种菌存在
c.(一定浓度)重金属
② b.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细菌X可缓解此抑制作用
③高
④利于
知识点
43.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用含有CR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
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
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多选)。
正确答案
解析
稀释和涂布平板时不需要的是显微镜和接种环。
考查方向
微生物的培养
解题思路
运用微生物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题。
易错点
知识点记忆不清
知识点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
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49.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培养皿 ③显微镜 ④无菌水
50.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
51.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 。
5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右图)。 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有关。 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填图中序号)。
53.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J1 和 J4,在不同温度和 pH 条件下进行发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 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是 。
正确答案
(1)③
解析
稀释涂布平板法中,培养基位于培养皿中,无菌水用于稀释,涂布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免杂菌污染,所以该过程不需要使用显微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材料
正确答案
(2)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解析
(2)若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过多,则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因
正确答案
(3)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
解析
(3)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则需用酒精棉球擦净,以免培养基污染棉塞。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因
正确答案
(4)量与活性 ①
解析
有透明降解菌说明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催化降解,则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与活性有关。降解圈越大,说明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由图可知,①菌落周围的降解圈最大,说明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菌株的判断
正确答案
(5)J4 发酵过程会产热和产酸,J4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
解析
由于发酵过程中会产热和产酸,J4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所以菌株J4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理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____和 ___________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 ————,使小鼠产生能分泌相应______的 ______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免疫。
(3)在细胞内DNA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主途径是在细胞内由糖和氨基酸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而氨基嘌呤可以阻断此途径。另一辅助途径是在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经酶催化作用合成DNA,而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此辅助途径。
①利用DNA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配制的HAT培养基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添加的 ____ 成分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
②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
(4)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 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正确答案
(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抗原 抗体 浆细胞 体液
(3)①氨基嘌呤 ②能无限增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
解析
略
知识点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表2是一种微生物培养液的配方。
(1)能在此培养液中存活的微生物其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
(2)若要使其成为满足多种微生物营养需求的通用培养基,此培养液中应添加___________. 在通用培养基中,如除去 Ca(NO3)2、Fe(NO3)2,则可以培养_______菌。
(3)土壤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若用该培养液培养能降解石油的假单胞菌,还应加入的成分是____ 。若要分离并观察假单胞菌,可采用 _____ 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_____培养基上。接种前,必须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 _______ 。
(4)假单胞菌在培养过程中能被青霉素抑制。下列细菌中不能被青霉素抑制的是 (多选)。
A.产甲烷细菌 B.大肠杆菌 C.极端嗜热菌 D.放线菌。
正确答案
(1)自养型
(2)碳源、生长因子 自生固氮菌
(3)石油 划线法 固体 高压蒸汽灭菌
(4)AC
解析
略
知识点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问题。
图9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10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I、BamHI、MboI、SmaI 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
(1)若用限制酶SmaI完全切割图9中DNA片段,其产物长度分别为__________ 。
若图9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隐形纯合子中分离出图9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I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 ___ 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2)为了提高试验成功率,需要通过 ______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该方法也是检测_________ 多样性的最简单方法。
(3)若将图10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________ 。
(4)为了筛选出成功导入含目的基因D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首先将大肠杆菌在含_______ 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11的菌落。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12的结果(空圈表示与图11对照无菌落的位置)。请在图11中圈出一个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菌落。
(5)在选出的大肠杆菌内基因D能成功表达的原因是 ______ 。其表达产物是一条多肽链,如考虑终止密码,则其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________ 。
正确答案
(1)537、790、661 2
(2) PCR 遗传
(3) BamH1
(4)抗生素B 抗生素A
(5)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340
解析
略
知识点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35~40%的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可作为防腐剂,其防腐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自然界中有能分解甲醛的细菌和真菌。图11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
(1)②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③过程培养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 _________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 。
(3)由③→④的接种可选用_______法,通过培养能获得_________。经过⑤过程后,选出哪种甲醛浓度菌种?________________,再分离、培养菌株。此菌种异化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__ 。
(4)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并得到结果如图12。由图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时,菌株可以完全降解甲醛;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增加目的菌的菌群数量(提高菌的种群密度) 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细菌
(2)活性污泥(菌悬液) 高压蒸汽灭菌法
(3)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法) 单个菌落 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中菌种 需氧
(4)小于等于1200㎎/L 甲醛浓度过高会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甲醛浓度过高会产生毒害作用,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