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技术实践
- 共590题
海洋上的石油泄漏会对海洋造成污染。自然环境中假单孢杆菌能够分解石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单孢杆菌同化作用类型是 ,属于生态系统成分的 。欲从自然环境中分离提纯假单孢杆菌,除了基础营养外,可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石油,制成 培养基。
(2)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做的假单孢杆菌分离和计数的实验方案及结果,其中有4处明显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a.将溶化后的培养基倒平板备用。
b.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后立即沾取一环菌液,然后,将培养皿皿盖轻轻放在桌面上,手拿培养皿,在火焰旁划平行线,盖上皿盖。
c.将接种过的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箱内,在适应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结果。
d.统计出三个培养皿中菌落的数目分别为21、212和256,以这三个平板上菌落的平均值163作为统计结果。
① ;
② ;
③ ;
④ ;
(3)用假单孢杆菌进行实验后,所有用过的培养液、培养基等必须经过 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污染环境。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异养型 分解者 选择培养基
(2)① 培养基没有灭菌;应灭菌。
② 接种环温度太高将菌种烫死;接种环灼烧后应冷却,再沾取菌液。
③ 不要将培养皿皿盖放在桌子上;应将培养皿皿盖打开一条缝。
④ 三个统计结果,其中一个结果与另两个结果数据相差太多;需要重新做。
(3)灭菌
知识点
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一、在全球热带地区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由蚊虫传播的疟疾,其中有100万以上的儿童。因此从1960年起WHO发起灭绝传播疟疾的蚊虫运动。在蚊虫滋生地喷洒杀虫剂DDT,早期的结果前途光明,相当少的毒药就能杀死99%的蚊虫。但这种势头不久就减弱了,灭绝计划也终止了。
(1)图1示意连续使用DDT后抗药性昆虫的比例变化,这一结果表明: 。
(2)是杀虫剂创造了抗药性昆虫吗?试用进化理论评价之: 。
二、现代医学十分关注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图2示意某种细菌内的部分代谢、基因表达过程和某些抗生素的抑制位点。据图回答:
(1)原核细胞、真核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但也有一定差别: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没有时空分隔,因为其没有 (亚显微结构)。图2中“TCAC”的物质转变过程名称是 。
(2)若图3表示大肠杆菌能抗利福平,则原因最可能是控制合成图2中“I”所指酶的基因发生了 。这种变化是原已存在的,还是在利福平诱导下产生的?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的过程(圆点表示菌落)。
培养皿中培养基的基本配方:
(3)在培养基中加利福平的作用是 , 加伊红一美蓝的目的是 。
该培养基是 。(多选)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通用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4) 该实验有两个假设
假设一:大肠杆菌的抗利福平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利福平接触之前。
假设二:大肠杆菌的抗利福平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利福平接触之后。
你认为图3中的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哪个假设: ,如果另一个假设成立的话,实验结果应该是 。
正确答案
一、
(1)随着使用DDT次数的增加,带有抗药基因的个体比例也增加。
(2)蚊虫种群中存在对DDT具有不同抗性能力的变异类型DDT的选择导致抗性个体生存并将抗药基因遗传给后代;杀虫剂能定向选择各种变异并最后形成抗药新品种。
二、
(1)核膜 三羧酸循环
(2)基因突变
(3)选择具有抗利福平突变的大肠杆菌 鉴别大肠杆菌菌落 AD
(4)假设1 AB两组中所有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没有显著差异
解析
略
知识点
石油污染会造成某些生物的大量死亡或大量增加,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运用生物修复技术已发展成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污染治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污染地接种经驯化的高效微生物来提高生物降解污染物的速率。图1表示驯化降解石油成分菌株S25A1的方法。图2为不同N:P对石油降解的影响。请回答:
(1)在被污染的区域的S25A1菌能降解石油,该菌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增强S25A1菌株的降解能力,图中载体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除标出的抗性基因外,还应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起点。
(3)实验中接种1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将其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该培养基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_,才能筛选出降解能力更强的菌株。
(4)在接种2中使用接种环接种前,需要用___________方法对接种环灭菌处理。
(5)从图2中可以看出,_____元素含量较高时,石油能够迅速降解。该元素在菌体细胞内可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结构的物质组成。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异养需氧型 分解者
(2)DNA 复制 转录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卡那霉素
(4)灼烧法
(5)P 细胞膜 核糖体
知识点
酿酒厂常用酸性脲酶去除酒精类饮品中的尿素,以改善酒精类饮品的品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筛选酸性脲酶生产菌,其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尿素、琼脂等,从功能上分析,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的氮源来自_________。
(2)筛选和纯化酸性脲酶生产菌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配制浓度梯度为10-1的系列稀释液时,需用移液管将1mL菌液移入盛有_________mL蒸馏水的试管中。
(3)对同一浓度的酸性脲酶生产菌稀释液,分别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若不存在实验误操作,则前者的数量_________(多于/等于/小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
