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共2295题
1.已知集合P={x∈R︱1≤x≤3},Q={x∈R︱x²≥4},则P∪(CRQ)= (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补集的运算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求集合及其补集,然后用数轴法观察即可得结果。
易错点
补集端点的取舍
知识点
11.已知集合,则
.
正确答案
{1,2,3}
解析
由题意得,,所以
{1,2,3}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求出,然后即可求出
{1,2,3} 。
易错点
马虎出错。
知识点
1.已知全集 集合
则
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题意得,又
,所以
=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先求出集合;
2.利用集合的并集求出答案。
易错点
对于集合的交并补的符号不理解会导致错误。
知识点
1.设集合,
,全集
,则
( )
正确答案
解析
因为所以
,所以此题选择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先确定集合M和N表示的x的范围,然后在求交集和补集
易错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
知识点
7.设集合A={(x,y)|y≥|x-l|},B={(x,y)|x-2y+2≥0),C={(x,y)|ax-y+a≥0},
若(AB)
C,则实数a的最小值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线性规划中的基本问题,题目的难度是逐渐由易到难。注意动直线经过定点.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和线性规划问题,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不等式、函数、线性规划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和线性规划问题,解题步骤如下:
由题可知,画出A,B集合中的不等式所表示的阴影区域,C集合中的动直线经过定点(-1,0),利用图像易得斜率a≥1。
易错点
本题易在解不等式时发生错误。
知识点
1.已知全集 U=R,集合 A={x | y=log2 (-x2+x)},B={ y | y=1+ },那么A∩CUB = ( )
正确答案
解析
,CUB =
,A∩CUB ={x | 0< x <1}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运算及函数性质
解题思路
先求出集合A的定义域,集合B的值域,然后在集合运算
易错点
1、对集合性质理解不透,集合A求定义域,集合B求值域
知识点
1.若全集U=R,集合,
,则
=( )
正确答案
解析
=(0,2),
=[1,+∞),C
=(-∞,1),
=(0,1)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别将A B集合化简过后求解即可
易错点
本题易在化简A集合时出错。
知识点
(4分)(2015•上海)设全集U=R.若集合Α={1,2,3,4},Β={x|2≤x≤3},则Α∩∁UΒ= .
正确答案
{1,4}
知识点
若全集U=R,集合,
,则
=( )
正确答案
解析
=(0,2),
=[1,+∞),C
=(-∞,1),
=(0,1)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别将A B集合化简过后求解即可
易错点
本题易在化简A集合时出错。
知识点
1.设集合,则
等于
正确答案
解析
求解集合A的不等式得:,
解集合B的不等式得:
所以,
所以,所以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交集和补集的概念和性质。常与不等式知识交汇命题。是基础题
解题思路
先解不等式,求出集合A和集合B,然后利用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性质运算求解。
易错点
混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不会解不等式
知识点
1.已知全集I=R,集合A={x|y=},集合B={x|0≤x≤2},则(∁IA)∪B等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化简集合A={x|x},∁IA={x|x>1},(∁IA)∪B= [0,+∞), 所以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化简集合A,然后求A 在I中的补集,最后求与B的并集.
易错点
化简集合A易出错,,错选D.
知识点
1.已知集合P={},Q={x|1<x<2},则
( )
正确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由集合P={}={x|x≤0或x≥2},求出
,最后求出交集即可。
P={}={x|x≤0或x≥2},则
={x|0<x<2},则
={x|1<x<2},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由集合P中的元素满足的不等式求出集合P,然后求出集合P的补集,
最后求出集合P的补集与集合Q的交集.
易错点
求集合P的过程中不要忘了等号.
知识点
1.已知集合A={x|y=},B={x|-1≤2x-1≤0},则CRA∩B=
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简单题,可使用数轴表示出集合直接判断,
易错点
该题主要易错于对端点情况的判断错误
知识点
2.已知集合,
,则
(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已知解出,所以
=
,故
因此A选项不正确,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不正确,所以选C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解出集合B,再求出,最后计算
因此A选项不正确,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不正确,所以选C选项。
易错点
对指数不等式的解法出错。
知识点
1.已知全集,集合
,集合
,则
( )
正确答案
解析
使用集合交集的性质,借助数轴容易得出答案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简单题,可使用venn图直接观察得出
易错点
直接观察漏解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