(4)若用海藻酸钠固定含酸性脲酶的细菌时,应将海藻酸钠溶液和细胞混合滴入_________溶液中。右表是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形成的凝胶珠状况,从表中看出,海藻酸钠的浓度应选用_________g/dL。若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它的优点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选择;尿素;葡萄糖
(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9
(3)多于;有些菌落连接在一起,计数偏小
(4)CaCl2;2.0;可重复利用,且利于产物的纯化
解析
(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尿素、琼脂等,从功能上分析,尿素是唯一的氮源,所以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葡萄糖主要作为碳源和能源。
(2)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配制浓度梯度为10-1的系列稀释液时,溶液总量为10mL,需用移液管将1mL菌液移入盛9mL蒸馏水的试管中。
(3)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有些菌落连接在一起,结果可能会偏小。
(4)用海藻酸钠固定含酸性脲酶的细菌时,应将海藻酸钠溶液和细胞混合滴入CaCl2溶液中,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可重复利用,且利于产物的纯化。
知识点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1)19世纪中期,关系到法国经济命脉的酿造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葡萄酒变酸,表面观察到菌膜,造成该现象的生物是 。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是 的匍匐菌丝形成的。制作泡菜时,有时坛内会长一层白膜,这是 繁殖形成的。
(2)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除此之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及氧气的需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3)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如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斜面接种和穿刺接种等方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都是要 ,保证培养物的纯度。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 ,就是菌落。
(4)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之后,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鉴定,要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如果指示剂变 ,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5)灭菌是用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对培养皿灭菌常用的方法是 。在进行平板划线时,划线操作结束后, (需要或不需要)灼烧接种环。
正确答案
(1)醋酸菌;毛霉;酵母菌
(2)特殊营养物质
(3)防止杂菌的污染;子细胞群体
(4)酚红指示剂;红
(5)强烈的理化因素;干热灭菌;需要
解析
略
知识点
培养爱滋病病毒时,应选用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恒化器是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使用的大型容器,容器中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在恒化器内连续培养773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连续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中除了含葡萄糖作为 外,还应该含有 。
(2)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产生新菌株的原因是由于JA122大肠杆菌发生了 导致的,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新菌株说明 。
(3)下图表示将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混合在一起培养的生长情况,三者之间互为 关系,并保持稳定生长水平,没有出现一个菌株生存而另外两种菌株灭绝的现象,说明它们已经具有了不同的适应能力,这是 的结果。
(4)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反过来CV103不能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1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是: 。请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来验证你的观点。
①配制 的培养基;
②将CV101和CV103菌株分别接种到新配制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
③预期实验结果: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液体培养基 碳源 氮源、无机盐、水
(2)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3)竞争 进化(或自然选择)
(4)CV101菌株能以CV103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
①以醋酸盐为唯一碳源
③CV101菌株能生长,CV103菌株不能生长。
知识点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大肠杆菌的同化类型为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屑于 。
(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填“消毒”或“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 ,还能破坏DNA的结构。
(3)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中____换成____,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美蓝换成____。
(4)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和—__。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____。
(5)使用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 (多选)。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正确答案
答案:
(1)异养型 分解者
(2)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灭菌 消毒 蛋白质变性
(3)鉴别 蛋白胨 尿素 酚红指示剂
(4)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菌落
(5)BC(2分)
解析
略
知识点
据报道,从部分企业生产的速冻食品中检出葡萄球菌超标,“细菌门”事件引起公众普遍关注。葡萄球菌能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特有的乳白色的乳浊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欲检测某果汁类食品中含有葡萄球菌,请帮他们完善下列步骤。
①配制培养基:称取适量的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等,加入蒸馏水,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后调节pH,分装到锥形瓶后进行_______________,在无菌状态下加入卵黄液
(100ml 10%灭菌NaCl溶液中加一个鸡蛋黄,振荡均匀)摇匀后立即倒平板。
②接种:取待检测果汁2。5ml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制成接种样液。
实验组:将接种样液用___________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
对照组:将__________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或不接种作为__________对照。
将上述接种后的培养皿同时放在36℃的恒温箱中培养48h。
③观察:观察培养基表面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为葡萄球菌生长和繁殖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球菌能耐受高浓度的NaCl溶液,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 可以将它分离出来,此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3)若要统计某土壤样品中该活茵数目,宜采用____________法。
正确答案
答案:
(1)① 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分)
② 平板划线(其它方法不得分) 无菌生理水 空白
③ 是否出现周围有乳浊环的菌落
(2)碳源和氮源 选择 (3)稀释涂布平板
解析
略
知识点
分析以下关于科学探究实验的资料,回答问题
Ⅰ、下面是最早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细菌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一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
说明:①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常用琼脂配制成凝胶,平铺在培养皿里作为培养基
(下图A)。
②某细菌需要添加特殊培养液才能正常生长(下图B)。
请回答:
(1)这一实验的假设为 ___________ 。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对照试验为 ___________ 。
(3)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 ____________ ,则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在医学实践中发现,有些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为了研究细菌对青霉素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1 取培养皿A若干(A1、A2、A3……),加入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含青霉素的细菌培养基。
步骤2 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抹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的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菌落。
步骤3 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的一枚“印章”,在A1上轻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胞就按一定的位置准确的“复制”到了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 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
反复重复步骤3、4,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都保留下来,都具有对青霉素的抗药性。
(4)普通培养基中的营养要素物质有 _______- 、无机盐和水。
(5)一般情况下配置培养基的步骤是( )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6)溶化时,烧杯中加入琼脂后要不停地 _____________,防止 _______ 。
灭菌的方法一般为高压蒸汽灭菌,具体条件为 _________ 。
(7)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细胞出现 _________ 的结果。根据现代进化理论,青霉素在细菌抗药性形成过程中起 ___________-的作用。
(8)如果B1中没有菌落保留下来,实验就无法进行下去。若要使实验进行下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对照组的培养液和培养基中均不加入青霉菌,观察细菌的生长繁殖
(3)细菌正常生长
(4)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写全得分)
(5)C
(6)搅拌 琼脂糊底引起烧杯破裂 1.05kg/cm2、121℃、15~30min(写全得分)
(7)基因突变 选择
(8)用适量紫外线照射一段时间(其它引起基因突变的方法也行)
解析
略
知识点
研究人员为测试新抗生素X对三种细菌(E.coli、S.albus、B.subtilis)的杀菌效果,将三种细菌分别接种在培养皿中,然后将分别沾有1万单位、10万单位抗生素X的圆纸片放在布满细菌的培养基表面上。经24小时培养后,测量圆纸片周围清晰区的宽度,数据如表,请分析回答:
(1)“细菌喜荤,霉菌喜素”,所以该细菌培养基一般用 来配制,制备培养基的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溶解和熔化→ (用下列字母排序)。
A.倒置培养基 B.高压蒸汽灭菌 C.调pH D.分装包扎 e.倒平板
(2)为能彻底消灭培养基中的其他微生物,科学家研究出间隙灭菌法。其程序是:第一天将培养基放入无菌培养箱中:在100 ℃下维持30 min,然后在35~37 ℃下的放置24 h;第二天、第三天重复第一天的操作。请分析:
①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的目的是 ;
②在35~37 ℃下放置24 h后再加热的目的是 ;
③怎样证明间隙灭菌法的效果? 。
(3)该实验中利用 法接种细菌于培养基上,并培养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4)比较1万和10万单位抗生素X在控制E.coli和S.albus方面的效用。 。
正确答案
(1)牛肉膏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 c→d →b→e→a
(2)①杀死活的微生物 ;②杀死24 h中由细菌芽孢萌发而生长的微生物;
③将培养基置于37 ℃下培养3~5 d,如无微生物生长,证明培养基已达到灭菌效果
(3)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法)
(4)10万单位抗生素X在控制E.coli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1万单位抗生素X;
在控制S.albus 方面,两者效果差异不显著
解析
略
知识点
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 。
正确答案
(1) 原油、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灼烧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